-
新常態下,如何發揮后發優勢助推實現經濟騰飛呢?林毅夫認為有兩種機制:一種是現有的產業進行技術創新;另一種是產業轉型升級,即不斷涌現高附加值的產品,并且,“不管是發達國家還是發展中國家,促進經濟增長主要靠的都是這兩種機制”。
-
下一步我們往外走很可能會出現改變,我們現在國內很多出口企業面對成本壓力,要往外走,但我自己覺得,我們的很多現在在出口的企業在國際上有競爭力,起碼產品能走得出去。往外走,有沒有大市場,能不能適應當地文化法律各種文化這個還需要考驗,但是這些企業往外走一個最大的優勢,就是它是有國際競爭力的。
-
2015年3月18日,中國社科院信息化研究中心主辦、北京大學法律經濟學研究中心協辦的互聯網與城市交通政策研討會召開。本文為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教授周其仁的發言內容。 互聯租車服務是否應該被鼓勵發展,是否會破壞原有的公共交通秩序,是否能夠給我們的生活真正帶來便利?周老師認為,創新性破壞雖然存在,但未來的技術趨勢將不可避。
-
雖然在2001-2009年的調查中,中國一直被列為腐敗程度最嚴重的國家之一,那為什么經濟卻能一直保持高速增長呢?他的團隊研究成果表明,這與中國政府通過選賢任能式的官員選拔方法,將官員個人目標與社會總體目標相聯系,充分調動官員對經濟增長問題的積極性有關;而中國政府所扮演的“中性政府”角色也為其設計和實施有利于經濟發展的政策提供了更多空間。
-
圓桌討論會 《深化改革與中國經濟長期發展》
時間:2015年4月9日(周四)下午2:00—5:30
地點: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朗潤園致福軒教室
主辦單位: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 澳大利亞國立大學中國經濟項目 中國社會科學院人口與勞動經濟研究所 聯合主辦
-
在國家政策扶持與投資熱情高漲等諸多利好推動下,醫藥板塊近年來受到市場追捧與游資炒作,而整個醫藥產業正在通過不斷整合與并購融入新的血液,有人說醫藥股價的格偏高,有人覺得醫藥熱點已經爆發難以選股,然而沒有人會否認中國的醫藥行業是一個朝陽行業,并且存在廣闊的投資機會。
-
“房地產的泡沫,中國是有的,其他國家也有。我國的房地產泡沫是跟銀行管理體制有關的,是一個愿打,一個愿挨。”3月27日,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教授、名譽院長、全國工商業聯合會副主席林毅夫在2015博鰲亞洲論壇“博鰲對話:中國的奇跡”分論壇上如此表示。他指出,從2008年到2010年,雖然政府講的投資是4萬億,但實際投資是30萬億,超過整個經濟增長,這主要是因為銀行管理體制里面有一個很不合理的規定。
-
2008年10月份召開的十七屆三中全會,通過了一個聚焦“三農”的公報,即《中共中央關于推進農村改革發展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其中對農村土地制度改革,提出了一些令人期待的安排。比如“逐步建立城鄉統一的建設用地市場”“逐步縮小征地范圍,完善征地補償機制,“對依法取得的農村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在符合規劃的前提下與國有土地享有平等權益。”同時,《決定》還將“城鄉經濟社會發展一體化體制機制基本建立”,確立為到2020年農村改革發展的目標之一。
-
北大國發院BiMBAbimba-pku2015年3月22日,2015中國宏觀經濟(上海)論壇暨北大國發院中國經濟觀察報告會舉行。就在上個周末,中國經濟觀察報告會在北大朗潤園度過了她十周歲生日,此次活動為第41期。北大國家發展研究院林毅夫、姚洋、宋國青、盧鋒教授分別就經濟增長前景、地方政府債務、杠桿率與總需求管理、“一帶一路”戰略等時下重大而熱點問題與上海的專家、校友、微信粉絲及公眾展開了互動交流。
-
滴滴快的利用移動互聯網技術降低城市車輛空駛率,解放了城市道路資源。周其仁稱自己現在出門都打專車,很佩服滴滴CEO程維。近日,在一場名為“互聯網+城市交通”市場融合政策研討會上,這位“在江湖與廟堂之間”的經濟學家,不僅對宏觀經濟有深刻研究,在各個微觀層面也有其獨到見解,比如移動互聯網之于城市交通的改變。
-
我們認為,近幾年來宿遷市領導率領宿遷人民所進行的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的改革,敢想敢干、驚心動魄、可歌可泣,但是改革思路在某些方面違背了社會和經濟發展的客觀規律,尤其是將全面市場化的改革手段用于已被理論和實踐證明行不通的醫療衛生領域。所以,目前宿遷市“看病貴”的問題沒有得到解決,老百姓的醫療負擔反而加重,潛在醫療衛生問題令人擔憂。
-
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名譽院長林毅夫14日在“CMRC中國經濟觀察”第40次季度報告會上表示,宏觀經濟狀況不好時是政府投資基礎設施建設的最好時機,應該由政府主導。林毅夫指出,今年政府工作報告將經濟增速目標定在7%左右,這是合理的也是必要的。中國政府目前累積負債率不到50%,并且還有4萬億美元外匯儲備,中國有足夠的財政空間進行投資建設和經濟發展。
-
萬眾矚目的全國兩會即將召開,對中國經濟發展前景的判斷也越來越成為人們熱議的話題。如,在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從高速增長轉向中高速增長的大背景下,如何看待增長減速的內外因?增長潛力到底有多大?如何挖掘潛力穩增長?帶著這些有討論、也有爭議的熱點問題,本報記者采訪了第十二屆全國政協常委、著名經濟學家、北京大學教授林毅夫。
-
央行28日晚間宣布,自2015年3月1日起下調金融機構人民幣貸款和存款基準利率。同時,繼續推進利率市場化改革,將金融機構存款利率浮動區間的上限提高。專家表示,此次降息旨在引導社會融資成本下行,利好實體經濟,但并不代表貨幣政策轉向,依然屬于調結構的中性貨幣政策。央行此次降息,是2014年11月22日降息后,3個月以來的第二次降息。此次降息后,金融機構一年期貸款基準利率為5.35%,一年期存款基準利率為2.
-
從最近國內不斷發布的智庫排名和中辦、國辦印發的《意見》看,中國智庫發展正在迎來最佳機遇期。在《2014中國智庫影響力報告》中,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在綜合排名中位列第二,在高校系統內排名第一。
-
作為李稻葵等人的同事,清華大學中國與世界經濟研究中心袁鋼明教授告訴記者,總理特別希望林毅夫李稻葵能夠提供解決當前經濟面臨問題的辦法,尤其是借鑒美國的經驗。而美國又是典型的國家負債,把債務的工具用夠用足,企業沒有力量投資,所以走國家投資這條路,包括現在一帶一路政策即如此,“除了投資,保持經濟真正合理運行的還有消費。”
-
在該報告的專業影響力排名中,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在“經濟建設”一項中位列第四,比2013年上升1位;在“政治建設”一項中,位列第四名,保持不變;在“全面深化改革”一項中,位列第五名。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在綜合排名中位列第二,在高校系統內排名第一。
-
繼1月7日北大國家發展研究院林毅夫、姚洋、黃益平、盧鋒教授出席由“美中關系全國委員會(NCUSCR)”與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中國經濟研究中心在紐交所聯合舉辦的“中國經濟:2015預測”研討會后,1月8-9日北大國家發展研究院代表團又移步華盛頓,繼續探討中國經濟改革。
-
林毅夫、張維迎,同為北大國家發展研究院的聯合創始人、同為這里的經濟學教授,卻“英雄所見不同”,其學術觀點上的劍拔弩張,再次讓北大國家發展研究院成為改革思潮的前沿陣地。而楊小凱,也與北大國家發展研究院淵源頗深,林毅夫、周其仁無不與其有過深入而精彩的學術思想碰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