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花卉報8月22日訊 根據日前出臺的《昆明市“十二五”花卉產業發展規劃》,在未來五年,云南昆明將主抓花卉園區建設,全市擬建成13萬畝高效設施配套齊全的鮮切花生產基地。
“十二五”期間,滇池污染綜合治理進一步引起各級政府的高度重視,以生態、休閑、觀光農業為代表的清潔農業成為滇池流域農業結構調整的重點,滇池流域范圍內的花卉種植業將逐步退出生產,并向宜良、石林、安寧、嵩明、祿勸、尋甸、富民、東川等地轉移。
在確保現有規模、總量不變的情況下,生產基地轉移每年要保持一定量的增長,到2015年花卉園藝種植面積將達到25萬畝,基地轉移建設的重點以月季、香石竹、百合、非洲菊等鮮切花和種苗、種球生產基地為主。
未來5年,昆明市將重點提高鮮切花品質和地方特色花卉標準化、集約化水平,這需要依靠設施生產。屆時,全市將建成13萬畝高效設施配套齊全的鮮切花生產基地,具體布局是:晉寧3萬畝、宜良2萬畝、石林1萬畝、嵩明3萬畝、尋甸2萬畝、東川0.5萬畝、安寧0.5萬畝、富民0.3萬畝、祿勸0.7萬畝。
此外,花卉園區建設也是昆明市近五年的重點工程,主要包括斗南花卉產業園區、石林花卉產業園區、嵩明花卉產業園區、宜良花卉苗木產業園區、食藥用等加工源花卉優勢產區。
其中,斗南花卉產業園區主要結合鮮切花交易中心市場建設,將市場建設與園區建設結合起來,充分發揮和利用“斗南花卉”中國馳名商標品牌效應,突出軸心功能地位,建設國際化中國昆明花卉總部經濟,在現有占地74畝的基礎上,通過改擴建,形成擁有國際花卉交易、物流運輸、科技研發、人才培訓、國際花卉會展及花卉旅游功能區。中心市場與園區并存發展,吸引國際知名花卉企業入駐,使園區能夠更好地發揮花卉產業的資源配置功能,成為支撐未來花卉產業發展的大型現代化綜合服務平臺。
石林花卉產業園區主要依托臺灣農民創業園,以石林錦苑花卉產業園為主,集生產、銷售、觀光旅游、休閑為一體,開展自主品種研發和外來品種展示,突出創業功能。
嵩明花卉產業園區依托省花卉產業園區,進一步拓展生產規模,重點發展高檔花卉,如蝴蝶蘭、大花蕙蘭、洋桔梗等。
宜良花卉苗木產業園區以綠化苗木和茶花、蘭花、杜鵑等地方特色花卉為重點,加快花卉苗木市場建設,采取前店后倉的發展模式,力爭建成西南地區花卉苗木重要生產基地。
食用和藥用等加工源花卉優勢產區分布于尋甸、東川、祿勸等縣區,根據區域條件,規劃發展食用藥用等加工源花卉生產園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