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動標題
- 國新辦就青海玉樹抗震救災醫療救治和衛生防疫情況舉行發布會
活動描述
- 國務院新聞辦公室定于2010年4月16日(星期五)下午4時10分在國務院新聞辦新聞發布廳舉行新聞發布會,請衛生部和中國地震局有關負責人介紹青海玉樹抗震救災醫療救治和衛生防疫等方面工作,并答記者問。中國網現場直播,敬請關注!
文字內容:
- 主持人 華清:
女士們、先生們,歡迎大家出席今天的發布會。出席今天發布會的有衛生部醫政司司長王羽先生、衛生部疾病預防控制局局長陳賢義先生、中國地震局震災應急救援司副司長苗崇剛先生、地震預測研究所研究員張國民先生。請他們向大家介紹青海玉樹抗震救災醫療救治和衛生防疫等方面的工作情況,并回答大家的問題。現在先請王羽先生介紹情況。
2010-04-16 16:19:58
- 王羽:
各位新聞界的朋友們,4月14日7時49分,青海省玉樹藏族自治州玉樹縣發生7.1級地震。這是繼2008年汶川特大地震后,我國境內發生的又一次嚴重的地震災害。截止到16日8時,因地震造成的死亡人數已達791人,失蹤294人,傷員達11486人,其中重傷1176人,詳細傷亡情況尚在進一步統計中。
2010-04-16 16:21:32
- 王羽:
災害發生后,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果斷決策,緊急啟動一級應急響應機制,迅速成立青海玉樹“4·14”特大地震國務院抗震救災總指揮部。按照黨中央、國務院的部署,面對嚴重的地震災害,衛生部門承擔兩項重要任務:一是全力救治傷員,減少人員傷亡;二是做好災區防疫工作,嚴防傳染病的流行。
2010-04-16 16:22:46
- 王羽:
為完成好這兩大任務,衛生部迅速成立了國務院抗震救災總指揮部衛生防疫組,啟動了自然災害衛生應急一級響應,確定了“高度重視、協調配合、迅速應對、科學處置”的原則,緊急調動全國醫療衛生力量,千方百計搶救傷病員,全力支持地震災區衛生防疫工作。
2010-04-16 16:23:17
- 王羽:
4月14日,衛生部組建了衛生部青海省玉樹地震衛生應急領導小組,由衛生部部長陳竺同志和黨組書記張茅同志任組長。隨后緊急召開會議,傳達貫徹國務院緊急會議精神,研究部署醫療衛生救援工作,同時與總后衛生部緊急會商,啟動了軍地醫療衛生力量協調聯動、優勢互補的醫療救援協作機制。
2010-04-16 16:23:26
- 王羽:
4月14日地震后,青海、四川、西藏、甘肅衛生部門立即派出287人的醫療衛生救援隊伍攜帶醫藥物資趕赴災區,開展地震傷員醫療救治工作。同時,衛生部在全國組織了1843人的醫療救援隊伍隨時待命出發。為加強救援力量,衛生部在全國調集了263臺急救車輛。總后衛生部也在同一時間完成2所方艙醫院和5個野戰醫療所的充分準備。
2010-04-16 16:23:47
- 王羽:
這次災情發生后,全國醫療衛生系統積極行動,各省衛生行政部門和醫務人員紛紛向我部提出申請,要求前往玉樹開展醫療救援,同時,準備了大量醫療設備、藥品和救援物資,待命出發。截至4月16日上午,衛生部已派出北京、天津、廣東、四川、甘肅、陜西、湖北、重慶、山西、寧夏、西藏、新疆、云南、青海等省(區、市)醫療隊共計1618人,攜帶大批醫療物資赴災區開展醫療救援工作。
2010-04-16 16:23:55
- 王羽:
醫療隊由普通外科、骨科、神經外科、胸外科、腎內科、重癥醫學科、兒科、麻醉科、急診科、感染科等相關專業的醫師和護士組成。派出240輛急救車和1304名隨車醫務人員通過陸路和鐵路趕赴災區。總后衛生部也派出多個醫療隊前往災區救治傷員,特別派出了2所方艙醫院和5個野戰醫療所,每個方艙醫院配備150名醫務人員,每個野戰醫療所配備60名醫務人員。方艙醫院和野戰醫療所曾經在汶川地震傷員救治中發揮重要作用。
2010-04-16 16:24:54
- 王羽:
為做好地震災區的血液保障工作,青海省血液中心連夜通過公路將140袋2.8萬毫升血液和運血箱調往災區,技術骨干派往前線,保障玉樹地震醫療救援工作;同時,衛生部指導玉樹中心血站和青海省血液中心啟動當地應急獻血自愿者隊伍獻血預約登記動員工作;根據醫療救治需求采集供應血液防止血液過度儲存造成浪費。4月15日14時40分,北京血液中心已將1000單位20萬毫升血液,運抵青海省血液中心儲備,隨時可以調往前線。根據衛生部的統一安排,北京、陜西、甘肅、四川等省市也做好了血液儲備、庫存監測以及獻血員的預約登記工作,保證馳援災區和接收轉運傷員醫療救治地的血液供應工作。
2010-04-16 16:28:57
- 王羽:
鑒于玉樹地區醫療條件簡陋,當地醫院已經無法使用,這次地震傷員的重癥傷員以轉運救治為主。在民航總局、鐵道部、交通運輸部的共同配合下,衛生部門于地震當日會商研究轉運工作方案,協調安排青海省西寧市預留2000張床位、四川省成都市和甘肅省蘭州市各預留500張床位,陜西省西安市預留100張床位,其他地區也做好相應準備工作,迅速啟動了地震重癥傷員的轉運救治工作。
2010-04-16 16:32:11
- 王羽:
為指導各地做好青海玉樹地震傷員的醫療救治工作,特別是重癥傷員的轉運工作,保證重癥傷員轉出和接收工作安全、有序、有效進行,確保地震傷員得到及時有效的醫療救治,衛生部下發了《關于做好青海玉樹縣地震傷員醫療救治與轉運工作的通知》,對地震重癥傷員的轉運和傷員醫療救治工作提出要求。
2010-04-16 16:34:45
- 王羽:
4月14日地震當日,從玉樹向西寧轉送50名重癥傷員。截至4月16日10時,自青海玉樹已轉出重癥傷員1060名。通過航空轉送722名,其余338名傷員通過公路轉運。傷員中,631名通過航空和公路轉送至西寧,206名通過航空轉送到成都,128名通過航空轉送到蘭州,95名通過航空轉送至西安,轉送的傷員大部分收治在技術和條件較好的三級綜合醫院和專科醫院。
2010-04-16 16:35:53
- 王羽:
在大力推進災區傷員救治工作的同時,我部十分重視指導支持災區開展衛生防疫和環境消殺工作,重點加強人畜共患病的監測和防控工作,做好食品和飲用水安全監督工作,積極預防腸道傳染病,同時加強宣傳,向災民和救援人員普及救災防病知識。衛生部組建的專業衛生防疫隊伍,已于今天上午趕赴地震災區,進一步強化對災區傳染病防控工作的指導。
2010-04-16 16:36:04
- 王羽:
災情發生后,青海省衛生部門在青海省委、省政府的領導下,迅速開展抗震救災工作,災后當日上午就向災區派出抗震救災醫療救援先遣工作組、25人組成的首批省級醫療隊和7人組成的衛生防疫隊;15日再次派出60人組成的第二批醫療和衛生防疫隊,并向災區緊急調運大批救護車、醫療設備和藥品,同時組建3支共300人的省級醫療隊,隨后陸續趕赴災區開展醫療救治工作。
2010-04-16 16:36:13
- 王羽:
青海玉樹重大災情,同樣牽動著全國600萬醫療衛生工作者的心。各地衛生部門醫務人員不畏高原缺氧、氣候條件惡劣,在第一時間調集人力、物力、財力支援青海地震災區,展示了一方有難、八方支援的人道主義精神。
2010-04-16 16:36:24
- 王羽:
接下來,我部將繼續與前方工作組保持密切聯系,及時掌握災區衛生防疫工作進展情況,及時了解面臨的困難和前方工作的需求,及時協調各方人力、物資,全力支持青海省的抗震救災,確保抗震救災、醫療救治和衛生防疫工作有序、有力、有效開展。
2010-04-16 16:36:33
- 王羽:
一是繼續做好災區現場的醫療救援和重癥傷員轉運工作,確保每一位受傷群眾得到有效救治,確保需要轉送的傷員,特別是重癥傷員盡快得到安全轉運。同時,組織力量安排好對重傷員的救治和后期康復工作,最大限度地降低傷殘率。
2010-04-16 16:36:40
- 王羽:
二是逐步加大衛生防疫和衛生監督工作力度,嚴防傳染病的流行,切實保障災區飲用水和食品衛生安全,防止發生飲用水和食品安全事件。針對災區近幾年動物間鼠疫疫情活躍的情況,采取有效措施,重點防范鼠疫疫情,通過加強監測、滅鼠滅獺、健康教育等防控措施,有效防范鼠疫暴發和流行。
2010-04-16 16:36:53
- 王羽:
三是在緊急醫療衛生救援工作告一段落后,指導災區開展醫療衛生設施受損情況的評估工作,積極爭取多方支持,協助災區恢復重建,尤其是重點醫療衛生設施的建設,盡快恢復災區的醫療衛生服務秩序,改善災區的醫療服務條件,確保災區人民病有所醫。
2010-04-16 16:36:58
- 王羽:
抗震救災和醫療衛生救援工作任務還很繁重。在災區實施應急救治的廣大醫療衛生人員,將全力以赴搶救傷員,為受災傷員提供高水平、高質量的服務,幫助傷員盡快恢復健康。
2010-04-16 16:37:03
- 王羽:
衛生部門將在黨中央、國務院的統一指揮和堅強領導下,按照有關預案和工作方案,與有關部門和軍隊、武警協調配合,分工合作,繼續調動醫療衛生力量,全力做好地震災區傷員醫療救治和疾病防控工作,最大限度降低地震對人民群眾身體健康和生命財產的危害,全力確保大災之后無大疫。
下面,我愿意回答各位記者的提問。
2010-04-16 16:37:14
- 主持人 華清:
下面請大家提問,提問時請報一下所代表的新聞機構。
2010-04-16 16:43:18
- 中國國際廣播電臺記者:
目前,災區有沒有爆發疫病呢?另外還有一個問題,不知道現在對傷員進行醫療救治之外,傷員現在的心理狀況怎么樣,有沒有對他們在心理治療方面有一些安排?
2010-04-16 16:43:32
- 陳賢義:
對自然災害,衛生應急工作有三個主要的任務:一是傷員的救治,減少傷亡;二是衛生防疫,防止災后大疫;三是心理關懷,穩定社會。衛生部高度重視并切實加強防范措施防止災后大疫的出現,防止突發事件的出現。按照黨中央、國務院的統一部署,各級政府及有關部門,特別是我們醫療衛生部門同志們辛勤工作,近年自然災害之后都沒有出現災后大疫的情況。目前,在青海玉樹災區也沒有出現重大疫情和突發公共衛生事件。
2010-04-16 16:44:12
- 陳賢義:
這次抗震救災工作,衛生部門將做到醫療救治、防疫監督的同時部署和分步實施。不同時期開展工作的重點會有所不同。為了實現一個目標,也就是大災之后無大疫,無重大突發事件發生,抗震救災中,衛生部門開展衛生防疫工作時特別重視兩個“關口”,也就是“把好進口、管好出口”。抓住了三個關鍵:飲水、飲食和環境衛生。做到“四個覆蓋”,監測報告、防疫消殺、飲水飲食衛生以及健康教育。對重點地區、重點疾病、重點人群、重點環境采取重點措施;對于心理關懷和援助也給予了高度重視,衛生部派出了專家,對當地進行指導和支持,有力地開展心理的干預和心理的關懷。
2010-04-16 16:47:09
- 中央電視臺記者:
同樣是地震,這次抗震救災和汶川地震時的救治有什么不一樣的地方,這次主要的難點在哪里?
2010-04-16 16:51:50
- 王羽:
玉樹地震和汶川地震相比,有其特殊性。我們在開展抗震救災醫療救治工作時也有新的考慮。首先,青海玉樹地震災區地處高原,海拔近4000米,海拔高、缺氧等問題給開展醫療救援帶來一定困難。因為來自低海拔地區的醫療隊,在高海拔地區開展醫療救治工作時,會面臨缺氧、高原反應等問題。地震災區溫差大,夜間氣溫可以降到零度以下,比較寒冷,風沙也很大。另外,交通也不方便。衛生部4月14日晚上和民航、鐵路、交通部門共同研究會商轉移傷員方案時就發現,玉樹周邊沒有大城市可以作為依托來開展醫療救治,和能全力搶救重癥傷員的城市、大醫院,只有西寧市的青海省人民醫院和附屬醫院,距離800多公里。這一方面給醫療隊人員進入災區帶來一定困難,另一方面也給轉出病人帶來一定困難,如果從玉樹往外轉運病人就得航空轉移病人,或者通過陸路到西寧,再通過鐵路往外轉運病人。
2010-04-16 16:52:23
- 王羽:
另外,地震后,災區通信設備受損,聯絡不暢,給救治工作帶來了一定的不便。同時,當地的醫療資源損失嚴重,醫院、衛生院的房屋基本不能用,比如玉樹州的中心血站房子出現裂紋,里面的血就得搬出來;供電中斷,就得使用送血車來保存僅存的血液,所以就不能把大量的血運送到玉樹。
2010-04-16 16:59:22
- 王羽:
還有一點,玉樹是藏族自治州,受傷的群眾大多是藏族同胞,我們在開展救援、詢問病情等工作時有語言交流的不便,醫務人員必須想辦法克服。
地震之后,周邊省份反應很快,立刻派出了醫療隊,衛生部也很快響應,拿出方案,組織全國的醫療隊、救護車。另外,傷員很早就開始往外轉運。在4月14日早上發生地震之后,衛生部黨組書記張茅同志和副部長馬曉偉同志立刻和民航、鐵路、交通部門的領導同志共同研究,當天晚上就開始制定傷員轉運方案。4月14日晚上第一批50多名傷員通過陸路從玉樹轉送到西寧。
2010-04-16 17:02:00
- 王羽:
地震發生當日,接收傷員的醫院準備早、啟動早、部署早。西寧準備了2000張床,成都、蘭州、西安等地也都準備了相應的床位,并且表示可以立刻接收傷員。14日晚上西寧開始接收,15日,成都、西寧、蘭州、西安都開始大批接收轉運的重癥傷員。在整個病人的治療和轉運過程中,青海方面和接收轉運傷員的各地醫院都做好了充分的準備。
2010-04-16 17:06:51
- 記者:
第一個問題,關于在玉樹那些無家可歸同時又沒有得到帳篷的人,他們必須在露天住宿,是否會在未來幾周給他們帶來很大的問題?第二個問題,今天聽到玉樹有一些人抱怨在物資發放方面有一些不公平的操作,在政府分發物資的問題上,誰能夠優先得到這些救治,誰能夠優先得到帳篷,以及其他的物資的分發,是怎么規定的?
2010-04-16 17:09:45
- 苗崇剛:
這方面的工作主要是由民政部門來負責,我把我們了解到的情況跟記者朋友們轉述一下。據我們掌握的情況,38000余棉帳篷正在運往災區,應該有超過1萬頂帳篷已經運抵到了災區。由于運輸的路途非常不便,西寧到玉樹超過800公里,需要通過空中和陸路運輸才能抵達。所以,運輸有個過程,需要一定的時間。
在運力方面,由于玉樹地處高原,我們的飛機在運輸的時候,它的載重量就需要有所調整,比如原來一架飛機可以運40噸物資,往高原運的話,由于高原對飛機運輸有特殊條件限制,會造成運力下降。所以,在這方面,交通部門、民航部門都在想盡一切辦法來解決這方面的限制。特別是我了解到,昨天玉樹機場已經啟用了夜航導航設備,機場接收飛機的能力正在加強。
第二個問題,關于物資發放方面,我們并沒有掌握有關所謂發放物資無序的消息。應當說,在國務院抗震救災總指揮部的領導下,災區的救災工作正在有序開展著。
2010-04-16 17:11:14
- 新京報記者:
請問張所長,現在一些地震的研究者指出,在玉樹7.1級地震發生之前的幾個小時發生了4.7級地震,這作為一個前震,可能沒有引起足夠的重視,然后對地震部門提出了一些質疑,您怎么看待這些評價?
2010-04-16 17:13:38
- 張國民:
地震的預測是社會公眾強烈的需求,也是我們地球科學家,特別是地震學家畢生奮斗的最崇高的科學目標和重大的科學難題,為此付出了一代一代人的努力。但是地震沒有預報,廣大的公眾,特別是災區的群眾在流血,我們作為地震工作者,感到非常的痛心,也非常的難過。關于每一次地震之前的情況,非常復雜,4.7級地震的情況我不是非常清楚。因為像這種4級多的地震,在全國各地是經常經常發生的,這是比較普遍發生的。所以憑一次4級多的地震,馬上對后面的大地震做出預測是非常困難的事情。我想我們國家在這方面正在進行很多努力,包括大規模地建設臺網監測地震活動及地球物理、地球化學的各種變化,以求獲得更多的地球前兆信息。地震預測作為一個科學難題,需要長時期的科學積累和在科學積累的基礎上對地震過程的科學揭示,通過一次一次地震的發生,每次地震都為我們積累了很多重要的科學資料,為我們地震預測的最后的科學目標的實現,提供條件、提供科學的基礎。
2010-04-16 17:14:07
- 法新社記者:
我們聽到,在玉樹當地的居民說在他們居住的地方有很多的動物尸體和人的尸體,而且這個數量正在逐步增加,這使他們感到非常關切。因為剛才您也提到了,關于防止疫病發生的政策措施。所以,我想知道的是,關于防止疫病的暴發方面,中國政府的派出人員將會具體在什么時候到達災區,去搬走那些人和動物的尸體?另外,關于防疫方面有什么具體的措施?
2010-04-16 17:17:41
- 陳賢義:
要實現災后無大疫的目標,首先要加強對災區疫情的監測和評估。在SARS以后,我們國家迅速建立起傳染病疫情和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網絡直報系統,但是在災區由于缺電,網絡直報就不能很好地運行。為此,我們啟動了應急監測工作,每一個鄉都派出了聯絡員,及時發現異常情況,特別是聚集性的病例,將疫情發現于萌芽,控制于萌芽。
第二個方面,環境衛生也是其中一個重要的方面,包括如何把好水源關,如何保證食品安全,如何有效地處置垃圾,還包括做好一些糞便的處理、動物尸體的處理、人的尸體的處理。動物尸體和人體尸體無害化處理的工作,在當地政府的領導下已經穩妥開展,衛生部門積極地參與了無害化處理的相關工作。環境衛生方面,臨時集中、分散居所、醫療點、救災人員臨時居住點等人群比較集中的區域,將是衛生部門環境衛生工作的重點區域。
2010-04-16 17:19:06
- 香港鳳凰衛視記者:
第一個問題,剛才提到心理的治療。我們知道玉樹有很多藏民,他們是信奉藏傳佛教的,官方有沒有考慮過主動和一些佛教等宗教人士配合,對藏民進行宗教或者心理上的救助和指導呢?第二個問題,剛才提到早晚溫差比較大,經過兩三天以后,和“5.12”那次不同,是不是當時沒有一下被砸死的人,這兩天生還的可能性已經不大了?
2010-04-16 17:24:14
- 陳賢義:
心理關懷和心理援助是抗震救災衛生疫情的重要內容。這次地震發生在藏族自治州,藏民比較多。做好災區群眾和傷員的心理援助和關懷工作,語言問題是需要考慮的一個重要方面。在當地救災指揮部的統一領導下,衛生部門牽頭,民政、教育、共青團、婦聯等相關部門和組織成立了心理援助協調組,統一安排心理干預工作。衛生部也派出了相關專家,主要是對青海省相關部門的同志進行相應的培訓和指導,印發了相關的心理援助和心理關懷的材料。我們把這些宣傳材料抓緊翻成藏文,并進行宣傳。
2010-04-16 17:25:22
- 苗崇剛:
我來回答第二個問題,地震局牽頭這次抗震救災指揮部的搶險救災組。據我們了解,在災區,各支地震災害緊急救援隊正在緊張施救,開展對埋壓人員的搜救行動。就在今天上午11點,國家地震災害緊急救援隊在結古鎮集貿市場建筑物的二樓發現了一名3歲的藏族女孩,她已經被營救出來,這是國家地震災害緊急救援隊營救出的第7名幸存者。應當說,我們這次在災區開展的緊急搜救行動是比較有序的,而且很有成效。比如說,青海省的地震災害緊急救援隊就已經成功地搜救出來45名幸存者。至于你提到的因為溫差原因會造成被埋壓人員生還的可能性比較低,這種情況我們在歷次的地震災害事件中并沒有明確的數據統計。
2010-04-16 17:28:03
- 記者:
能否更新一下關于災區傷亡人員的數字,比如說我們很關心災區寺廟的破壞情況,還有災區僧侶的傷亡情況。同時我們也很關心災區學校的狀況,因為之前有報道說,玉樹有三個學校已經證實的死亡數字是110人,有上百名學生失蹤。到今天上午我們看到發布的消息,數字上有比較大的出入,今天公布的數字比原來那個要小得多,能解釋一下為什么會出現這種出入?
2010-04-16 17:32:42
- 苗崇剛:
我就我們掌握的情況來會回答,關于災區傷亡人數里面哪些人是僧侶,哪些人是學生,我們還沒有這方面的具體統計表格,所以很抱歉不能給你這方面的消息。至于您提到的,災區的傷亡人數和失蹤人數的變化,每天隨著幸存者被發現,還有遇難人員遺體被發現,失蹤人員的人數會變成死亡人員的人數,所以這個數字的變化是符合邏輯的。我的回答完了。
2010-04-16 17:33:38
- 主持人 華清:
在發布會結束之前,發布一個通知,明天上午交通運輸部、鐵道部和中國民航局有關負責同志將出席發布會,介紹抗震救災的相關工作。我們將給大家發正式通知,今天下午的發布會就到這里,謝謝大家!
2010-04-16 17:34:31
圖片內容:
會議由國新辦新聞局副局長華清主持
衛生部醫政司司長王羽
衛生部疾病預防控制局局長陳賢義
中國地震局震災應急救援司副司長苗崇剛
新聞發布會現場
衛生部醫政司司長王羽
中國國際廣播電臺記者提問
地震預測研究所研究員張國民
中央電視臺記者提問
衛生部疾病預防控制局局長陳賢義回他記者提問
新京報記者提問
新聞發布會現場
視頻地址:
- mms://wmv5.china.com.cn/VOD/olderDatazb/olderDatagwyxwbxwfbh/100416b.wmv
相關新聞:
- 國新辦就青海玉樹地震災害和抗震救災進展情況舉行發布會
- 青海呼吁非救災人員取消或更改來西寧航班
- 商務部啟動一級救災應急響應確保震區供應
- 青海玉樹地震災區救援及物資運送正緊張進行
- 民政部:當前調撥帳篷總量可滿足轉移安置需要
- 日本政府決定向青海地震災區提供1億日元援助
- 李連杰壹基金緊急啟動救援分隊趕赴地震災區
- 青海玉樹地震已造成760人死亡 余震近900次
- 溫家寶赴玉樹指導抗震救災 要求決不放棄(組圖)
- 中國多地謠傳將地震 各地地震局辟謠定人心(圖)
圖片大圖:
會議由國新辦新聞局副局長華清主持
中國網 楊楠
衛生部醫政司司長王羽
中國網 楊楠
衛生部疾病預防控制局局長陳賢義
中國網 楊楠
中國地震局震災應急救援司副司長苗崇剛
中國網 楊楠
新聞發布會現場
中國網 楊楠
衛生部醫政司司長王羽
中國網 楊楠
中國國際廣播電臺記者提問
中國網 楊楠
地震預測研究所研究員張國民
中國網 楊楠
中央電視臺記者提問
中國網 楊楠
衛生部疾病預防控制局局長陳賢義回他記者提問
中國網 楊楠
新京報記者提問
中國網 楊楠
新聞發布會現場
中國網 楊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