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動標題
- 國新辦就加大統籌城鄉發展力度等相關情況舉行發布會
活動描述
- 國務院新聞辦公室定于2010年2月1日(星期一)上午10時,在國新辦新聞發布廳(朝陽門內大街225號)舉行發布會,請中央農村工作領導小組副組長、辦公室主任、中央財經領導小組辦公室副主任陳錫文和中央財經領導小組辦公室副主任、中央農村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副主任唐仁健介紹加大統籌城鄉發展力度、進一步夯實農業農村發展基礎的有關情況,并回答記者提問。中國網現場直播,敬請關注!
文字內容:
- 郭衛民:
女士們、先生們,上午好。歡迎大家出席今天的發布會。昨天已經正式對外公布了《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加大統籌城鄉發展力度 進一步夯實農業農村發展基礎的若干意見》,中外媒體都十分關注,不少媒體也都做了一些報道。今天我們很高興請來了中央農村工作領導小組副組長、辦公室主任陳錫文先生來和記者見面,向大家介紹這個文件的有關情況,并回答大家的提問。出席發布會的還有中央農村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副主任唐仁健先生。
下面我們先請陳錫文先生作介紹。
2010-02-01 09:41:55
- 陳錫文:
大家上午好。昨天新華社全文播發了《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加大統籌城鄉發展力度 進一步夯實農業農村發展基礎的若干意見》,也就是2010年中共中央國務院一號文件。下面我就這個文件的背景和一些主要內容向在座的各位做一個概略的介紹。
2010-02-01 09:50:07
- 陳錫文:
一、關于2010年中央一號文件的背景
這個文件仍然是以農業農村工作為主題,之所以這樣考慮,主要基于以下背景:
(一)2009年農業農村發展形勢
大家都知道,2009年我們面臨著國際金融危機的嚴重沖擊,又面臨嚴重的自然災害的挑戰,同時,國內外農產品市場價格也出現了劇烈的波動。但是在黨中央、國務院的堅強、正確領導下,通過農村廣大干部群眾的努力奮斗,我們戰勝了這些困難,使得2009年整個農業農村形勢好于年初預期,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2010-02-01 09:50:59
- 陳錫文:
一是糧食生產明顯好于年初的預期。2009年盡管有嚴重的自然災害,但是糧食總產量仍然達到了10616億斤,比去年增加了42億斤。
二是農民增收比預期要好。2009年農民人均純收入首次突破了5000元,達到5153元,比上年增加了392元,實際增長幅度達到8.5%,也是實現了連續六年較高速度增長。
三是農民工恢復就業情況比預期好。由于金融危機的影響,去年年初有大批農民工不得不失去工作崗位,返回農村。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各地、各級政府采取了有力舉措,幫助農民工恢復就業或者就地創業。到2009年11月底,全國外出就業的農民工已經達到了1.52億人,已經高于金融危機爆發之前的水平。
四是農村民生改善情況比預期好。在應對金融危機中,國家采取了“擴內需、保增長”一攬子計劃,把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和民生改善作為重點。因此,農村的水、電、路、氣、房等生產生活條件改善有了新發展,同時農村的文化、教育、衛生、科技以及社會保障也加快發展。
2010-02-01 09:53:11
- 陳錫文:
五是農村改革情況比預期好。大家都知道,去年全面推進了集體林權制度改革,在25億畝集體山林中有15億多畝已經確權到戶,推動了農村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同時,農民的專業合作社加速發展,農村供銷社等領域的改革也取得了新的進展。另外,農村化解公益性債務、鄉鎮機構改革、完善農村縣鄉財政管理體制等農村綜合改革方面,也在穩步推進改革。
六是農村繼續保持和諧穩定的良好局面。
這些都是2009年農業農村發展所取得的突出成就。
2010-02-01 09:56:26
- 陳錫文:
但是我們也要看到,當前農業農村中還面臨著很多新的問題和挑戰,突出表現在幾個方面:
一是農業生產基數不斷提高。剛才提到糧食總產量已經達到了10616億斤,但是農業的基礎很薄弱,進一步取得農業穩定發展還要付出更大的努力。
二是農民就業壓力越來越大,務農收益相對較低。要想保持農民收入的持續增長,也需要付出更大努力。
三是農村投入需求非常之大,但目前國家的財力偏緊。要保持農村基礎設施和公共事業的發展,我們還是要付出很大的努力。
同時,還必須看到,農業農村和整個外部環境聯系越來越緊密,不僅與宏觀經濟關系更加緊密,與全球經濟也有著更加密切的聯系。所以,農產品價格的形成因素更加復雜。由于氣候的變化,造成極端氣候災害增多,也使得我們在總體上對于指導農村工作增加了難度,對我們做好“三農”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010-02-01 09:59:23
- 陳錫文:
從整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情況來看,也對我們做好農業農村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一是我們已經連續六年實現糧食增產、農民增收,這當然是非常好的,對整個經濟社會發展起著很重要的支撐作用,但是也會在一些同志身上產生麻痹思想,在一定程度上放松。大家都知道,農業一旦出現閃失或者滑坡,恢復起來難度非常之大。
二是對我們這樣一個人口大國來說,應對國際金融危機,確實需要有農業堅強的支撐。特別是在控制通脹預期方面,很重要的一條就是保持農產品生產的穩定發展,保持市場供給的穩定和農產品價格的合理水平。這對于全局穩定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同時在農村改革發展過程中,由于工業化、城鎮化的推進,農業農村自身也出現了很多新的問題,要求我們用更寬廣的視野,在統籌城鄉的背景下,堅持以工促農、以城帶鄉的方針,扎實推進農村的改革和發展。
這是關于文件出臺的背景。
2010-02-01 10:01:27
- 陳錫文:
二、文件主要內容
文件已經全文發表了,在座的很多記者朋友都已經看到。除了序言和結尾部分以外,共有五章二十七條,重點就是要加大統籌城鄉發展力度、夯實農業農村發展的基礎。這里面強調的“夯實農業農村發展的基礎”,除了關于大家理解的農田水利等基礎設施建設之外,這個基礎還包括對于如何把“三農”作為重中之重的基本認識、貫徹統籌城鄉的基本方針、穩定完善黨在農村的基本政策、加強農業科技基本支撐、改善農業農村的基礎設施、健全農業社會化服務體系的基層體系、強化農村以黨組織為核心的基層組織建設等等。從這些方面看,這里講的基礎,是指整個農業農村工作今后長遠發展的基礎,應該有一個更寬廣的理解。
文件對于2010年的農業農村工作提出了一個基本的思路,這個思路在文件中用了四句話來概括,就叫做“穩糧保供給、增收惠民生、改革促統籌、強基增后勁”,這些內容在文件里都有對應的政策措施。
2010-02-01 10:06:11
- 陳錫文:
對于當前和今后的農業農村工作,文件也提出了基本的要求,這個基本要求在文件序言中表現為五句話:一是要把統籌城鄉發展作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根本要求。二是要把改善農村民生作為調整國民收入分配格局的重要內容。三是要把擴大農村需求作為拉動內需的關鍵舉措。四是要把發展現代農業作為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重大任務。五是把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和推進城鎮化作為保持經濟平穩較快發展的持久動力。這五句話不僅僅是對今年的農業農村工作是一個重要的指導,而且對于今后相當一段時間內,都是指導農業農村工作的一個重要的方針。
關于文件中出臺的一些具體政策,我概括地介紹一下。第一部分是要求健全強農惠農的政策體系,推動資源要素向農村配置。第二部分強調提高現代農業的裝備水平,促進農業發展方式的轉變。第三部分是加快改善農村民生,縮小城鄉公共事業發展的差距。第四部分強調協調推進城鄉改革,增強農業農村自身的發展活力。第五部分強調要加強農村基層組織建設,鞏固黨在農村的執政基礎。
文件最后還強調,各級黨委和政府都要站在全局和戰略的高度,切實加強和改善黨對農村工作的領導。
下面我們愿意回答大家提出的問題。
2010-02-01 10:09:20
- 郭衛民:
下面進入提問階段,提問的時候還是報一下你所代表的新聞機構。
2010-02-01 10:12:27
- 中國日報記者:
我想問兩個問題。第一,在中央出臺的一號文件里面,夯實農業農村發展的基礎政策里有什么亮點?第二,昨天的文件里也提到了要促進轉基因新品種產業化,哪些品種有可能首先使用轉基因的種子?對農民有哪些具體的收益,國家會投入多少經費進行這方面的推廣?
2010-02-01 10:12:45
- 唐仁健:
這次中央一號文件,夯實農業農村基礎,是這次的重心和主題,主要出臺了幾個亮點:
第一個方面,從總體上講,“三農”的投入總量要持續增加,比例要穩步提高。總量要求這幾年一直在提,這次明確提出了提高比例的要求。這次也明確提出了“三個優先”,一是財政支出、預算內固定資產投資、土地出讓收益都要優先支持農業和農村。
第二個方面,關于增加農業補貼方面,這是調動農民生產積極性的非常主要的措施。這次主要有三點:一是擴大糧種補貼的品種,增加了馬鈴薯、青稞、花生。二是擴大了農機補貼的領域,把牧業、林業抗旱節水方面的機械設備,也納入了補貼的范圍。三是擴大了補貼政策的受益范圍,以前主要是在農區對農民進行補貼,現在擴大到了牧區、林區和墾區。
第三個方面,關于農村金融,這方面強調要在總體上增加信貸的投放,改進金融服務。一是強調政策性金融要支持農村改革發展,明確中國農業發展銀行要拓寬業務范圍,進行中長期信貸投放。二是要加快培育各種新型的農村小、微型的金融組織的發展。三是要要求確保三年內消除金融服務的空白鄉鎮。這有一個背景,目前全國有2945個鄉鎮(占整個鄉鎮的8.6%)現在還沒有任何金融機構,有708個鄉鎮沒有任何金融服務。文件要求,今后三年內要消除這樣的空白。
2010-02-01 10:13:31
- 唐仁健:
第四個方面,推進現代農業建設方面,這次明確了兩個重點,一個重點是農業農村基礎設施建設重點要放在水利上。第二個重點是農業科技創新的重點要放在種業發展上。
第五方面,關于農村基礎設施。一是要實施新一輪的農網改造升級工程。因為“家電下鄉”之后,農民的用電總量明顯增加,用電結構發生重要變化,現在的農村電網已經明顯不適應農民的需求。二是稅費改革之后,“兩工”取消了,“一事一議”需要一些政策支持。今后,財政要對“一事一議”給予獎補,加大力度、擴大范圍、加快推進農田小型水利、農村道路等農村基礎設施建設。三是支持農村危房改造。因為農民危房較多,市場也大,應該采取有效措施推動建材的下鄉。剛才陳主任講到,基礎不光是農業,也不光是生產,也不光是經濟,也包括農村的基層組織等等。在完善符合國情的黨領導的農村基層民主自治機制方面,這次也有很多要求和亮點。在怎么處理好黨支部、村委會的關系上,提出推廣“四議兩公開”的經驗和做法。 文件還強調了加強農村社區建設,有條件的鄉鎮可以建立便民服務中心,給農民提供“一站式”服務,方便農民群眾,等等。
2010-02-01 10:19:52
- 唐仁健:
關于轉基因的問題。這個問題,各方面都很關心,我國一直采取謹慎的態度,但并不是簡單封堵。因為技術總是要創新,總是要發展。另一方面,總體上看,農產品的供求關系今后將趨緊。積極穩妥地通過技術創新,解決農產品的供求矛盾,今后肯定是一種選擇。但是什么品種可以推廣,可以產業化,我們總的原則是,依法管理、嚴格程序、科學評估。
第三個問題,關于經費投入增加的問題。2009年,中央財政對“三農”的支出增長幅度非常大,達到了7161億,增加了1200億。今年增加多少投入,要等“兩會”之后才能最后公布。但是眼下可以給大家介紹基本的趨勢和原則,就是肯定還有較大幅度的增加,會高于整個財政支出增長的幅度。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上,大家可能注意到,胡錦濤總書記講了一句話,就是今年財政增收形勢再嚴峻,各級財政對“三農”的投入還是要努力有所增加。另外,總理也講過,給“三農”投多少錢也值得。
2010-02-01 10:25:47
- 路透社記者:
我看中央一號文件相當一部分內容是關于城鎮化的問題,提出要加快城鎮化的進程。城鎮化這個概念跟過去提的城市化過程有什么區別呢?今后幾年城鎮化過程中,中國政府會采取什么樣的政策?你是否擔心在城鎮化過程中會出現新的問題,尤其是地方政府非法征地方面的土地矛盾等等。
2010-02-01 10:31:20
- 陳錫文:
城鎮化和城市化的概念,在英語中沒有什么區別,但是在中國,黨和政府特別強調要推進城鎮化,那是由于中國長期的概念中,除了城市之外,還有一類叫做城鎮,相對來說,“鎮”比一般的“市”小一點。所以中央2000年就明確提出要走中國特色的城鎮化道路,就是指中小城市和小城鎮協調發展的方式,我們把它叫做“城鎮化”。
應該說,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的城鎮化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是也存在兩個突出問題。一是城鎮化的發展偏重于沿海發達地區的大城市、特大和超大城市的發展,忽視了中小城市和小城鎮的發展。二是在城市化過程中,比較注重城市規模的擴大和建設的美化,但是沒有為農民真正轉為市民提供更多的機會。因此,這次中央一號文件,根據前不久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中央農村工作會議的要求,明確提出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的城鎮化推進要把握住兩個重點:一是要注重中小城市和小城鎮的發展,要把它作為城鎮化發展的重點;二是要把符合條件的農業人口轉變為城市居民的過程作為城鎮化的重要任務。
這兩個重點的突出,會使得今后的城鎮化,對全國各類地區的經濟發展,對于農民分享城鎮化的成果帶來更多的機會。
2010-02-01 10:31:43
- 中央電視臺記者:
陳主任,我想問兩個問題。第一,這次中央一號文件把統籌城鄉發展作為重要的主題,但是實際上,早在2004年底,胡錦濤總書記在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上就明確指出,我國實際上已經進入到了“以工促農、以城帶鄉”的發展階段,也就是說不是第一次提出統籌城鄉發展了,今年的統籌城鄉發展,在這樣的基礎上有什么新意,我們應該怎樣理解它的內涵?第二,我們注意到今年一號文件有一句話,叫“我們將采取有針對性的措施,解決新生代農民工的問題”,這個“新生代農民工”如何定義?中央又將采取什么有針對性的措施來解決他們的問題?
2010-02-01 10:34:43
- 陳錫文:
我回答一下你的第一個問題。關于統籌城鄉發展,大家都知道,在2002年中國共產黨第十六次全國代表大會上,江澤民同志作的報告中就已經提出要以統籌城鄉發展的思路來解決“三農”問題。在2004年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上,胡錦濤同志指出的怎么才能實現統籌城鄉發展,最重要的是堅持“以工促農、以城帶鄉”的方針。統籌城鄉發展當然是一個比較長的歷史過程,在這次中央一號文件中也能看到,重點在于這樣幾個方面:一是促進城市的各種資源要素,比如資金、人才、技術等等,更多地向農村覆蓋。二是要打破城鄉之間的藩籬,使更多的農民及時轉為市民。當然,中國的農村人口數量巨大,相當長的時間內還會有相當數量的農民繼續在農村生產和生活,因此在統籌城鄉發展的過程中,一定要努力使得基礎設施從城市向農村延伸,國家提供的公共服務逐步實現均等化,讓農民能夠共享改革發展成果。
關于新生代農民工的問題,請唐仁健先生回答一下。
2010-02-01 10:35:27
- 唐仁健:
確實,在去年年底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上總書記的報告里面已經提到新生代農民工這個問題,這次在中央正式文件第一次明確提了出來。這里講的“新生代農民工”,主要是指的八零后、九零后,這批人目前在農民工外出打工的1.5億人里面占到60%,大約1個億。在調研這個問題的時候,地方有的同志很形象地講,說現在拉著拉桿箱的農民跟當初扛著蛇皮袋進城的農民可不一樣了。他們出生以后就上學,上完學以后就進城打工,相對來講,對農業、農村、土地、農民等等不是那么熟悉。另一方面,他們又渴望進入、融入城市社會,享受現代城市的文明,而我們又總體上或者在很多方面也還沒有完全做好接納他們的準備。這是中國農村經濟社會結構變化,乃至中國整個社會結構變化的重大問題。今后可考慮的措施,一是剛才陳主任講的,采取有效措施推進城鎮化,特別是讓符合條件的農民工進城。二是要保障農民工的權益,包括就業、培訓、社會保障、子女入學等方面,也要把他們作為重點。三是要加強培訓,“陽光工程”盡可能覆蓋他們。這次中央一號文件也提出了,要加強農村新生勞動力的預備制的培訓,初中、高中畢業以后沒有升上學,給他們免費培訓一定時期,作為勞動大軍的儲備。另外,這次文件提出,要繼續推進農村中等職業教育免費進程,也涉及到440萬人。
2010-02-01 10:38:19
- 美國之音記者:
剛才提到城鎮化,我們知道城鎮化過程中占用了大量的土地,包括農田。我的問題是,能不能保證、如何保證18億畝的“紅線”不被突破?有的學者分析說實際上已經被突破了,是不是這樣一種情況?第二個問題,今冬中國出現了多雪寒冷的天氣,對今年的中國農業將會產生什么樣的影響?謝謝。
2010-02-01 10:45:17
- 陳錫文:
城鎮化一定會占用一些農田,世界各國都是一樣。但是從中國的實際情況出發,中央政府強調,要實行最嚴格的耕地保護制度。在2008年10月召開的黨的十七屆三中全會上又一次提出,除了實行最嚴格的耕地保護制度之外,還要實行最嚴格的節約用地制度。這兩個制度如果能夠落實和有力執行,我想保護我們的農田,尤其是基本農田,是可以做得到的。
在2008年底,國土資源部門調查統計的數字,我們實有的耕地18.26億畝,超過18億畝,去年的數字現在還沒有公布。去年,我們進行了第二次農村土地的詳查,詳查的數據不久將會公布。由于我們堅持實行了最嚴格的耕地保護制度,同時實行了耕地的占補平衡制度。所以,總體上來講,各位都能看到,第二次土地詳查資料公布之后,肯定是在18億畝以上,沒有被突破。
前不久發生的嚴寒天氣,應該說對農業是有利有弊。從利的方面來講,降雪很多,增加了降水的供給,對一部分地方緩解旱情是有利的。對于主要的冬小麥產區,降雪比較多,對夏糧的生產也是有利的。從不利的方面來講,對冬季蔬菜的生產,特別是大棚的生產,有一些地方雪太大,把大棚壓塌了,有些地方氣溫太低,棚里的溫度不夠,蔬菜生長就比較慢,同時由于道路交通冰雪阻礙,蔬菜的運輸也有一定困難。所以,部分城市在一定的時間段內感覺到了蔬菜價格的上漲。還有一些特定的地方造成了養殖業的困難,比如說渤海的海冰災害,造成了相當多地區在海產品養殖方面,產品受到了很大的損失,海水的捕撈活動也受到了很大限制。這些弊端,一方面給農民帶來了相當的損失,也說明我們發展農業保險的重要性。
2010-02-01 10:46:17
- 中華工商時報記者:
我的問題是給陳主任的,記得前不久,您曾經說過,現在到了中國走特色農業現代化道路的關鍵時刻,為什么會持有這樣的觀點?中國特色現代農業的特色究竟是什么?另外一個問題,在今年中央一號文件中推進城鎮化建設成為“三農”的重要一環,各地在推進城鎮化建設試點過程中,建設資金短缺是瓶頸,中央在此方面會有什么具體的舉措?
2010-02-01 10:49:25
- 陳錫文:
關于走有中國特色農業現代化道路的關鍵時刻問題,大概可以從兩個方面來理解:一方面是它的必要性和緊迫性;另一方面是可能性。從必要性和緊迫性來看,由于經濟社會的發展,由于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所以對農業的要求越來越高。從這方面來講,盡管我國的農業還在快速發展,但是在某些產品的供求上也出現了一定的缺口。因此,一些產品的進口數量在不斷增加。特別是像和老百姓生活密切相關的大豆和植物油,這兩個產品的進口去年達到了歷史上最高峰。如果不加快我國農業的現代化進程,這種供求缺口在其他方面還會擴大起來。因此,要加快推進我國農業現代化建設,提高我國農業生產能力。
2010-02-01 10:50:01
- 陳錫文:
從發展現代農業的可能性來講,主要是國家的財力和科學技術的發展水平比以前有了明顯提高。過去十年之內,我們的GDP大約增長了3倍,在2000年的時候我們的GDP不到10萬億,現在已經有了30多萬億GDP。財政收入在2000年的時候只有1.34萬億,現在有6萬多億。所以,支持農業更快地走上現代化道路的條件正在逐步具備。
2010-02-01 10:51:57
- 陳錫文:
關于農業現代化道路的中國特色,我想主要可能體現在經營形式和經營規模上,由于中國人多、地少,大概很難想象在短時期內實現像南北美洲和澳大利亞那樣的一個農戶經營幾萬畝土地的規模。所以,中央歷來強調,要穩定黨在農村的基本政策,穩定農村的基本經營制度。要以家庭承包經營為基礎,通過城鎮化逐步轉移人口、逐步擴大農戶經營規模,引導農民發展自己的專業合作社,給農戶提供多種多樣的社會化服務,通過這樣一些方式來實現中國的農業現代化。
2010-02-01 10:53:18
- 陳錫文:
具體到城鎮化的資金問題,其實大家到各個大城市去看,城市的面貌的日新月異,城市化的錢還是有的。但關鍵是太過于集中在大城市和特大城市。所以,下一步推進城鎮化的重點是要加強中小城市和小城鎮的基礎設施和環境治理,通過土地建設用地指標的分配、引導產業轉移、加強中小城市和小城鎮基礎設施建設等,來增加這些中小城市和小城鎮的綜合承載能力,更多地吸引農村非農產業以及農業人口向中小城市和小城鎮轉移。
2010-02-01 10:54:53
- 北京電視臺記者:
剛才多次談到要促進符合條件的農業人口轉變成市民,對符合條件,符合什么樣的條件有沒有更加具體的可操作的界定?
2010-02-01 10:56:01
- 陳錫文:
關于具體條件,今后還需要專門研究。我覺得以下幾個方面需要考慮:第一,農民工進城的就業年限。第二,有比較穩定的就業崗位。第三,有比較穩定的住處。如果符合這些條件轉為當地的市民之后,他應享有和當地市民同等的權利。無論在就業、培訓或者保障性住房、社會保障、子女就學等,都是如此。
在我們的國情條件下,特別是各地、各個城市具體條件差別很大的情況下,中央政府一般不會做統一的規定,要由各個城市自己去研究制定這樣一些具體的措施。當然,中央政府會督促各地加快讓符合條件的農民轉為城鎮居民的過程。
2010-02-01 10:56:34
- 郭衛民:
今天的新聞發布會到此結束,謝謝各位!
2010-02-01 11:00:58
圖片內容:
國新辦就加大統籌城鄉發展力度等相關情況舉行發布會
攝像師進行準備工作
國新辦新聞局局長郭衛民主持本次發布會
中央農村工作領導小組副組長、辦公室主任陳錫文
中央農村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副主任唐仁健
共同校對文字
路透社記者提問
中央電視臺記者提問
中國日報記者提問
美國之音記者提問
國新辦就加大統籌城鄉發展力度等情況舉行發布會
視頻地址:
- mms://wmv5.china.com.cn/VOD/olderDatazb/100201a.wmv
相關新聞:
- 北京警方:城鄉結合部10地區入室盜竊案高發
- 2010年住房城鄉建設部繼續推進農村危房改造工作
- 2009年戶籍堅冰正逐漸被打破 城鎮化助力經濟發展
- 2010年中國將進一步加大城鄉困難群眾救助力度
- 統籌城鄉 武漢探路農村“兩型社會”發展紀實
圖片大圖:
國新辦就加大統籌城鄉發展力度等相關情況舉行發布會
中國網 張琳
攝像師進行準備工作
中國網 張琳
國新辦新聞局局長郭衛民主持本次發布會
中國網 張琳
中央農村工作領導小組副組長、辦公室主任陳錫文
中國網 張琳
中央農村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副主任唐仁健
中國網 張琳
共同校對文字
中國網 張琳
路透社記者提問
中國網 張琳
中央電視臺記者提問
中國網 張琳
中國日報記者提問
中國網 張琳
美國之音記者提問
中國網 張琳
國新辦就加大統籌城鄉發展力度等情況舉行發布會
中國網 張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