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動標題
- 發改委就引導產業健康發展等情況舉行發布會
活動描述
- 國家發展改革委等部門定于2009年10月19日(星期一)上午10:000,在國宏賓館(北京市西城區木樨地北里甲11號,木樨地橋東南角)B103會議室,聯合召開新聞發布會,介紹抑制部分行業產能過剩和重復建設,引導產業健康發展的有關情況。中國網現場直播,敬請關注!
文字內容:
- 主持人 李樸民:
各位新聞媒體的記者朋友們,上午好!近日,國務院批準了國家發展改革委等部門關于抑制部分行業產能過剩和重復建設引導產業健康發展的若干意見,這是國發38號文件。
2009-10-19 09:50:13
- 主持人 李樸民:
為了加強信息的溝通,加強引導,促進市場主體開展正常的投資和經營活動,也為有效引導市場的預期,國家發展改革委會同工業和信息化部、監察部、財政部、國土資源部、環境保護部、人民銀行、質檢總局、銀監會、證監會、國家能源局,建立了部門聯合發布信息的制度。中國鋼鐵工業協會、中國建筑材料聯合會、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中國石油和化工協會、中國機械工業聯合會、中國電子材料行業協會,也共同參與聯合發布工作。這種部門聯合發布信息制度,采用不定期的方式,向社會各界發布,抑制部分行業產能過剩和重復建設,引導產業持續健康發展的相關信息。
2009-10-19 09:51:17
- 主持人 李樸民:
我剛才已經說了目的,就是引導市場主體開展正常的投資和經營活動,引導社會的預期,保持經濟、產業的平穩較快發展。
2009-10-19 09:53:14
- 主持人 李樸民:
今天我們在這里召開第一次新聞發布會,請來了國家發展改革委產業協調司巡視員熊必琳同志,圍繞部分行業產能過剩和重復建設引導產業健康發展這一主題介紹情況并回答大家的問題。
下面請熊司長為大家介紹一下主要的情況。
2009-10-19 09:54:03
- 熊必琳:
女士們、先生們、媒體的朋友們,我們這次發布會主要是針對抑制部分行業產能過剩和重復建設引導產業健康發展的信息發布會,關于背景情況和它的意義,實際上在10月16日,陳斌司長在中國政府網的在線訪談中已經說得很清楚了,為了應對金融危機的沖擊和影響,黨中央、國務院審時度勢,及時制定出臺和實施擴大內需,促進經濟增長的一攬子計劃,按照保增長、擴內需、調結構的總體要求,出臺了十大產業振興規劃。在推動結構調整方面提出了控制總量、淘汰落后、兼并重組、技術改造、自主創新等一系列對策措施,各地也相繼出臺了一些扶持產業發展的政策措施。應該說,這三個季度以來,效果已經初步顯現了,企業的生產經營困難情況有所緩解,產業發展總體是向好的。但從當前的產業發展狀況來看,結構調整雖然取得了一定進展,但事實上總體進展不快,各地區、各行業發展也不平衡,同時出現了一些領域的產能過剩、重復建設的問題,有的甚至還有所加劇。
2009-10-19 09:57:38
- 熊必琳:
針對這一背景情況,根據國務院的要求,我們會同工信部、監察部、財政部、國土資源部、環境保護部、人民銀行、質檢總局、銀監會、證監會等部門抓緊組織力量對部分重點和熱點行業的產能利用、市場供需及固定資產投資情況進行了認真研究,并多次召開了座談會,聽取有關部門、地區和行業協會的意見和建議,在這個基礎上起草了國務院38號文。8月26號,國務院召開常務會議,對抑制部分行業產能過剩和重復建設,引導產業健康發展進行了專題部署。
這個草稿經過進一步的修改和完善后,9月26日國務院以國發38號文件正式印發了有關意見,這是一個基本情況。
下面就針對38號文件涉及到的一些問題,以及大家關注的重點產業的情況可以提出一些問題,我就此做一回應。
2009-10-19 10:00:18
- 主持人 李樸民:
謝謝熊司長。下面請媒體記者朋友們提問,提問的時候請報一下自己所代表的媒體。
2009-10-19 10:01:42
- 香港記者:
請問部分行業產能過剩的原因是什么?是不是應對金融危機,很多資金都是去了這幾個行業,是不是由于這個原因,導致資金的流向不平衡?這樣的產能過剩造成了什么樣的影響?
2009-10-19 10:02:04
- 熊必琳:
你提的這個問題提得很好。大家都很關注這個問題,實際上我剛才已經談到了,為了應對金融危機的沖擊和影響,黨中央、國務院出臺了一系列的政策措施,其中也包括十大產業振興規劃。在貫徹落實一攬子計劃當中,主要是按照“保增長、擴內需、調結構”的要求,同時制訂了十大產業振興規劃,包括控制總量、淘汰落后、兼并重組、自主創新的一系列措施。應該說4萬億投資對中國經濟的恢復起到了很好的作用,這個大家也看到了。
今年前三季度GDP在22號公布,平均達到了七點幾,按照年初提出的保八的增長,基本上沒有問題。但4萬億的一攬子拉動確實有一些建設項目的提前進入、工作量加大,這樣使原來的一些產業可能會出現局部的需求加大。比如說鋼鐵,一般情況下,鋼材的需求比例,建筑鋼材占50%。由于4萬億的拉動,我們主要關注鐵路、公路、基礎設施及一些民生項目,這些項目相應來講需要大量的鋼材,同時也需要水泥,這使得我們原來的鋼材需求結構從50%可能要提高到60%,這就出現了一個局部的對一些產品的需求增長比較快,這就是你關注的一些問題。
但是這和我們的產能過剩應該說沒有根本的關系,比如說鋼鐵在應對金融危機之前,我們去年的鋼鐵產量是5億噸,實際上產能已經是6.6億噸,同時還有5800萬噸的在建項目,這樣加起來,我們產能要7億噸還要多。這種產能顯然已經是非常明顯的過剩,這種過剩和我們應對金融危機的政策措施沒有必然關聯。謝謝!
2009-10-19 10:04:37
- 南方都市報記者:
寶鋼在廣東湛江市有一個千萬噸級鋼鐵項目,武鋼在廣西的防城港市也啟動了千萬噸級的鋼鐵項目的前期工作,他們會受到影響嗎?
2009-10-19 10:08:38
- 熊必琳:
你提的這個問題也是大家非常關注的問題。湛江項目和防城港項目,是在2008年的年初,國務院同意他們啟動前期工作。當時我們還沒有遇到金融危機的影響,所以他們做了項目的前期工作。當時國務院決策同意他們啟動項目,主要是根據鋼鐵產業結構的調整。從結構上講,中國的鋼鐵總量、產量、產能和消費都是世界第一。我們雖然大,但不強。我們的鋼鐵平均產能依然很低。所以從結構調整的角度,國務院同意啟動這個項目,金融危機之后由于我們整個鋼鐵需求發生了很大變化,全球的鋼材需求今年可能要下降,去年是12.7億噸,今年預計全年會是11點幾億噸,全球今年的鋼材產量可能會下降。在這種情況下,我剛才也介紹了,我們鋼鐵的產能過剩已經是不爭的事實。在這種情況下啟動這兩個項目,可能對整個結構調整產生一定的影響。至于什么時候啟動,這要看整個產業的發展狀況而定。謝謝。
2009-10-19 10:09:46
- 經濟參考報記者:
早在2004年的時候政府就在做抑制產能過剩和重復建設的工作,那個時候也出現了反彈,這次我們針對抑制產能過剩和重復建設會有什么樣的不同,或有哪些更具體的措施,是否會有重拳出擊?謝謝。
2009-10-19 10:13:52
- 熊必琳:
你提的這個問題針對性也很強。實際上這是一個政策取向的問題。產能過剩和重復建設確實是多年存在的老問題,作為中央政府也好、地方政府也好,主要是要為市場經濟創造一個良好的發展環境,引導有序的競爭。在政策取向問題上,我們是應對金融危機的沖擊和影響,從目前看我們仍然處于經濟企穩回升的關鍵時期,所以對于保增長和調結構要更加注重于推進結構調整,這點在全社會已經形成共識了。
抑制產能過剩和重復建設所涉及的幾個行業,大家都很清楚,具有很強的市場性和全球資源配置的特點。所以在制定政策的時候,既要充分發揮市場機制的作用,同時也要輔以必要的調控措施。既要提出嚴格控制過剩產能的對策措施,又要提出引導產業健康發展的政策導向。我們在38號文件《若干意見》中提出了四個原則:第一,是控制增量和優化存量相結合;第二,是分類指導和有保有壓相結合;第三,是培育新興產業和提升傳統產業相結合;第四,是市場引導和宏觀調控相結合。同時我們市場的準入,環境的監管,包括依法依規供地用地,實行有保有控的金融政策和嚴格項目審批管理,同時進一步加大企業兼并重組、建立信息發布制度、實行問責制和深化體制改革等九項措施。應該說在這次調控的措施上,十部委的認識是高度一致的,信貸、土地、環保、證券、監察、項目審核以及行業管理部門各司其職、密切配合,對當前抑制產能過剩和重復建設將會起到一個良好的促進作用。謝謝。
2009-10-19 10:14:43
- 中國國際廣播電臺記者:
風電設備和多晶硅,以前都是屬于新興產業和新能源產業,是扶持發展的。但這次卻列為需要引導的行業。我想問,這樣會不會對今后新能源產業和新興產業發展的積極性起到削減的作用?謝謝。
2009-10-19 10:18:16
- 熊必琳:
應該說風電是一個新興產業,也是國家鼓勵發展的新興產業?,F在我給大家介紹一下關于風電產業發展的現狀,2008年底,我們統計已經安裝的風電機組11638臺,裝機總容量1217萬千瓦。應該說風電產業的快速發展,將對先進、高效風電裝備形成一個穩定的市場需求。但是,由于各地發展的不平衡,同時沒有考慮到資源狀況、布局狀況,所以出現了投資一哄而上、重復引進和重復建設的現象?,F在我們的風電機組整機制造企業已經超過80家,有80多家都在做風電裝備,現在還有許多企業準備進入風電裝備制造業。按照這個推算,2010年我們的風電裝備產能將超過二千萬千瓦,每年裝機規模是1千萬千瓦左右,再加上風電下游的風電市場對接還需要進一步銜接,比如說我提一個簡單的問題,這個風電裝備的負載接在哪里?如果接在鋼鐵企業,總不能說電廠通知鋼鐵企業,對不起現在沒有風了,我們需要停20分鐘,那所有的鋼都凍上了。第二個問題,風電要解決好上網的問題。現在我們都是超臨界、超超臨界的負載,如果突然停電會造成非常大的損失。這兩個問題沒有解決好,我們的風電還需要保持一個相對穩定增長的趨勢。
2009-10-19 10:19:08
- 熊必琳:
從目前的情況看,如果不調控和不引導,過剩將不可避免。接著說你的問題,把風電和多晶硅列入產能過剩和重復建設的行業里,這個與傳統的鋼鐵、平板玻璃和水泥是不一樣的,概念上也不一樣。鋼鐵的產能剛才我已經講了,過剩是不爭的事實,重點的是抑制和引導。風電和多晶硅目前主要的問題是在建的產能比較多,在建的產能多,特別是一些地方上風電和多晶硅的時候,沒有考慮到地區的環境容量和資源的供給,如果沒電他怎么搞多晶硅呢,所以這樣就出現了發展不平衡和過快發展。所以把風電作為調控行業,主要是要促進產業的結構調整,提高自主創新的能力。我們的風電大部分引進比較多,而且基本上水平是雷同的。所以要把風電裝備和多晶硅制造業培育成具有自主創新能力的國際競爭力的新興產業,這就需要在發展節奏上把握好。謝謝。
2009-10-19 10:21:45
- 中國經濟網記者:
我接著前一個問題問,風電行業以及多晶硅行業的產能過剩,一部分來自于民間投資的狂熱,看到了它的市場前景。另一方面,可能由于地方政府保增長、調結構所帶來的驅動,這可能是一個主要的方式。我們如何在抑制產能過剩的過程中,對地方政府的投資熱情加以引導?謝謝。
2009-10-19 10:23:38
- 熊必琳:
你這個問題比較簡單,剛才我已經談了,我們現在實行的是市場經濟,今天這個發布會剛才李主任也講了,就是通過政府對市場需求、產業發展況以及現在的銷售、發展狀況水平,通過信息披露,讓社會各界以及企業了解這個產業的發展狀況,從而加以引導。企業應該更多地通過政府的披露掌握信息把握發展方向,這次新聞發布會的目的主要是通過信息發布從而去引導市場主體避免因不了解整個發展狀況,不了解供需狀況而盲目發展。你問得很好,也是要求社會各界,同時包括地方政府通力合作,對這些產業更多地關注,更多地不要再去盲目地發展。謝謝。
2009-10-19 10:24:25
-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
我注意到相應的措施,最后一條是深化體制改革,經常也在提這點。請問深化財稅體制、投融資體制、價格體制、社會保障體制,近期或年內會不會有具體的舉措推進這個改革?因為我們知道這些都不是一蹴而就的。謝謝。
2009-10-19 10:27:11
- 熊必琳:
我現在談的是抑制產能過剩,相應的改革應該說這幾年,發展改革委本身有一個工作職能就是改革,我們主要是推進行業方面的改革,當然也有財政體制改革的一些內容,這個問題比較專業,我看是不是另找時間回答。謝謝。
2009-10-19 10:27:50
- 華夏時報記者:
我看到很多政策在做修訂,包括產業結構調整指導目錄、投資項目核準目錄也在做一些修訂,我想知道最快出臺的時間。謝謝!
2009-10-19 10:29:04
- 熊必琳:
你這個問題問得很好,簡單說就是國務院38號文件的落實問題。在38號文件中我們提出了九項措施,這九項措施已經明確分解到各部門,其中也有一句話是各司其職。比如你談到的《產業結構調整指導目錄》,這就是我們發改委產業協調司正在抓緊制訂,按照時間管理的要求,我們會在最短的時間內盡快出臺。你也知道,我們國家雖然是市場經濟,但在很多體制機制上面,還有很多需要進一步完善和提高的地方,特別是對行業的一些準入標準,隨著技術進步也在不斷調整。這些都需要社會各界的支持,同時也要一些專家來把關,提出的標準必須是可行的、可操作的,這些是需要有時間。但有些是馬上能夠見效的,比如說九條措施當中有些是馬上要執行的,相對來講肯定會在最短的時間內出臺這些措施。謝謝。
2009-10-19 10:29:55
- 中國產業經濟報記者:
我們在看到采取的應對措施中要做好企業兼并重組工作,是否會發生國進民退的情況發生?如何處理抑制產能過剩和鼓勵投資之間的關系?謝謝。
2009-10-19 10:32:29
- 熊必琳:
第一,抑制產能過剩和淘汰落后方面,在我們制定十大產業振興規劃的時候已經提出這項任務,這個工作主要是工業和信息化部在做,最近已經形成了初稿,在淘汰落后和市場準入方面有了一個新的標準。我想把淘汰落后和國進民退結合起來好象不大合適,因為“十七大”提出了“兩個毫不動搖”,這是我們政府堅定不移執行的政策。近幾年國務院相繼出臺了一些政策,民營準入的行業越來越多,所以淘汰落后產能和國退民進沒有必然關聯。謝謝。
2009-10-19 10:33:20
- 澳亞衛視記者:
有一個數據說大豆的產能今年預計增加一千萬噸,其中央企就增加了800萬噸,據說抑制產能過剩直接受到影響的主要是外資和民營企業,您如何看待這個問題?就是說在央企、外資和民營企業這三者之間,您在抑制上怎么回答外界的置疑,對央企有什么不同?
2009-10-19 10:36:10
- 熊必琳:
大豆油脂這個工業是涉及到民生的,關系到養殖業、種植業、飼料工業和食品工業,這些行業都是緊密關聯的。應該是關系民生的重要產業。我們的大豆壓榨行業的發展狀況,到2008年底,我們現在的能力已經超過了8700萬噸了,其中日壓榨500噸以上的加工廠150家,年加工大豆的能力已經超過了7900萬噸,將近8000萬噸。目前我們實際的壓榨量,只有剛才所說的能力的一半,4150萬噸,也就是說加工利用率只有50%左右,并且新建和擴建的勢頭不減。分析一下有幾個方面,一個是最近國務院下發了《關于促進大豆加工業健康發展的指導意見》。要求大豆的主產區和沿海大豆加工區要從保證國家食品安全的戰略高度和全局利益出發,做好本地區的大豆加工業的專項規劃,加強政策的指導和產業發展引導。嚴格控制大豆油脂產能的盲目擴張,避免無序的競爭。原則上不再準入、核準新建和擴建的大豆油脂項目。
2009-10-19 10:37:58
- 澳亞衛視記者:
你提到的問題,實際上是存在的。因為我們國家的大豆這幾年的變化,已經對大豆主產區產生了很大的影響。比如說東北,每年我們進口2000萬噸的大豆,現在由于國外大豆的價格都是轉基因大豆的價格,價格比我們便宜,沖擊了我們大豆主產區,這已經關系到農民的利益了,國家在這方面應該引起更多的關注。我們在這方面建立信息發布制度,完善大豆加工統計指導和信息評估,也是定期向社會通報有關的情況,引導產業有序發展。
第二,堅持“提高自給,多油并舉”的原則,我剛才說到我們每年要進口2000萬噸的大豆,一旦進口量發生變化,對我們的油脂行業的發展,對民生大計將產生很大的影響,這是關系國計民生的一個大事。所以堅持“提高自給,多油并舉”的原則,發展我們有原料優勢的,比如說油菜籽、花生、棉籽、向日葵、山茶等油料作物的種植和加工,走多品種油脂供給的道路,就是說不在大豆這一棵樹上吊死,那么提高食品植物油的自給率,降低大豆進口的依存度,保證國家食用植物油的安全。
第三,我剛才說到我們平均的加工能力相對比較低,結合國務院公布的輕工業調整和振興規劃,加大油脂工業的結構調整力度,加快調整落后的產能,鼓勵和引導內資骨干企業,通過兼并、重組方式,發展優質產能,促進產業升級。
2009-10-19 10:40:39
- 澳亞衛視記者:
你怎么協調央企的抑制和對民營企業和外資企業的抑制,有什么區別嗎?
2009-10-19 10:44:27
- 熊必琳:
這個問題很簡單,政府制定一條措施,沒有針對央企也沒有針對合資企業,也沒有針對民企,它是一視同仁的,我們在市場經濟的條件下沒有對央企怎么樣,也沒有對民營企業怎么樣。謝謝。
2009-10-19 10:45:27
- 中國安全生產報、中國煤炭報記者:
煤化工行業現在實際產能過剩是國家早已經發現的,一直是調控的對象,這次再次提出來。我想問,現在已經建成的煤化工項目,它們的生產都不是滿負荷生產,如果他們滿負荷生產、全部投入生產之后,那么煤化工的產品將會出現過剩。國家對已經建成的煤化工項目有什么建議和引導措施?謝謝。
2009-10-19 10:46:28
- 熊必琳:
煤化工問題,實際上也是一個比較復雜的問題。我們有一個概念,像焦炭、合成氨、電石、甲醇這些都屬于傳統的煤化工,已經發展了一段時間了。也包括煤制油、烯烴、二甲醚、甲烷氣這樣的煤化工屬于新興產業,就是現代煤化工。你說的這個針對性,我不知道關注哪一塊。對于傳統的煤化工,剛才我談到的四大行業,應該說已經進入成熟期了,主要的產品都已經過剩了?,F代的煤化工,剛剛起步,在示范階段,對于已經過剩的,地方還在上的這些,我們要遏制它,防止盲目發展。在總量控制上,唯一的辦法就是調整結構,降低成本,提高產品競爭力。
2009-10-19 10:48:03
- 熊必琳:
具體措施,第一,就是按照現在國務院38號文件的要求,嚴格審批項目管理,已經批還沒建的要停,今后三年要停止審批單純擴大產能的焦炭、電石、甲醇等煤化工。對不符合要求的項目,各級投資主管部門都不予核準;第二,是強化管理,在38號文件里提出了比較細的相應項目規模和技術指標、裝備指標和環保措施;第三,是加快淘汰落后產能,比如你剛才所說的,有些項目本身建的就是在淘汰落后之列的,那么市場經濟本身就是有風險的,不是說所有建的項目,都要保證建成,如果達不到要求,就不能開工、不能建設。利用市場機制,提高準入標準,同時也可以輔以一些差別電價措施、加強環境安全監管、加快淘汰達不到標準、市場經濟能力差的落后產能,我想這點也講得很明白了。謝謝。
2009-10-19 10:50:20
- 第一財經日報記者:
我們提到的六個產能過剩的領域,甚至下面提出的有風險的領域,其中他們的相關行業可能也存在這種風險,比如說我們的造船業是因為大家看好海運市場的前景,比如說目前沿海地區的港口建設上,也存在加快發展建設新港口的趨勢,你是怎么看待相關行業里面的政策性引導和抑制作用?
2009-10-19 10:52:38
- 熊必琳:
這個問題提的很好。首先要說說關于船舶的市場需求,因為港口從一定意義上講和船舶是有關聯的。應該說全球的經濟在這次金融危機之前我們保持了幾年比較快的增長。同時也帶動了國際航運市場的持續興旺,造船的能力快速增長。目前全球的造船能力大概是1.8億到2億噸,需求大概保持在0.8—1億噸,所以說產能過剩的矛盾是顯而易見了,而這次金融危機,加大了過剩產能的困境。比如說中國的造船業,大家都很清楚這幾年發展很快,應該說位居世界前三名之列,但是今年的訂單相比去年的結果看,應該是5000萬噸,由于金融危機,真正落實的也就是大概一半。很多船東有延緩合同的,有的干脆是棄船,提前付的錢都不要了,拿出的預付款都不要了。這樣使得造船業已經出現了非常明顯的過剩。至于你提到的各地建港口,從可持續發展的角度考慮,在具備條件的地區發展港口業,不單單是造船,還涉及到相關產業的協調發展。在我們的產業政策中,產業振興規劃中,比如說鋼鐵產業振興規劃,專門有一條鋼鐵產業的發展要關注相關產業的協調發展,實際上也就明確了這一點。同時對于港口的建設也要關注與整體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匹配。謝謝。
2009-10-19 10:53:28
- 經濟觀察報記者:
現提淘汰落后,很多行業都提的很多,但是您剛才提了很重要的一點,就是我們現在新興產業比較多,具體有哪些?我們現在是否有一些初步的考慮,能否講一下?
2009-10-19 10:56:29
- 熊必琳:
這個問題你問得有點大,說大了就是所謂的高技術行業,過去講的六大行業,新能源、新材料、生物科學、海洋等,在這六大高技術行業中,我們已經在實體上有所發展的,比如說風電、多晶硅、煤化工,這些都是新興產業。由于國家在一些新興產業的市場準入門檻,包括創意產業發展上還不是完全匹配的,我們在逐漸完善,所以造成了對新興產業行業信息的披露不夠,所以就產生了局部過剩。我們這次建立發布制度,就是要保證對這些行業有更多的信息披露,讓企業和社會各界更多地了解新興產業是怎么回事。至于你說的新興產業都有哪些,最近國務院領導專門召開了一個會議,對于后金融危機時期我們發展的新興產業有哪些,專門有一個研究,聽取了各方面的意見,也理出了一些思路。比如說新能源汽車,關于那個詳細情況,請你在下一次信息發布會上提。謝謝。
2009-10-19 10:57:53
- 中國日報記者:
有一個小問題請問熊司長,您剛才提到風電設備在國內的情況,目前有80多家風電設備的整機制造企業。在應對全球氣候變化這個大背景下,國際上是對新興行業、新能源的產業有很大的需求。我們這次抑制所謂的風電設備和多晶硅產能過剩,有沒有考慮到國際上的需求?謝謝。
2009-10-19 11:00:28
- 熊必琳:
我們多晶硅產業,具體的數字我記不太清了,去年的數大概有2000萬兆瓦的太陽能硅片,其中有98%直接或間接出口。大家都很清楚,太陽能硅片從硅料開始變成太陽能硅片,大概是1兆瓦的消耗將近200萬到300萬度的電,從一定意義上講,我們把98%的多晶硅的硅片送到國外,有一個出口能源的問題,這關系到國家的能源安全。同時中國也不具備向國外出口能源的條件,我們本身能源就緊缺,所以在這方面的調控,國家更多的要鼓勵自主創新,提升產業的競爭力。同時我們建立和完善國內消化太陽能硅片的能力。謝謝。
2009-10-19 11:01:15
- 人民日報記者:
我提一個比較虛一點的問題,年初我們出了十個行業的振興規劃?,F在又出了六個行業的調控產能過剩的文件,我想問,這兩個文件之間的內在聯系是什么?我們國家總是產業政策出臺比較頻繁,就在這么頻繁的情況下,這個產能過剩的問題,重復建設的問題隔幾年就要來一次。今天我看了文件的歸納,感覺新的辦法也不是很多。通過這次調控,你能不能對產能過剩的問題,探索出一些新的調控思路和辦法,防止我們過幾年就再搞一次?謝謝。
2009-10-19 11:04:09
- 熊必琳:
這個問題我想簡單回答一下,如果是專題討論的話,我講一個大的問題,我們在年初的時候提出了十大產業振興規劃,現在又提出了對抑制部分行業產能過剩和重復建設的若干意見,應該說這是國家宏觀調控在不同時期提出的有針對性的政策措施。在年初是為了應對金融危機、保增長,在現在提出來的抑制產能過剩和重復建設,我們感覺是在保增長的同時,要更加注重于調結構。確實出現了部分行業的過剩,至于你說到政策的有效性,應該說任何一個政府,在制定政策的過程中,都是在不斷完善和提高的,任何一個政府提出的政策措施都不可能是百分之百有效的,都得通過針對市場的具體情況,再不斷地完善和提高。比如說我們提到的幾個重點可能效果會好一些。比如說黨政機關的問責制,對地方政府的官員提出了一些更高的要求,要求他們更多地執行黨中央、國務院一系列的方針政策,要求他們更多地按照產業政策的導向,要求他們更多地關注產業的有序發展。這也是亮點。當然包括其他方面,我們加大了環保準入的門檻,同時也加大了對土地用地的嚴格把握和項目審批的嚴格把握,我想應該會有效果。謝謝。
2009-10-19 11:05:20
- 中國經濟時報記者:
原則里有一條是關于控制增量里面提到“結合實施走出去戰略,支持有條件的企業轉移產能,形成參與國際產業競爭的新格局”,這點應該如何去理解和實施?
2009-10-19 11:08:03
- 熊必琳:
我們有一些過剩產能,應該說在國際上是比較成熟的。無論是消費量和產量在世界上都是第一的。比如說鋼鐵,盡管說我們的鋼鐵在高端領域上仍然還有一定的差距,但總體上中國的鋼鐵產業在逐漸走強。對于國內的鋼鐵產能過剩,我們鼓勵像這樣的產業到境外去建鋼鐵廠,同時減輕國內在能源方面、環境方面的壓力。實際上企業已經做了這些嘗試,也包括我們的一些有色企業,現在也在走出去。這從總體上來講是可持續發展的一條道路,中國也到了走出去的時候了。謝謝。
2009-10-19 11:08:35
- 主持人 李樸民:
今天新聞發布會到此為止,謝謝大家,謝謝新聞媒體的朋友們。
2009-10-19 11:09:49
圖片內容:
發布會前現場
中國網做好直播準備
國家發展改革委新聞發言人李樸民
國家發展改革委產業協調司巡視員熊必琳
香港記者提問
南方都市報記者提問
家發展改革委新聞發言人李樸民認真聽記者提問
中國國際廣播電臺記者提問
中國經濟網記者提問
“請您提問”
家發展改革委產業協調司巡視員熊必琳回答記者提問
新聞發布會全景
圖片大圖:
發布會前現場
中國網 王銳
中國網做好直播準備
中國網 王銳
國家發展改革委新聞發言人李樸民
中國網 王銳
國家發展改革委產業協調司巡視員熊必琳
中國網 王銳
香港記者提問
中國網 王銳
南方都市報記者提問
中國網 王銳
家發展改革委新聞發言人李樸民認真聽記者提問
中國網 王銳
中國國際廣播電臺記者提問
中國網 王銳
中國經濟網記者提問
中國網 王銳
“請您提問”
中國網 王銳
家發展改革委產業協調司巡視員熊必琳回答記者提問
中國網 王銳
新聞發布會全景
中國網 王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