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二孩”配套
婚假產假醫療教育都要跟上
“全面二孩”政策實施以來,多地已經在新計生條例中取消了晚婚假,同時對產假和男性陪產、護理假作出一定調整。例如,調整后,山西婚假達30天,安徽、江西等地的產假有158天,廣西和寧夏男性的陪產假延長到25天。
然而生二孩不是一個輕松的選擇,無論是生育時的產假,養育時的成本,還是醫療和教育資源的稀缺,都是無法回避的問題。上海市委書記韓正不久前在浦東代表團參加審議時曾表示,“現在放開兩孩了,未來十年上海兒科醫生緊缺,我覺得三甲醫院都應該恢復兒科。”而在教育資源分配上,北京市政協委員、北京市教委主任線聯平在該市兩會上表示,北京計劃今后3年新增15萬個學前教育學位,滿足全面放開二孩后孩子入園的需求。四川省成都市則計劃,在2016年新建300所公辦幼兒園,增加約8.6萬個學位,為3年之后可能到來的入園高峰做好準備。
簡政放權
完善權力清單和責任清單制
簡政放權一向被譽為全面深化改革的“先手棋”和轉變政府職能的“當頭炮”,每年在政府工作報告中都占不小篇幅。
作為改革發展先行區和經濟發展大省,廣東省在政府工作報告中強調要推進行政審批制度改革。“十三五”期間將實施省市縣三級政府部門權責清單管理,進一步精簡行政許可事項,清理規范行政許可中介服務,實施行政許可標準化。同時,深化商事制度改革,健全事中事后監管體系,探索實行多證合一。推廣“一門式”“一網式”政府服務管理模式,著力改進直接面向企業和群眾的公共服務。
北京市提出深入推進簡政放權、放管結合、優化服務,做好中央精簡行政審批事項的銜接落實,完善權力清單、責任清單制度。江蘇、河南、湖南、天津、新疆等省區市均表示,堅決把該放的徹底放開、該減的徹底減掉、該清的徹底清除,做到“審批事項最少、效率最高、服務最優”。
可以預見的是,今年的簡政放權“含金量”會大大提高,這一議題同樣會成為全國兩會熱題。
帶薪休假
多省份寫入報告建成機制
今年四川省政府工作報告在關于2016年工作部分提出,“落實帶薪休假制度、鼓勵錯峰休假、彈性作息,促進旅游消費。”這讓很多上班族充滿期待。但對不少上班族來說,難免有些隱憂:這會不會是張空頭支票?
制度重在落實。春節過后,有媒體報道,四川省將出臺保障勞動者帶薪休假的政策,通過集體協商和集體合同制度,要求企業落實政策,并要求工會與代表集體協商,簽訂集體合同,從機制上推動“帶薪休假”落地。
除四川省外,江蘇、山西、河北、江蘇、云南等多地在政府工作報告中也提到“落實帶薪休假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