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動標題
- 中國氣象局2016年10月新聞發布會
活動描述
- 中國氣象局定于于9月29日(星期四)下午14:30,在科技大樓一層多功能廳召開10月新聞發布會,發布國慶“黃金周”期間天氣、汛期天氣氣候特征及氣象服務有關情況、秋收秋種氣象服務等信息。中國網現場直播,敬請關注!
文字內容:
- 余勇:
各位媒體朋友們大家下午好,歡迎大家參加中國氣象局2016年10月發布會,首先介紹一下參加今天發布會的嘉賓,他們是:中國氣象局應急減災與公共服務司司長、新聞發言人張祖強先生,國家氣象中心氣象服務室正研級高工王維國先生、國家氣候中心氣候服務室正研級高工艾婉秀女士。今天發布會主要內容是:一、2016年9月天氣氣候特征,國內外主要天氣氣候事件回顧;二、2016年汛期天氣氣候特征及氣象服務情況;三、全國秋收秋種氣象服務情況;四,國慶“黃金周”期間及未來十天全國天氣趨勢展望。下面我們首先請張祖強先生介紹有關情況。
2016-09-29 14:30:14
- 張祖強:
首先,我來介紹一下2016年9月全國天氣氣候特征。(一)9月全國平均降水量較常年同期偏多,降水分布不均 2016年9月(1日—28日),全國平均降水量71.6毫米,較常年同期(62.4毫米)偏多15%。東北大部、西南中西部、江淮東部、江南東部及廣西北部、福建、內蒙古東部等地降水量偏多2成至1倍,江蘇南部、福建東部、云南北部、黑龍江西部、吉林西部及內蒙古東北部等地偏多1~2倍,部分地區超過2倍;西北北部和東部、華北南部、黃淮、江淮西部、江漢及貴州等地偏少2~8成,其中湖北大部、新疆東部等地偏少8成以上。福建、江蘇、浙江、云南、新疆、西藏等地37站日降水量達到極端事件標準,其中福建屏南(194.7毫米)、云南祥云(133.7毫米)、西藏安多(54.2毫米)突破歷史極值。東北、西南、華東及內蒙古、廣西等地有91站累積降水量突破歷史同期極值。
(二)9月全國平均氣溫為歷史同期最高
2016年9月(1日—28日),全國平均氣溫18.0℃,較常年同期(16.8℃)偏高1.2℃,與2005年并列為1961年以來歷史同期最高。全國大部地區氣溫接近常年同期或偏高,其中西北大部、東北大部、華北中南部、黃淮、江淮北部、江漢及內蒙古中西部和東北部、湖南大部等地偏高1~2℃,新疆北部、甘肅西北部、內蒙古西部和東北部、黑龍江西北部、河南大部、湖北中北部等地偏高2~4℃,新疆局地偏高4℃以上。
2016-09-29 14:32:46
- 張祖強:
(三)9月國內主要天氣氣候事件
生成臺風個數偏多,“莫蘭蒂”和“鲇魚”登陸福建。9月(1日—28日),在西北太平洋和南海上共有7個臺風生成,生成個數比常年同期(4.9個)偏多2.1個。今年第14號臺風“莫蘭蒂”9月15日登陸福建廈門時中心附近最大風力15級,中心最低氣壓945百帕,是今年登陸我國大陸的最強臺風。受其影響,9月14日—17日,福建中部至東部、江西東北部、浙江、安徽東南部、江蘇南部、上海降雨量普遍在50毫米以上,其中福建中部沿海、浙江大部、江蘇南部、上海等地達100~200毫米,部分地區超過200毫米。今年第17號臺風“鲇魚”9月28日在福建省泉州市惠安縣沿海登陸,登陸時中心附近最大風力有12級(33米/秒,臺風級)。受臺風“鲇魚”影響, 27日—28日,福建中北部的偏東地區和浙江東南部出現暴雨或大暴雨,福建寧德、福州、莆田及浙江溫州等地局地出現特大暴雨;浙江遂昌出現山體滑坡。
黃淮南部及湖北西北部等地氣象干旱緩和。9月以來,東北西部及內蒙古東部等地降水量有50~200毫米,上述地區的氣象干旱得到徹底解除。9月1日—14日,西北東部、黃淮、江淮、江漢等地降水稀少,部分地區氣象干旱持續發展。9月15日以來,西北東南部、黃淮南部、江淮、江南東部及湖北西部和北部、四川、重慶等地普遍出現了25毫米以上的降水,上述地區的氣象干旱得到有效緩和。目前,僅在江蘇北部、安徽東北部等地存在中度氣象干旱。
2016-09-29 14:35:20
- 張祖強:
四川、云南部分地區秋雨明顯,局地災情重。9月以來(9月1日—28日),西南地區大部降水量在50毫米以上,其中四川中部和南部、重慶西南部、云南大部、貴州西部有100~200毫米,四川中部和東部的部分地區、云南中北部超過200毫米。與常年同期相比,四川西部和南部、云南中北部、重慶西南部降水量偏多5成至1倍。西南地區降水日數普遍有10~20天,其中四川中部和西部,云南北部有15~20天,四川中西部超過20天。與常年同期相比,四川西部和南部、云南北部降水日數較常年偏多3~5天,四川中西部偏多5~10天。
北方大部省(區、市)遭受風雹災害。9月以來(1日—28日),16個省(區、市)遭受風雹災害,主要集中在北方。山東、河北、吉林、內蒙古、陜西、黑龍江、遼寧部分地區損失較大,上述省(區)直接經濟損失共計約17億元。
2016-09-29 14:38:54
- 張祖強:
(四)9月全國預警信息發布情況
2016年9月,全國共發布預警13512條,其中氣象部門發布13118條(占比97.08%)、非氣象部門發布394條,非氣象部門包括國土322條、海洋40條、水利21條、交通5條、安監3條、住建1條、林業1條,農業1條。
2016年9月,全國共發布預警信息13512條,其中,國家級發布121條,省級發布657條,市級發布2751條,縣級發布9983條;包括紅色預警679條,橙色預警2370條,黃色預警7195條,藍色預警3197條,未知級別預警71條。
2016年9月,國家級共發布各災害預警121條,其中,臺風預警29條、暴雨預警22條、山洪災害19條、地質災害18條、風暴潮16條、海浪預警13條、海浪引發事故災難2條、臺風暴雨引發事故災難1條、漬澇風險1條。全國各省(區)共發布預警13391條,其中,雷電預警4689條,暴雨預警3515條,臺風預警2348條,大霧預警831條,其他2008條。
2016-09-29 14:40:42
- 張祖強:
(五)9月國外主要天氣氣候事件
9月,國外主要天氣氣候事件有暴雨洪澇、臺風、高溫干旱等。其中,暴雨洪澇造成至少128人死亡。
暴雨洪澇。朝鮮遭遇70年來最大洪水,北部地區發生洪災,造成至少60人死亡、25人失蹤;尼日爾強降雨天氣引發洪澇災害,已造成38人死亡、27人受傷,近10萬人流離失所;9月16日,英國一列從白金漢郡駛向倫敦的火車途中遇泥石流脫軌,隨后撞上另一列火車,造成2人受傷;9月21日,印尼西爪哇省遭受暴雨,暴雨引發的山洪在加魯特縣境內造成30人死亡、22人失蹤;9月25日,澳大利亞新南威爾士州福布斯鎮遭受近30年來最嚴重洪水。
臺風。9月3日,颶風“赫米納”襲擊美國佛州,狂風暴雨引發洪水,造成2人死亡;臺風“獅子山”導致朝鮮自8月29日至9月2日多地降大暴雨,朝鮮豆滿江流域出現氣象觀測史上最大洪水,多地遭受嚴重洪澇災害,造成15人失蹤,4.4萬人無家可歸;9月20日,臺風“馬勒卡”在日本九州島鹿兒島縣大隅半島登陸,致36人傷,2人失蹤。
高溫干旱。9月初,法國南部遭遇10年一遇干旱,河床干裂嚴重。
2016-09-29 14:43:18
- 張祖強:
下面,我再介紹一下,9月氣象條件對我國農業生產影響。
(一)東北地區大部氣溫偏高,初霜正常偏晚,利于作物灌漿成熟
東北地區大部氣溫偏高1~2℃,初霜正常偏晚,土壤墑情適宜,水熱條件利于玉米、一季稻等作物充分灌漿,也利于成熟的雜糧作物收獲晾曬。東北地區中北部陰雨天氣較多,其中黑龍江中東部等地雨日有10~18天,日照偏少3~5成,不利于一季稻、春玉米等作物灌漿成熟。月初,臺風“獅子山”給東北帶來降水使黑龍江西南部、吉林西部、內蒙古東部等地旱情得到緩解,但強風驟雨導致局地作物倒伏。
(二)華北、黃淮、西北大部熱量充足,利于作物后期產量形成;冬麥區大部出現降水,利于麥播
華北、黃淮、西北地區大部氣溫偏高1~2℃,日照正常,大部地區土壤墑情適宜,利于夏玉米灌漿成熟、棉花裂鈴吐絮和冬小麥適時播種。9月中旬以來,西北地區東部、華北大部、黃淮大部出現10~25毫米降雨,其中甘陜豫南部降雨量達50~100毫米,土壤水分得到補充,部分地區干旱緩解,利于秋收作物后期充分灌漿和適墑秋播。
(三)江淮、江漢光溫條件較好,利于作物灌漿成熟;江漢東部、江淮西北部降水持續偏少,部分地區旱情發展
江淮、江漢大部氣溫偏高、日照正常,利于一季稻充分灌漿、玉米授粉結實和成熟。9月14日—17日臺風“莫蘭蒂”給江淮地區東部帶來充沛降水,旱情緩解;但月內江漢東部、江淮西北部降水持續偏少,部分地區旱情發展,對處于產量形成關鍵期的一季稻、玉米等作物和蔬菜、瓜果生產造成不利影響。
2016-09-29 14:45:38
- 張祖強:
(四)江南和華南大部光熱正常,利于作物生長發育;閩浙部分地區農業遭受臺風災害
江南、華南大部光溫正常,利于一季稻灌漿成熟;晚稻區未出現低溫寒露風災害,大部地區晚稻長勢較好。但受今年第14號臺風“莫蘭蒂”的影響,9月14日—17日浙江東部、福建東部及江蘇南部部分地區降雨250~400毫米,部分地區出現9~11級陣風;由于強風暴雨強度大、持續時間長,致使福建、浙江、江西等地部分農田被淹、農業設施被毀。另外,第17號臺風“鲇魚”28日在福建省泉州市惠安縣沿海登陸,臺風帶來的狂風暴雨致使福建、浙江等地的農業生產再次遭受損失。
(五)西南地區多陰雨寡照天氣,不利于作物成熟收曬及秋播
西南地區大部降水日數普遍有10~27天,降水量有100~250毫米,較常年偏多5成至1倍,日照偏少2~8成。多雨寡照天氣不利于玉米、一季稻等作物后期產量形成、成熟收曬及秋播。
2016-09-29 14:48:29
- 張祖強:
下面,我接著給大家介紹一下今年入汛以來天氣氣候特征及氣象服務。
(一)入汛以來全國氣溫創歷史新高,降水偏多
入汛以來(3月21日至9月28日),全國平均氣溫18.2℃,較常年同期(17.2℃)偏高1℃,為1961年以來最高;全國平均降水量572毫米,較常年同期(514.5毫米)偏多11%,為1998年以來最多。全國共397站出現極端日降水量事件,其中華北、西北、江淮、江南、華南等地81站日降水量突破歷史極值。全國共166站出現極端連續降水日數事件,其中廣東珠海(27天)、江西貴溪(25天)、湖南攸縣(21天)等11站連續降水日數突破歷史極值。
入汛以來我國的主要氣象災害特點為:大范圍、持續性強降水肆虐南北;短歷時、突發性強對流天氣多發重發,損失重;臺風生成時間晚,登陸個數接近常年且強度強;夏季平均氣溫、高溫日數創歷史新高;干旱總體偏輕,東北西部等地出現較重夏伏旱。
2016-09-29 14:50:02
- 張祖強:
(二)汛期氣象服務情況
入汛以來,氣象部門認真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領導同志的重要指示和要求,做好氣象監測預報預警,最大程度減少人民生命財產損失。
一是準確預測今年汛期氣候趨勢。今年年初,氣象部門基本把握了超強厄爾尼諾對我國汛期氣候的影響,對汛期整體氣候趨勢做出了較為準確的判斷。及時更新的氣候趨勢預測以及厄爾尼諾事件監測和影響分析,報送給國務院和相關部門,為各部門早動員、早部署、組織防災減災提供了有效的決策支撐。
二是提前部署汛期氣象服務工作。入汛前,中國氣象局局領導帶隊分別赴廣東、江蘇、湖南、貴州、云南等13個省(區、市)進行汛期氣象服務檢查督導。較往年提前近1個月召開全國汛期氣象服務動員會議,要求各級氣象部門立即進入汛期氣象服務狀態。此后,又對氣象服務工作進行再動員、再部署、再落實,先后啟動了18次應急響應和特別工作狀態響應,應急天數達76天。
三是認真做好災害性天氣監測預報。入汛后,利用多種現代化手段加強對暴雨等強對流天氣的監測,強化災害性天氣短時臨近和精細化定量預報業務。全國共啟動12次風云二號F星高頻次區域加密觀測,7次高分四號氣象應急觀測,組織高空氣象站加密觀測4278次。對入汛以來39次大范圍強降水天氣過程做出了準確的預報。汛期,全國24小時晴雨預報和臺風路徑預報準確率穩中有升。
2016-09-29 14:52:18
- 張祖強:
四是及時做好預警信息發布工作。中央氣象臺汛期共組織各類災害性天氣和應急服務專題會商近200次,發布暴雨、強對流、高溫、臺風、海上大風等各類預警500余期。入汛以來,共通過國家突發預警信息發布系統發布預警25萬余條,通過12379短信平臺向應急決策人員發布預警短信約7382萬人次,做到預警信息進農村、進學校、進社區、進企事業單位、進工地。全國氣象信息員超過76.7萬名,村屯覆蓋率達99.7%,與涉災部門共建共用鄉鎮氣象信息服務站7.8萬余個,提高了預警信息的覆蓋面。
五是多措并舉強化公眾服務和科普宣傳。在全國組織推廣精細化公眾預報服務,建立面向公眾的3小時分辨率的氣象服務和分區預警。推進中國天氣網、氣象頻道等公眾氣象服務品牌化建設,向公眾推出各種科普氣象服務產品,中國天氣網平均日瀏覽量達2500萬頁。圍繞汛期氣象服務召開新聞發布會、媒體通氣會、集中采訪、專家訪談158次,推出權威報道1766篇。以多種渠道不斷提升群眾防御氣象災害的意識和能力。
2016-09-29 14:55:48
- 張祖強:
四、秋收秋種氣象服務情況
自2010年印發《全國秋收秋種氣象服務方案(暫行)》以來,秋收秋種氣象服務已成為常規業務,全國秋收秋種氣象服務期為每年的9月10日至10月20日。
(一)強化國家級、省級決策服務:國家級、省級氣象部門強化天氣監測預報預警服務,根據農業氣象條件、作物生長發育、墑情變化和秋收秋播進程,制作發布秋收秋種氣象服務相關產品,內容主要包括秋收作物生長發育進程及秋收秋種進度、近期天氣對秋收作物后期管理和秋收秋種工作。截至9月28日,國家氣象中心制作全國秋收秋種氣象服務相關材料6期,各省(區、市)氣象局制作省級秋收秋種氣象服務相關產品100余期,為相關部門調度指導秋季農業生產提供科學決策依據。
(二)強化面向農業生產一線的“直通式”氣象服務:各地氣象部門積極依托氣象服務網站、電話、短信、電臺、電視臺、氣象大喇叭、電子顯示屏和鄉鎮氣象信息站、氣象信息員等服務手段和渠道,面向農業生產經營者開展“直通式”氣象服務,使農業生產經營者及時了解秋收秋種天氣變化情況,搶收搶打、適時播種。江西等地積極探索微信等新型服務手段,“江西微農”及時向江西省內近2萬新型農業主體發布最新秋收秋種氣象信息。
2016-09-29 14:58:08
- 張祖強:
五、國慶假期及未來十天天氣趨勢預報
(一)國慶天氣趨勢
2016年國慶假日期間,全國無大范圍強降雨過程,大部地區氣溫適宜,氣象條件總體適宜外出活動。北方地區多冷空氣活動,但假日前期華北黃淮有輕至中度霧或霾天氣。具體預報如下:
華北黃淮節日前期有霧霾天氣。1日至4日白天,華北中南部、黃淮擴散條件較差,有輕到中度霾或霧,3日—4日早晨華北、黃淮、江淮等地有大霧。5日—7日,擴散條件較好,空氣質量以優良為主。
北方地區多冷空氣活動。3日—5日和6日—7日,北方將出現兩次范圍較大的降水降溫過程,并伴有4~6級風,降溫幅度為4~8℃、局地達10℃左右;降水以小雨或陣雨為主,4日內蒙古中部和東南部、河北北部等地有中到大雨,7日西北地區東部、華北有中到大雨,局地有雷暴大風等強對流天氣。此外,1日—2日,新疆北部、內蒙古東北部、東北地區北部也將出現降水和大風降溫過程,新疆北部局地有中到大雨。
江南和華南以晴或多云天氣為主。僅1日—2日,江南和華南的東部有陣雨、局地中到大雨。此外,1日—2日,黃淮南部、江淮有中到大雨、局地暴雨。
云南和四川等地晴雨相間。一般為間歇性小雨,但1日—2日云南、4日四川盆地西部有中到大雨、局地暴雨,山區需防范滑坡等地質災害。重慶和貴州大部無明顯降雨,氣象條件較好。
東部海域多大風天氣。受臺風“暹芭” 影響,3日—5日,臺灣以東洋面、東海將有7~10級、陣風11~12級大風。受冷空氣影響,5日—7日,渤海、黃海將有7~8級、陣風9~10級大風。6日后,西北太平洋和南海還可能有1~2個臺風生成,節日期間對我國無影響。
2016-09-29 15:01:28
- 張祖強:
(二)未來十天天氣趨勢
氣溫趨勢。未來10天(9月30日—10月9日),影響我國的冷空氣活動頻繁,且勢力較強,我國北方大部地區的平均氣溫由偏高轉為偏低,其中華北北部、東北地區平均氣溫將較常年同期偏低1~2℃。其余地區氣溫接近常年同期。
降水趨勢。我國降雨范圍較廣,其中西北地區東部、華北西部和北部、東北中部、黃淮南部、西南地區中東部等地累計降雨量有10~30毫米,局地超過50毫米;江淮、江南中東部、江漢東部有50~80毫米,部分地區100~200毫米;上述大部地區降雨量比常年同期偏多4~8成,局地偏多2倍以上。
初霜凍。10月6日前后,受中等強度冷空氣影響,黑龍江東部、吉林東部、遼寧北部、河北北部等地的部分地區將出現初霜凍。
2016-09-29 15:05:48
- 張祖強:
針對上述情況,我們有以下關注與建議:
(一)氣象服務提示
國慶出行氣象服務提示。國慶假期期間,北方地區將有冷空氣活動,出行需注意添衣保暖;華東沿海需警惕風雨天氣對交通出行和旅游的影響,海島游要密切關注天氣變化;西南地區仍需防范滑坡、泥石流等地質災害。
關注冷空氣對生產生活的影響。進入10月,冷空氣活動將逐漸增多、增強。北方地區要密切關注天氣的變化,防止霜凍危害,預防冷空氣活動對農業生產的影響,南方地區也要警惕寒露風對晚稻危害,注意做好防御工作。
密切關注秋雨秋汛,防范地質災害。10月,西南等地降水依然較多,需注意防范局部暴雨洪澇及其引發的泥石流、滑坡等地質災害。
東南沿海仍需做好臺風防御工作。常年10月臺風生成數量與7月相當,平均最后一個登陸我國的臺風日期為10月6日。臺風仍有可能影響我國,相關部門仍需密切關注臺風可能帶來的暴雨和大風影響,提前做好臺風防御工作。
需防范霧、霾天氣對交通和健康的影響。10月,霧、霾天氣開始增多,高速公路、航運部門要特別注意天氣變化,確保交通安全;同時公眾需注意防范霧、霾對出行安全以及人體健康的不利影響,關注天氣預報,提前做好防護措施。
做好森林草原防火工作。10月正值我國森林、草原的秋季防火期,各地需加強防范,尤其在東北和西南兩大林區需注意森林用火安全。
2016-09-29 15:07:05
- 張祖強:
(二)10月農業生產建議
10月全國秋收秋種和南方晚稻產量形成關鍵時期,各地要密切關注天氣變化,做好秋收秋種與稻田管理工作。華北、黃淮應注意墑情變化,防范秋旱影響麥播;西南地區南部等地應防范低溫多雨對秋收及油菜播種的不利影響。
北方農區要注意搶晴收獲、晾曬已成熟作物。各地要密切關注天氣變化,搶晴收曬已成熟作物;東北地區中北部還要注意防御低溫多雨對作物收儲的不利影響。
北方冬麥區要及時騰茬整地,適時播種冬小麥。北方冬麥區要及時騰茬、整地,抓住降水有利時機趁墑播種;部分墑情較差的田塊,要注意及時造墑播種。
西南地區要注意防范多雨對秋收秋種的不利影響。西南地區應注意抓住降雨間隙,抓緊收曬;西南地區南部土壤過濕,應注意清溝理墑,確保油菜、冬小麥適時播種。
南方晚稻區要加強田間管理,促進產量形成。江南和華南要加強晚稻后期管理,防范低溫危害,合理施肥,促進晚稻結實灌漿,并做好病蟲害的監測和防治工作。
另外,東南沿海還要注意防范臺風對農業的不利影響。
2016-09-29 15:11:28
- 余勇:
謝謝張祖強先生的介紹,下面進入記者提問環節,像往常一樣,請各位媒體朋友在提問前通報一下所在媒體單位,我們現在開始。
2016-09-29 15:14:03
- 中國天氣網:
您好,我是中國天氣網記者,請專家介紹一下目前拉尼娜發展情況,以及它對今年氣候有什么樣的影響?還有一個問題,北京在十一期間,有沒有霧霾或者是大風降溫、降雨這些高影響的天氣,謝謝您。
2016-09-29 15:16:43
- 余勇:
第一個問題先請艾婉秀女士回答,后一個問題請王維國先生回答。
2016-09-29 15:18:33
- 艾婉秀 :
我給大家說一下目前拉尼娜的監測情況,從9月26號監測指數來看,還是繼續維持在低于0.5的狀態,是達到0.67,比上個月的指數來看繼續在下降,所以到現在來看拉尼娜狀態繼續在維持。
從預測的情況來看,可能還會持續維持拉尼娜狀態時間較長,至少在冬季,對我們國家,特別是冬季有比較大的影響。
從歷史的統計分析來看,出現拉尼娜狀態,或者拉尼娜事件來說,我國冬季容易出現氣溫偏低的一種狀態,但是它的影響實際上來說有很大不確定性,我們國家氣溫受到的影響因素比較多,拉尼娜不是唯一的因素,從歷史的情況來看,不是所有的冬季都是偏低的狀態,比如說前面今年前期的時候都認為今年的厄爾尼諾情況跟1998年比較像,確實比較像,1998年也是前期厄爾尼諾事件結束,后期轉為拉尼娜。實際上在1998年到1999年的冬季,我國全國的氣溫來看,實際上是異常偏暖的情況。從這樣一個分析來看,拉尼娜對我國氣候的影響還是比較復雜,冬季的氣候具體是一種什么樣的情況?目前我們國家氣候中心正在進行全面的分析,正式大會商后會有結論發布,所以到時候歡迎大家到氣候中心來采訪。
2016-09-29 15:19:05
- 王維國:
我補充一下北京十一期間的天氣情況。十一期間,根據現在的預報分析,1日夜間到4日,北京有輕度到中度霾,3號夜間到4號晚有小陣雨的過程,到4號夜間,隨著冷空氣的到來,北京天氣逐漸轉好,霾逐漸結束了。5號到7號天氣比較好,能見度也比較好。
2016-09-29 15:22:01
- 中國氣象頻道:
我想問一下目前臺風“暹芭”預報的趨勢是什么樣的?對我國國慶假期有沒有什么樣影響?
2016-09-29 15:25:54
- 王維國:
根據目前的預報,第18號臺風“暹芭”未來在我國東海東部有逐漸轉向的趨勢,因為時間比較長,臺風的路徑都有不確定性,所以后期我們還將密切關注,也希望大家關注中央氣象臺最新的預報情況。臺風“暹芭”對我國東部沿海和海域有影響,主要影響時段在3號到5號,根據目前的分析,臺灣以東洋面、東海大部還有黃海南部都將有7到10級的風,陣風可以達到11到12級,所以說這個期間,這一帶地區,海況包括沿海地區它的條件不是太好,需要我們加強防范。
2016-09-29 15:26:47
- 余勇:
咱們今天新聞發布會到此結束,后天就是國慶佳節,在此利用這個機會,祝各位媒體朋友們節日快樂,過一個愉快美好的假期,謝謝。
2016-09-29 15:30:25
圖片內容:
發布會現場
中國氣象局辦公室主任、新聞發言人余勇主持發布會
中國氣象局應急減災與公共服務司司長、新聞發言人張祖強作介紹
國家氣候中心氣候服務室正研級高工艾婉秀
發布會現場記者
國家氣象中心氣象服務室正研級高工王維國
現場記者提問
國家氣候中心氣候服務室正研級高工艾婉秀回答現場提問
中國氣象局辦公室主任、新聞發言人余勇邀請記者提問
現場記者提問
國家氣象中心氣象服務室正研級高工王維國回答現場提問
發布會主席臺
圖片大圖:
發布會現場
中國網 孫宇
中國氣象局辦公室主任、新聞發言人余勇主持發布會
中國網 孫宇
中國氣象局應急減災與公共服務司司長、新聞發言人張祖強作介紹
中國網 孫宇
國家氣候中心氣候服務室正研級高工艾婉秀
中國網 孫宇
發布會現場記者
中國網 孫宇
國家氣象中心氣象服務室正研級高工王維國
中國網 孫宇
現場記者提問
中國網 孫宇
國家氣候中心氣候服務室正研級高工艾婉秀回答現場提問
中國網 孫宇
中國氣象局辦公室主任、新聞發言人余勇邀請記者提問
中國網 孫宇
現場記者提問
中國網 孫宇
國家氣象中心氣象服務室正研級高工王維國回答現場提問
中國網 孫宇
發布會主席臺
中國網 孫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