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動標題
- 中國氣象局2016年9月新聞發布會
活動描述
- 中國氣象局定于9月2日(星期五)下午2:30召開9月新聞發布會,發布夏季及8月全國天氣氣候特征、國內外主要天氣氣候事件回顧及今夏臺風特點等信息。中國網現場直播,敬請關注!
文字內容:
- 余勇:
各位媒體朋友們,大家下午好。歡迎大家前來參加中國氣象局2016年9月發布會,首先我介紹一下出席今天新聞發布會的領導專家。
他們是:
中國氣象局應急減災與公共服務司司長張祖強
中國氣象局臺風與海洋氣象預報中心正研級高工錢傳海
國家氣候中心氣候服務室正研級高工陳峪
我們今天新聞發布主要內容一是發布8月及夏季全國天氣氣候特征、國內外主要天氣氣候事件回顧及未來十天天氣趨勢預報,二是今年以來我國臺風特征及臺風氣象服務。下面首先請張祖強司長介紹有關情況。
2016-09-02 14:30:38
- 張祖強:
各位媒體朋友,大家下午好!我首先介紹一下8月以及夏季全國天氣氣候特征,回顧一下國內外重要天氣氣候事件。
8月全國平均氣溫為歷史同期最高。2016年8月,全國平均氣溫22.0℃,較常年同期(20.8℃)偏高1.2℃,為1961年以來歷史同期最高(與2006年并列)。全國大部氣溫偏高,其中西北地區中東部及內蒙古中部、四川西北部等地偏高2~4℃;南疆西部氣溫偏低1~2℃。甘肅、吉林、內蒙古、青海、陜西、四川、重慶等地57站日最高氣溫突破歷史極值。
8月全國平均降水量較常年同期偏少。2016年8月,全國平均降水量93.8毫米,較常年同期(105.3毫米)偏少11%。東北大部、黃淮大部、江淮、江南中東部、西南大部、西北東南部等地偏少2~8成;西北大部、華南、江南西部及內蒙古西部、貴州東部等地偏多2成至1倍,西北西部及海南西部等地偏多1~2倍。甘肅、青海、新疆、海南等地17站日降水量突破歷史極值,其中海南臨高達501.8毫米。
2016-09-02 14:32:33
- 張祖強:
下面介紹一下8月國內主要天氣氣候事件。
強降水過程頻繁。8月,我國出現6次強降水過程:8月1日—4日、12日—15日、16日—18日、16日—20日、21日—25日、8月27日—9月1日。其中1日—4日強降水過程影響范圍廣、強度大,過程累計降水量超過50毫米的國土面積為32.7萬平方公里,超過100毫米面積9.1萬平方公里。受強降水影響,華南及內蒙古、寧夏等地遭受洪澇等災害,部分地區內澇嚴重。
8月生成臺風個數偏多,登陸臺風個數接近常年。8月,共有7個臺風生成,比常年同期(5.8個)偏多1.2個;2個登陸,接近常年同期(1.93個)。臺風“妮妲”(8月2日登陸)登陸強度強、近海發展快、風雨范圍較廣,但影響偏輕。受“妮妲”影響,8月1日—4日華南大部及貴州東南部、云南南部等地降水量50~100毫米,廣東中部有100~250毫米,珠三角地區和上川島局地達250~319毫米。臺風“妮妲”造成廣東、廣西、云南、貴州、湖南直接經濟損失5.2億元。臺風“電母”(登陸時間為8月18日)登陸強度為8級(20米/秒),但風雨影響嚴重。受“電母”影響,8月16日—19日,廣東、廣西、海南、云南等地相繼出現強降雨天氣。海南、廣東和廣西的局地累計雨量100~400毫米,海南西部累計降水超過400毫米,其中海南臨高1020毫米、昌江856.2毫米。 臺風“電母”造成廣東、廣西、海南、云南4省(區)直接經濟損失17.7億元。
我國中東部地區出現大范圍持續高溫天氣。8月,華南、江南、江漢及四川盆地、陜西南部、南疆東部等地出現了日最高氣溫≥35℃的高溫天氣,其中重慶、江西北部、安徽南部、浙江西部等地高溫日數達15~20天,局部地區超過20天,普遍較常年同期偏多5~10天。高溫天氣對南方一季稻抽穗揚花灌漿、棉花結鈴產生不利影響。
東北西部及內蒙古東部干旱持續發展。8月1日—29日,東北西部及內蒙古東部降水量不足50毫米,比常年同期偏少3~8成,同時上述地區氣溫偏高1~2℃;內蒙古東部和吉林西部出現持續高溫天氣,部分地區日最高氣溫超過40℃。高溫少雨致使內蒙古東部和東北西部干旱發展,對當地玉米及牧草生長造成嚴重影響。受臺風“獅子山”影響,8月30日—9月1日,內蒙古東部、黑龍江西部、吉林西部降水量有10~50毫米,氣象干旱有所緩和。
2016-09-02 14:34:46
- 張祖強:
8月國外主要天氣氣候事件:
2016年8月,國外主要天氣氣候事件有暴雨洪澇、臺風、高溫干旱等。其中,暴雨洪澇造成至少400多人死亡。
暴雨洪澇。7月中旬至8月初,印度各地發生洪澇,導致100多人死亡,數百萬人流離失所。8月下旬初,印度東部和中部受強降水影響,發生洪澇,造成至少300人死亡,600多萬人受災。8月6日,馬其頓首都斯科普里遭受暴雨,造成至少20人喪生,約100人受傷。8月6日,巴基斯坦卡拉奇遭遇暴雨襲擊引發洪澇,市內多條主要交通道路積水嚴重。洪澇導致大約10人死亡。8月15日,美國路易斯安那州遭遇洪災,造成多人死亡,4萬座居民房屋被沖毀。8月20日,印尼首都雅加達遭遇暴雨洪澇,街道被淹沒。
臺風。8月7日,熱帶風暴“伯爵”在墨西哥引發暴雨和山體滑坡,造成至少40人死亡。8月下旬,臺風“蒲公英”、“圓規”和“獅子山”襲擊日本,導致北海道及東北地區決堤,多地鐵路和航空運輸中斷,造成至少10人死亡。
高溫。8月中旬,高溫干旱引發了美國加州多地野火,千余名居民撤離家園。8月,因為持續高溫,日本因中暑送醫人數接近2萬人,多人死亡。8月中旬,由于高溫天氣持續,造成韓國多人死亡。
2016-09-02 14:38:13
- 張祖強:
下面,我介紹一下夏季全國天氣氣候情況。
夏季全國平均降水量為1998年以來次多,氣溫創歷史新高,極端降水和極端高溫事件頻發。
夏季,全國平均降水量343.4毫米,較常年同期偏多6%。長江中下游沿江、西北地區西部、華北大部降水較常年同期偏多2成至1倍;東北地區西部及內蒙古東部、甘肅東南部、陜西南部、四川北部等地偏少2~5成。全國有347站出現極端日降水量事件,主要集中在中東部地區,其中海南臨高(501.8毫米)、河南輝縣(439.9毫米)和新鄉(414.0毫米)、湖北麻城(333.6毫米)和大悟(302.6毫米)、安徽桐城(322.8毫米)、北京霞云嶺(307.2毫米)等76站日降水量突破歷史極值。另外,海南臨高(1049.4毫米)、安徽潛山(753.7毫米)、湖北江夏(733.7毫米)、安徽太湖(689.5毫米)、江蘇溧陽(610.6毫米)等47站連續降水量突破歷史極值。
全國平均氣溫21.8℃,較常年同期(20.9℃)偏高0.9℃,為1961年以來最高。全國有368站出現極端日最高氣溫事件,其中重慶豐都(43.9℃)、開縣(43.4℃),新疆鄯善(44.9℃)、若羌(43.9℃),內蒙古新巴爾虎右旗(44.1℃)、海拉爾(41.7℃),陜西旬陽(43.6℃)等73站極端日最高氣溫突破歷史極值。長江中下游及四川東部、重慶、南疆等地連續高溫日數10~15天,部分地區超過15天;新疆吐魯番和托克遜(35天)、江西上饒和余江(22天)、福建福安(20天)等241站連續高溫日數突破歷史極值。
2016-09-02 14:40:43
- 張祖強:
我介紹一下今年1月至8月我國臺風特征。
首臺生成晚。今年第1號臺風“尼伯特”于2016年7月3日生成,是1949年以來生成時間第二晚的首個臺風(首個臺風生成最晚是1998年的Nichole臺風,起編時間7月9日)。
臺風總數少。截至8月31日,西北太平洋和南海海域共有11個臺風生成,較常年同期(13.6個)偏少2.6個。
登陸臺風少。截至8月31日,今年共有4個臺風在我國登陸,較常年同期(4.7個)偏少0.7個。
登陸地段偏南。今年4個臺風(尼伯特、銀河、妮妲、電母)均登陸在福建及以南地區。
8月全國預警信息發布情況。
2016年8月,全國共發布預警信息57296條,其中,國家級發布165條,省級發布1883條,市級發布11676條,縣級發布43572條;包括紅色預警1230條,橙色預警13166條,黃色預警34273條,藍色預警7012條。
2016年8月,國家級共發布預警165條,其中,暴雨預警45條、高溫預警32條、山洪災害27條、地質災害23條、臺風19條、海浪9條、風暴潮8條、漬澇風險1條、高森林火險1條。全國各省(區)、直轄市共發布預警57131條,其中,雷電預警27169條,暴雨預警11879條,高溫預警9971條,大風2373條,其他各類預警共5739條。
2016-09-02 14:42:15
- 張祖強:
下面我介紹一下剛剛過去的8月氣象條件對我國農業生產影響分析
北方大部光熱充足,利于作物產量形成;內蒙古黑龍江等地部分地區農牧業受旱較重,月底臺風“獅子山”使旱情緩和。月內,北方大部地區氣溫較常年同期偏高1~4℃,日照正常偏多;東北地區南部和東部、華北、黃淮、西北地區大部降水量有30~250mm,利于玉米、一季稻等作物授粉結實灌漿和棉花開花結鈴。目前,北方大部產區作物長勢良好,以一、二類苗為主,發育期接近常年或偏早3~7天。但內蒙古東部、黑龍江西南部、吉林西部以及西北地區東南部7月以來降水較常年偏少5成以上,氣溫偏高1~4℃,部分地區旱情發展,玉米、馬鈴薯、牧草等產量形成受到較大影響。8月23日之后上述旱區陸續出現降水,旱情逐步緩和。其中,23日—25日西北地區東部、內蒙古東南部降水量有10~80毫米,旱情緩和;8月29日至9月1日受臺風“獅子山”的影響,東北地區大部和內蒙古東部出現中到大雨、局地暴雨,降水量有10~120毫米,旱情明顯緩和。
長江流域11日至25日出現大范圍持續高溫天氣,部分地區旱情顯現并發展,不利于一季稻等作物產量形成。
8月11日—25日,四川盆地東部和長江中下游地區持續高溫天氣,日最高氣溫≥35℃的日數有7~15天,導致部分處于抽穗揚花期的一季稻遭受輕至中度高溫熱害,玉米授粉灌漿、棉花開花結鈴受到不利影響,蔬菜瓜果生長變慢、果實偏小,水產養殖也遭受高溫熱害。持續高溫天氣還導致四川東部、重慶、江西北部、安徽南部等地土壤墑情下降,部分灌溉條件較差的農田旱情顯露并發展,棉花、油茶、茶葉、蔬菜等作物受到一定影響。8月上旬和下旬后期,長江流域大部地區氣溫接近常年,晴雨相間,利于一季稻孕穗抽穗、棉花開花結鈴、晚稻移栽分蘗。
2016-09-02 14:44:27
- 張祖強:
華南大部分時段光溫適宜,有利作物生長;臺風“妮妲”、“電母”使部分地區農業受損
月內,華南地區大部分時段光溫適宜,降水偏多,利于晚稻移栽返青和分蘗以及經濟林果生長發育。受臺風“妮妲”影響,8月2日—5日廣東中南部、廣西中東部、貴州中南部、云南南部和西部等地累計降雨量有100~230毫米,部分地區出現8~10級瞬時大風;受臺風“電母”影響,16日—20日海南島大部、廣東雷州半島和東部沿海、廣西南部、云南南部等地出現大暴雨,海南島大部出現特大暴雨,海南島西部和北部等地部分地區雨量達500~1075毫米,伴有7~9級瞬時大風。兩次臺風帶來的狂風暴雨使粵桂瓊黔云等地農業生產遭受損失,部分地區晚稻插秧受阻,一些低洼地區和沿江水稻受淹,部分甘蔗、香蕉等高稈作物倒伏折斷,柑橘、龍眼、柚子等果實脫落。
我介紹一下未來十天天氣趨勢預報(9月3日—12日)
(一)東北地區降雨明顯偏多
未來10天,我國主要降雨區將位于東北地區、內蒙古東部、西南地區東部、江南中南部和華南等地,大部地區累計雨量有30~60毫米,部分地區有80~100毫米,華南沿海局部有120~180毫米;上述大部地區降雨量比常年同期偏多2~4成,內蒙古東北部和東北地區部分地區偏多1倍以上;主要降雨過程出現在4日—7日。
(二)大部地區氣溫適宜
預計未來10天,我國沒有大范圍高溫天氣,全國大部地區氣溫較適宜。
(三)臺風生成及影響
未來10天,西北太平洋可能有2~3個臺風生成,其中1~2個臺風可能影響我國東部和南部海區。
2016-09-02 14:46:09
- 張祖強:
進入9月,介紹一下我們的建議和服務提示。
9月是我國夏秋季節交替的月份,依然處于臺風活躍時期,華南地區仍需加強臺風的防御;我國西部和華南地區降水量和雨日較多,需密切關注強降雨發生,防范次生災害的發生;關注“華西秋雨”帶來的低溫陰雨寡照天氣對秋收、冬作物播種的影響;常年9月中旬開始,我國從北到南陸續進入森林、草原秋季防火期;常年9月,東北地區南部到長江中下游等地將先后入秋,冷空氣活動勢力逐漸增強,需防范霜凍和寒露風對農業的不利影響,公眾需加強身體鍛煉,預防疾病發生。
注意防范局部暴雨洪澇及其引發的地質等次生災害。9月我國部分地區將進入秋汛期,其中四川大部、云南、陜西南部和貴州西部等地降水量都在100~150毫米;華南沿海地區降水量普遍在150~250毫米;以上地區需注意防范局部暴雨洪澇及其引發的泥石流、滑坡等災害。
華南沿海仍需做好臺風防御工作。9月仍是臺風活躍時期,常年9月平均生成近5個臺風,全年僅次于8月,并有約1.8個臺風登陸我國,平均登陸個數排名全年第三。9月登陸的臺風強度平均為全年最強,9月登陸我國的熱帶氣旋,一半以上達到臺風及以上強度。9月臺風多登陸廣東、臺灣、福建和海南等地,相關部門應密切關注臺風帶來的暴雨和大風對沿海地區的影響,做好防臺風工作,減少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
防范“華西秋雨”對農業生產影響。華西秋雨是夏秋過渡時期或秋冬過渡時期連陰雨天氣的統稱,一般發生在9月—11月,其中9月和10月多見。常年來看,我國西部地區9月的降水日數普遍在10~15天,局地達到20天以上。華西秋雨涉及到四川、重慶、云南、貴州、甘肅、陜西、湖北和湖南的部分地區,影響范圍廣。受華西秋雨影響,我國西部地區日照明顯減少,甘肅南部、陜西中南部、湖北西部、湖南西部、四川、重慶、貴州大部等地需關注陰雨寡照天氣對農業的不利影響。
2016-09-02 14:49:41
- 張祖強:
關注森林草原防火工作。9月中旬開始,我國從北到南陸續進入森林、草原秋季防火期,華北、黃淮、東北地區南部等地,應做好抗旱和森林草原防火工作。
防范霜凍和寒露風危害。9月冷空氣開始加強,內蒙古東北部、東北北部和青藏高原等地容易出現霜凍。常年來看,內蒙古中東部和東北地區中北部將出現初霜凍,各地要密切關注天氣變化,注意預防霜凍造成的農作物凍害。另外,南方地區要警惕寒露風對晚稻產量的不利影響。 ( 2016-09-02 15:07:00 )
9月農業生產建議:
預計9月份,全國大部地區氣溫接近常年同期或偏高,降水量接近常年同期或偏多,水熱條件總體利于秋收作物灌漿成熟。其中,東北地區氣溫偏高,初霜期可能較常年偏晚,降水偏多,利于秋收作物灌漿,但低洼地區易出現漬澇;華北、西北地區東部氣溫偏高,降水偏多,有利于玉米灌漿,為秋播提供良好墑情,但不利于棉花裂鈴吐絮。江漢東部、江淮、江南北部氣溫偏高,降水偏少,部分地區旱情將持續發展。西南地區中部氣溫偏高,降水偏少,利于秋收作物成熟收曬;四川北部、云南南部降水偏多,不利秋收。江南南部、華南大部降水偏多,可能出現陰雨寡照、強降水天氣,不利晚稻孕穗和授粉結實。另外,可能有1~2個熱帶氣旋在我國沿海地區登陸,登陸時間為9月上旬或中旬。
2016-09-02 14:52:19
- 張祖強:
東北地區要加強后期田間管理,促進作物充分灌漿成熟。東北各地應密切關注天氣變化,利用當前良好墑情,加強田間管理,促進各種作物充分灌漿成熟;成熟期偏晚的地區要采取促早熟措施,防御早霜凍的不利影響;低洼地區要注意排濕降漬,盡量減輕漬澇危害。
西北地區東部、華北西部要注意防御多雨對秋收的不利影響。各地根據作物長勢、土壤墑情,加強田間管理,做好蓄水保墑;同時,及時收獲晾曬已成熟作物,防御多雨影響;棉田要注意及時打老葉、拔空棵,促進棉桃開裂吐絮,并及時采摘。
長江中下游地區要做好干旱防御,確保作物正常生長。江漢東部、江淮、江南北部等地應注意加強塘庫蓄水,做好防旱抗旱工作。晚稻產區要采取合理施肥、以水調溫等措施,促進晚稻正常生長發育,提高結實率。油菜產區要注意做好秋播。
沿海地區要做好臺風、暴雨洪澇防御,減輕災害損失。華南等沿海地區要注意保持溝渠通暢,防御臺風、暴雨洪澇。
2016-09-02 14:54:13
- 余勇:
謝謝張祖強司長的介紹。下面我向大家介紹一下全國氣象發展“十三五”規劃的相關事宜。
8月23日,中國氣象局和國家發展改革委聯合編制的《全國氣象發展“十三五”規劃》正式印發。《規劃》明確提出“十三五”時期全國氣象事業發展的指導思想、發展目標、主要任務和重點工程,是全面落實《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綱要》和《國務院關于加快氣象事業發展的若干意見》相關部署,是未來五年我國氣象事業發展的行動綱領和氣象基礎設施建設的重要依據。
根據《規劃》,到2020年,我國將基本建成適應需求、結構完善、功能先進、保障有力的以智慧氣象為重要標志,由現代氣象監測預報預警體系、現代公共氣象服務體系、氣象科技創新和人才體系、現代氣象管理體系構成的氣象現代化,初步具備全球監測、全球預報、全球服務的業務能力,氣象整體實力接近世界同期先進水平,若干領域達到世界領先水平,氣象保障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能力和水平顯著提升。
到“十三五”末,我國24小時晴雨、氣溫和暴雨的預報準確率將分別達到88%、84%和65%,24小時氣象要素預報的空間和時間分辨率將分別達到1公里和1小時,強對流天氣預警提前量超過30分鐘,氣象預警信息公眾覆蓋率達到90%以上,公眾氣象服務滿意度保持在86分以上。
《規劃》還總結了“十二五”氣象發展的主要成就。“十二五”時期,氣象為保障經濟社會發展和人民福祉安康作出重要貢獻,氣象“十二五”規劃提出的總體目標成功實現,氣象防災減災能力明顯提升,氣象監測預報水平穩步提高,應對氣侯變化支撐和生態文明服務能力不斷提升,重大活動和突發事件氣象保障水平大幅度提高,氣象科技創新和人才隊伍建設穩步推進,氣象發展環境明顯改善。
2016-09-02 14:57:39
- 余勇:
具體來說,與“十一五”時期相比,24小時晴雨、溫度預報準確率分別提高了1.8%和13%,臺風路徑預報誤差縮小26%,達到同期國際先進水平,因氣象災害死亡人數由年均2956人下降到“十二五”時期的1293人,災害損失占國內生產總值(GDP)比重從1.02%下降到0.59%,氣象預警信息公眾覆蓋率接近80%。
下面進入記者提問環節,請各位媒體朋友在提問前簡要介紹一下所在媒體單位或機構。謝謝!
2016-09-02 14:59:35
- 中國國際廣播電臺記者:
G20峰會馬上召開了,這段時間杭州的氣象條件怎樣?有沒有氣象保障服務措施?
2016-09-02 15:00:12
- 張祖強:
關于G20杭州峰會的氣象保障,中國氣象局非常重視,專門成立了G20杭州峰會氣象保障服務領導小組,國家級專門派出了到前方的資源團隊,包括氣象服務、氣象預報首席等到浙江協助做好服務。氣象部門密切監視天氣變化,同時我們也對一些氣象觀測進行了加密,包括氣象探空,杭州周邊雷達加密觀測,風云氣象衛星加密觀測。浙江省氣象臺和峰會氣象臺對杭州的天氣進行科學研判。9月上旬,杭州的天氣從氣侯這個角度來看的話,是處于一個略為降水偏多的時段,前期杭州在今年的梅雨天氣之后進入了一個伏旱,中東部持續高溫。9月上旬是夏季向秋季過渡的時節,降水還是偏多,氣象部門密切監測,全力以赴的做好峰會氣象保障工作。
2016-09-02 15:01:27
- 中國氣象報記者 :
剛剛介紹說今年的臺風生成偏少,但是前段時間看到西北太平洋上面生成很多臺風,問一下這個原因是什么?是不是和“拉尼娜”有關系,對9月份的臺風做一下預測,謝謝。
2016-09-02 15:03:36
- 陳峪:
主要目前大氣環流形勢有一定的調整,熱帶對流也比前期活躍。另外西太平洋也明顯增暖,這些條件有利于臺風生成,這與赤道東太平洋出現冷海溫有一定的關系,也和“拉尼娜”有一定的聯系。
今年秋季在西北太平洋有十幾個臺風生成,這個數量是接近常年的。有可能兩到三個在我們國家登陸,登陸的個數也是和常年相近。
2016-09-02 15:04:11
- 中國氣象頻道記者 :
臺風“獅子山”給我國東北地區帶來了影響,之前有一個臺風是“布拉萬”也是給東北帶來了影響,請各位專家幫我們介紹這兩個臺風影響的對比。
2016-09-02 15:06:50
- 錢傳海:
今年臺風“獅子山”在8月30號和31號先后登陸日本遠東地區,31號進入吉林東部地區,給東北大部分地區,還有內蒙古東部帶來了比較強的降雨,特別是在吉林東部延邊地區造成強降水,也導致了洪水發生。這次東北降水除了“獅子山”影響外,還有溫帶氣旋的作用。在“獅子山”抵達東北之前,溫帶氣旋已經在東北造成了影響。“獅子山”進入東北,與溫帶氣旋合并,使得降水又一次加強。
之前有4個臺風影響到東北地區,2012年的“布拉萬”在8月末,還有9月有一個“三巴”臺風,2015年也有一個臺風是8月末。近五年當中有4個臺風影響了東北地區。和“獅子山”相比,“布拉萬”風速更強,對農業影響更重。“獅子山”對東北地區造成一些農作物的倒伏,比“布拉萬”要輕。雖然有4個臺風影響東北地區,我們分析了一下,臺風能夠北上影響東北地區,都是在一個特定的環境場之下發生的,臺風北上的時候,在東側有一個高壓,也正是因為在俄羅斯遠東有高壓的阻擋,導致臺風進入東北地區。這幾個臺風北上影響東北地區,是在一種合適的大氣環境下發生的一些典型個例,我們也不認為是一種常態化的趨勢,但是還是要密切關注臺風北上對我國北方地區的影響。
2016-09-02 15:08:39
- 新華社記者:
都知道“七下八上”是防汛關鍵期,現在進入了9月份,是不是可以說今年的主汛期已經過去了,或者說汛期已經過去了?
2016-09-02 15:12:10
- 陳峪:
我國主汛期是6到8月,從這個時間來看好象是主汛期已經過了,現在是9月,對于防汛工作來講,還是一個需要高度重視的時段。
2016-09-02 15:14:40
- 張祖強:
我再補充一下,進入9月,由東亞夏季風帶來的降水已經明顯減弱。但是我們作為防汛工作仍然需要注意三點:
第一個是華西秋雨,這是我們國家非常有特點的一個季節性降水過程,就是在西北地區東部,降水量比較大。而且這個降水的區域是從平原向山區過渡的地帶,降水容易導致山洪和泥石流等災害。
第二個9月還是臺風的高發月份。我們國家東部沿海,防臺風一定要作為一個重中之重,加強防范。
第三個就是9月是從夏季向秋季過渡的季節,剛才我講到冷空氣活躍,它碰到南方的潮濕的暖濕空氣,仍然會出現強對流天氣,也會帶來重大的災害。所以防范強對流天氣仍然是9月防汛的重點。主汛期結束,但是防汛還不能放松。
2016-09-02 15:16:03
- 余勇:
今天的新聞發布會到此結束,祝大家周末愉快,謝謝!
2016-09-02 15:20:24
圖片內容:
發布會現場
中國氣象局辦公室主任余勇主持發布會
中國氣象局應急減災與公共服務司司長張祖強作介紹
中國氣象局臺風與海洋氣象預報中心正研級高工錢傳海
中國國際廣播電臺記者提問
中國氣象局應急減災與公共服務司司長張祖強回答記者提問
中國氣象報記者提問
國家氣候中心氣候服務室正研級高工陳峪回答記者提問
中國氣象頻道記者提問
中國氣象局臺風與海洋氣象預報中心正研級高工錢傳海回答記者提問
新華社記者提問
國家氣候中心氣候服務室正研級高工陳峪回答記者提問
數據地址:
- http://webcast.china.com.cn/webcast/created/28164/152_1_0101_desc.htm
圖片大圖:
發布會現場
中國網 孫宇
中國氣象局辦公室主任余勇主持發布會
中國網 孫宇
中國氣象局應急減災與公共服務司司長張祖強作介紹
中國網 孫宇
中國氣象局臺風與海洋氣象預報中心正研級高工錢傳海
中國網 孫宇
中國國際廣播電臺記者提問
中國網 孫宇
中國氣象局應急減災與公共服務司司長張祖強回答記者提問
中國網 孫宇
中國氣象報記者提問
中國網 孫宇
國家氣候中心氣候服務室正研級高工陳峪回答記者提問
中國網 孫宇
中國氣象頻道記者提問
中國網 孫宇
中國氣象局臺風與海洋氣象預報中心正研級高工錢傳海回答記者提問
中國網 孫宇
新華社記者提問
中國網 孫宇
國家氣候中心氣候服務室正研級高工陳峪回答記者提問
中國網 孫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