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動標題
- 國新辦就《2010年中國的國防》白皮書舉行發布會
活動描述
- 國務院新聞辦公室定于2011年3月31日(星期四)上午10時,在國務院新聞辦新聞發布廳舉行發布會。請國防部新聞事務局局長、國防部新聞發言人耿雁生大校,總參作戰部戰略規劃局副局長蔡懷烈大校,總政群工辦副主任楊慶堂大校,總后司令部戰勤計劃局副局長彭振海上校,總裝綜合計劃部綜合局副局長范建軍大校介紹《2010年中國的國防》白皮書,并答記者問。中國網現場直播,敬請關注!
文字內容:
- 主持人 郭衛民:
女士們、先生們,大家上午好。今天國務院辦公室正式發布《2010年中國的國防》白皮書。為了方便大家更好地了解白皮書的有關內容、解答大家關注的問題,我們請來了國防部新聞發言人和軍隊的有關負責同志,向大家介紹白皮書的有關內容,并回答大家的提問。出席今天發布會的有國防部新聞事務局局長、國防部新聞發言人耿雁生大校,總參作戰部戰略規劃局副局長蔡懷烈大校,總政群眾工作辦公室副主任楊慶堂大校,總后司令部戰勤計劃局副局長彭振海上校,總裝綜合計劃部綜合局副局長范建軍大校。
下面,我們請耿雁生大校做介紹。
2011-03-31 10:15:13
- 耿雁生:
今天來了很多記者,是我們預料到的,可能和國防部舉行新聞發布會比較少有關系。首先問各位記者好,歡迎大家出席今天的國防白皮書新聞發布會。
2011-03-31 10:15:42
- 耿雁生:
《2010年中國的國防》白皮書是中國政府發表的第7部國防白皮書。從1998年以來,中國政府多次發表國防白皮書,介紹中國的國防政策、國防和軍隊建設情況,目的是為了向國際社會更好地介紹中國和中國軍隊,增進中國同世界各國的互信和合作。
2011-03-31 10:15:55
- 耿雁生:
《2010年中國的國防》白皮書保持以往的框架結構:前言、正文和附錄。正文約3萬字,共10章,主要內容包括國際安全形勢、國防政策、國防和軍隊各領域建設的情況。主要內容概括起來有以下六個方面
2011-03-31 10:16:12
- 耿雁生:
第一,全面闡述國際安全形勢的基本特征。國防白皮書強調,和平、發展、合作的時代潮流不可阻擋,但安全威脅的綜合性、復雜性、多變性日益明顯。明確指出國際力量對比出現新態勢,國際體系改革大勢所趨,國際關系深刻調整,圍繞國際秩序、綜合國力、地緣政治等的國際戰略競爭日趨激烈,亞太地區戰略格局醞釀深刻調整,傳統安全觀念和機制難以有效應對當今世界的諸多安全威脅和挑戰。
2011-03-31 10:16:21
- 耿雁生:
第二,客觀分析中國面臨的安全環境。國防白皮書明確指出,中國仍處在發展的重要戰略機遇期,經濟保持平穩較快發展,臺海兩岸關系取得重大積極進展,與世界各國的協調合作進一步加強,安全環境總體有利。同時,中國有遼闊的國土和海域,正處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關鍵時期,面臨的安全挑戰更加多元和復雜,維護國家安全任務繁重。
2011-03-31 10:16:28
- 耿雁生:
第三,詳細闡述新時期中國國防的目標和任務。中國國防的目標和任務主要包括:維護國家主權、安全、發展利益,維護社會和諧穩定,推進國防和軍隊現代化,維護世界和平穩定等四個方面。這是依據國家安全和發展的客觀需要,著眼有效履行新世紀新階段我軍歷史使命所確定的。
2011-03-31 10:16:37
- 耿雁生:
第四,系統介紹國防和軍隊現代化建設情況。國防白皮書簡要回顧了新中國成立以來人民解放軍現代化的發展歷程,強調面對國家安全需求的新發展新變化,人民解放軍將在更高的起點上推進現代化建設,全面履行新世紀新階段歷史使命。國防白皮書全面介紹了陸軍、海軍、空軍和第二炮兵的戰略要求和建設情況,闡述了信息化建設、聯合作戰體系、軍事訓練、政治工作、后勤建設、武器裝備等領域的有關情況。
2011-03-31 10:16:46
- 耿雁生:
第五,全面總結和平時期中國武裝力量的運用。以中國武裝力量應對多種安全威脅為基本著眼點,從保衛邊防海防空防安全、維護社會穩定、參加國家建設和搶險救災、參加聯合國維和行動等七個方面,總結了和平時期中國武裝力量運用的原則、實踐及效果,闡明了武裝力量為維護國家安全和發展利益、保護人民利益、維護世界和平與促進共同發展所發揮的重要作用。
2011-03-31 10:16:52
- 耿雁生:
第六,明確闡述中國增進軍事互信的目標原則。國防白皮書指出,建立軍事互信是維護國家安全發展和地區和平穩定的有效途徑,強調要以增強政治互信為基礎,以促進共同安全為目標,遵循平等協商、尊重彼此核心利益和重大安全關切、不針對第三國、不威脅和損害他國安全穩定等原則,推動建立平等、互利、有效的軍事互信機制。國防白皮書還介紹了中國在戰略磋商與對話、邊境建立信任措施、海上安全對話與合作等方面的實踐,體現了中國推進軍事互信的不懈努力。
2011-03-31 10:17:01
- 耿雁生:
總體上看,國防白皮書突出強調了四點:一是中國堅定不移地走和平發展道路,奉行防御性國防政策;二是推進國防建設與經濟建設協調發展,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進程中實現富國和強軍的統一;三是積極開展對外軍事交流與合作,增進與各國的軍事互信;四是履行國際義務和責任,維護世界和平與穩定。
下面,我們愿意同記者朋友們就白皮書的內容進行交流。
2011-03-31 10:17:07
- 主持人 郭衛民:
謝謝耿雁生大校的介紹。下面我們進入提問環節,提問的時候請報一下所代表的新聞機構。
2011-03-31 10:17:15
- 中國國際廣播電臺記者:
前不久,中國軍隊派出軍艦和軍機前往利比亞撤離中國公民,有報道稱,隨著中國海外的利益不斷向外拓展,中國軍隊的活動范圍也必然會隨之延伸。這段時間我們注意到中國軍隊的官方報紙也在強調說軍隊要維護國家的利益邊疆,請問這是否意味著中國防御性的國防政策正在發生轉變?
2011-03-31 10:17:22
- 耿雁生:
中國奉行防御性的國防政策,這是永遠不會改變的。中國的發展道路、根本任務、對外政策和歷史文化傳統決定了中國必然奉行防御性的國防政策。無論是現在還是將來,無論發展到什么程度,中國都永遠不稱霸、永遠不搞軍事擴張。當前國際形勢正在發生新的深刻復雜變化,面對共同的機遇和挑戰,中國堅持把中國人民的根本利益同世界各國人民的共同利益聯系起來,把中國的安全和世界的和平聯系起來,積極參加國際安全合作,致力于維護世界和地區的和平穩定,并為此發揮了積極作用。
2011-03-31 10:17:35
- 耿雁生:
需要強調的是,中國軍隊參與國際安全事務的方式是和平的、合作的和建設性的。中國軍隊嚴格按照聯合國憲章和相關國際準則組織實施涉外軍事行動。中外軍隊聯合演習和訓練,堅持不結盟、不對抗、不針對第三方的原則和戰略互惠、平等參與、對等實施的原則。中國海軍在中國的近海和周邊海域舉行的一些演練活動,是例行性的,不針對任何國家。
2011-03-31 10:17:52
- 耿雁生:
在亞丁灣、索馬里海域執行護航任務中,中國海軍艦艇編隊在保護中國船舶的同時,也為國際組織和外國船舶提供了安全掩護。中國軍隊多次協助中國政府有關部門,向受災國提供人道主義救援物資、派出專業力量赴海外參加災難救援行動。截至目前,中國軍隊共參與了20項聯合國維和行動,中國是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派遣維和人員最多的國家。
2011-03-31 10:18:02
- 歐洲新聞臺記者:
請問《2010年中國的國防》白皮書和2年前發表的《2008年中國的國防》白皮書的主要區別是什么?
2011-03-31 10:18:09
- 耿雁生:
《2010年中國的國防》白皮書是中國政府的一個權威文告。我剛才講到,這部白皮書保持了以往國防白皮書的框架結構和語言風格,主要包括:安全形勢、國防政策、國防和軍隊建設等方面的內容。與此同時,白皮書增加了新內容,介紹了許多新情況,比如全面闡述了當前國際安全形勢,客觀分析了中國面臨的安全環境,詳細闡述了新時期中國國防的目標和任務,全面總結了和平時期中國武裝力量的運用,系統介紹了中國軍事法制情況,還闡述了中國推進軍事互信的原則、目標等等。
2011-03-31 10:18:23
- 耿雁生:
總之,我們發表國防白皮書的目的在于增進國際社會對我們軍隊的了解,更好地向世界說明中國軍隊。
謝謝。
2011-03-31 10:21:02
- 主持人 郭衛民:
我理解剛才介紹的這部白皮書的內容是有新意的。
2011-03-31 10:21:45
- 中央電視臺記者:
我的問題是,2010年是實現國防和軍隊現代化建設“三步走”的一個重要的時間節點,也是“十二五”規劃的開局之年,很多人關注國防和軍隊現代化建設的具體規劃和發展目標,猜測中國軍方將加大海空軍的投入。請問,中國軍隊現代化建設的真實意圖是什么?謝謝。
2011-03-31 10:22:10
- 耿雁生:
這個問題請總參的蔡懷烈副局長回答。
2011-03-31 10:22:48
- 蔡懷烈:
中國的國防和軍隊現代化建設“三步走”發展戰略是黨中央、中央軍委13年前提出的偉大構想。伴隨國家改革開放的偉大進程,特別是經過“十一五”時期的全面發展,中國軍隊的革命化、現代化、正規化建設全面加強,軍事斗爭準備不斷拓展和深化,信息化條件下防衛作戰能力進一步增強。應該說,順利實現了“三步走”發展戰略的第一步目標。
2011-03-31 10:23:02
- 蔡懷烈:
“十二五”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關鍵時期,也是實現國防和軍隊現代化建設“三步走”發展戰略第二步目標的重要時期,國防和軍隊建設依然任重道遠。我們將按照“三步走”的戰略構想,圍繞2020年前基本實現機械化、信息化建設取得重大進展的目標,以推動國防和軍隊建設科學發展為主題,以加快轉變戰斗力生成模式為主線,不斷增強履行新世紀新階段我軍歷史使命的能力,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提供重要力量支撐和堅強安全保障。
需要強調的是,中國奉行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和防御性的國防政策,不管中國軍隊發展到什么程度,我們將始終不渝走和平發展道路。
謝謝。
2011-03-31 10:25:04
- 路透社記者:
中國是否認為美國是中國在東亞地區的一個戰略競爭對手,中國是否認為美國對中國在東亞地區的利益形成了威脅,如果是這樣的話,中國如何應對美國這樣的威脅?謝謝。
2011-03-31 10:25:30
- 耿雁生:
中美兩軍關系是兩國關系的重要組成部分。一個健康穩定的兩軍關系,對于雙方共同努力建設相互尊重、互利共贏的中美合作伙伴關系具有重要的意義。中方重視發展兩軍關系,并為此做出了不懈的努力。當前中美兩軍正在有步驟地開展今年的相關交往項目。應該說,兩軍關系正面臨著新的發展機遇。
經過兩國防務部門商定,中國人民解放軍總參謀長陳炳德上將將于5月份訪問美國。近期,雙方還將舉行國防部工作會晤,并將有計劃地推進相關領域的交流與合作。我們也不諱言,中美兩軍關系仍然還存在一些困難和挑戰。中方愿意與美方共同努力,本著尊重、互信、對等、互惠的原則,加強對話交流,培育和增進戰略互信。特別是要尊重彼此核心利益和重大安全關切,妥善處理分歧和敏感問題,推動兩軍關系持續、穩定、健康發展。
謝謝。
2011-03-31 10:26:12
- 中國日報記者:
2008年以來,中國軍隊已經多次派出海軍艦艇編隊赴亞丁灣、索馬里海域執行護航任務,請問如何解決食物、燃油、淡水等保障問題?中國軍隊在赴海外參加聯合國維和行動和中外聯合軍演時,都涉及到后勤物資保障的問題,請問中國軍隊有沒有在海外建立軍事基地的計劃?
2011-03-31 10:29:46
- 耿雁生:
這個問題請總后的彭振海副局長回答。
2011-03-31 10:31:06
- 彭振海:
目前,我國海軍護航行動后勤保障主要采取自我保障與靠泊補給相結合的方式,綜合運用出航攜行、海上補給、靠泊補充的方式方法組織實施。我們不完全依賴海外港口岸基保障,護航艦艇靠岸補給時,主要補充一些必要的淡水、副食和油料等后勤通用物資。我軍涉外聯合軍事演習,主要是對以反恐怖襲擊和人道主義救援為目的的兩個或多個國家共同參加的聯合軍事演習,實施后勤保障,主要按照中外雙方達成的協議進行。在國外駐訓和演練期間的后勤保障,主要由主辦方提供通用的后勤保障。專用保障由我方負責,必要時主辦方提供必要的支持。
2011-03-31 10:31:18
- 彭振海:
需要補充的是,我軍參加聯合國維和任務行動的后勤保障,主要由聯合國任務區按照有關協議和規定對我任務分隊提供后勤保障。我維和分隊每次輪換期間,也及時采取空運和海運等方式補充必要的裝備物資。
謝謝。
2011-03-31 10:33:01
- 美國CNN記者:
我記得很多年前我第一次來中國的時候,記得中國的官員跟我說,中國不會建造航母。現在我聽說,中國有計劃建造航母,您能不能給我們確認一下,給我們一個確切的消息,為什么中國需要建造航母?
第二個問題,關于利比亞的情況。在利比亞,現在西方國家軍隊發揮了一些作用,特別是在禁飛區方面,你們是不是支持西方國家軍隊發揮這樣的作用?你們對利比亞局勢的發展有什么樣的看法?
2011-03-31 10:34:37
- 耿雁生:
我先回答第一個問題。關于航母問題,各界都非常關注,也是國防部歷次新聞發布會必提的問題。對這樣一個問題,國防部新聞發言人,包括我本人在內,都曾經回答過記者的提問。我要說的是,到目前我沒有其他新的內容可以補充。
第二個問題,當前,國際社會對利比亞局勢高度關注。關于這個問題,中國的國家領導人已經明確地表明了中方的立場。在這之前,中國外交部發言人也就這個問題多次回答了記者的提問。應該說,中方的立場和主張是非常明確的。
2011-03-31 10:36:09
- 臺灣中國時報記者:
我注意到《2010年中國的國防》白皮書單列了一章“軍事互信”,我覺得很有意思。我想問的是,兩岸的軍事互信是不是由總參作戰部戰略規劃局規劃,還是由各個部門“會診”,現在是不是有初步的構想或者是有預案?有沒有一個可能,因為臺灣也在呼吁,兩岸有沒有可能從非傳統安全,包括在海上的協作,從打擊海盜、海上救援做起,過渡到海上安全,是不是有這個可能?還有一個問題,請戰略規劃局的軍官來證實,聽說現在東南沿海軍事部署有一些微妙的調整,以適應當前兩岸關系的緩和,能不能幫我們證實一下?并不一定是撤導,肯定有其他的常規部隊,是不是也做過微妙的調整?
2011-03-31 10:38:41
- 耿雁生:
去年,我們在北京軍區工兵團舉行新聞發布會的時候,也有記者問到同樣的問題。
我們一直致力于穩定臺海局勢,減輕軍事安全方面的顧慮。為此,我們提出兩岸可以在適當的時候,就軍事問題進行接觸和交流,探討建立兩岸軍事安全互信機制。我們總的想法是,兩岸的中國人應當盡力避免骨肉同胞同室操戈、兵戎相見的局面,應當在和平的環境下攜手共創中華民族的美好未來。記者提到軍事部署的一些小的調整,如果有的話,我想也是正常的。我們一直強調,大陸的軍事部署決不是針對臺灣同胞的。有關軍事部署的問題,可以在兩岸探討建立軍事安全互信機制的時候加以討論。
2011-03-31 10:48:15
- 法制晚報記者:
近些年來,我國自然災害多發,尤其2010年,旱災、澇災、泥石流和地震頻發。我們注意到在這個過程中人民解放軍和武警部隊發揮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請介紹一下部隊在搶險救災中的相關情況。
2011-03-31 10:50:16
- 耿雁生:
這個問題請總政的楊慶堂副主任回答。
2011-03-31 10:50:57
- 楊慶堂:
我軍既是保衛社會主義祖國的鋼鐵長城,又是社會主義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力量。參加和支援國家經濟建設,完成搶險救災任務,是法律賦予我軍的光榮任務,是踐行我軍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宗旨的根本要求。2010年軍隊和武警部隊出動兵力約35萬人、機械車輛1.7多萬臺,先后參加西南等地抗旱、玉樹抗震、舟曲泥石流災害搶險救災、南方和東北抗洪、廣東和海南抗臺風等重大救災行動,解救和轉移群眾143萬人。在去年的抗洪搶險中,有6名官兵和1名民兵英勇犧牲,15名官兵在甘孜道孚縣滅火中光榮獻身。執行這些重大任務,既是保衛國家改革建設成果、保護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的需要,又是對官兵意志和作風的全面鍛煉,對軍隊戰斗力的有力檢驗。
2011-03-31 10:51:09
- 楊慶堂:
近年來,為提高軍隊參加搶險救援能力,我軍按計劃有步驟地抓了抗洪搶險應急部隊、地震災害緊急救援隊、核生化應急救援隊、空中緊急運輸服務隊、交通緊急搶險隊、海上應急搜救隊、應急機動通信保障隊、醫療防疫救援隊等8支隊伍5萬人規模的國家級應急力量建設,目前基本形成遂行任務能力,這些力量在歷次重大行動中都發揮了重要作用。
2011-03-31 10:55:10
- 鳳凰衛視記者:
我們非常關注今年中國軍隊研發和裝備了很多進攻性的武器,從今年1月可以說震驚世界的J20隱型戰機的露面,再到很多消息說伴隨著航母即將下水試航,中國正在進行設計的殲11B航載機以及東風21導彈,這些都在最后的研發甚至是即將部署階段,中國軍隊是否將這種進攻性的武器作為未來發展的重點?
2011-03-31 10:57:51
- 耿雁生:
這個問題請總裝的范建軍副局長回答。
2011-03-31 10:59:32
- 范建軍:
剛才提到的問題,應該屬于武器裝備發展的方向和重點問題。關于武器發展的方向和重點,剛才蔡懷烈副局長已經做了有關回答。我要補充的是,我軍裝備建設將繼續服從服務于國家發展戰略和安全戰略,以經濟發展和科技進步為依托,加快推進高新技術武器裝備發展,重點發展適合國土防衛需要的第三代武器裝備,努力填補裝備體系空白。同時,要加強對現有裝備的升級改造,繼續做好搶險救災、國際維和等非戰爭軍事行動的裝備保障,努力構建規模適度、精干高效的現代化武器裝備體系。
我軍發展了幾型新型的武器裝備,剛才問到這是否意味著防御性國防政策發生改變,耿局長已經作了扼要的回答。至于武器裝備的進攻性與防御性,在某種意義上講,攻和防既對立又統一,可以相互轉換,純粹防御性的武器裝備也是不存在的。需要強調的是,中國奉行防御性的國防政策,永遠不會改變,絕不與任何國家搞軍隊競賽,絕不超出國力發展武器裝備。
2011-03-31 10:59:45
- 香港南華早報記者:
請問一個問題,說到搶險,解放軍在以往搶險的行動中取得了很多成績。但是,像針對日本福島核電站這樣的危機或者類似相關的核危機,是不是也要我們解放軍去搶險?而且我們解放軍是不是有這樣的能力經過這樣的訓練,有足夠的人力裝備和經驗去處理這樣的危機呢?是不是我們也可以向日本傳授一些經驗,因為總是解決不了,我們也很關注,對我們的健康也會有一些影響。
2011-03-31 11:03:10
- 耿雁生:
這個問題請總參的蔡懷烈副局長回答。
2011-03-31 11:04:07
- 蔡懷烈:
我理解這個問題的要點是關于核安全問題的。日本福島核電站發生核泄漏以后,我們立即對軍用的核設施進行了全面檢查,中國的軍用核設施處于安全狀態。中國軍隊一貫高度重視核安全工作,堅持把確保核武器絕對安全、絕對可靠作為工作的重中之重,通過建立軍事核安全管理機構和專業技術力量,健全完善法規和配套制度,嚴格審查審批和嚴密組織涉核活動,加強核應急救援訓練和核應急處理能力建設,改善核安全保障手段,對核武器、核裝備、核設施以及核活動實施全壽命、全過程的有效管理,有力保證了中國的核武器和軍用核設施的安全。
2011-03-31 11:04:17
- 耿雁生:
我再補充一點。這些年,中國政府和軍隊加大了應急專業力量的建設,其中剛才提到的我們有八支專業應急救援隊伍,就包括核安全應急救援分隊,這些隊伍已經建立起來了,并進行了相應的培訓,一旦出現核安全問題,軍隊相應的核安全應急分隊會按照國家的統一部署,積極發揮作用。
2011-03-31 11:05:55
- 南方都市報記者:
我有兩個問題。第一個問題,根據媒體的報道,我看到今年中國解放軍要加薪,請對這個消息予以證實。第二個問題,我記得去年6月份中央決定把黨內的巡視制度擴大到軍隊,現在大半年過去了,我想知道軍隊的巡視制度試點進展如何?有沒有計劃在全軍都使用巡視制度?這個巡視制度取得的效果怎么樣?
2011-03-31 11:06:53
- 耿雁生:
加薪的問題,請總后的彭振海副局長回答;巡視制度問題,請總政的楊慶堂副主任回答。
2011-03-31 11:07:37
- 彭振海:
目前,中國軍隊的加薪問題正在研究當中,有進一步的消息,我們會及時通報。
2011-03-31 11:08:02
- 楊慶堂:
根據中央軍委決定,目前我軍各級已經建立了黨內巡視制度,這項制度的實施,對于加強對黨員領導干部的監督、促進軍隊思想作風建設起到了重要作用。
2011-03-31 11:08:22
- 主持人 郭衛民:
今天的發布會到此結束,謝謝各位。
2011-03-31 11:08:47
圖片內容:
會前現場
中國網做好直播準備
國新辦新聞局局長郭衛民
國防部新聞事務局局長、國防部新聞發言人、大校耿雁生
總參作戰部戰略規劃局副局長、大校蔡懷烈
總政群工辦副主任、大校楊慶堂
總后司令部戰勤計劃局副局長、上校彭振海
總裝綜合計劃部綜合局副局長、大校范建軍
中國國際廣播電臺記者提問
歐洲新聞臺記者提問
中央電視臺記者提問
新聞發布會全景
視頻地址:
- mms://wmv.china.com.cn/dianbo/zhibo/2011/20110331.wmv
相關新聞:
- “十一五”時期推進國防和軍隊建設科學發展紀實
- 胡錦濤:推進國防軍隊現代化 做好軍事斗爭準備
- 消減10億歐元國防開支 荷蘭軍隊或取消坦克裝備
- 科威特向巴林派海軍部隊 巴國防軍司令表示歡迎
- 中國國防精確制導武器打擊偽裝技術研究取得突破
圖片大圖:
會前現場
中國網 王銳
中國網做好直播準備
中國網 王銳
國新辦新聞局局長郭衛民
中國網 王銳
國防部新聞事務局局長、國防部新聞發言人、大校耿雁生
中國網 王銳
總參作戰部戰略規劃局副局長、大校蔡懷烈
中國網 王銳
總政群工辦副主任、大校楊慶堂
中國網 王銳
總后司令部戰勤計劃局副局長、上校彭振海
中國網 王銳
總裝綜合計劃部綜合局副局長、大校范建軍
中國網 王銳
中國國際廣播電臺記者提問
中國網 王銳
歐洲新聞臺記者提問
中國網 王銳
中央電視臺記者提問
中國網 王銳
新聞發布會全景
中國網 王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