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動標題
- 國新辦就中國承辦天津氣候變化國際談判會議情況舉行發布會
活動描述
- 國務院新聞辦公室定于2010年9月29日(星期三)上午10時,在國務院新聞辦公室新聞發布廳(朝陽門內大街225號)舉行新聞發布會,請國家發展改革委副主任解振華介紹中國承辦天津氣候變化國際談判會議的情況,并答記者問。中國網現場直播,敬請關注!
文字內容:
- 主持人 華清:
女士們、先生們,上午好。歡迎大家出席今天的新聞發布會。中國承辦的氣候變化國際談判會議將于10月初在天津市舉行,今天我們特地請來國家發展改革委副主任解振華先生,向大家介紹中國承辦天津氣候變化國際談判會議的情況,并回答大家感興趣的問題。現在先請解主任介紹情況。
2010-09-29 09:53:15
- 解振華:
各位新聞界的朋友們,大家上午好。很高興出席今天的新聞發布會,主要是向大家介紹一下我國承辦天津氣候變化國際談判會議的情況。
2010-09-29 09:58:36
- 解振華:
經國務院批準,我國決定承辦《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長期合作行動特設工作組”第12次會議及《京都議定書》“關于附件一國家進一步減排義務特設工作組”第14次會議。會議將于10月4日至9日在天津市梅江會展中心舉行。9月28日至10月3日還將先后舉行發展中國家集團和地區的預備性磋商會議。
2010-09-29 09:59:32
- 解振華:
天津會議是年底墨西哥坎昆會議之前的最后一次正式談判會議,預計屆時將有來自公約和議定書締約方以及觀察員國、聯合國相關機構、政府間組織、非政府組織和媒體約3000人與會。
2010-09-29 10:00:05
- 解振華:
我國政府承辦此次會議的目的是維護公約、議定書的談判主渠道地位,按照巴厘路線圖推動雙軌談判進程,為年底的坎昆會議取得全面、平衡的積極成果做出貢獻。這也是中國政府第一次承辦聯合國框架下的氣候變化正式談判會議。
2010-09-29 10:00:32
- 解振華:
為辦好此次會議,中方成立了由國家發展改革委、外交部和天津市政府牽頭,各有關部門參與的“東道國組織委員會”,指導會議相關籌備工作。目前會議的準備工作已基本就緒。在這次會議之后,10月10-11日,還將在天津召開中國、印度、巴西、南非“基礎四國”氣候變化部長級會議,這次會上還邀請了77國集團主席國等其他發展中國家的代表參加,共同來推動全球應對氣候變化的進程。
下面,我愿意回答大家有關氣候變化問題的提問。
2010-09-29 10:00:51
- 主持人 華清:
現在請記者朋友們提出感興趣的問題,并報所代表的新聞機構。
2010-09-29 10:03:18
- 中央電視臺記者:
解主任你好,請問中國政府承辦這次會議的考慮是什么?為承辦這次會議中方都做了哪些準備工作?目前進展怎樣?中方對天津會議的成果有什么期待?中方將在這次會議上發揮怎樣的作用?
2010-09-29 10:03:33
- 解振華:
這次會議選在天津的梅江會展中心召開,是因為這次會議的規模比較大,有3000多人來參會,會期比較長,包括磋商會、談判會,大體上需要12天時間。會議對會場設施要求也比較高。天津梅江會展中心硬件條件比較好,同時也有舉辦夏季“達沃斯”論壇大型會議的經驗。天津市對此很重視,給予這次會議很多后勤、行政方面的支持。這次會議是中國政府為推動氣候變化談判做出的實質貢獻。為辦好此次會議,我們組成了由發改委、外交部和天津市政府牽頭,各相關部門參與的籌備機構,對這次會議給予了從資金到后勤的各方面的支持。
2010-09-29 10:04:25
- 解振華:
我們是承辦方,會議的主辦方還是《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秘書處。我們希望通過承辦這次談判會議,推動氣候變化談判沿著公約、議定書雙軌談判機制,按照巴厘路線圖的授權取得進展,將哥本哈根會議取得的政治共識反映到談判最后的結果當中去,從而為推動氣候變化談判進程做出貢獻。
2010-09-29 10:08:39
- 解振華:
去年的哥本哈根會議就某些問題達成了一些政治共識,并沒有形成有法律約束力的文件。今年4月、6月、8月已經分別進行了三次談判會議,天津會議是今年的第四次談判會議,也是今年年底坎昆會議之前的最后一次談判會議,會議的進展將會影響坎昆會議成果。
2010-09-29 10:11:58
- 解振華:
按照巴厘路線圖的授權,坎昆會議應該就應對氣候變化的長期目標、減緩、適應、資金、技術轉讓、森林、透明度等問題取得進展。到目前為止,在議定書工作組形成了“主席案文”,還沒有形成“談判案文”;公約工作組已經形成了由締約方主導的“談判案文”。天津會議應該在“談判案文”的磋商進一步消除分歧,擴大共識,爭取積極進展。天津會議能否取得進展,對坎昆會議的成果有重要影響。我們希望在天津會議上,各方充分展現積極的政治意愿,將政治意愿變成實際行動,推動談判取得積極進展。中方將一如既往地在談判中發揮積極的、建設性的作用。
2010-09-29 10:14:14
- 中國日報記者:
今年年底將在坎昆召開《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第16次締約方大會,以及《京都議定書》第六次締約方大會,中國對坎昆會議有什么期待?
2010-09-29 10:19:32
- 解振華:
坎昆會議根據巴厘路線圖的授權要解決的問題,我剛才已經做了介紹。從目前的談判進程來看,有些問題已經有了一些共識,但在另一些問題上還有分歧。各國對坎昆會議的預期都比較務實。我們希望通過大家的努力,消除一些分歧,取得比較多的共識。目前看來,坎昆會議可能達成階段性的有限目標,坎昆會議之后還要按照巴厘路線圖授權和雙軌制繼續談判,爭取在明年的南非會議上達成有法律約束力的協議,為此,各方還應做出積極的努力。
2010-09-29 10:20:14
- 路透社記者:
除了這個會議之外,中國也在制定下一個五年規劃,其中一項重點工作就是應對氣候變化和控制碳排放問題,解主任能否介紹規劃里應對氣候變化和控制碳排放主要會有什么樣的內容?五年之后中國的碳排放會是什么情況?
2010-09-29 10:24:31
- 解振華:
中國在哥本哈根會議之前宣布了到2020年要在2005年的基礎上單位GDP二氧化碳的排放降低40%-45%,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比重要達到15%左右,增加4000萬公頃的森林面積和13億立方米森林蓄積量的目標。這是中國應對氣候變化的行動目標。
我們現在正在制定“十二五”規劃,將把應對氣候變化的目標進行分解,單位GDP的能耗、碳排放強度、可再生能源比重以及森林碳匯都可能納入“十二五”規劃當中,有些是要作為約束性指標來進行實施。
2010-09-29 10:26:13
- 解振華:
為落實這個目標,我們將進一步加強應對氣候變化的法律法規建設,從勸導人們節能環保、減少溫室氣體排放,逐步過渡到依靠法律法規約束規范整個社會轉變發展方式、調整結構、改變消費方式,使我們的社會更加節能、環保、低碳。
我們還將進一步加快產業結構的調整,繼續加大節能減排的力度,發展可再生能源,努力提高非化石能源在一次能源中的比重。我們會在“十二五”期間繼續堅持“十一五”采取的節能減排措施,有些措施還要進一步加大力度。
2010-09-29 10:30:20
- 解振華:
應對氣候變化,技術創新是關鍵,我們要大力研發和部署低碳技術,用低碳技術改造傳統產業,要在工業節能、建筑節能、交通節能等各個領域進一步實施節能減排重點工程。最近我們在五省八市搞了低碳省區和低碳城市試點,通過試點,確定在一個地區做好應對氣候變化工作,需要制定哪些相配套的政策,需要推廣哪些技術,需要如何轉變生產方式、消費方式,最后形成鼓勵性的政策,在全國進一步進行推廣。
2010-09-29 10:33:14
- 解振華:
我們將進一步堅持和完善中國節能減排統計、監測、考核的體系,實行節能減排問責制,增加各個省、各個地方、各個單位在這方面的透明度,加強整個社會的輿論監督。通過各方面的努力,爭取實現已經確定的應對氣候變化的目標。
在“十二五”期間,我們還將更多地利用經濟手段, 通過價格、稅收、財政的鼓勵性政策來推動整個社會向節能、環保、低碳轉變。總之,“十二五”期間,為了落實應對氣候變化的目標,中國的經濟社會發展會更加注重節能環保,按照低碳綠色的方向來進一步轉變我們社會的發展方式和生活方式。
2010-09-29 10:38:41
- 鳳凰衛視記者:
關于目標的問題,中國提出了到2020年單位GDP二氧化碳排放要比2005年降低40%-45%的目標,有些國家對這個目標的評價不一樣,有的國家覺得這個目標好像還有提高的余地,請問您對這個事情是如何看待的,中國會為了墨西哥會議取得成果把這個目標提高嗎?
2010-09-29 10:41:24
- 解振華:
我先明確一下,中國已經宣布的應對氣候變化行動目標是不附加任何條件的,我們會努力確保目標的實現。實現這個目標,需要付出相當大的努力。
中國還是一個發展中國家,我們的人均GDP只有3700多美元,按照聯合國的標準我們還有1.5億貧困人口。中國還要繼續發展,不斷改善人民的生活條件,同時還要在發展中保護環境。中國既要發展又要應對氣候變化、控制溫室氣體排放,面臨的任務還是非常艱巨的。目前我們的結構性矛盾還比較突出,煤在一次能源當中所占的比重還是相當大的。為了在發展當中控制溫室氣體的排放,一定要在提高經濟增長的質量上下功夫,所以我們制定了提高單位GDP能效的目標。這是我們結合中國的國情提出的努力方向。
2010-09-29 10:43:21
- 解振華:
為了實現“十一五”期間中國單位GDP能耗降低20%左右的目標,在“十一五”前四年在結構節能方面主要是淘汰落后產能,淘汰了小火電機組6000萬千瓦,淘汰了落后的煉鐵產能8712萬噸、煉鋼產能6038萬噸、水泥產能2.14億噸,總共節約了約1.1億噸標煤的節能量。今年我們還計劃關停小火電機組1000萬千瓦,淘汰落后的煉鐵產能2500萬噸、煉鋼產能600萬噸、水泥產能5000萬噸,將再形成1600萬噸標煤的節能量。
2010-09-29 10:47:59
- 解振華:
到今年7月份,我們完成了淘汰小火電機組1000萬千瓦的任務,也就是說中國五年里淘汰小火電機組將近7000萬千瓦。這是什么概念?英國全國裝機容量6000多萬千瓦,我們淘汰的落后產能總的規模已經超過英國全國的火電裝機容量。
在“十一五”前四年,中央財政和預算投資1285億元,今年還要投入833億元,主要用于節能環保的工程。中央支持補貼的2000多億資金只占全國節能環保總投資的10%-15%。這說明我們為實現單位GDP能耗降低的目標付出了巨大的努力。
2010-09-29 10:51:43
- 解振華:
除了加大投資以外,“十一五”期間我們還出臺了價格、稅收、財政等鼓勵性政策,包括對節能技術采取“以獎代補”的政策,對節能產品采取了優惠性的鼓勵政策。到目前為止,我們估計節能減排的目標還是有望實現的。“十二五”、“十三五”還有相當長的時間,為達到到2020年的目標還要付出相當的努力,因為容易解決的問題在“十一五”已經大體解決,到“十二五”、“十三五”的時候困難會更大,所以這個目標不是輕而易舉能夠實現的。
2010-09-29 10:58:25
- 法新社記者:
剛才提到在接下去的五年計劃中會提出一些價格和稅收的激勵措施,能否具體介紹一下是哪些激勵措施?能否跟我們確認一下,是否會有碳排放的稅收,會對中國的碳排放產生多大的影響?
2010-09-29 10:58:41
- 解振華:
我們在促進節能、提高能效、發展可再生能源方面已經采取了很多價格、稅收方面的政策,這幾年在煤、油方面也開始實行資源性產品價格的定價機制,最近又開始發展合同能源管理,也就是節能的服務產業。對這個產業我們作出了規定,要給采取合同能源管理的企業三年減稅、三年免稅的政策。對發展可再生能源的企業,有稅收上減免的優惠,對上網電價也有一些鼓勵性的措施。利用節能技術對落后的設備進行節能技術改造的項目,我們給予15%的財政補貼,通過“以獎代補”的政策給予補貼。對節能產品也實行了一系列的鼓勵政策,比如對使用節能燈,財政上補貼50%,地方政府在中央政府補貼的基礎上又補貼了50%。對節能空調、節能電機等一些節能產品,財政上也給予了補貼。
2010-09-29 10:59:27
- 解振華:
我們鼓勵電廠脫硫,對脫硫電廠的上網電價每一度電增加了0.15元,通過這類價格、稅收、財政補貼的政策鼓勵整個社會在節能環保方面采取更多的行動。所有這些經濟政策,我們在“十二五”期間還會繼續堅持,繼續完善,根據發展還會建立一些新的經濟政策,更多地采用鼓勵性政策、刺激性政策,讓大家節能減排。
2010-09-29 11:03:53
- 北京電視臺記者:
第一個問題,目前中國的碳交易市場,中國的清潔發展機制項目在國際市場的競爭力如何?這些項目對應對氣候變化發揮了哪些作用?第二個問題,對一些地方盲目采取限電、限產,甚至是通過停限民用電來達到“十一五”節能減排目標的問題,在“十二五”會不會增加一些懲罰性措施?
2010-09-29 11:04:35
- 解振華:
關于清潔發展機制,這是《京都議定書》中提出的利用市場減少溫室氣體排放,使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取得雙贏一個很好的機制。到目前為止中國政府已經批準了2600多個清潔發展機制項目,在聯合國注冊的也有900多個,每年產生的減排量近2.3億噸二氧化碳當量,累計獲得簽發的減排量近2.2億噸,為全球減少溫室氣體排放做出了實際的貢獻。
2010-09-29 11:05:30
- 解振華:
在碳交易方面,大家也比較關心中國能夠走多遠。要進行碳排放權交易,國家必須有碳排放的總量控制,根據總量對各個企業、各個地方分配減排量。因為有了總量控制才能有成本,有了成本才能有價格,有了價格才能通過最低的成本減少二氧化碳的排放,才能進行市場交易。中國現在還沒有確定減排總量,因此還不具備進行交易的基礎。也就是說,中國現在進行碳排放權交易的條件還不成熟。但是我們已經在北京、天津、上海建立了三個產權交易所,開展自愿減排的碳交易試點。隨著應對氣候變化進程的加快,中國采取的各項政策措施會越來越嚴格,減排目標可能也會越來越定量化。在這個基礎之上,我相信中國開展碳排放權交易、利用市場的辦法來實現減排的做法都會實現,但是要有一定的時間過程。
2010-09-29 11:13:53
- 解振華:
最近為了實現“十一五”單位GDP能耗降低20%的目標,各個地方都在為了完成任務做最后的努力。可能個別地方采取了一些錯誤的做法,這些做法我們是反對的。比如說河北省有一個縣,為了完成任務,不光是對高耗能的企業采取了限電的措施,也對老百姓的用電采取了一些限電措施,這個做法是錯誤的,是跟我們實現節能減排的初衷完全違背的。
今年為了實現這個目標,國務院發了12號文件,要求要對高耗能、高排放的設備進行淘汰,所以各地也都在采取一些積極的措施,但是在這個過程中難免出現一些地方沒有按照要求去做的現象。實現節能減排是一個長期的目標,我們要嚴格地依法依規辦事。對剛才我提到的這個縣的情況,河北省馬上進行了糾正,國務院也要求國家發改委對完成今年年底的任務作出新的部署。現在各地正在按照國務院12號文件的要求積極采取措施。我們相信在“十二五”期間,節能減排的政策、措施、機制會更完善,這種長效的機制要長期堅持下去,使我們社會的產業結構、經濟結構、能源結構逐步按照低碳環保的要求進行轉變。
2010-09-29 11:14:05
- 解振華:
我們要求各地積極采取措施。北京市已經超額完成任務,這樣的地方還要一些,爭取任務完成得更多一點。已經完成任務的地方,還要鞏固現在的成果,爭取多完成一點。還有幾個省現在還沒有完成任務,但已經按照預案采取措施,爭取在最后一年努力完成任務。我相信,“十一五”確定的節能減排目標還是能夠實現的。
2010-09-29 11:17:11
- 香港南華早報記者:
第一個問題,在美國國內氣候立法低迷的情況下,中國將如何推進氣候談判的進程?中國有沒有意愿、有沒有可能在未來的氣候談判中扮演領導者的角色?第二個問題關于拉閘限電,很多聲音說拉閘限電是因為“十一五”節能減排指標在制定和分配上不夠合理,您剛才說也缺乏長效機制。有沒有考慮在“十二五”時期調整節能減排指標制定和分配的方式?
2010-09-29 11:19:18
- 解振華:
先說一下國內的情況。國內“十二五”節能減排目標在向各地分解的時候也考慮了各地發展的情況,比如海南省經濟總量低,當時節能的目標只分配了12%,有些西部地區分配了15%,有些資源性的大省潛力比較大,我們確定為20%,最大的達到22%。總的來說,“十一五”指標分配還是有些問題,準備在“十二五”期間將根據各地的資源稟賦、發展水平和技術上的能力,進一步完善“十二五”能源強度指標。為了防止“鞭打快牛”,我們規定“十二五”節能減排的指標是以2005年為基數,爭取“十二五”指標分配更科學、更合理。
2010-09-29 11:20:16
- 解振華:
國際上應對氣候變化的談判進程主要是以“公約”、“議定書”、“巴厘路線圖”為法律基礎,哥本哈根協議是沒有法律約束力的政治文件,要把哥本哈根協議的政治共識反映到今后的談判案文中。在“公約”下和“議定書”下的雙軌制談判,要體現公開透明、廣泛參與和協商一致的原則。
氣候變化影響了人類的生存和長遠發展,所以各國政府都應該以負責任的態度積極參與到整個談判當中去。中國政府在整個的談判進程當中始終積極參與,發揮著積極的建設性作用。根據巴厘行動計劃和公約、議定書的要求,發展中國家該做的,中國都積極地采取了行動。我們在所有的談判議題上都提出了中國政府的立場和建議,體現了我們積極和負責任的態度。
2010-09-29 11:22:37
- 解振華:
剛才提到美國政府,美國國內因為面對金融危機,經濟、就業方面有很多困難,關于氣候變化的立法一直沒有通過。在應對氣候變化和處理國內發展問題方面,不光是美國,各國都有自己的難處,中國也有難處,中國是發展中國家,我們既要發展又要改善民生,還要控制溫室氣體的排放、保護環境。中國的問題可能比發達國家的問題更多,困難會更大。但是為了人類共同的目標、共同的利益,大家都應該采取積極的措施,這是我們應對氣候變化應該采取的負責任態度。
2010-09-29 11:27:22
- 解振華:
我們希望發達國家按照公約、議定書的規定和巴厘路線圖的要求,大幅度地率先減排,要為發展中國家提供資金和技術轉讓的支持,幫助發展中國家在應對氣候變化能力方面做得更多,做得更好。中國作為發展中國家,也將盡最大的努力,采取積極的措施,增加行動的透明度,為應對氣候變化做出自己的貢獻。我們希望在全球應對氣候變化的過程中,世界各國能夠同舟共濟,力盡所能,共同應對氣候變化。
2010-09-29 11:28:59
-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
請問解主任,就目前美國在氣候談判中的立場,談到中國要發揮積極建設性作用,這種情況下中國如何發揮積極建設作用。之前你們曾經表示過“國際氣候談判不是沒有美國就不能進行”,如果在沒有美國的情況下進行國際氣候談判,您認為中國主導的“基礎四國”是否會繞開美國呢?
2010-09-29 11:31:22
- 解振華:
應對氣候變化是全人類共同的事業,需要各國都負責任地參與,特別是中美兩國的參與,是非常重要的。現在中國和美國之間,中國和歐洲之間,中日、中加、中澳,中國和印度、巴西、南非,以及中國和77國集團以及其他發展中國家,都有磋商、對話、合作的機制,應該說這些機制和渠道都是很暢通的,應當通過各國共同協商,共同努力,來推動整個談判的議程。談判還是要堅持公開透明、廣泛參與、協商一致的原則。在所有的關鍵問題上,需要各國采取一些靈活的姿態,作出一些妥協,最后達到一個大家都不滿意但是都能接受的結果,也就是我們談判最后的結果。
2010-09-29 11:32:21
- 解振華:
在氣候變化問題上,中國和美國既有政策對話渠道,也有務實合作的項目。我們希望通過磋商的機制縮小大家的分歧,找到更多的共識,推動整個談判取得積極的進展。我相信,天津會議、坎昆會議和明年的南非會議,都會對全球應對氣候變化產生積極的作用。
歡迎中國的媒體到天津會議、坎昆會議去,參與到應對氣候變化的進程當中去,體會一下國際上應對氣候變化的熱情。謝謝大家的支持。
2010-09-29 11:35:37
- 主持人 華清:
謝謝。今天的發布會到此結束。
2010-09-29 11:37:17
圖片內容:
新聞發布會前現場
中國網做好直播準備
國新辦新聞局副局長華清
國家發展改革委副主任解振華
新聞發布會主席臺
中央電視臺記者提問
中國日報記者提問
路透社記者提問
鳳凰衛視記者提問
法新社記者提問
北京電臺記者提問
新聞發布會全景
視頻地址:
- mms://wmv5.china.com.cn/VOD/olderDatazb/olderDatagwyxwbxwfbh/100929.wmv
相關新聞:
- 環保部將推出中國環境標志框架下的低碳產品認證
- 應對氣候變化任務艱巨 住建系統十項措施加強減排
- 解讀中國應對氣候變化的政策與行動
- 中國應對氣候變化政策與行動 與國際社會攜手應對
- 氣候變化之中國行動 與國際攜手應對
- 發改委稱新項目將實行前置否決 須過節能評估關
圖片大圖:
新聞發布會前現場
中國網 王銳
中國網做好直播準備
中國網 王銳
國新辦新聞局副局長華清
中國網 王銳
國家發展改革委副主任解振華
中國網 王銳
新聞發布會主席臺
中國網 王銳
中央電視臺記者提問
中國網 王銳
中國日報記者提問
中國網 王銳
路透社記者提問
中國網 王銳
鳳凰衛視記者提問
中國網 王銳
法新社記者提問
中國網 王銳
北京電臺記者提問
中國網 王銳
新聞發布會全景
中國網 王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