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動標題
- 國新辦就新中國法治建設成就舉行新聞發布會
活動描述
- 國務院新聞辦公室定于2009年9月22日(星期二)上午10時舉行新聞發布會,請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工委副主任信春鷹和國務院法制辦副主任袁曙宏介紹新中國60年法治建設成就等方面情況,并回答記者提問。中國網進行現場直播,敬請關注。
文字內容:
- 陳文俊:
女士們、先生們,上午好!新中國成立60年來,法治建設取得了長足的發展。法治體系也日臻完善。今天我們請來了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制工作委員會信春鷹女士和法制辦副主任袁曙宏先生,向各位介紹這方面的情況,并回答各位的問題。現在先請信主任做介紹。
2009-09-22 09:51:54
- 信春鷹:
大家好,很高興今天有這樣一個機會向大家介紹建國60年我國法治建設的成就。法治建設是一個國家法律制度成熟的標志。我國社會主義法律制度建設的成就反映了我國社會主義制度發展的歷程,濃縮了我國社會主義制度建設的實踐。
2009-09-22 09:52:55
- 信春鷹:
立法是法治建設的前提。截至2009年8月底,全國人大及其常委會共制定了現行有效的法律229件,涵蓋憲法及憲法相關法、民商法、行政法、經濟法、社會法、刑法、訴訟及非訴訟程序法等七個法律部門;國務院共制定了現行有效的行政法規682件;地方人大及其常委會共制定了現行有效的地方性法規7000余件;民族自治地方人大共制定了現行有效的自治條例和單行條例600余件;5個經濟特區共制定了現行有效的法規200余件;國務院部門和有立法權的地方政府共制定規章2萬余件。
2009-09-22 09:53:46
- 信春鷹:
以憲法為核心,以法律為主干,包括行政法規、地方性法規等規范性文件在內,由七個法律部門、三個層次法律規范構成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已經基本形成,國家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基本做到有法可依,為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實現國家的長治久安提供了有力的法治保障。
2009-09-22 09:54:15
- 信春鷹:
法律體系不是抽象的數字或者指標體系,它是由特定國家法律制度的發展路徑和社會對法律的需求所決定的。在我國社會主義制度下,法律是黨的主張和人民意志的統一。立法從黨和國家發展的大局和實際需要出發,把亟須法律調整、立法條件比較成熟的領域制度化法律化,通過國家的強制力保障實施。這既是我國法律制度發展的成功經驗,也是做好立法工作,發揮法律在社會生活中作用的基本前提。
2009-09-22 09:54:23
- 信春鷹:
我國法律保障了人民當家作主的權力。人民群眾對立法享有知情權、參與權、表達權和監督權。立法通過制度化的渠道凝聚民意,確定共同的行為準則并保證其實施;我國法律確立和維護人民民主專政的國家制度,確立并不斷完善國家的政權結構和組織形式,推進政府職能轉變和管理創新,強化社會管理和社會服務;我國法律確立和維護國家的經濟制度。通過引導、規范、促進保障法律支持的經濟活動、禁止并制裁違法的經濟活動推動經濟的發展;我國法律確立和維護和諧穩定的社會秩序。通過法律手段保障人民群眾享有廣泛的權利、協調社會利益關系、保護環境、保護自然資源,維護人與自然的和諧和經濟可持續發展。
2009-09-22 09:54:47
- 信春鷹:
為了完成到2010年形成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的目標,今年的立法工作有兩個重點,一是抓緊制定和修改在法律體系中起支架作用的法律,在繼續完善經濟、政治、文化領域立法的同時著力加強社會領域立法。二是完成法律清理工作。對已經明顯不適應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需要、前法與后法不盡一致或者不夠銜接、操作性不強的法律規定,通過廢止、修改、解釋、配套等方式進行分類處理,促進法律體系的科學、統一、和諧,保障其實施。
2009-09-22 09:56:39
- 信春鷹:
政府法制建設是我國社會主義民主法制建設的重要方面,依法行政是政府法制建設的基本主題,是全面落實依法治國基本方略的基礎和關鍵。多年來,我國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有效措施切實加強政府法制建設,全面推進依法行政。經過多年來堅持不懈的努力,依法行政取得了重要進展。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2009-09-22 09:56:54
- 信春鷹:
(1)各級政府行使行政權力基本做到了“有法可依”,政府立法質量顯著提高。國務院始終堅持政府立法決策和改革決策的統一。從1979年到2009年8月底,國務院共提請全國人大及其常委會審議法律議案231件,制定現行有效行政法規682件,從1987年建立法規規章備案制度到2009年8月底,國務院部門和有立法權的地方政府共制定規章26308件。更加注重科學立法,民主立法。截至今年8月底,共有53部行政法規草案向社會公開征求了意見。
2009-09-22 09:57:04
- 信春鷹:
(2)政府職能進一步轉變,政府自身建設切實加強。穩步推進行政審批制度改革。國務院和地方各級政府分批取消、調整行政審批項目,國務院分四批取消了1992項行政審批,地方各級政府共取消、調整77692項行政審批。
2009-09-22 09:58:02
- 信春鷹:
(3)改革行政執法體制,推行行政執法責任制,行政執法行為得到嚴格規范。行政執法責任制的推行有效地規范了行政執法行為。
2009-09-22 09:58:32
- 信春鷹:
(4)完善行政監督制度,創新行政監督方式,對行政行為的監督不斷強化。認真實施行政復議制度。各級行政復議機構積極發揮職能作用,及時妥善化解矛盾。目前每年通過行政復議化解的行政爭議超過8萬件。國務院自1987年開始進行法規規章備案工作。目前,當年制定的法規規章基本做到了全部報備,一些與上位法相抵觸的法規規章能夠得到及時處理,有效地維護了法制統一。各地方在國務院的指導下積極探索建立規范性文件備案審查制度,有效地解決了“紅頭文件”“亂”和“濫”的問題。
2009-09-22 09:58:52
- 信春鷹:
(5)行政機關工作人員特別是領導干部依法行政的意識和能力明顯增強。各地方、各部門積極采取各種有效措施對行政機關工作人員進行依法行政培訓,依法行政的理念已經深入人心。
2009-09-22 09:59:53
- 信春鷹:
上面我只是簡單地給大家做一個介紹,下面,我和國務院法制辦袁曙宏副主任愿意回答大家的提問。
2009-09-22 10:00:15
- 中國日報記者:
我想提一個有關民生立法的問題,民生立法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也是十屆、十一屆人大常委立法方面的重點。請問您認為目前民生立法和現實需求方面是否還存有差距?如果有的話,怎么樣進一步完善?謝謝!
2009-09-22 10:00:52
- 信春鷹:
我來回答你的問題。確實,民生立法是當下人大和人大常委會立法的一個重點,那么什么是民生立法呢?一般我們講民生立法是指保護公民的經濟、社會和文化權利的法律,這些權利的保護和一個國家的經濟和社會發展的情況緊密相關。改革開放30年,人民的生活有了很大的變化,我們的社會從溫飽不足,到進入總體小康。但是同時,我們也發現在勞動就業和社會保障、收入分配、教育衛生、公共服務等方面也有一些新的問題,有一些新的需求。正是這樣的背景之下,全國人大常委會把立法的重點更多地轉向民生立法,通過法律手段來調節社會矛盾、平衡社會關系、保障社會公眾特別是弱勢群體的經濟、社會和文化權利。
2009-09-22 10:03:00
- 信春鷹:
近幾年,全國人大常委會修改了義務教育法,大家都很關注這個。義務教育法的修改中最重要的就是以法律的形式規定了義務教育的經費保障機制,就是由公共財政來保障義務教育的經費;也修改了婦女權益保障法,這里面很重要的是把男女平等作為國家的基本國策寫入了法律;還制定了勞動合同法和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來平衡和改善勞動關系;今年年初又通過了食品安全法,從制度上保障食品安全,這也是很重要的民生立法。
2009-09-22 10:06:38
- 信春鷹:
剛才你問到這個領域還有哪些問題,我們還有哪些法律需要制定,應該說這個領域里面的需求還是很大的。我們的經濟確實發展到了小康水平,那么對社會立法,對公民的經濟、文化權利的保障,要求是越來越高;另外一方面,這些立法都涉及到資源,現在我們正在審議的有社會保險法。大家都知道這個是很重要的民生立法,也可能會涉及到各位的權益,因為這是一個社會保險的問題。我們即將要審議是社會救助法,還要制定基本醫療衛生保健法,建設覆蓋城鄉居民的公共衛生服務體系,這些都是我們民生立法中很重要的項目。
2009-09-22 10:10:15
- 中央電視臺記者:
我的問題是,2004年的時候我們的政府提出要用十年左右的時間,基本實現建設法治政府的目標。現在五年已經過去了,我不知道這個目標推進的情況怎么樣?是否能夠如期實現?
2009-09-22 10:12:01
- 袁曙宏:
我來回答這個問題。2004年3月,中國政府發布了《全面推進依法行政實施綱要》,明確提出要通過十年左右堅持不懈的努力,基本實現建設法治政府的目標。這個目標的提出,在世界各國法治發展史上是絕無僅有的,在中國推進依法治國和依法行政的進程當中具有里程碑的意義。
這充分表明中國政府建設法治政府的信心和決心,《綱要》發布之后,全國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國務院58個部委,以及絕大部分的市級政府都發布了《綱要》的實施意見,成立了領導機構,采取了一系列推進依法行政的舉措。國務院每年重點抓一項依法行政的工作和任務,這樣以點帶面來推動依法行政的工作。
2009-09-22 10:12:40
- 袁曙宏:
國務院2004年主要抓了行政許可法的實施,2005年主要抓了行政執法責任制,2006年主要抓了行政復議工作,2007年主要抓了基層政府的依法行政,并于2008年發布了《關于加強市縣政府依法行政的決定》。通過這一系列的重大舉措,應當說五年來,中國政府的法治政府建設取得了重大成就。
2009-09-22 10:16:20
- 袁曙宏:
這些成就主要體現在七個方面:第一,各級政府的行政人員,特別是各級行政領導干部依法行政的意識和能力進一步提高。我們通過學法、用法,通過加強培訓,以及通過在實踐當中鍛煉提高依法行政的能力,各級公務員和各級領導干部都明白了什么是依法行政,為什么要依法行政,如何依法行政,了解了要合法行政、合理行政、程序正當、誠實守信、高效便民、權責一致等法治政府的六個基本要求,也了解了有權必有責、用權受監督、違法要追究、侵權要賠償這樣一些基本理念。
2009-09-22 10:17:19
- 袁曙宏:
第二,政府立法的質量進一步提高,在政府立法的理念上,更加體現科學發展、建設和諧社會和服務型政府的理念,更加體現以人為本;在政府立法的內容上,除了繼續重視經濟調節、市場監管的立法之外,更加重視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的立法;在立法的方式上,更加重視聽取老百姓的意見、網上征求意見、開各種專家座談會,進行深入調研。應當說立法的質量有了較大的提高。
2009-09-22 10:19:14
- 袁曙宏:
第三,科學民主依法決策的體制、機制和制度進一步健全。我們講科學民主決策是國務院的工作規則之一。現在所有關系國計民生的重大決策,關系人民群眾利益的重要事項都要符合客觀規律,經過科學民主論證,符合法律規定,否則都不能夠作出決策。如果是違反客觀規律的決策,沒有遵從民主程序的決策,違反法律規定的決策,造成后果的,必須要追究責任。同時,對決策的實施效果要進行評估。
2009-09-22 10:20:05
- 袁曙宏:
第四,進一步規范行政執法。行政執法涉及到所有老百姓的切身利益。這些年通過相對集中行政處罰權、綜合執法的試點,推進行政執法責任制,健全行政執法的程序和制度,進一步懲治了“亂執法”、“不執法”、侵害老百姓權益的執法行為,應該說執法的質量有了很大的提高。
2009-09-22 10:24:00
- 袁曙宏:
第五,行政機關依法化解社會矛盾和糾紛的成效比較明顯。這些年黨和政府花了很大的精力化解各類社會矛盾和糾紛。行政復議法化解了大量老百姓和行政機關之間的行政爭議,同時行政機關運用行政調解、行政裁決等各種手段來化解民事爭議,在這些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效,有效地維護了社會的穩定。
2009-09-22 10:24:03
- 袁曙宏:
第六,進一步加強了對行政權力的制約和監督。建設法治政府的關鍵是要制約和監督行政權,各級政府自覺接受人大的監督、政協和民主黨派的民主監督、人民法院的依法監督,包括諸位記者在內的新聞監督、社會監督,這樣防止權力濫用、防止權力腐敗,取得了相當的成效。
2009-09-22 10:25:22
- 袁曙宏:
第七,依法行政的體制進一步完善。我們通過行政管理體制改革、機構改革,包括記者朋友關心的大部制改革,通過行政審批制度改革等一系列措施,進一步促進了政府職能的轉變、政府管理方式的創新。這樣行政管理體制更加完善,依法行政的體制也更加完善。
2009-09-22 10:26:06
- 袁曙宏:
我上面講的七點就是《全面推進依法行政實施綱要》所規定的法治政府要在七個方面所取得的進展。我們從行政管理的體制、立法、決策、執法、糾紛解決、權力監督,到各級公務員和政府的領導干部依法行政的意識和能力,在這七個方面我們都取得了很大的成就。我們在中國共產黨和中央政府的領導下,在全國人民的支持下,經過十年左右堅持不懈的努力,中國建設法治政府的目標一定會實現。
2009-09-22 10:27:06
- 香港大公報記者:
兩個問題。第一,不久前全國人大通過了《關于積極應對氣候變化的決議》,請問當時出臺這個《決議》的考慮是什么?如何和政府應對氣候變化政策相銜接?第二,近年來中國東海和南海關于海上領土主權的問題和東亞、南亞一些國家的爭端比較突出,現在東南亞一些國家通過立法來確定海上疆域面積和海上疆域領土主權。現在很多學者提出建議,中國如果確定東海和南海海上疆域的領土主權,應該通過法治來解決,不知道中國在下一步有沒有這方面的計劃?謝謝!
2009-09-22 10:29:56
- 信春鷹:
我先來回答應對氣候變化的問題。8月份的常委會通過了《關于積極應對氣候變化的決議》。大家知道由全國人大常委會來發布決議,通常表明這是一個非常重要的事項,因為我們很少用這種決議的方式。全國人大常委會發布了《關于積極應對氣候變化的決議》,表現了我們這個國家對于這個事項的高度重視。
氣候變化問題表面上看起來是個環境問題,實際上也是一個發展問題,如果我們分析和研究氣候變化中的人為因素,全世界都有共識,就是工業革命以來人類活動特別是發達國家的經濟活動是全球氣候變化的主要原因。
2009-09-22 10:34:20
- 信春鷹:
對于氣候變化這樣的問題,沒有任何一個國家可以置之度外,所以我們中國也是高度關注這個問題。全國人大常委會在這方面的工作可以分為四個方面:第一,批準相關的國際公約;第二,制定相關的法律。現在我們的法律體系中有節約能源法、可再生能源法、循環經濟促進法等一大批法律,都是和保護環境、應對氣候變化相關的;第三,批準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綱要。大家知道保護環境、堅持可持續發展是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綱要中的重要內容;第四,通過積極應對氣候變化決議,就是我開頭講的方式。全國人大常委會的立場和政府的立場是一致的,但是我們的側重點有不同。在哥本哈根會議上,我國政府強調了應對氣候變化的四項原則,全國人大是從自己的職能和職責的角度,來關注和促進應對氣候變化的工作。
2009-09-22 10:38:20
- 信春鷹:
關于剛才記者提的第二個問題,我們已經關注到東南亞有些國家的做法,我們也關注到國內有些學者的建議,我們正在針對這些問題進行研究。
2009-09-22 10:38:24
- 法制晚報記者:
前不久有媒體報道,在浙江出臺了一個新規,說交通肇事報警不能認定為自首,但是在北京判刑的時候,報警算自首。請問您對浙江的新規持什么態度?如何解決各地案件量刑依據不統一的問題?
2009-09-22 10:38:55
- 信春鷹:
法制統一是我們國家一個非常重要的原則。為了維護法制統一,我們有很多的制度,其中有一項制度就是備案審查制度。在這個制度里面,最高人民法院做的司法解釋要報全國人大常委會審查,審查它是不是和立法的原意和精神相一致。從制度上來講,你剛才提到浙江出臺的這個新規,它不算是司法解釋,我們已經注意到社會的這些關注,我們會通過制度性的渠道和最高人民法院進行溝通。
2009-09-22 10:41:22
- 新華社記者:
我有一個問題請問袁主任,行政復議制度是行政監督制度的一個重要方面,我們在材料當中也看到了,我們每年通過行政復議化解的行政爭議大約在8萬件,能不能請您把數字詳細說明一下?另外,請問國務院每年收到的這個層面的行政爭議大概在多少?它的處理結果是怎樣的?另外,今年是行政復議法頒布10周年,行政復議工作在十年當中發揮了什么樣的作用?當前還存在什么樣的問題?謝謝!
2009-09-22 10:43:11
- 袁曙宏:
我來回答這個問題。再過幾天我們就要迎來新中國60歲生日。同時非常榮幸的是行政復議法的實施日期與新中國成立是同一天,當然行政復議法是10周年的生日。行政復議法實施以來取得了很大的成績。行政復議作為解決行政機關與老百姓行政爭議的一個有效途徑,主要有三個特點:一是方便老百姓。老百姓申請行政復議,包括參加行政復議案件的審理都非常方便;二是快捷高效。受理審理案件都很快,一般案件兩個月審完;三是不收費。行政復議法明確規定行政機關審理行政案件不能收費。所以行政復議法基于這些特點,受到了人民群眾的廣泛歡迎。
2009-09-22 10:44:15
- 袁曙宏:
行政復議法的實施主要有三個方面的成效和作用:一是化解行政機關與老百姓之間的糾紛,每年受理行政復議案件約8萬件,其中,行政機關直接糾正違法和不當的行政行為、撤銷違法行政行為占到14.67%。同時由于老百姓提起了行政復議,行政機關發現做錯了,主動改正,或者和解、調解的又占了18.92%,兩個加起來是33.59%,這樣化解了許多矛盾和糾紛。
2009-09-22 10:45:50
- 袁曙宏:
二是保護了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的合法權益。通過撤銷、糾正行政機關的違法行政行為,使老百姓的權益得到保護。
三是有效地制約了和監督了行政權,推進了行政機關依法行政。雖然現在看糾正行政機關違法不當行政行為只有30%多,這個比例已經很高了,但實際上更大量的違法行政行為、不當行政行為被消滅、被遏制在萌芽狀態。行政機關本來可能想作出違法或不當的行政行為,但一看它的行為被撤銷了、被糾正了,違法行政行為就停止了,這是一個更大范圍的作用。當然行政復議法實施當中也存在一些問題,有些行政機關行政復議的意識不是很強,行政復議的體制、機制、制度還不是很完善,有些行政復議的案件質量不是很高,行政復議案件受理的總體數量偏少。
2009-09-22 10:50:02
- 袁曙宏:
解決這些問題,需要通過修改行政復議法、加大行政復議法的實施力度來解決。我們要探索進一步改革行政復議的體制,比如相對集中行政復議權,探索行政復議委員會制度。通過這些措施,發揮行政復議作為解決行政機關與老百姓之間行政爭議的主渠道作用。國務院每年收到的行政復議案件,每年大概有1000件左右,但是由于有很多不符合受理條件,實際審理的可能有200到300件。至于老百姓的勝訴率大體跟全國的平均數差不多。
2009-09-22 10:53:06
- 人民日報記者:
請問8月底召開的十一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次會議審議了行政強制法草案,這部草案也是第三次審議,請問這部草案能不能在2010年或者之前通過?
2009-09-22 10:54:24
- 信春鷹:
全國人大常委會審議法律一般是三審,一個法律草案要通過一般要有三審。但是行政強制法現在已經到了第三審,我們可能還會有第四審,因為有一些比較重要的、比較復雜的法律,可能需要多次審議,比如物權法就審了8次。我自己認為行政強制法是我國法律體系中很重要的一部支架性的法律,應該能在明年年底之前通過。
2009-09-22 10:55:19
- 鳳凰衛視記者:
有一個問題請問人大法工委的信主任,十七屆四中全會提出依法加強對領導干部利用職務為本人或者特定關系人謀取不正當利益進行監督,而且特別強調了對住房、投資、配偶子女從業等情況加強監管。既然說了依法,我就想問人大在立法方面對這幾個具體的方面是不是會有具體的配套措施和動作。中國政府一直強調反腐的問題,您能給我們說一下法治建設中有哪些立法可以反映出來嗎?
2009-09-22 10:56:45
- 信春鷹:
我先給你介紹一下中國現有的法律有哪些是用來反腐敗的。反腐敗我們需要制度建設,這個制度建設一直在進行。在我們現在的法律體系里面,反腐敗的法律制度大概有幾個層面:第一,政紀;第二,黨紀;第三,行政法,最嚴格的是刑法。
前兩個,政紀和黨紀可能袁主任知道得更多,對于我的工作來說,我認為現在我們的行政法律里面,有很多的反腐敗規定,比如說行政監察法、公務員法,行政法里面對于這些腐敗行為,有很多嚴格禁止和處罰的規定,刑法更為嚴格。
關于四中全會提到的申報制度,我的理解是我們在這個領域的法治建設,可能以法律的形式,也可能是以黨紀和政紀的形式,這都是廣義的制度建設的內容。
2009-09-22 10:59:01
- 北京電視臺記者:
我想問一下發言人,是否考慮對動物保護進行立法,現在是否有必要?第二,現在是否存在著熱點事件出現以后相關的法律才跟進的現象,對于這種立法的滯后性問題,應該怎么樣解決?
2009-09-22 11:01:50
- 信春鷹:
你的第一個問題我覺得指向不是很清楚,你說動物保護,實際我們國家有一個野生動物保護法。動物和野生動物在你的概念里面是不是有一個區分?
你講的立法跟著焦點事件的問題,這就是各自的理解不同。法律制度的建立一定要有一個現實的基礎和現實的需求。如果你的問題成立的話,有的時候可能是因為某一個事件,引起了某一個制度的產生,但是我想,這不是一個絕對的情況,因為經常的情況可能是某一個事件使得這個制度的建立更為成熟或者更為突出。一般法律的發展要以社會現實為基礎,不是憑空掉下來的,也不是坐在屋子里想出來的,一定是基于一定的社會需求。
2009-09-22 11:02:31
- 財經雜志記者:
請教袁主任一個問題,據我所了解,現在行政法規草案會對社會公開征求意見,但是現在暫時還沒能看到一個向社會公開所征集意見采納情況的反饋制度,不知道下一步會不會考慮,告訴社會公眾征求了哪些意見,為什么吸納,為什么不吸納。第二個問題請問信春鷹主任,今年的立法計劃里有精神衛生法,但是今年8月份沒有上會,請問現在主要的爭議集中在哪些方面?
2009-09-22 11:05:38
- 袁曙宏:
我前面講了,這些年我們各級政府行政立法的科學化民主化發展得非常快,國務院制定的行政法規,只要是與老百姓利益密切相關的、社會廣泛關注的,我們都上中國政府法制信息網公開征求意見,并通過其他渠道征求意見,包括外國企業在中國的辦事處、外國的商會,我們都會征求意見。國務院法制辦專門有一個軟件,就是征求意見整理系統,所有的公眾意見都是通過這個軟件,自動進行分類。我們的立法司把所有的意見整理出來,認真進行研究。最后我們的辦務會議要一條一條地過濾,哪些意見提得合適,就采納;哪些意見沒有采納,為什么沒有采納,應當說工作是做得比較細致的。
2009-09-22 11:06:35
- 袁曙宏:
因為意見很多,有的有幾萬條、幾十萬條,有的是通過網上提交,我們并不知道提意見者的真實情況,要一一回復某個人,告訴他你的意見被采納了,或者你的意見沒有被采納,為什么沒有采納,當然比較困難。但是對一些重點企業、外國商會、國家機關,對這些機構,我們盡量能夠做到能夠回復的就盡量回復,加強溝通。這項工作我們還需要進一步改進,進一步提高國務院行政法規制定的公開透明度和公眾參與度,進一步提高立法質量。謝謝!
2009-09-22 11:10:22
- 信春鷹:
關于精神衛生法的問題,精神衛生法確實是在我們今年的立法計劃里面。精神衛生法屬于社會法,與我前面講的民生立法相比,它是屬于大的范疇。這個法的核心內容是社會和政府如何救助、協助和干預精神衛生領域的問題,實際上是為有精神疾患的人提供更多的社會幫助和社會援助。8月份的常委會精神衛生法沒有提起審議,這并不意味著立法遇到困難,只是因為工作安排的問題,我們會繼續審議這部法律。
2009-09-22 11:12:09
- 陳文俊:
今天的記者招待會就到這里,謝謝各位!
2009-09-22 11:13:36
圖片內容:
國新辦就新中國法治建設成就舉行新聞發布會
會議由國新辦新聞局副局長陳文俊主持
新聞發布會現場
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工委副主任信春鷹
國務院法制辦副主任袁曙宏
中國日報記者提問
新聞發布會現場
中央電視臺記者提問
新聞發布會現場
新聞發布會現場
國務院法制辦副主任袁曙宏回答記者提問
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工委副主任信春鷹回答記者提問
相關新聞:
圖片大圖:
國新辦就新中國法治建設成就舉行新聞發布會
中國網 楊楠
會議由國新辦新聞局副局長陳文俊主持
中國網 楊楠
新聞發布會現場
中國網 楊楠
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工委副主任信春鷹
中國網 楊楠
國務院法制辦副主任袁曙宏
中國網 楊楠
中國日報記者提問
中國網 楊楠
新聞發布會現場
中國網 楊楠
中央電視臺記者提問
中國網 楊楠
新聞發布會現場
中國網 楊楠
新聞發布會現場
中國網 楊楠
國務院法制辦副主任袁曙宏回答記者提問
中國網 楊楠
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工委副主任信春鷹回答記者提問
中國網 楊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