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求職者都認為面試是被面試官牽著鼻子走,自己只能處于被動的地位。事實上,在面試中,做到以下幾點,完全可以將被動變為主動,包括:1.善于打破沉默;2.保持積極應答狀態;3.勇于向面試官提問;4.做好邊界管理;5.面試后主動跟進。
有不少同學會問,我在面試的時候總是很被動,面試官問什么我就答什么,缺乏主動性,尤其是在面試的最后,面試官問我還有什么想問的問題時,我根本不知道該問什么,今天我們就一起來聊聊如何在面試中掌握主動權。
一、做好充分的準備
在應聘一家單位前,必要的功課一個都不能少,我們前面課程中講到的 “雇主調研鐵三角”告訴了大家準備的方向,在做好調研準備的同時,務必做好面試中問題的預設和應答準備,比如:
你為什么要應聘我們單位?
你為什么要應聘這個崗位?
你覺得自己應聘這個職位的優勢在哪里?
舉一個你做過的項目,說明一下你有相關的經驗?
對于這個職位你是怎么理解的?
你覺得自己與職位要求還有什么差距?
如果我們錄用你,入職后的前三年你是如何打算的?
你對薪資待遇有什么期望?
以上的問題都是在面試中的常見問題,需要提前進行自問自答,核心目的只有一個,展示出自己與職位的匹配。準備的時候,也可以找同學朋友進行模擬問答,只有通過多加練習,才有可能在未來的真實面試中從容應答。
二、正視自己的不足
很多同學表示在面試中自己不夠自信,一個重要的原因是自己沒有工作經驗,很顯然這是為自己求職失敗找到的最合理化的借口,事實上大多數應屆生在求職時都是沒有工作經驗的。還有很多同學不愿意面對自己的缺點和不足,當被問到“你覺得自己的缺點是什么?”的時候都會無言以對。
對于缺乏工作經驗的問題,你需要做的是挖掘自己學習能力和適應能力的過往經歷,來告訴對方,無論是知識、技能還是經驗,都是可以習得的,你有足夠的潛力和信心能夠快速學習和掌握,例如,有同學這樣描述自己的學習能力,“大二時,我組隊參加學校組織的機器人編程大賽,我們從零開始,在短短的一個月內掌握了電路設計的原理,用C語言進行簡單編程,并實現了機器人避障的功能。”
關于缺點或不足,事實上所有人都有缺點和不足,唯一不同的是,有人愿意正視自己的缺點和不足,并思考過對策,如何規避缺點和不足給自己帶來的影響;而有些人只是一味地回避缺點,不幸在面試中被問到時,逃無可逃。例如,有同學說我有一個缺點是粗心,于是在處理一些繁瑣和復雜的工作時,我通常都會在過程中進行階段性驗證,確保數據和結果無誤的情況下,再繼續推進項目,雖然會一定程度上影響效率,但比起返工來要強很多,目前我也正在探索屬于自己的方法來提高效率,確保未來做事情又快又好。
三、調整積極的心態
無論在面試中遇到面試官的刻意刁難,還是遭遇自己難以回答的問題,都能保持微笑和積極的肢體語言,做到有禮有節,不刻意逢迎,也不妄自菲薄,對于每一次面試都帶著學習和成長的心態,重視過程中的體驗和面試后的總結,無論結果如何,把每一次面試經歷當做一種學習和成長的機會,只有這樣,量變才會引發質變,在未來的面試中更從容,更淡定。
總結一下,做好充分模擬準備,正視自己的不足,積極地調整好心態,必將有助于你在面試中掌握屬于自己的主動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