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動標題
- 2011中國應對氣候變化和低碳發展十大新聞發布會暨《中國低碳年鑒2011》首發式
活動描述
- 國家發展改革委于2012年2月24日(周五)上午10:00—11:00在中國科技會堂103會議室(木樨地橋西北角),舉行2011中國應對氣候變化和低碳發展十大新聞發布會暨《中國低碳年鑒2011》首發式。中國網現場直播,敬請關注!
文字內容:
- 主持人 王平生:
尊敬的蘇偉司長,各位領導、各位朋友,新聞界的各位同仁,以及此時此刻登錄中國網的廣大網友,大家上午好。
2012-02-24 10:00:17
- 主持人 王平生:
我是國家發改委主管的《中國經濟導報》社長王平生,今天由我代表這次活動的主辦方在這里主持2011中國應對氣候變化和低碳發展十大新聞發布會暨《中國低碳年鑒2011》首發式活動,對大家的光臨表示熱烈的歡迎!對各位長期以來支持中國應對氣候變化和低碳發展的大力支持表示衷心的感謝!
2012-02-24 10:00:51
- 主持人 王平生:
應對氣候變化和促進綠色低碳發展不僅需要中央、國務院和有關部門采取一系列重大的政策行動,也需要全社會的廣泛關注和熱情參與。低碳發展有你、有我,有大家。作為媒體,要發揮出我們共同應有的責任,為了這樣一個共同的目標,今天我們聚集在這里,共同見證2011中國應對氣候變化和低碳發展十大新聞的發布。
2012-02-24 10:02:31
- 主持人 王平生:
首先,讓我隆重地介紹出席發布式的各位領導和嘉賓,他們是:
國家發改委應對氣候變化司司長蘇偉先生;
國家發改委氣候司戰略研究和規劃處副處長華中先生;
住房城鄉建設部建筑節能與科技司黃勤女士;
交通運輸部政策法規司王靖添先生;
環境保護部宣傳教育中心副主任何家振先生;
環境保護部宣傳教育中心教育室主任周宏英先生;
水利部農村水電及電氣化發展局副處長岳夢華先生;
農業部科技教育司資源環境處處長李波先生;
國家林業局中國綠色碳匯基金會副秘書長蘇宗海先生;
中國氣象局科技與氣候變化司仁穎女士。
2012-02-24 10:03:46
- 主持人 王平生:
下面介紹專家評審組專家代表:國家發改委能源研究所CDM項目管理中心主任康艷兵先生。
下面介紹本次十大新聞涉及單位的代表:珠海格力電器股份有限公司總裁助理譚建明先生、珠海格力電器股份有限公司劉懷燦部長。
2012-02-24 10:06:21
- 主持人 王平生:
今天參加發布會的特邀嘉賓有:中華環境保護基金會清潔發展基金會管委會執委王微女士、中華環保基金會宣聯部主任李承峰先生。
本次活動協辦單位的代表有:天津排放交易所王靖總經理。
這次活動主辦單位的代表有:《中國經濟導報》社副總編胡躍龍先生,中國現代循環經濟研究院常務副院長、《中國低碳年鑒》執行主編孟赤兵先生。讓我們以熱烈的掌聲歡迎各位領導和嘉賓的到來。
2012-02-24 10:08:56
- 主持人 王平生:
出席今天十大新聞發布會的還有來自中央電視臺、《人民日報》、新華社、中央人民廣播電臺、北京電視臺、中國新聞社、《經濟日報》、《光明日報》、新華網、人民網、騰訊網、新浪網、搜狐網以及中國經濟導報網等60多家新聞單位和網絡媒體的朋友們,今天中國網通過網絡對十大新聞的發布全程做網上直播。對你們的到來和支持再次表示熱烈的感謝。
2012-02-24 10:11:15
- 主持人 王平生:
下面進入新的環節,應對氣候變化和低碳發展十大新聞評選活動,今年是第二次舉辦,這項活動一直以來都是在國家發改委應對氣候司的具體指導和全力支持下開展的。今天我們很榮幸地請到蘇偉司長來參加發布會,下面請蘇司長作為本次會議的主要領導來發布十大新聞的有關情況,做重要的講話,大家歡迎。
2012-02-24 10:11:59
- 蘇偉:
各位來賓、各位專家、新聞界的各位朋友們,大家上午好。首先非常高興參加由《中國經濟導報》社和《中國低碳年鑒》編委會共同舉辦的2011中國應對氣候變化和低碳發展十大新聞發布會。借此機會,我代表國家發展改革委應對氣候變化司對這次發布會的成功舉行表示祝賀,同時也借這個機會對關注和參加中國應對氣候變化事業和推進綠色低碳發展的各界朋友們表示衷心的感謝。
2012-02-24 10:13:24
- 蘇偉:
近年來,氣候變化日益成為全球關注的熱點問題,因為這個問題事關人類的生存、事關各國的發展,也事關地球的未來,是21世紀全世界都要正視和面臨的一項重大挑戰。國際社會面對這樣的挑戰別無選擇,惟有積極應對氣候變化,推進綠色低碳發展。中國作為一個負責任的發展中國家,為了中華民族和全人類的長遠發展,正在積極地采取措施應對氣候變化,加快推進經濟發展方式的轉變,努力走出一條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低碳發展文明道路。
2012-02-24 10:14:31
- 蘇偉:
從我們國家來講,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應對氣候變化和綠色低碳發展,采取了一系列重大的政策與行動,取得了顯著成效。去年全國人大審議通過的“十二五”規劃綱要提出要堅持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科學發展觀,加快經濟發展方式轉變,進一步將應對氣候變化和綠色低碳發展作為重要的經濟社會發展的政策導向,明確了“十二五”時期單位國內生產總值二氧化碳排放下降17%的約束性指標。去年12月1日國務院正式印發了“十二五”控制溫室氣體排放的方案。這是國務院首次發布關于控制溫室氣體排放和促進綠色低碳發展方面的重要文件,提出要以加快經濟發展方式轉變作為主線,牢固樹立綠色低碳發展的理念,統籌國際和國內兩個大局,把積極應對氣候變化作為我們國家經濟社會發展的重大戰略,作為加快經濟發展方式轉變和經濟結構調整的重大機遇;堅持走新型工業化道路,合理控制能源消費總量,綜合運用優化產業結構和能源結構、節約能源、提高能效、增加森林碳匯等多種手段,確保“十二五”提出的降低單位GDP二氧化碳排放強度目標的實現。
2012-02-24 10:15:33
- 蘇偉:
在大的背景下,《中國低碳年鑒》編委會去年首次組織評選了中國應對氣候變化和低碳發展十大新聞,社會反響非常好。今年,《中國經濟導報》社和《中國低碳年鑒》編委會聯手,充分發揮各自的優勢,精心組織,認真準備,按照程序規范、公開透明的原則,注重評選內容的新聞性、重要性和引導性,充分尊重公眾意見和網民的投票。評選活動取得了圓滿結果,應該說今年評選出來的十大新聞具有更加廣泛的大眾基礎和社會影響力,對于提高全社會低碳行動意識、樹立綠色低碳發展理念,意義非常重大。
2012-02-24 10:18:39
- 蘇偉:
同志們、朋友們,同舟共濟,共創未來,希望有更多的機構和更多的人來參與到應對氣候變化和低碳發展這一關系到我們國家可持續發展和全人類未來發展的重大行動當中來,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踐行低碳發展的理念,為氣候變化、為了人類更加美好的明天貢獻自己的力量。謝謝大家。
2012-02-24 10:20:03
- 主持人 王平生:
謝謝。現在進入今天發布會的關鍵環節,請蘇司長按下鼠標,點擊十大新聞的評比結果。(蘇偉司長點擊十大新聞)
謝謝蘇偉司長做了重要的講話,屏幕上是2011中國應對氣候變化和低碳發展十大新聞,分別是:
一、“十二五”規劃綱要突出強調應對氣候變化和低碳發展;
二、國務院發布“十二五”控制溫室氣體排放工作方案,確定到2015年中國控制溫室氣體排放總體要求和主要目標;
三、《中國應對氣候變化的政策與行動(2011》白皮書獲國內外高度關注與積極評價;
四、中國為聯合國氣候變化德班會議取得積極成果作出重要貢獻,中國加大對發展中國家的援助力度;
五、全球首臺高效直流變頻離心機組問世,比普通離心機節能40%以上,機組效率提升65%以上;
六、中國全民義務植樹30年,減少碳排放成效巨大;
七、我國首個海上大型風電場示范項目一期建成;
八、酷中國——全民低碳行動5省10市倡導低碳并在德班大會上引關注;
九、7省市開展碳排放權交易試點;
十、12部委聯合開展“萬家企業節能低碳行動”。
2012-02-24 10:20:06
- 主持人 王平生:
讓我們對評選的結果表示祝賀。今天發布會還有一個環節,請北京現代循環經濟研究院常務副院長、《中國低碳年鑒》執行主編孟赤兵先生介紹年鑒出版的有關情況。
2012-02-24 10:24:03
- 孟赤兵:
各位領導、各位嘉賓、各位媒體的朋友,上午好。我現在就《中國低碳年鑒2011卷》的編寫出版工作做一個簡單的介紹。《中國低碳年鑒2011卷》是記載和展示我國2010年應對氣候變化和低碳發展歷程與成就的大型典籍。《中國低碳年鑒》的出版得到了全國人大、全國政協、國務院有關部委局、各省市區發改委、國家行業協會、低碳試點實踐單位、專家學者等各個方面的高度關注和支持。
全國人大副委員長陳智麗、陳昌智和中國工程院原院長徐匡迪應邀擔任名譽顧問,國家發改委副主任解振華,工業信息化部原部長李毅中,環境保護部部長周生賢,交通運輸部部長李盛霖,中國婦女聯合會副主席、書記處第一書記宋秀巖、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副部長仇保興,農業部副部長張桃林,國家林業局局長賈治邦,水利部總工程師汪洪,中國氣象局局長鄭國光,中國航空工業集團公司總經理林左鳴,著名學者牛文元、國家能源專家咨詢委員會主任徐錠明,清華大學教授金涌等應邀擔任顧問參事;十屆人大環資委副主任馮之浚,國務院參事、科技部原副部長劉燕華任主編,國家發改委、工信部、科技部、環保部、交通運輸部、住房和城鄉建設部、農業部、水利部、國家林業局、中國氣象局等國務院有關部委局的司長,全國婦聯宣傳部和省市發改委主任擔任編委會副主任,并為年鑒提供文稿資料和圖片。
2012-02-24 10:24:31
- 孟赤兵:
《中國低碳年鑒》創辦和編輯出版過程中,始終得到國家發改委謝解振華副主任的關心和支持,《中國低碳年鑒》這個名字就是解副主任提出并確定的。在此,我向熱心、熱情關心、支持、參與《中國低碳年鑒》編輯出版工作的各位領導、各單位專家學者等表示衷心感謝。
2012-02-24 10:35:11
- 孟赤兵:
《中國低碳年鑒2011卷》基本內容為2010年中國應對氣候變化和低碳發展狀況、基本經驗、重要成效、政策法規、重要言論、信息數據資料,由已經冶金工業出版社出版發行。《中國低碳年鑒2011年卷》在2010年卷的基礎上有了重大調整,主要特點是:一是突出了我國低碳發展的重點領域和行業,由國家信息工業化部、交通運輸部、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分別設置了三篇;二是國家發改委應對氣候變化司提供了31個省市區關于另類氣候變化和低碳發展的情況總結報告,特別是兩個白皮書,應對氣候變化國家政策與行動白皮書全部都有;三是收錄了國家統計局提供的有關數據;四是載入的世界信息數據資料、圖片等都來自官方和公開出版物,具有權威性,具有較高的參考使用價值和歷史價值;五是規模較大,內容涵蓋面廣,豐富翔實,從中央到地方,企業園區、行業領域,涉及言論、重大事件、法規政策,科技典型案例,全方位地反映了我國應對氣候變化和低碳發展的各個方面。全書約200萬字,1000多頁,圖片500張,可以說是圖文并茂,具有較強的可視性、生動性和可讀性。
2012-02-24 10:36:39
- 孟赤兵:
為了擴大影響,發揮年鑒的社會效應,營造應對氣候變化和低碳發展的社會大氛圍,《中國低碳年鑒》編委會決定向中共中央、全國人大、全國政協、國務院、全國婦聯、共青團中央、國務院各有關部門及其相關的司局,各省市自治區及新疆建設兵團,發改委、工信部、各省市區的低碳試點單位,國家相關行業協會,低碳研究機構的研究學者免費贈送《中國低碳年鑒》2011年卷約600冊。我們希望得到各界領導機關和社會各界的關注、支持和參與,豐富年鑒的內容,提高年鑒的質量,增強年鑒的社會效應,共同把《中國低碳年鑒》越辦越好,為推進我國應對氣候變化和低碳發展奉獻一點微薄之力。謝謝大家。
2012-02-24 10:39:35
- 主持人 王平生:
謝謝孟院長的說明。今天發布會現場,主辦方《中國經濟導報》和《中國低碳年鑒》設置了互動環節,為了鼓勵社會各界人士對低碳發展的重視,進一步激發全民對低碳生活的關心和熱情,我們設立了一二三等獎的現場抽取活動,獎品是筆記本、iPhone4和iPad2,從22萬參與投票的網民中進行抽取。抽取紀念獎的嘉賓是國家發改委能源研究所CDM項目管理中心主任康艷兵先生、環境保護部宣傳教育中心教育室主任曾紅鷹先生、格力電器股份有限公司總裁助理譚建明先生、交通運輸部政策法規司王靖添。請大家上臺抽獎。每人抽取紀念獎10名,一共50名,紀念獎的獎品品為《中國低碳年鑒2011》一本。因為時間關系,在這里不予公布,會后請與主辦方進行聯系。我們會在《中國經濟導報》和中國經濟導報網上公布,或者電話通知獲獎同志到《中國經濟導報》社領取獎品。
由于時間關系,紀念獎名單就不念了,會后將通過經濟導報網在網上公布,或者電話通知獲獎者。謝謝各位抽獎嘉賓。
2012-02-24 10:43:56
- 主持人 王平生:
下面進行的是三等獎抽獎儀式,請水利部農村水電及電氣化發展局岳夢華抽取三等獎,獎品為iPad2一部。
2012-02-24 10:47:52
- 岳夢華:
第一位王洪永,手機號尾號后四位是6474;第二位是楊柳青,北京市,手機尾號后四位是8554。第三位是方毛,手機尾號后四位是1434。恭喜三位獲獎的朋友。
2012-02-24 10:49:30
- 主持人 王平生:
下面是農業部科技教育司資源環境處的李波處長抽取二等獎兩名,獎品為iPhone4一部。
2012-02-24 10:51:32
- 李波:
獲得二等獎的是:河南省開封縣周繼領,手機尾號后四位是7451;第二位是王繼英,河南開封縣,手機尾號是4951。恭喜。
2012-02-24 10:53:28
- 主持人 王平生:
下面請國家發改委氣候司戰略研究規劃處的華中處長抽取一等獎一名,獎品為筆記本電腦一部。
2012-02-24 10:55:20
- 華中:
獲得網上參與投票一等獎的是:耿建全,手機尾號是6437,也是開封的。恭喜。
2012-02-24 10:56:58
- 主持人 王平生:
恭喜以上獲獎的朋友。感謝你們參與這次評獎活動,會后工作人員將會與你們聯系,及時發放獎品,歡迎大家明年繼續參加十大新聞的評選活動。下面是發布會的另外一個環節,評選中涉及到的單位的代表發言,發表自己的獲獎感言。請天津排放權交易所王靖總經理談談自己的看法。
2012-02-24 10:58:37
- 王靖:
各位領導、各位嘉賓,媒體朋友們,上午好。這次評選的“七省市試點碳交易”工作入選2011中國應對氣候變化和低碳發展十大新聞。請允許我代表參與各地碳交易試點工作的碳市場建設同行,向各位領導、嘉賓和媒體朋友表示衷心的感謝!
2012-02-24 10:59:54
- 王靖:
為參與“七省市碳交易試點”這一低碳發展工作深感榮幸的同時,我們也深刻認識到自己肩負的重大責任。因為隨著經濟的發展,全球能源、環境、氣候變化問題日益突出,已經成為各界面臨的共同挑戰。我們在享受經濟發展成果、暢想美好未來的同時,也憂慮地發現:能源生產已經不能滿足日益增長的消費需求;溫室氣體歷史排放改變了我們的氣候;社會財富的積累對節能減排產業的推動還遠不足以應對來自能源、環境、氣候變化的挑戰。正是為了解決這些問題,國家發改委推出區域碳交易試點,組織各地探索通過市場機制合理配置社會資源,為實現兼顧經濟發展和能源需求的低碳發展轉型奠定基礎,為我國節能減排和應對氣候變化工作注入新的動力。
2012-02-24 11:00:34
- 王靖:
區域碳交易試點工作應該在低碳可持續發展框架內綜合推動,以處理好經濟增長、社會發展、保護環境三者關系為出發點,以保障經濟發展為核心,以增強低碳可持續發展能力為目標,以節約能源、優化能源結構為重點,不斷提高減緩和適應氣候變化的能力。
2012-02-24 11:01:01
- 王靖:
參加區域試點的七省市發展階段不同、能源結構不同、所處環境不同,可以本著科學、客觀、公開的原則,為國家應對氣候變化積極作出自己的努力,并力求有所作為,根據自身特點總結出可在全國范圍推廣的先進模式,垂范全國碳交易試點建設。
2012-02-24 11:01:17
- 王靖:
天津是七省市碳交易試點之一,其以天津排放權交易所為抓手和平臺,在區域低碳發展和節能減排市場機制創新方面開展了大量實踐:
一是開展主要污染物排放權交易,既探索了市場化促進區域環境保護的道路,又從平臺建設等方面為碳交易試點做好準備;
二是開展建筑能效交易,形成了《天津市民用建筑能效交易實施方案》,進行了減排方法學研究,探索“強度控制與交易”模式;
三是開展自愿減排交易,從2009年企業自愿減排聯合行動,到首筆基于規范碳足跡盤查的企業自愿碳中和交易,到我國首筆基于PAS2060碳中和標準的企業自愿碳中和交易,到2011為中國節能協會節能服務產業委員會提供會議碳中和服務,一步一個腳印見證著國內自愿碳交易市場在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從零散到系統完善的過程中的摸索;
四是開展合同能源管理項目綜合服務,以天津排放權交易所為平臺,通過金融創新、技術服務帶動合同能源管理等節能減排活動實施,在低碳產業鏈前端為區域碳交易試點進行了減排資源儲備,提供了交易資源。
2012-02-24 11:01:31
- 王靖:
2011年8月,天津市頒布《關于天津排放權交易市場發展的總體方案》,指定天津排放權交易所為交易平臺并授權代行排放權交易市場管理職能。
作為天津市碳排放權交易試點的指定平臺,交易所將根據國家部署,在天津市區域碳交易試點領導小組的領導下,積極推進天津市區域碳交易試點相關工作:
一是配合天津市相關部門研究制定碳區域試點的政策措施。包括具體實施方案制定,總量控制目標確定和配額分配,協調完成登記注冊系統和監測、報告、核查體系的建設工作,設計市場監管體系,推動相關部門加快出臺相關配套法規政策。
二是啟動交易平臺建設工作。按照天津市碳區域試點的有關要求,建立基于配額的碳交易體系,推出合理可行的交易機制、交易規則和核算體系,為未來的交易試點、經驗總結和全國推廣打好基礎。
2012-02-24 11:01:55
- 王靖:
各位領導、同志們,天津排放權交易所和其他區域碳交易試點參與單位,將根據國家主管部門的要求,肩負探索低碳發展道路責任,積極推動落實區域試點各項任務,為我國應對氣候變化工作作出更大貢獻。天津排放權交易所愿同各位一道,為推動我國實現和諧發展、低碳發展、可持續發展而不懈努力!
謝謝各位!
2012-02-24 11:02:20
- 主持人 王平生:
感謝王總就交易所的情況和工作提出了建議及進一步搞好低碳發展的想法。由于時間關系,發布會沒有安排提問環節,在座的各位媒體朋友都對我們國家應對氣候變化和低碳發展十分關心,在會下也可以和蘇司長及發改委的其他專家進行交流。會上我們準備了新聞通稿和十大新聞的點評素材,希望大家給予報道。再次感謝大家的光臨和參與,你們的幫助和支持就是應對氣候變化和綠色低碳發展的最大的關懷和關切。2011中國應對氣候變化和低碳發展十大新聞發布會暨《中國低碳年鑒2011》首發式到此結束,謝謝大家。
2012-02-24 11:02:34
圖片內容:
2011中國應對氣候變化和低碳發展十大新聞發布會
中國經濟導報社王平生社長主持本次會議
國家發改委氣候司司長蘇偉致辭
屏幕顯示的2011中國應對氣候變化和低碳發展十大新聞
《中國低碳年鑒2011》首發式現場
2011中國應對氣候變化和低碳發展十大新聞發布會暨《中國低碳年鑒2011》首發式
2011中國應對氣候變化和低碳發展十大新聞發布會暨《中國低碳年鑒2011》首發式
2011中國應對氣候變化和低碳發展十大新聞發布會暨《中國低碳年鑒2011》首發式
《中國低碳年鑒》執行主編孟赤兵介紹《中國低碳年鑒2011》編輯出版情況
與會嘉賓抽取紀念獎
水利部農村水電及電氣化發展局岳夢華抽取三等獎并公布獲獎名單
農業部科技教育司資源環境處的李波處長抽取二等獎并公布獲獎名單
國家發改委氣候司戰略研究規劃處的華中處長抽取一等獎并公布獲獎名單
天津排放權交易所總經理王靖發言
領導、嘉賓與工作人員合影
國家發改委氣候司司長蘇偉會后接受記者采訪
相關新聞:
圖片大圖:
2011中國應對氣候變化和低碳發展十大新聞發布會
中國網 楊楠
中國經濟導報社王平生社長主持本次會議
中國網 楊楠
國家發改委氣候司司長蘇偉致辭
中國網 楊楠
屏幕顯示的2011中國應對氣候變化和低碳發展十大新聞
中國網 楊楠
《中國低碳年鑒2011》首發式現場
中國網 楊楠
2011中國應對氣候變化和低碳發展十大新聞發布會暨《中國低碳年鑒2011》首發式
中國網 楊楠
2011中國應對氣候變化和低碳發展十大新聞發布會暨《中國低碳年鑒2011》首發式
中國網 楊楠
2011中國應對氣候變化和低碳發展十大新聞發布會暨《中國低碳年鑒2011》首發式
中國網 楊楠
《中國低碳年鑒》執行主編孟赤兵介紹《中國低碳年鑒2011》編輯出版情況
中國網 楊楠
與會嘉賓抽取紀念獎
中國網 楊楠
水利部農村水電及電氣化發展局岳夢華抽取三等獎并公布獲獎名單
中國網 楊楠
農業部科技教育司資源環境處的李波處長抽取二等獎并公布獲獎名單
中國網 楊楠
國家發改委氣候司戰略研究規劃處的華中處長抽取一等獎并公布獲獎名單
中國網 楊楠
天津排放權交易所總經理王靖發言
中國網 楊楠
領導、嘉賓與工作人員合影
中國網 楊楠
國家發改委氣候司司長蘇偉會后接受記者采訪
中國網 楊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