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周四房地產板塊盤中異軍突起,并帶動做多氣氛,從而領漲大盤。不過分析人士指出,當日的反彈主要緣于前期的超跌,在行業政策和宏觀政策的雙重制約下,房地產板塊目前無法獲得充分的安全邊際,反彈可能只是“曇花一現”,抄底時刻尚未到來。
房地產板塊盤中異軍突起
周四兩市雙雙高開,隨后震蕩走高,滬指盤中更是一度突破2900點。房地產板塊盤中異軍突起并維持高位震蕩,成為當日最大的亮點。
統計顯示,周四申萬房地產指數上漲2.74%,在23個申萬一級行業指數中位居漲跌幅首位。成分股中,超過九成個股實現上漲,福星股份,合肥城建封住漲停,世茂股份、宜華地產和榮盛發展的漲幅超過7%。
地產板塊周四的突然啟動,很大程度上緣于前期的超跌。在地產調控政策不斷深入的壓制下,地產股表現持續低迷,特別是大盤沖高回落以來,房地產板塊的跌幅卻較深。據Wind資訊統計,按照總市值加權平均法,11月9日至11月24日期間,房地產指數下跌12.93%,跌幅位居申萬一級行業指數第四位,僅次于有色金屬、黑色金屬和交通運輸指數;統計期內全部A股下跌7.74%,房地產板塊顯著跑輸大盤。即使是從9月30日本輪行情啟動之日開始計算,截至11月24日房地產板塊的漲幅也僅為5.08%,位居漲幅榜倒數第四位,跑輸全部A股11.13%的漲幅。
前期的深幅下跌,令房地產板塊的估值持續回落,而積攢的反彈動能終于在周四得以爆發。不過,分析人士認為,隨著二次調控的深入和多個城市限購令的執行,未來房地產成交量逐步萎縮的情況仍將持續,加上宏觀政策的波動,房地產板塊依然存在一定風險,周四的反彈很可能只是超跌引發的“曇花一現”。
低估值并非估值底
從估值來看,按照整體法并提剔除負值,以三季度業績乘4/3作為財務規則,當前房地產板塊的市盈率為26.21倍,在23個申萬一級行業中處于偏低水平;如果按照TTM法并剔除負值,那么當前房地產板塊的市盈率為21.85倍,縱向來看基本上處于2001年以來的低位,遠低于歷史均值41.30倍。
跌出來的低估值似乎令當前的房地產板塊存在一定的吸引力,且近期部分開發商的打折促銷也引起了市場對于地產股利空出盡而迎來轉機的猜測。對此,分析人士指出,近期這種房價打折更多是出于銷售策略的調整,而非基本面出現變化,并且打折行為并未形成一致預期,因此未來調控可能仍將繼續收緊,在政策利空并未出盡的背景下,地產股無法獲得充分的安全邊際。
實際上,除了行業政策,房地產股還需要承受宏觀調控超預期帶來的壓力。安信證券還指出,雖然行業政策超預期的可能性不大,但宏觀層面的不確定性正在加大,緊縮節奏超預期的情況很可能將繼續出現,宏觀政策的波動將對地產股構成風險,因此目前抄底地產股并不是合適的選擇。
由此可見,在行業政策和宏觀調控的雙重制約下,目前房地產行業的基本面難以支撐股價全面反彈,因此低估值并不是“估值底”,板塊就此反轉為時尚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