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喜歡把‘哈哈’掛在嘴邊的人大部分都是比較豪爽開朗的人……最討厭的就是‘呵呵’的人,他/她的心里已經把你判定為比陌生人還陌生的人了……喜歡 用‘……’和‘。。。’的人心底大多比較柔軟,沒有壞心眼……”日前本報的報道《網聊習慣能讀懂一個人》援引了網友“天亮天黑”的一篇“技術帖”《QQ聊 天習慣淺談》,其中他的分析讓習慣了網聊的網友們不禁“心有靈犀”,也引起了我們相當多讀者的共鳴。
喜歡用“~”,個性有點不靠譜
“天亮天黑”的《QQ聊天習慣淺談(上)》在豆瓣上首發后,已有數萬網友點擊,數千網友跟帖,很多網友對于他的分析極為“感同身受”, “(下)”大部分也是根據網友們的進一步“追問”和“探討”寫成——“好多網友提到了喜歡使用‘~’這個符號說明了什么心理。這個,實在是不好說,因為我 平生最愛的就是這個小波。愛用這個符號的人似乎遍布全球各地,相對于做事嚴謹的人來說,他們大部分都活得比較隨性,熱衷于積極樂觀的生活,普遍都還具有一 顆經久不衰的童心。不好的一面當然也有,那就是偶爾會辦一些不太靠譜的事,甚至還會有推卸責任的壞習慣。”
“還有網友提到不喜歡用。。。和……,他們喜歡用…,是把省略號去掉一半。這類人做事比較保守,潛意識里偶爾會有追求完美的小心思。性格上大部分都比較溫和,會比較在意對方的感受,同時更在意的是自己在網絡上的形象”……
在帖子里,他還提出一點忠告:“盡量不要選擇自己的真實照片來作為網上的頭像。原因有很多,最具有說服力的就是連人肉搜索的初學者們都可以通過你的真實頭像挖出其他的一切信息”。
打字超快的,可能喜歡你哦
在《QQ聊天習慣淺談(下)》當中,“天亮天黑”集中分析了打字聊天速度中透露出的信息——“聊天時最普遍的一種情況就是說話像連珠炮似的人, 跟他們聊天,QQ可以一直響個不停……他們并不需要你的認同,但你如果在每一句后都跟上一個‘嗯’或者‘然后呢’,他們也會非常高興……他們可能在現實里 遇到陌生人時都有些不善言談,除非遇到了非常好的朋友”。
而他分析的很多“網絡紅人”的特征則是幽默,“有的人打字并不是很快,但說的話卻幽默風趣,這樣的人大部分都比較有城府,下次再遇到的話,你可 以將他/她剛剛說出的比較有意思的話利用google或是baidu搜一下,有可能會是別人的牙慧。如果任何搜索引擎都搜不到,而這個人的話又確實很有意 思的話,這起碼可以說明一點,他是個精神成熟的老網蟲,可惜思維有點兒慢,故作一下幽默得耗死不少腦細胞。不過,這批人后來大部分都在微博上成名了”……
另外一類則多半發生在20歲以下年輕網友當中,“如果碰到打字超快的,讓你連回復都插不上話的,那么恭喜你,他/她對你應該是很有好感的。他們 打字偶爾還會有錯別字,隔兩三句就會發一個表情作為挑逗的訊號。有時候,說話,并不只是為了說話,互相用表情回復上幾十個回合的事兒也經常會在他們之間發 生”。
他是有十年網齡的“80后”
犀利、準確、入木三分……對于這篇分析技術帖,盡管作者本人自謙“這篇分析肯定相當片面”,但多數網友表示“有意思”“有道理”“值得參考”。那么能如此準確地分析出眾多網友心里狀態和性格特點的作者“真面目”是怎樣的呢?
昨天記者通過msn聯系到了“天亮天黑”本人,他告訴記者,曾經做過記者,不過現在轉行做廣告了,對于這兩篇在網上被瘋狂轉載的帖子是怎么分析 出來的,他表示:“大眾的心理非常容易把握,尤其是這種貼近現實的……其實具體也沒什么頭緒,都是平時和朋友聊天聊出來的,后來和喜歡研究心理學的朋友一 分析,就寫出來了”,他透露自己幾乎是一氣呵成寫好的,因為很多是自己的聊天感受,他告訴記者,自己有差不多快十年的網齡,“我的工作需要每天都要上網, 除了工作八小時,回家后基本也有兩三個小時左右的時間在網上干一些私事,比如寫博客”,當然也每天都會通過各種聊天工具聊天,“現在被360鬧的都不敢用 QQ了,咱們這不是正拿MSN聊呢。我對熟人和網友之間的唯一區別可能就是跟后者聊天時會更認真一些,其他的沒什么不同”。至于自己的聊天習慣,他說自己 很少用網絡用語,“很多網絡流行語開始流行的時候,就都有點用濫了的感覺”,最后記者問到這位看似成熟老道的網友年紀,他用了聊天當中的第一個語氣詞, “哈哈,我是80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