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德國右翼政黨選擇黨再度成為德國政壇關注的焦點。3日,德國聯邦憲法保衛局宣布認定選擇黨為“明確的極右翼”政黨,此舉將允許當局動用情報手段對選擇黨實施更嚴格監控。這一決定獲得了社民黨領導人克林貝爾等德國建制派政黨成員的支持,但也有人對此持不同看法。德國聯盟黨議會黨團副主席、基民盟成員施潘曾提出,選擇黨應與聯邦議會其他反對黨享受同等待遇。如何對待被主流政黨“嚴防死守”,但在2025年大選中成為德國第二大黨的選擇黨,已成為擺在德國新政府面前的一大難題。
長期以來,選擇黨一直被德國建制派政壇排斥。聯邦憲法保衛局此次給選擇黨下的“新定級”,雖然再度引發了德國政壇關于“禁黨”的爭論,卻不能自動觸發“禁黨”程序,因為取締選擇黨需由聯邦議院、參議院或聯邦政府向聯邦憲法法院提出,是一項需要多數支持的政治動議。即將上任的德國內政部長、聯盟黨成員多布林特于4日表示,不能簡單地禁止選擇黨,而是要將其治理好。選擇黨雖在短時間內不太可能被“禁黨”,但若想在聯邦議院爭取與其他政黨一樣的“正?!闭螜嗔?,打破德國主流政黨共同設置的“防火墻”,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選擇黨政治權力“正?;泵鎸Φ奶魬穑紫仁敲褚獾姆至?。盡管選擇黨在東部有著很高的支持率,但在西部仍然“道阻且長”。在2025年大選中,聯盟黨穩居西部第一大黨地位,但在東部聯邦州,選擇黨支持率高達32%,超過聯盟黨,躍升為第一大黨。究其原因,德國東部民眾在多項社會議題上態度較為保守,且對統一后的東部經濟和社會發展狀況并不滿意;而德國西部在二戰結束后經歷了長時間的軍國主義歷史反思,并且不少民眾在移民等社會議題上都與選擇黨的主張持相反立場??梢姡诘聡y一30多年后,東西部的經濟差異和政治文化裂痕并未彌合。在這樣分裂的民意之下,選擇黨的支持率想要在西部超越聯盟黨,難度不小。
其次,德國各黨派在選擇黨問題上的“防火墻”意識,將是選擇黨權力“正?;痹谥贫葘用娴淖畲笳系K。當前,德國建制派政黨在“如何應對右翼民粹主義”這一問題上面臨“融合”和“孤立”兩種選擇。主張與選擇黨“正?!毕嗵幍乃_克森州州長、聯盟黨成員克雷奇默表示,剝奪選擇黨在議院的“正?!睓嗔χ粫娀洹笆芎φ摺毙蜗螅钇洳┑酶嗟倪x民同情,從而進一步增強選擇黨的實力。德國歷史學家薩布羅夫則持相反意見,認為通過政治融合的手段來消解民粹主義與極端主義的做法在德國歷史上從未真正奏效。1933年德國納粹黨上臺的歷史表明,允許極右翼勢力享有平等的議院權力將賦予他們“馴服廣大德國民眾”的機會。他還表示,德國各黨在與選擇黨打交道時需要根據具體議題靈活行事,避免讓選擇黨成為正確議程的主導者??梢?,德國建制派政黨對選擇黨的防備深入骨髓,短時間之內無法改變。
事實上,聯盟黨曾通過釋放與選擇黨合作的信號試探各方反應。例如,在組閣談判中,聯盟黨堅持在德國邊境驅逐非法移民、終止犯罪移民居留權,這與選擇黨主張非常相似。但聯盟黨與選擇黨合作的意圖不僅面臨嚴重的黨內意見分歧,其執政伙伴社民黨更是選擇黨權力“正?;钡膹娪卜磳φ?。畢竟,賦予選擇黨同議院其他反對黨同等的政治待遇,意味著不再將該黨排除在議會程序、議事規則、議會各委員會之外,甚至允許選擇黨成員出任聯邦議院副議長或委員會主席職位,此舉一旦實現,將改寫德國政壇格局。對德國建制派政黨而言,任何有關選擇黨權力“正常化”的決定都是兇險的“政治賭博”,無論輸贏都難以討到好處。
總而言之,德國選擇黨獲得“正常”權力的過程將極其困難。自2013年成立以來,選擇黨歷經政治路線變更與高層變動。從最初代表“歐洲懷疑論”者、經濟自由主義者、民族自由主義者的政黨,轉變成代表國家保守主義、右翼民粹主義和極右翼勢力的政黨。面臨德國社會和建制派政黨的“防火墻”,選擇黨可能需盡快同極右翼勢力劃清界限,并接受德國司法程序的嚴格監督。而對由建制派政黨組成的新一屆德國政府而言,如何在政治上“去極化”、減少民粹主義勢力蔓延、避免社會過度分化,將是其在處理選擇黨問題的同時亟待解決的自身難題。而這些問題的解決,都離不開一個更具“行動力”的新政府。(作者是中國社會科學院歐洲研究所副研究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