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堅持對外開放不動搖:彰顯擔當,惠及全球
3月5日,十四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開幕,國務院總理李強作政府工作報告,強調中國要緊抓高質量發展這個首要任務,始終堅持對外開放不動搖。
面對復雜多變的國際形勢,報告為中國未來擴大高水平對外開放、積極穩外貿穩外資、深化國際交往合作等工作繪制出清晰的路線圖,將進一步鞏固中國作為世界經濟穩定器的地位,彰顯中國堅持開放合作、促進共同發展繁榮的決心。
中國政府始終強調以開放促改革促發展的重要性。當前,貿易保護主義在部分國家抬頭,國際經濟摩擦加劇,在此背景下,中國對外開放的決心始終如一。去年,中國全面取消制造業領域外資準入限制,這一重大舉措表明,中國致力于為全球投資者創造更加包容、更具吸引力的投資營商環境。
中國政府2025年的工作安排,將在此基礎上繼續穩步擴大制度型開放,有序擴大單邊開放,以開放促改革促發展,為國內外投資者解鎖新機遇。
周四,十四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舉行經濟主題記者會,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主任鄭柵潔、財政部部長藍佛安、商務部部長王文濤、中國人民銀行行長潘功勝、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主席吳清回答中外記者提問,明確表示,消費對中國經濟增長拉動作用增強,但穩外貿穩外資仍是重點。
中國政府將加大穩外貿政策力度,支持企業穩訂單拓市場。相關部門將優化融資、結算、外匯等金融服務,擴大出口信用保險承保規模和覆蓋面,強化企業境外參展辦展支持。
此外,中國政府還將繼續促進跨境電商發展,完善跨境寄遞物流體系,加強海外倉建設;拓展境外經貿合作區功能,發展中間品貿易,推進智慧海關建設與合作,提升通關便利化水平。
中國依然是全球外國直接投資的熱土。為進一步吸引外資,中國政府將推進服務業擴大開放綜合試點示范,推動互聯網、文化等領域有序開放,擴大電信、醫療、教育等領域開放試點。中國政府還將鼓勵外國投資者擴大再投資,支持參與產業鏈上下游配套協作;切實保障外資企業在要素獲取、資質許可、標準制定、政府采購等方面的國民待遇。
中國政府還將加強外資企業服務保障,加快標志性項目落地,持續打造“投資中國”品牌;推動自貿試驗區提質增效和擴大改革任務授權,加快推進海南自由貿易港核心政策落地,完善經開區開放發展政策,促進綜合保稅區轉型升級;持續營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一流營商環境,讓外資企業更好發展。
從上述舉措中不難看出,中國開放的大門越開越大,積極穩外貿穩外資,深化國際合作,在滿足自身發展需求的同時,也為穩定和促進全球經濟發展貢獻了力量。
面對不確定性和貿易保護主義,全球各國疲于應付。此時,中國對外開放合作的承諾釋放了強烈信號,展現出中國的自信與擔當。踔厲奮發邁向新征程,中國將繼續推動全球經濟朝著更加包容、更加開放的方向發展,互聯互通,合作共贏,必將為各國提供更多新機遇,攜手創造光明未來。
本文編譯自《中國日報》3月7日社論
原標題:Opening-up benefits China and the world
出品:中國日報社論編輯室 中國日報中文網
編譯:曹靜 編輯:李海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