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烏鬧翻了,專家:“美國優先”就是“趁你病,要你錢甚至命”
中新網3月2日電 (記者 孟湘君)原本美國和烏克蘭在礦產協議方面已基本達成一致,但當地時間2月28日,烏總統澤連斯基和美國總統特朗普的白宮會談突然中斷。澤連斯基的提前離場,特朗普方面的大為光火,讓雙方關系以及烏克蘭危機走向,變得撲朔迷離起來。
特朗普在白宮設的宴,這一次澤連斯基沒吃上;據稱潛力巨大的烏克蘭礦產,這一次美國也沒拿到。這次原本被寄予厚望,卻對美烏雙方來說都堪稱重大失敗的外交談判,將把局勢引向何方?
北京外國語大學區域與全球治理高等研究院教授崔洪建、中國社會科學院俄羅斯東歐中亞所研究員張弘,對中新網做出深度解讀。
一場“雙方都沒準備好的會談”
這是一場美烏雙方“都沒有準備好的會談”,崔洪建坦率地指出,美烏這一次的矛盾激化,可以說比較嚴重。
崔洪建指出,其實此前,烏方已重點針對美國發動了一系列外交攻勢,目標很明確——兩個“要價”,就是要持續獲得美國的軍事援助,甚至是要取得今后的安全保障。
“既然是要價,就有來有往”,崔洪建表示,然而,特朗普上臺以后,美國對烏克蘭危機政策的根本性轉變,讓烏方感到困惑,很難適應。
他分析稱,由于美國國內政治斗爭的嚴重外溢,基本上在所有政策領域,特朗普政府都對其前任拜登政府采取了批判、反對的立場,對烏克蘭危機的立場也毫不例外。
無論是美國副總統萬斯公開指責澤連斯基曾經為美國共和黨的對手——民主黨競選站臺,還是特朗普重復“聲討”澤連斯基之前“只和拜登打交道,沒有和我打交道”,不難看出,在美烏交鋒的過程中,其實摻雜了很多美國國內政治斗爭的因素,這正是導致此次美烏領導人會談不歡而散的根本原因之一。
“事情的確有些超乎想象”,張弘也表示,此次變局說明雙方對于安全問題和這場危機本身的看法,有明顯差別。
他進一步指出,美國希望烏克蘭接受現狀,因為特朗普認為烏克蘭“沒牌可打”,需要為了避免所謂“世界大戰”,做一些犧牲。
但是,澤連斯基的反應讓美國感覺很尷尬。澤連斯基始終認為,烏克蘭要堅持“正義的和平”,希望西方繼續提供支持、提供安全保障,烏克蘭要借美國和西方的力量,迫使俄羅斯后退。
張弘認為,此次會談中斷,對澤連斯基來說可能是一種外交和安全上的重大挑戰。烏克蘭沒有獲得想要的保障,反而可能使得美國迅速或逐漸減少對烏軍事支持。這也使得俄烏戰局未來的走向,可能對烏不利。
同時,張弘指出,對美國來說,這也是外交上的一個尷尬時刻。雙方從爭吵到最終取消協議簽署,也說明實際上特朗普的外交“不是想做什么,就能得到什么”。
“美國優先”:趁你病,要你錢甚至命
“對于什么叫和平,雙方實際上產生了嚴重的分歧”,崔洪建說。
他指出,美烏領導人此次在媒體面前公開“鬧翻”,說明作為當事方之一的烏克蘭已極其不滿,也表明美國在單方面定義所謂的政治解決。如要按美方的解決進程往前走,他認為,雙方不可能達到如特朗普所說,最后讓“各方都滿意”的情況。
“在特朗普上任后,美國的外交體系里唯一的、最重要的,就是美國的利益”,崔洪建指出,美國新一屆政府不再在其戰略體系當中給盟友留位置。
崔洪建表示,美烏礦產協議形成初步“交易”之際,美國新一屆政府一再對烏重申要價,公開強調需要實實在在的利益回報,甚至給出了50%收益這樣非常具體明確的數字。而在談到該盡的義務時,美國從來都是含糊其辭,對于今后可能給烏克蘭怎樣的援助和保障,幾乎只字不提。
這樣一份協議文本背后,實際是“趁人之危”——崔洪建指出,在此事上,美國單邊霸凌的色彩表現得淋漓盡致。“趁你病,不僅是要你的錢,甚至可能要你的命”,他表示。
崔洪建進一步指出,其實在很多問題上,美烏雙方都只想尋求暫時的利益交換,何況利益交換背后的基礎,本身就不平等。
或許是烏克蘭拿著協議文本,發現不能換到自己想要的東西。在這種嚴重不對稱、不公正的“交易”條件下,雙方本身共識也不足,談判是難以為繼的。
對此,張弘也稱,所謂的“跨大西洋聯盟”也好,軍事同盟、價值觀同盟也好,在特朗普“美國優先”的這種零原則的外交基礎上,都可以被犧牲,或者不被重視,這是美烏關系如今出現重大危機的原因。
澤連斯基在“兩個失敗”里做選擇
在崔洪建看來,這次澤連斯基在白宮的亮相“有些尷尬”。實際上,澤連斯基是在外交失敗和政治失敗之間做選擇。
崔洪建進一步分析稱,如在外交上順從了美國意圖,最終雙方“貌合神離”簽了合同,但烏克蘭換不來想要的東西的話,澤連斯基政府在烏國內的合法性會“岌岌可危”,這樣的話,就是一場政治失敗。
為避免政治失敗,澤連斯基不惜冒風險與美國斡旋。而此次談判中斷,接下來可能會讓烏克蘭進一步喪失美國對它所謂的支持和援助。這就相當于外交失敗。
在這樣的背景下美烏雙方談不成,甚至接下來可能還需要很多條件,才有可能重新激活談判,在崔洪建看來,這并不奇怪。
現在來看,烏克蘭的確處于困境中。
張弘舉例說,此前俄美代表在沙特會談時,雙方通過戰略妥協達成了一些共識,在澤連斯基看來,這都是在滿足俄方的戰略核心訴求。
比如第一,以俄烏實際控制線為基礎進行談判;第二,俄烏間立即停火;第三,烏克蘭未來不能加入北約……這些可能都是烏方不可接受的。
他表示,由于烏克蘭沒有在心理上甚至是在政治上、外交上做好準備,烏美雙方可能不會很快“同頻”,不會很快協調出統一立場,那么美俄共識也很難轉化成為俄烏和談。澤連斯基此次到白宮會談失敗,實際上在一定程度上延緩了俄烏真正實現停火和談判的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