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縮略圖

      分享到:
      鏈接已復制
      首頁> 評觀世界>

      販賣“中國焦慮”,解不了美國科技困境

      2025-02-28 09:11

      來源:環球時報

      分享到:
      鏈接已復制
      字體:

      美國總統特朗普提名的白宮科技政策辦公室主任克拉齊奧斯2月25日在參議院確認聽證會上聲稱,中國已經成為美國最強大的地緣政治對手,也是最強大的科學和技術競爭對手。克拉齊奧斯是特朗普第一任期開啟對華科技戰的拱火者與操刀手,曾任美國白宮首席技術官和五角大樓負責研究與工程的國防部副部長。他此次將出任白宮科技政策辦公室主任,主要負責為美國總統提供科技政策咨詢,還將監督達2000億美元的聯邦科學技術投資。克拉齊奧斯的對華偏見,很可能對未來美國國家創新系統和對華科技政策的走向產生不容忽視的影響。

      克拉齊奧斯表示,“未來全球秩序的格局將由誰在人工智能(AI)、量子、核以及其他關鍵新興技術方面處于領先地位來決定”,由于他此前3年一直是加州人工智能企業Scale AI的總經理,對中美人工智能領域的發展和競爭格外關注和重視。中國的DeepSeek用更低的成本和更小的算力規模,實現了足以匹敵美國頂尖AI大模型的效果,引發全球對于美國AI領先地位的重新評估,一度導致美國科技股大跌。此外,中國四足機器人專利申請量在2023年反超美國,其中70%集中在應用場景創新。當波士頓動力的機器人還在實驗室測試上下樓梯時,宇樹產品已經在青藏高原輸電線路上攀爬了2萬公里。美國制造業根基的動搖,已經使其科技公司的持續迭代能力受到嚴重影響,而中國完整的制造業門類和產業鏈,以及充分的市場競爭鍛造出真正的“技術護城河”。

      中國在"從0到1"的基礎科學研究領域也在持續發力,奮起直追。美國《自然》雜志2024年10月24日發文稱,美國研發資助受限,科學日益政治化,“美國科學被認為、也正在失去在STEM領域的全球統治地位”。文章還引用數據表示,美國2022年(有完整數據的最近年份)研發支出9230億美元,約占全球研發投入的30%,同期中國的研發投入增加到8120億美元左右,并將在2030年前與美國持平。2024 年10 月2 日,中國國家統計局、科技部和財政部聯合發布的《科技經費投入統計公報》顯示,2023 年我國研發經費投入比上年增長8.4%,研發經費投入強度(研發經費與GDP 之比)為2.65%,接近OECD國家平均水平(2.73%)。此外,STEM領域的博士數量、高被引論文,以及國際專利申請方面,中國都已超過美國,居全球首位。科技人才方面,Scopus數據庫顯示,美國高度依賴國際人才來帶動其科研引擎,對海外科研人員依賴更大:2023年畢業的超過1/3的科學和工程學博士是外國留學生,計算機科學的比例高達59%,其中大多來自中國和印度,而中國留學生的數量遠超印度。

      美國新一屆政府上臺后,開始推行一系列改革,其中也涉及科研領域。2月初,政府效率部突然宣布“大刀闊斧”削減研究經費,美國衛生研究院的間接科研資助縮水至15%、裁員1500人,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的預算被削減了2/3,能源部、環保署、航空航天局、國家海洋和大氣管理局等主要的聯邦研究資助部門都被勒令大幅裁員與經費削減。2月26日,國家科學基金會警告其員工,政府效率部人員即將入駐。一直依靠聯邦政府經費支持的美國大學也面臨“斷供”威脅,常青藤高校的招生縮減幅度最高達 60%。

      這些科技新政被認為可能引發人才斷層危機。隨著數萬名聯邦科學家被解雇,許多關鍵的科研項目陷入停滯,科研生態遭到沉重打擊。那些被解散的實驗室、中斷的研究項目、離開的科學家,不是簡單的行政命令就能召回的,因此這個2月被《時代》周刊稱為“美國科學的末日”。當下美國三權分立的天平嚴重失衡,后續美國司法界能否阻擋政府無限膨脹的行政令、科技界能否渡過此劫,尚未可知。

      美國政府在面臨內部問題和外部競爭時,不求諸己,反而通過販賣“中國焦慮”,試圖不斷加碼對中國的科技打壓來緩解國內矛盾。2024年12月16日,美國商務部在發布的報告《決定性的十年》中列舉了出口管制等28種對華制裁工具,涵蓋數據收集與發布、技術創新、國際合作、貿易限制等多個領域。然而,中國科技的發展充分證明,美國數十年來建立并執著的對華打壓戰略已被證明是過時且無效的。美國政府今年2月21日發布了一份名為《美國優先投資政策》的備忘錄,以所謂國家安全為由,將中國列為“外國對手”,并進一步強化雙向投資限制,以各種歧視性舉措將中國企業和市場拒之門外,美國的經濟利益和國際信譽也將受到嚴重傷害。 

      在科學研究和科技發展的進程中,一國的領先并不代表另一國的失敗。美國智庫昆西研究所研究員丹尼斯·西蒙表示,“看看中國正在發生的,你會希望能夠與中國合作”,他認為這將“帶來巨大的協同效應”。中美兩國科學界都不想在科技領域徹底“脫鉤”,實際上也不可能完全“脫鉤”,這是在經濟全球化的今天兩國都必須正視的。在制定新興技術標準方面,無論是人工智能的應用,還是生命科學的發展等,美國都不可能繞開中國,雙方需要在這些領域進行合作,共同面對全球新興技術治理問題。兩國的科技進步,不僅會促進雙方應對全球共同挑戰,更會讓中美科技合作的成果真正造福世界。(作者是國際關系學院法學院院長、知識產權與科技安全研究中心主任)


      【責任編輯:申罡】
      返回頂部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四虎成人精品在永久在线| 国产自无码视频在线观看| 久久精品青草社区| 熟妇人妻不卡中文字幕| 国产亚洲人成网站在线观看| 55夜色66夜色国产精品视频| 性一交一乱一伧老太| 久久精品桃花综合| 欧美黑人巨大xxxxx视频| 午夜视频免费国产在线| 成人免费在线看片| 国产高清乱理伦片中文电影| 三级在线看中文字幕完整版| 日韩电影免费在线观看网站| 亚洲熟妇无码久久精品| 精品久久久久久无码中文野结衣 | 中文字幕第4页| 日韩视频免费在线观看| 亚洲欧美精品伊人久久| 粗大挺进朋友孕妇| 国产va免费精品高清在线观看| 黄色片免费网站| 国产精品无码久久av| 99麻豆久久久国产精品免费| 成人毛片18女人毛片免费视频未| 久久成人精品视频| 欧美www网站| 亚洲欧洲日产国码AV系列天堂| 男女一级毛片免费播放| 午夜精品不卡电影在线观看| 萌白酱喷水视频| 国产成人免费观看| 波多野结衣33| 国产色a在线观看| bt天堂网...www在线资源| 成+人+黄+色+免费观看| 丰满女邻居的嫩苞张开视频| 日韩av片无码一区二区不卡电影| 亚洲H在线播放在线观看H| 欧美人与动性xxxxx杂性| 亚洲欧美一区二区成人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