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日打造“新黃金時代”成算幾何?
當地時間2月7日,日本首相石破茂與美國總統特朗普在白宮實現首次會談,雙方宣稱“追求美日關系新黃金時代”,上演一出表面友好融洽的“外交秀”。
從會談成果看,雙方主要確認了美日關系的基本定位和合作共識,但會談后發表的《聯合聲明》的篇幅較拜登時期大幅縮減,調門也有所降低,僅重申了美日同盟作為“印太地區和平、安全與繁榮的基石”這一定位,主要涉及防務安全和經貿投資合作以及在“印太”地區的協調等三方面內容,總體沿襲了拜登時期的基本方針,并無新意。值得關注的是,在日方推動下,此次美日首腦會談延續了遏華指向,在東海和南海問題上對中國妄加指責,并再度公然干涉臺灣問題,預示了日本在特朗普新任期或將繼續扮演助美遏華的“急先鋒”角色。
在日方看來,這是一次“遲到”的會談。特朗普當選美國總統后,日方曾尋求盡快安排石破茂赴美與特朗普會談,但遭到美方婉拒。拜登政府下臺前否決了日本制鐵對美國鋼鐵公司的收購案,更是給美日關系蒙上一層陰影。在特朗普再度執政后,石破茂成為繼以色列總理內塔尼亞胡之后,第二位到訪白宮的外國領導人,這也被視為特朗普方面對日方的一種“補償性安撫”。
實際上,直到與特朗普會面之前,日方心態都是忐忑不安,因為不知道特朗普會如何出牌,甚至擔心特朗普會提出一系列強硬要求。從結果上看,此次會談的氣氛和結果超出日方預期,初步達到了日方所謀求的三大目標:一是建立首腦信任關系。從記者會上的互動來看,兩人不吝溢美之詞,石破茂似乎給特朗普留下了不錯的印象。二是確認特朗普對日重視態度。特朗普作出一些重視日本和美日同盟的表態,對日本釋放“安撫”信息。三是維持美方對日安全承諾。在《聯合聲明》中,雙方重申了防務安全合作共識。特朗普稱美國將利用威懾力來保護盟國,美方重申《美日安保條約》第五條適用于釣魚島,算是給日方服下了一顆“定心丸”。
為了達到這些目的,日方可謂煞費苦心,事前做了大量“功課”。石破茂先是會見兩名前首相菅義偉和岸田文雄請教同美方打交道的“經驗”,并調出檔案復盤當年安倍晉三與特朗普會談時的對話場景,以求全面掌握特朗普的風格偏好。日媒透露,石破茂與外務省官員在周末閉關演練針對特朗普的“作戰策略”,不僅通過改變石破茂的話術來投其所好,還精心準備了圖文并茂的演示資料,向特朗普直觀展示日本為美國經濟所作貢獻。石破茂還大打“安倍牌”來博取特朗普的好感,不僅為這次會談重新起用了當年安倍見特朗普時的英文翻譯,在會談中還多次提及安倍來拉近同特朗普的關系。
為了討得特朗普的認可,日方在會談成果設計上也是“用心良苦”。石破茂宣布日本將對美投資額擴大到1萬億美元規模,增加進口美國的液化天然氣,并邀請特朗普對日本進行訪問。面對日方的全方位示好,特朗普也是“手下留情”,在這次會談中沒有明確向日方提出加征關稅和增加防衛費用分攤等要求,讓日方暫時松了一口氣。
過去8年,美日關系經歷了一段“蜜月期”。在特朗普第一任期,得益于安倍晉三與特朗普的親密私交,日本成為少數沒受到“特朗普沖擊”的盟友之一。拜登時期,日本成為美國推動遏華指向的“印太戰略”的借重對象,同盟關系實現重大升級,日本也躋身為美國最為核心親密的盟友之列。因此,面對誓言顛覆拜登政策的特朗普強勢回歸,失去安倍的日本尤顯焦慮不安。
從此次石破訪美情況看,日美關系在特朗普新任期實現平穩開局,但恐怕現在還不能對未來四年美日關系走向下定論。這次美日首腦會談只是兩國新政府間的一次初步試探,雙方避實就虛,采取了回避矛盾分歧、優先爭取共識的做法。此次圍繞防務安全、經貿投資以及地區層面的合作共識并未超出迄今框架,未來能在多大程度上得以推進落實尚未可知。特朗普在與石破茂共同舉行的記者會上也提到了對日貿易赤字問題,暗示如果不能實現貿易均衡將對日加征關稅,尤其是在汽車領域。在日本制鐵收購美國鋼鐵公司一案上,特朗普宣稱雙方就以“投資”取代“收購”達成共識,實則并未滿足日方利益關切。
特朗普政府目前的政策優先方向是國內議題,對外主要關注烏克蘭和中東等地緣熱點問題,對日本重視程度有限。鑒于日本是美國主要貿易逆差國之一,并且擁有最大規模美國海外駐軍,特朗普從其“美國優先”理念出發,未來勢必會在經貿以及防衛費用分攤等問題上對日本提出高要價。目前看,特朗普政府對日本采取的更像是一種“先禮后兵”的策略。此外,特朗普政府對多邊機制的態度以及地緣政治目標也與日本的利益訴求存在諸多內在矛盾。未來日美關系還可能受到中美關系以及地緣政治環境變化的影響。唯一可以確定的是,特朗普第一任期時依賴首腦親密互動維系的美日“蜜月”關系很難重現,拜登時期美日間相互借重倚靠的“鐵桿”情誼也很難持續,未來美日關系將面臨很大不確定性。(作者是中國國際問題研究院亞太研究所特聘研究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