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能否打開“星際之門”存在變數
美國總統特朗普日前宣布,OpenAI、軟銀和甲骨文將共同投資5000億美元,啟動名為“星際之門”(Stargate)的項目,引發國際輿論關注。但隨后中國國產大模型DeepSeek橫空出世,持續引發業內震動,外界對“星際之門”的討論突然降溫。對華盛頓這5000億美元的“豪賭”,筆者認為有必要弄清楚美方究竟想要達成什么目標及可能帶來哪些影響。
“星際之門”項目旨在建設下一代人工智能(AI)所需的物理與虛擬基礎設施。項目的啟動標志著AI基礎設施建設進入新階段,這不僅將加速AI技術創新與應用,還可能加劇全球AI競爭,甚至帶來技術封鎖,帶動全球AI產業生態變革。
“星際之門”項目在行業合作、政府支持、技術愿景等方面可能具有一些優勢。目前該項目的合作伙伴包括OpenAI、軟銀和甲骨文,這些企業在AI技術、投資和基礎設施領域(數據中心和云計算等)具有豐富的經驗和資源,跨行業的協同合作將為該項目提供技術支持和資源保障。若真能實現5000億美元的投資規模,則可以支撐該項目在基礎設施建設、技術研發等方面的需求。
美國政府會在政策和監管環境方面做出變化為項目提供支持。例如,特朗普政府將通過緊急聲明提供幫助,確保項目順利推進。同時,特朗普還撤銷了拜登政府此前關于AI的行政令,該命令旨在減少人工智能對消費者、工人和國家安全構成的風險。這意味著美國對AI技術的監管發生了重大轉變,美國相關公司不必再遵守行政令中嚴格的安全標準和其他要求,監管環境的變化將有利于該項目的落實。
隨著大模型和生成式AI的興起,對算力基礎設施的需求只會繼續增長?!靶请H之門”項目如果能順利展開,并運行良好,將會緩解AI行業對計算能力的需求壓力,為AI技術的進一步發展提供支持。同時,該項目不僅關注AI基礎設施建設,還強調AI技術在醫療健康、自動駕駛等領域的應用。
“星際之門”項目是美國在人工智能領域的一項重大戰略舉措,可能將在技術、經濟和環境等方面帶來影響。
首先,將推動AI基礎設施建設,帶動相關產業鏈發展。一是提升計算能力。美國希望通過建設20個每個占地50萬平方英尺的大型數據中心,大幅提升其AI算力。算力的提升將支持更復雜的AI模型訓練和推理,從而推動AI技術進一步發展。二是滿足AI行業需求。高盛預測,到2028年,AI將占據數據中心電力需求的約19%。此前,OpenAI公司曾多次表示,計算資源的短缺導致其產品發布延遲?!靶请H之門”項目希望通過提供充足的計算資源,緩解AI行業對算力需求的壓力。三是帶動數據中心相關產業鏈的發展,包括機械、電氣系統等領域的投資。根據麥肯錫的報告,未來5年數據中心機械和電氣系統的采購與安裝資本支出可能超過2500億美元。
其次,加速AI技術創新與應用,尤其在醫療、交通、金融、制造領域。在推動醫療健康領域的AI應用方面,可以為分析電子健康記錄的人工智能提供支持,并幫助醫生更好地照顧患者。這種技術的應用不僅能夠提高醫療服務的效率和質量,還能夠降低醫療成本,為社會帶來巨大的經濟效益。在促進自動駕駛領域的AI發展方面,通過提供強大的計算能力,支持自動駕駛技術的研發和應用。此外,還包括在更多行業的應用,例如金融科技、智能制造、智慧城市等。在金融科技領域,AI技術可以用于風險評估、欺詐偵測;在智能制造領域,AI技術可以用于生產線的智能化和自動化。
再次,維持美國在AI領域的領導地位。美國官方已經明確,“星際之門”項目的戰略意義在于“確保美國在人工智能領域的全球領導地位,并將相關技術留在美國本土”。這意味著該項目不僅是技術發展的需要,更是美國在全球化競爭中的一個重要舉措。而通過“星際之門”項目,華盛頓一方面想將AI技術留在本土,另一方面很可能會加強對技術出口的管控,進一步限制競爭對手獲取高端AI技術和設備。例如,美國可能加強對AI芯片、算法框架等關鍵技術的出口限制,試圖對競爭對手AI產業的發展構成一定壓力。
美國“星際之門”項目的最終目的,是強化其技術優勢,在全球AI治理和技術標準制定中占據主導地位,削弱競爭對手在國際AI規則制定中的話語權。但是,全球AI技術的發展并非美國一個國家或者某一個公司就能決定。DeepSeek推出的大模型便憑借其“物美價廉”在海外開發者社區中引發了轟動,更是以極低的訓練成本震撼了硅谷,這就是一個例子。此外,“星際之門”項目最終能否得到5000億美元的投資也存在變數,之前特朗普政府的“政府效率部”負責人馬斯克就對此提出質疑。綜合來看,這道“星際之門”最后能否打開,還有很大的不確定性。(作者是科技工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