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2日,貝爾格萊德舉行的一場新聞發(fā)布會上,官方向媒體展示了卡拉季奇最近的照片。
在當?shù)兀性S多關于卡拉季奇的傳聞:有人說他一直沒有離開波黑,可能就躲藏在波黑與塞爾維亞或黑山的交界地區(qū);有人說卡拉季奇為了避免被抓,每天不停地換乘各種車子;有人說他剃掉了濃密的頭發(fā),蓄上胡須,打扮成神父的樣子;還有人說卡拉季奇睡覺時,總會把一支手槍放在枕邊,并發(fā)誓寧可自殺也決不上法庭;還有的說,卡拉季奇是個大孝子,時常會抽空回家看望母親。
2004年,北約間諜機構安插在波斯尼亞帕萊鎮(zhèn)的“千里眼”和“順風耳”帶來了一條令他們振奮不已的情報:卡拉季奇不小心受了點傷,現(xiàn)在正跑回老家求助來了。大批全副武裝的北約特種部隊在坦克、戰(zhàn)車和武裝直升機的支援下突然襲擊并且全面封鎖了帕萊。然而,直到夜幕降落,北約特種部隊除了拘捕了一名據(jù)說是“卡拉季奇支持者”的前警官外,一無所獲。卡拉季奇的妻子利利亞娜·澤倫覺得好氣又好笑:“全副武裝的大兵們在墻根上、馬桶里、門背后四處搜查我丈夫。最可笑的是,幾個大兵把大便池攪了好幾遍,生怕他會潛伏在那底下。”
·作家和詩人
身材魁梧、背頭卷發(fā)的卡拉季奇還是一位頗具才華的詩人,自1968年以來曾出版過多本詩集,1994年獲得了俄羅斯“肖洛霍夫作家協(xié)會獎”,他的詩被譽為“充滿了人道主義和斯拉夫精神”。他在一首題為《1968年的薩拉熱窩》的詩中寫道,“我聆聽著災難來臨的腳步聲”,似乎那時就已經(jīng)預見到了波黑的命運。1984年他因非法營造私房坐了11個月的牢,鐵窗生活讓他學會了不少東西。卡拉季奇深受塞爾維亞作家喬西奇的影響,并且正式在其鼓勵下步入了政壇。
即便是在逃亡期間,他也不忘進行文學創(chuàng)作。2001年,卡拉季奇編寫的劇本《處境》偷偷上市。他在這個劇本里描寫了一個虛幻的國度,那里有形形色色的人,既有善良的老百姓、勇敢的軍人,也有無恥的政客、自大的假愛國主義者、貪婪的官吏和兇惡的海外勢力等,國家被后一部分人掌握,因此國力衰落,正直的人們處境艱難,但卻沒有灰心。一些看過《處境》的文學評論家認為,劇本充滿幽默感,而且作者的諷刺、挖苦等喜劇手法運用得非常巧妙。據(jù)說卡拉季奇曾表示,如果可能的話,他想親自導演此劇。
2004年10月18日,他的長篇愛情小說《夜之神記》在塞爾維亞貝爾格萊德出版。這本書以一名心理醫(yī)生和他妻子的愛情生活為主線,向人們展示了上個世紀70到80年代的波黑社會,小說中的許多人物是以當年的真實人物為原型的。故事背景設置在“S城”,而S就是薩拉熱窩的字頭。在書的封面上,是身著便裝的卡拉季奇。出版商說,這是“卡拉季奇的半自傳體小說”。
作為詩人的卡拉季奇對妻子更是不乏浪漫柔情。2005年,英國媒體披露了追捕卡拉季奇的北約部隊截獲的他與妻子在2001年4月和2002年12月間的來往書信。卡拉季奇在信中說:“親愛的,近40年來,你一直是我最愛的人。我愛你,在腦海中親吻你,站起來吧,用你熱情的眼睛看著我。我對你的愛永不停息。我等不及要再見你,擁抱你。”(中國日報網(wǎng)站/康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