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鼠內耳毛細胞
榮獲2007年奧林巴斯生物數字成像大賽一等獎的圖片,是研究人員采用一種全新技術——“腦虹”技術拍攝的。通過這種技術,小鼠腦部的各個神經元呈現出各種色彩,清晰可辨,讓我們可以在錯綜復雜的神經網絡中跟蹤分析特定軸突,也可以繪制完整的神經網絡圖譜——對于老式成像技術來說,這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復雜的大腦
復雜的大腦:美國加利福尼亞大學圣迭戈分校的托馬斯·迪林克(Thomas Deerinck)利用雙光子顯微技術(2-photon microscopy),拍攝到了一塊僅有400μm厚的小鼠小腦組織樣本的精細顯微結構(圖10),其中綠色的是浦肯野神經細胞(Purkinje neuron),紅色的是神經膠質細胞(glial cell),藍色的則是神經核。美國哈佛大學的吉恩·里維特(Jean Livet)使用共焦顯微技術(confocal microscopy),拍攝了一只基因工程小鼠的腦干組織切片(厚340μm)。由于經過基因改造,小鼠的每個神經細胞都呈現出不同的顏色(圖9)。給神經元賦予不同的顏色(即“腦虹”技術,Brainbow),科學家就能觀察到單個軸突在復雜的腦神經網絡中的走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