灰白熔巖原。
這張照片上的壯觀畫面是沙特阿拉伯的哈拉特喀巴爾(Harrat Khaybar)熔巖原,由國際空間站“遠征16”任務成員于2008年3月31日拍攝。阿拉伯半島西部不僅包括大片沙地和砂礫,還有稱之為“haraat”的廣闊熔巖原(lava field),其中一處就是面積達1.4萬平方公里的哈拉特喀巴爾,大概位于伊斯蘭教圣地麥地那城東北137公里處。據科學家介紹,這塊熔巖原是過去500萬年火山沿著100公里長的南北向線狀通風系統噴發所形成的,距今最近的一次火山噴發發生在公元600年至700年之間。
哈拉特喀巴爾涵蓋多種多樣的火山巖石類型和引人入勝的地貌,其中幾種地貌可在這張照片中看到??聽柹绞怯珊谏?、溢流的玄武巖流經過幾代時間形成的;熔巖流圍繞在322米高的層狀火山周圍(Jabal在阿拉伯語中翻譯成山脈的意思)。阿布亞德山(照片正中間),由粘性更大,富含硅石的流紋巖形成。盡管我們在課本中見到的奎德爾山是一個呈錐狀的成層火山,但阿布亞德山卻是一個熔巖穹丘——一個由密度更大、更凝固的熔巖流組成的圓形大塊頭。在西部(上面中心位置)是令人印象深刻的巴伊達山。巴伊達山呈對稱狀,是由凝灰巖構成的圓錐體。
這導致濕潤的、具有粘性的火成碎屑沉淀物形成,火成碎屑沉淀物能堆積成一個陡峭的錐形結構,尤其是沉淀物快速凝固的時候。巴伊達大坑的白色沉淀物(照片南側另外兩個地方)形成于沙子和淤泥,它們堆積成淺淺的一層。哈拉特喀巴爾的錐形凝灰巖的存在以及顯示有水存在的其他火山特征表明,當地氣候在火山活動的幾個時期十分濕潤。不過時至今日,該地區的氣候極為干旱,每年幾乎都沒有降水,造成大片土地幾乎完全沒有植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