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縮略圖

      分享到:
      鏈接已復制
      首頁> 觀點中國>

      完善收入分配機制與發展新質生產力

      2025-07-28 09:53

      來源:人民日報

      分享到:
      鏈接已復制
      字體:

      新質生產力是習近平經濟思想的重要理論成果,標志著我們黨對馬克思主義生產力理論認識的重大突破和創新。發展新質生產力,要求形成與之相適應的新型生產關系。《習近平經濟文選》第一卷中的多篇著作對發展新質生產力、形成新型生產關系作出重要論述。比如,《中國式現代化要靠科技現代化作支撐》指出:“扎實推動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深度融合,助力發展新質生產力”;《什么是新質生產力,如何發展新質生產力》指出:“要健全要素參與收入分配機制,激發勞動、知識、技術、管理、資本和數據等生產要素活力,更好體現知識、技術、人才的市場價值,營造鼓勵創新、寬容失敗的良好氛圍”;《確保我國經濟航船乘風破浪、行穩致遠》指出:“必須統籌好培育新動能和更新舊動能的關系,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等等。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論述,為我們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形成與之相適應的新型生產關系提供了根本遵循。

      收入分配是生產關系的重要內容。在構建新型生產關系過程中,完善收入分配制度具有重要作用。對收入分配制度進行分析和研究,通常可以運用馬克思主義的分配理論和關于勞動過程的研究方法。同時需要注意,在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深入發展的背景下,發展新質生產力不僅涉及技術進步和生產資料的改進,還包括知識、技術、管理等各種創新要素根據各自供求狀況及其對新質生產力貢獻的權重進行優化組合。因此,發展新質生產力不是一般的勞動過程,而是創新勞動過程。運用馬克思主義的分配理論和關于勞動過程的研究方法研究新質生產力和新型生產關系,不但要以財富增長水平來衡量生產力發展水平,還要準確判斷各種生產要素對財富增長的作用,說明各種生產要素參與收入分配對全要素生產率提高所起的作用,并在此基礎上進一步完善按要素分配的體制機制,以收入分配制度的改革和完善促進新型生產要素的優化組合,大幅提高全要素生產率。

      新質生產力的成果分配包括兩個過程

      對發展新質生產力中的分配關系進行研究,首先要對分配過程進行分析。馬克思在《〈政治經濟學批判〉導言》中揭示的分配關系涉及兩個方面:“在分配是產品的分配之前,它是(1)生產工具的分配,(2)社會成員在各類生產之間的分配(個人從屬于一定的生產關系)”。遵循這一原理,研究分配關系在發展新質生產力中的地位和作用,首先需要研究對分配關系起決定性作用的生產條件的分配。

      新質生產力的生產條件主要是創新條件,涉及知識、技術等創新要素的分配。當前,數字經濟發展速度之快、輻射范圍之廣、影響程度之深前所未有,是發展新質生產力最重要的生產條件。對數字經濟這一生產條件的分配,關鍵是對數據、算力、算法3個核心要素的分配。所需數據越是充分準確,算力越是強大,算法越是先進,生產力水平就越高。應當看到,不同的生產單位、平臺和企業擁有這些生產要素的狀況不同,這些生產要素在相關單位所發揮的作用也會有差別。各個單位凝結這些生產要素的程度,反映了其生產力水平,進而體現為不同產業、不同企業的新質生產力發展水平存在差別。

      按照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基本原理,在社會化生產和市場經濟條件下,宏觀的分配并不直接面向生產者個人,而是包括兩次分配過程:第一次分配是市場對社會總產品在企業之間分配,第二次分配是企業對其在市場分配到的成果在內部進行分配。這一框架可以用于分析對新質生產力不同部門之間的分配以及對發展新質生產力的企業內部的分配。

      之所以先要有市場對社會總產品在企業之間的第一次分配,原因在于進入市場的產品和服務都是企業作為總體生產者形成的成果。社會總收入在不同產業、不同企業間進行分配,體現價值規律的作用,在現實中就是由市場評價各個企業的生產力發展水平。在實踐中,并不是所有企業都有能力培育和發展新質生產力。與其他企業相比,新質生產力發展較好的企業能夠從市場中獲得更高收入,這是市場評價和競爭機制作用的結果。這些有能力培育和發展新質生產力的企業,在市場上更有競爭力,因而也能夠從市場獲取更多收入。同時,只有那些依靠發展新質生產力在市場獲得更高收入的企業,才有能力在接下來的第二次分配中,對發展新質生產力作出貢獻的各個要素的所有者進行分配。第二次分配是在企業內部進行的分配。這不僅僅是一般意義上的按勞分配,同時也要根據各種生產要素在發展新質生產力中的邊際貢獻來進行分配。

      這樣,兩次分配就體現了由市場評價貢獻、按貢獻決定報酬的原則。其中,第一次分配體現的是市場評價貢獻,第二次分配體現的是各種生產要素按貢獻取得報酬。這種收入分配機制對于發展新質生產力具有重要促進作用。

      從新質生產力的基本內涵看創新要素及其報酬

      習近平總書記在《什么是新質生產力,如何發展新質生產力》中指出,新質生產力“以勞動者、勞動資料、勞動對象及其優化組合的躍升為基本內涵”。這表明,發展新質生產力的創新過程,需要推動各種生產要素的優化組合和更新躍升,這會對生產要素的報酬提出新要求。

      勞動者質態的躍升及其報酬。一般來看,勞動者可分為簡單勞動者和復雜勞動者。新質生產力的顯著特點是創新,科技創新是發展新質生產力的核心要素。與之相應,發展新質生產力所需要的勞動者,必須具備一定的新知識新技能和數字素養,能夠適應、駕馭與人工智能、人機交互型機器人等的密切合作。正因如此,復雜勞動者在發展新質生產力過程中起著決定性作用,體現了勞動者要素質態的躍升。在實踐中,這主要表現為人才是發展新質生產力的第一要素,人的知識、技術、管理、數據處理能力等發揮重要作用。與之相適應,凝結了數據、知識、技術、管理等要素的復雜勞動的價值也應該在收入分配中得到體現。

      勞動資料質態的躍升及其報酬。勞動資料的質態是每個經濟時代生產力水平的測量器。當前,伴隨互聯網、人工智能等數字技術的發展,新質生產力的培育和發展已經離不開數字化平臺、智能化系統等,如智能手機、互聯網平臺、云計算、機器人、無人機、智能傳感器、虛擬現實和增強現實設備等。這些設備和器材也就成為新型勞動資料。企業是否能夠使用這些數字化平臺和智能化系統,這些平臺和系統的先進程度如何,都能反映企業發展新質生產力的能力和創造社會財富的能力。與之相適應,這些新型勞動資料也能夠獲取更高的報酬。

      勞動對象質態的躍升及其報酬。生產力體現的是人與自然的物質變換能力。在傳統生產力發展過程中,勞動對象主要涉及能源原材料和自然資源等。在當前以高質量發展全面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背景下發展新質生產力,勞動對象的質態也要實現躍升。比如,為了推動實現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發展生產力要求推動能源革命,以可再生的清潔能源替代化石能源,還要求加快綠色科技創新和先進綠色技術推廣應用,提供更多生態產品。總的來看,發展新質生產力的勞動對象已經不局限于那些以物質形態存在的未經加工的自然物以及加工過的原材料,還包括伴隨科技進步新發現的自然物、注入更多技術要素的原材料,以及數據等以非物質形態存在的勞動對象。這些新型生產要素,是發展新質生產力的優質生產要素,也應當在財富分配中得到相應體現。

      數據要素的生成和數據產權的實現

      隨著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進程不斷加快,在發展新質生產力的諸要素中,數據要素的重要性日益凸顯。習近平總書記在《發展數字經濟,搶占未來發展制高點》中指出:“數據作為新型生產要素,對傳統生產方式變革具有重大影響”;在《堅定實施擴大內需戰略》中指出:“優化收入分配結構,健全知識、技術、管理、數據等生產要素由市場評價貢獻、按貢獻決定報酬的機制”。收入分配是要素所有權在經濟上的實現,數據要素的收入分配是數據產權在經濟上的實現。

      數據成為新型生產要素的過程主要包括以下幾個環節:原始數據的采集和生產,按一定的科學算法對這些原始數據進行編碼,通過具備一定算力的處理器對其進行運算并形成滿足特定生產需要的數據。在這一過程中,互聯網、物聯網設備等采集和生產原始數據,不同的企業或通過自己的平臺或利用別人的平臺對這些原始數據進行處理。不同平臺和企業的算力、算法和勞動者水平不同,生產數據的能力也不同。

      在數據成為新型生產要素后,充分發揮其對于發展新質生產力的作用,需要對數據價值進行判定。數據價值與數據的使用價值密切相關,體現的是使用數據推動相關領域形成更高水平的生產力。影響數據價值的因素主要有兩個方面。一方面是數據生成過程的復雜程度和密集水平。在這個過程中,擁有能夠提供更強算力的服務器和平臺、更科學的算法、更高水平的代碼等,就能夠生成科技含量更高的數據資源。另一方面是數據的流通和廣泛應用。與其他物質生產要素不同,數據具有規模收益遞增的效應,流通越順暢、使用越廣泛,收益就越高。總的來看,數據生成的科技含量越高,數據流通和應用越是廣泛,數據價值也就越高。

      對數據價值進行判定,還要建立與之相適應的產權制度。應當看到,在數據成為新型生產要素的過程中,每個環節都會形成價值和收益。這就要求對數據及其形成新型生產要素過程的不同環節進行確權,在數據流通和共享中保護其產權以實現價值。誰生產數據,誰就擁有數據產權;誰在生產新數據時利用別人的數據,誰就要向該數據的所有權人支付報酬。

      同時需要看到,在市場經濟條件下,數據價值的實現面臨著兩個方面的問題。一是平臺企業對數據產權的壟斷,會降低數據要素參與財富創造的效率,造成社會福利損失,具體表現為平臺企業依靠其掌握數據的優勢形成壟斷并據此獲取壟斷收益;二是數據市場具有信息不對稱特征,這同樣會降低數據要素參與財富創造的效率,導致數據價值無法在數據的流通中得到完全實現。

      解決數據要素參與財富創造和收入分配中面臨的問題,需要不斷完善數據基礎制度。這有利于充分發揮我國海量數據規模和豐富應用場景優勢,激活數據要素潛能。要以數據產權、流通交易、收益分配、安全治理為重點,通過建立完善保障權益、合規使用的數據產權制度,建立完善合規高效、場內外結合的數據要素流通和交易制度,建立完善體現效率、促進公平的數據要素收益分配制度,建立完善安全可控、彈性包容的數據要素治理制度,充分實現數據要素價值,為深化創新驅動、培育和發展新質生產力提供有力支撐。

      (本文系全國政協“發展新質生產力學理研究”課題成果)

      《 人民日報 》( 2025年07月28日 09 版)


      【責任編輯:申罡】
      返回頂部
      主站蜘蛛池模板: 87午夜伦伦电影理论片| 久久国产乱子伦免费精品| 精品美女模特在线网站| 国产男女猛烈无遮挡免费视频网站| 一二三四社区在线高清观看在线 | 欧美一级视频在线观看欧美| 免费观看性生活大片| 韩国v欧美v亚洲v日本v| 国产精品视频福利| zmw5app字幕网下载| 日本19禁啪啪无遮挡免费 | 亚洲成人免费电影| 精品一区二区久久久久久久网站| 国产喷水在线观看| 香蕉久久综合精品首页| 天天干天天干天天干天天干| 中文字幕在线观看第一页| 最新国产福利在线观看| 亚洲欧美日韩国产综合 | 天堂а√中文最新版地址在线| 久久99久久99精品免观看| 最近中文字幕免费mv视频7| 亚洲欧美成人永久第一网站| 精品亚洲综合在线第一区| 国产亚洲精品美女久久久| 免费足恋视频网站女王| 国产美女视频一区| chinese体育生gayxxxxhd| 成人免费观看高清在线毛片| 久久人人爽人人爽人人片AV东京热| 欧美人与动zooz| 亚洲男人的天堂在线| 真实乱视频国产免费观看| 四虎影视永久免费观看| 韩国电影中文字幕在线观看 | 久久只有这里的精品69| 欧美xxxxx69| 亚洲成年人网址| 波多野结衣与黑人| 免费少妇荡乳情欲视频| 美女张开腿让男人桶的动态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