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盟千億歐元反制清單,能否讓特朗普“低頭”?
5月8日,歐盟委員會公布價值近1000億歐元的對美關稅反制清單,并就該清單啟動公眾咨詢程序。在美國對全世界發動關稅戰后,歐盟終于亮出了自己的“反制武器”。
歐盟的“反制清單”中包含價值950億歐元的進口產品和44億歐元的對美出口產品,但暫未列明擬征關稅的稅率。歐盟的進口限制清單主要由工業產品和農產品構成,其中化學品、機械設備、民用飛機、汽車及零部件、電子產品等占據大頭。
值得注意的是,此前因法國、意大利反對而一度從清單中被移除的波本威士忌等酒類產品又重新回到清單中。出口限制清單主要包括廢鋼和化工產品等。此份清單具有三個特點:
第一,反制措施較為精準。區別于此前“不疼不癢”的立場宣誓性措施,歐盟此次擬定的清單較精準地抓住了美歐貿易尤其是美國對歐出口中較關鍵的產品類別。根據歐盟統計局的數據,2024年,清單上產品的歐盟自美進口額超過1090億歐元。其中,飛機進口占比最高(131億歐元),汽車(73億歐元)、醫療設備(64億歐元)、計算機及零部件(53億歐元)。因此,歐盟此次關稅反制措施具有一定的威懾效果,一旦落地,將對波音等美國重要公司形成有效打擊,從而給特朗普政府施加內部壓力。
第二,歐洲反擊美國不合理關稅政策的意志比此前更堅定。特朗普剛上臺時,歐洲曾一度有意維護跨大西洋紐帶。但特朗普團隊一再對歐盟官員冷臉相對,而歐盟也與其他“非美”貿易伙伴的聯系進一步加深,歐盟雖然仍期待與美國最終通過談判解決關稅糾紛,但反擊美國不合理政策的決心比之前更堅定。將部分酒類重新列回反制清單就是例證。
第三,歐盟對當前反制留有余地。根據歐盟估計,美國對歐關稅措施一旦生效,將對價值3790億歐元的歐盟出口產品造成影響,而歐盟本次僅就1000億歐元左右產品進行反制。從數量上看,歐盟表現出一定克制。在當前,“避免激怒特朗普”仍是歐洲政界的主流傾向。同時,歐盟并未公布擬適用的關稅稅率,這表現出歐盟給事態發展仍留有一定靈活性與空間。事實上,歐盟此舉更多應被視為給正在進行的美歐貿易談判增加籌碼,給美國施加一定壓力。近日,特朗普在接受記者采訪時“破天荒”地表示,“非常期待”與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見面。這與特朗普此前一直對歐盟甚至馮德萊恩本人抱有的質疑態度形成一定反差。
放眼未來,美歐貿易關系走向仍有諸多不確定性:歐盟能在多大程度上滿足特朗普的“胃口”猶未可知;歐盟委員會代表歐盟達成的美歐貿易安排能否得到成員國的支持與擁護,也存在一定變數;最重要的變量還是特朗普本人,其政策的不確定性和隨意性,導致美國與任何一個經濟體的貿易安排都有可能迅速“過時”,甚至被“掀桌”。
在諸多不確定性中,中國提供了難能可貴的確定性。與部分西方國家有所區別的是,無論誰執掌白宮,中國的外交立場都一以貫之。支持多邊主義、支持全球化,反對單邊政策、反對經濟霸權主義,一直是中國的政策基點。因此,歐洲開始反思此前對華的不理性政策。近期,中歐關系轉暖態勢明顯。中歐在經貿、多邊主義、全球治理上的利益基礎越來越廣闊,共同話題也越來越多。作為世界主要經濟、政治力量,中歐加強合作,對彼此、對世界都具有重要意義。(作者系中國現代國際關系研究院歐洲安全項目負責人呂蘊謀)
編審:高霈寧 蔣新宇 張艷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