構建高水平戰略性中馬命運共同體有何深意?
劉曉偉 中國國際問題研究院世界經濟與發展研究所助理研究員
4月15日至17日,習近平主席應邀訪問馬來西亞,這是時隔12年,習近平主席再次訪問馬來西亞。17日發表的中馬聯合聲明強調,雙方一致同意構建高水平戰略性中馬命運共同體,更好助力兩國現代化進程,共同促進地區和世界繁榮穩定。
2013年,中馬將兩國關系提升為全面戰略伙伴關系,各領域合作取得長足進步;2023年,兩國元首就共建中馬命運共同體達成重要共識;此次兩國發表關于構建高水平戰略性中馬命運共同體的聯合聲明,必將推動兩國關系繼往開來,續寫兩國友好新篇章。
元首外交是中馬命運共同體建設的“推進器”
51年前,中馬兩國正式建立外交關系,開創了中國同東盟國家關系的先河。半個多世紀里,中馬探索出兩國關系取得長足進步的四大核心要素,即堅持戰略自主、謀求共同發展、增進坦誠互信、堅守公道正義。中馬兩國始終以元首外交掌舵領航,深化政治互信,樹立了國與國相互成就、合作共贏的典范。
習近平主席在會見馬來西亞最高元首易卜拉欣時強調,愿同他一道努力,引領中馬關系長期穩定發展,共同打造高水平戰略性中馬命運共同體,譜寫睦鄰友好、團結合作新篇章,開啟中馬關系新的“黃金50年”。中馬雙方必將以元首外交為指引,加強戰略溝通協作,在不確定的外部環境中為雙邊關系長期穩定發展舉旗定向。
經貿合作是中馬關系行穩致遠的“動力源”
中馬經貿合作基礎深厚,勢頭良好。在貿易方面,中國連續16年成為馬來西亞最大貿易伙伴,馬來西亞是中國在東盟第二大貿易伙伴和第一大進口來源國。在聯合聲明中,雙方表示,將共同落實好經貿合作五年規劃(2024-2028年),鞏固經貿合作成果,擴大貿易規模。習近平主席在同馬來西亞總理安瓦爾會晤時也提議,雙方應凝聚發展合力,打造高質量發展合作標桿。
具體而言,在基礎設施互聯互通方面,作為中馬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的旗艦項目,馬來西亞東海岸鐵路項目已經動工,雙方也將繼續加強軌道交通和基礎設施合作,為實現泛亞鐵路愿景貢獻力量。在產業鏈供應鏈方面,雙方表示將共同打造安全、穩定的產業鏈供應鏈,推動加強產業鏈供應鏈合作,在知識產權、研發創新等高價值高增長產業領域加強交流合作,強化馬來西亞在全球供應鏈中的作用。發掘半導體產業鏈合作潛力,維護產業鏈供應鏈穩定。
展望未來,中馬特別強調,兩國將共同打造地區新質生產力合作高地,圍繞數字經濟、綠色經濟、藍色經濟、旅游經濟四大重點領域,共同拓展新質生產力合作,在先進制造、人工智能、量子技術等前沿領域打造合作新增長點,實現中馬合作“質”“量”雙提升。
人文交流是增進中馬民心相通的“黏合劑”
人文交流是民心相通的基礎和紐帶,也是新時代中馬合作的重要內容。從鄭和七下西洋、五次駐節馬六甲的歷史佳話,到一代代華人“下南洋”艱苦奮斗,再到新時代中馬人文交流的豐富內涵,中馬睦鄰友好故事歷經千年、友誼“切水不斷”。近年來,中馬持續深化在高等教育、文化、旅游、青年、地方等多領域交流合作,不斷增進兩國民心相通。馬來西亞默迪卡民調中心公布的數據顯示,馬來西亞民眾對中國整體好感度持續保持高位,84%受訪者認為中馬關系發展良好。
從聯合聲明來看,未來,雙方將繼續實施互免簽證協定,落實好兩國文化合作協定執行計劃(2024-2029年),全面提升中馬教育合作水平,加強兩國經典著作翻譯出版領域合作,加強衛生領域合作交流。兩國人民的雙向奔赴將為中馬關系增添源源不斷的活力,為兩國未來合作打下堅實基礎。
中馬均為亞太地區重要發展中國家,在捍衛國際公平正義,維護開放的區域主義、推進區域經濟一體化等方面擁有相近立場。中馬命運共同體的破浪前行,既是雙邊關系升級的必然選擇,更是亞洲團結自強的時代縮影,雙方攜手構建高水平戰略性中馬命運共同體將為地區乃至世界經濟注入更多穩定性和確定性。
編審:唐華 蔣新宇 張艷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