雞蛋荒與雜貨店:關稅大棒打碎美國民眾飯碗
汪子洋 中國現代國際關系研究院美國所助理研究員
近期,美國因禽流感疫情陷入雞蛋荒。美國政府一邊向歐洲國家求購雞蛋,一邊卻不忘以“對等關稅”敲詐包括歐洲在內的全世界。因此,對于助美緩解雞蛋荒,歐洲國家毫無興趣。荷蘭養殖戶更是直言,除非美國先撤銷禽類產品關稅,否則不會輕易擴大雞蛋出口。美國農業部長羅林斯近日也發出警告稱,關稅很可能導致美國雞蛋價格短期內再次上漲。
特朗普政府發起的關稅戰,對美國民眾而言,又何止蛋荒。
從經濟學理論上看,關稅作為間接稅,稅收負擔可以轉嫁。一旦征稅,生產者和消費者都可能需要承擔一部分關稅成本。但關稅的分攤比例受產品需求彈性的影響,彈性越小,消費者承擔的關稅負擔越重。所謂彈性指的是產品的不可替代性,對于生活必需品而言,即便其價格上漲消費者也必須購買,因此其需求彈性通常較小,關稅成本也主要由消費者承擔。
因此,所謂加征關稅將由出口商買單是一個謊言,這種說法顯然違背經濟學原理。事實上,在美國多數生活必需品依賴進口的情況下,普通民眾很快就能感受到關稅影響。
無法長期儲存的商品,尤其是新鮮水果、蔬菜、肉禽蛋奶等將率先受到價格上漲的沖擊。耶魯大學預測數據顯示,當前美國平均有效關稅稅率已飆升至27%,達到1903年以來最高。總體物價水平將在短期內上漲2.9%,其中服裝產品價格短期內或上漲64%,某些水果蔬菜價格可能翻番。關稅造成的負面影響相當于美國家庭平均損失4400美元,收入最底層的家庭每年將損失2100美元到2700美元。長期來看,美國實際GDP每年將萎縮近1700億美元。
這勢必動搖特朗普的選民基礎。美國民調機構蓋洛普的數據顯示,去年11月大選期間,絕大多數選民投票給特朗普,是寄望于他能更好緩解經濟壓力。
美國關稅的不確定性或將引發美國嚴重的經濟社會問題。
一是使貧富差距進一步擴大。關稅對美國民眾造成的影響與其收入水平相關。無論窮富,消費者總要拿出部分收入購買生活必需品。低收入者購買此類商品的花銷占其總收入的比重高于高收入者,而這部分商品又對關稅最敏感,因此低收入家庭將面臨最沉重的打擊。在關稅政策不確定下,美國已經出現“恐慌性囤貨”,這也可能加劇低收入者面臨的債務困境。此外,美國政府還在醞釀萬億美元的減稅政策,而能夠獲得稅收減免的通常又是收入尚可的富人,這也將進一步擴大貧富差距。
二是使小企業面臨更大的生存問題。在隨時可能生效的關稅面前,大企業相對于小企業更有議價權,更能通過財務規劃、規模采購、庫存調整等方式緩解關稅和通脹的影響。反觀小企業只能全盤承受關稅惡果。某雜貨店主表示,小型芒果的批發價在過去一個月內從13美元漲到30美元,其零售價格也不得不上漲到高于連鎖大型超市的水平,客戶因此大量流失,小店面臨生存挑戰。
三是加劇“滯脹”風險。美國消費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長期穩定在70%左右,多數消費品又由外國制造。關稅引發通脹的同時可能降低民眾的消費欲望,企業也會放緩投資、推遲擴大生產的計劃。三者疊加下美國經濟前景暗淡,很可能面臨增長停滯和通貨膨脹同時存在、相互加強的惡性循環局面。
編審:唐華 蔣新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