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職僅兩月有余,美國新任防長赫格塞思用一場24日至今的亞太首訪,將美方的亞太政策中聚焦強化聯(lián)盟、加大對華戰(zhàn)略競爭的框架和趨向清晰地勾勒出來。不過,在紀念反法西斯戰(zhàn)爭勝利80周年之際,赫格塞思在29日出席硫磺島美日戰(zhàn)死者悼念會上關于“牢記美日雙方士兵的勇敢精神”的發(fā)言,令人不禁懷疑美方亞太政策“三觀”不正。不得不說,誤讀歷史、錯判現(xiàn)實,赫格塞思的發(fā)言再次暴露出美方亞太政策的破壞性與危險性。
首先,赫格塞思這種對歷史的忽視和不尊重,以及公然為日本軍國主義、法西斯主義招魂的做派,顯露出當前美方缺乏正確“道德底線”和是非觀念的政策底色。
二戰(zhàn)是全世界正義力量反對邪惡法西斯勢力的宏大戰(zhàn)爭。日本軍國主義勢力在亞太戰(zhàn)場挑起長達14年的戰(zhàn)爭,給包括美國在內的亞太地區(qū)所有國家和人民帶來了巨大損失和深刻苦難。以赫格塞思曾前往古巴關塔那摩、阿富汗、伊拉克的服役經歷,難道不了解美軍在對日作戰(zhàn)中傷亡人數(shù)近41萬,大量美軍戰(zhàn)俘遭受日軍殘酷虐待的事實嗎?赫格塞思對二戰(zhàn)時期的日軍給出與美軍同等相待的“敬意”表達,既暴露出對歷史的重視與理解有限,更是對二戰(zhàn)期間對日作戰(zhàn)中做出巨大犧牲的國家和民眾的“褻瀆”。
為二戰(zhàn)期間的法西斯勢力張目抹粉,刻意模糊乃至貶損二戰(zhàn)正義和勝利方,美方這種認識不僅使美國站在了所有二戰(zhàn)中浴血奮斗、最終勝利的國家的對立面,也同樣使當前的美國政府處于背離國內民眾根本利益的錯誤立場。
其次,赫格塞思這種“反歷史”的極端立場,不會得到亞非拉地區(qū)、歐洲眾多國家乃至美國自身民眾的認同。這種不惜將侵略者的屠刀與反侵略者的鮮血混為一談,也要拉攏盟伴、挑動地區(qū)緊張的表現(xiàn),充分體現(xiàn)了以赫格塞思為代表的一批美國政客的價值觀錯亂。美方以為通過將歷史作為地緣政治籌碼,可以更好地拉攏他國、鞏固自身區(qū)域霸權地位,殊不知,這必然也只能使更多國家疏遠美方。
在處理國內外事務中,當下的美國執(zhí)政者始終強調要摒棄精英派對外行為中反復做“傻事”的“愚蠢之舉”,主張“徹底回歸常識”。但赫格塞思的言行表明,當前美國政府的亞太政策距離常識反而是更遠了,并因其帶有的反人類性和對和平的巨大顛覆風險而遭受世人的鄙夷。
可惜的是,就美國新政府的行事邏輯來看,其未來恐怕不僅不會修正其亞太政策中“獨特和優(yōu)越的”霸權觀,還會以更具煽動性的言行,在亞太挑起更具動蕩性的地緣政治大角逐,制造更多的動蕩源和沖突點。癡迷大國競爭和窮兵黷武,是導致美國在冷戰(zhàn)結束至今的30余年來,始終赤字不減、國債高企、深陷國內社會危機卻困局難解的根源所在。
非建制派的崛起背后,反映出美國民眾的主流情緒是希望扭轉長期以來美國精英派、建制派的種種錯誤做法。美新政府上臺本應在對外政策中呼應民意訴求,減少制造外部爭端,尤其是避免大國競爭對抗。
確實,近段時期的美新政府采取了大幅調整對外政策的系列舉措,這讓外界產生了一種美國要疏離盟國,減少在外交事務中的責任和費用,轉而聚焦國內發(fā)展的印象。但實際上,赫格塞思以錯誤的歷史觀和極端言行鼓噪亞太地區(qū)、意圖帶來更大分裂和對抗的做派表明,美方對外政策的指導邏輯依然是“零和思維”“冷戰(zhàn)邏輯”和霸權訴求。當下的美方依然會延續(xù)過去的政策處方,試圖從歐洲危機脫身后,盡快轉向在亞太地區(qū)制造更大危機。這不僅會引起亞太國家對美方危險政策的集體抵制,更會導致美國民眾對當前政府的徹底失望。
擁有端正的歷史觀,才會真正產生明智和富有成效的政策。以美方當下的歷史認識看來,美國對外政策恐依然無法逃避自討苦吃的宿命。(作者是外交學院國際關系研究所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