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宮召開首次加密貨幣峰會,所為何
3月7日,白宮召開首次加密貨幣峰會,這意味著美國試圖通過政策引導和監管框架的重塑,成為“全球加密貨幣之都”。此前,總統特朗普剛剛簽署行政命令,將打造一個戰略比特幣儲備和一個由比特幣以外的其他加密貨幣構成的獨立數字資產儲備。美國政府大力推動加密貨幣戰略的背后,除了試圖尋求重塑美元霸權、爭奪數字金融制高點之外,還有著深刻的經濟與地緣政治考量。
這首先是應對美國債務問題的非常規構想。截至2024年底,美國聯邦債務總額已突破35萬億美元,占GDP的比重高達125%,持續的財政赤字壓力迫使美國政府探索創新的金融工具。特朗普曾提出,計劃每年購買20萬枚比特幣,5年內累計儲備百萬枚,以比特幣的抗通脹特性和去中心化特征,降低美元資產的貶值風險,重建市場對美國經濟的信心。
美國發展加密貨幣,也具有一定的地緣政治意圖。美國政府推動建立跨國數字貨幣互認和清算機制,希望在全球數字金融體系中占據主動。通過設立技術和政策壁壘,美國意圖繼續鞏固其金融霸權,阻止非盟友國家進入其主導的金融生態。此外,美國政府還可能將加密貨幣納入財政部外匯穩定基金,與數字美元協同運作,形成“雙軌貨幣體系”。
為推行加密貨幣,美國政府采取了一系列具體措施。比如推出《21世紀金融創新與技術法案》和《負責任的金融創新法案》,詳細界定不同類型加密資產的法律地位和監管標準。這些法案不僅明確區分支付型、證券型、商品型和穩定幣型數字資產,還設立監管沙盒,支持創新企業和初創項目進行試點試驗。
美國政府還撤銷了限制銀行參與加密貨幣市場的相關法規,迅速推動傳統銀行、資產管理公司及保險公司等進入加密貨幣領域,顯著提高了加密貨幣市場的流動性和機構投資者的參與度。
同時,美國政府任命支持加密貨幣發展的官員進入重要的監管機構與政府部門。斯科特·貝森特擔任財政部長,保羅·阿特金斯出任證券交易委員會主席,大衛·薩克斯負責白宮加密貨幣事務。這些官員在加密貨幣領域擁有豐富的市場經驗和政策主張:貝森特過去長期從事投資管理,主張使用加密貨幣抵御通脹風險;阿特金斯多次表達過支持加密資產的監管寬松化和市場化發展方向;薩克斯則是著名風險投資家,在硅谷長期推動區塊鏈技術的應用與創新。
此外,美國政府還在拉攏關鍵的加密貨幣企業,通過提供明確的監管指引、稅收優惠和資金補貼等,試圖吸引一批曾因嚴格監管政策而遷至新加坡、瑞士等地的企業重回美國。這些措施不僅旨在提高市場參與者的合規性和安全性,也增強了全球投資者對美國加密貨幣市場的信心。
然而,美國政府的加密貨幣新政伴隨著顯著的風險。加密貨幣市場的價格波動極大,如2025年初比特幣價格從近11萬美元迅速跌至不到8萬美元。這種劇烈波動對財政資金管理構成巨大挑戰,極大增加了儲備資產管理的復雜性和風險性。而且,諸如怎么管理儲備資產風險,以及怎么避免操控市場嫌疑之類的問題的解決難度不小,尤其是在缺乏歷史經驗可以借鑒的情況下。
就目前來看,美國政府的加密貨幣新政的具體落地效果及可能帶來的深遠影響,仍需時間和市場的檢驗。這一大膽嘗試將進一步激化國際金融市場的競爭格局,很可能推動全球進入以數字貨幣為主的新階段。未來,全球金融體系如何演變,是各國關注的焦點。 (作者是南京大學長江產業發展研究院研究員、國際關系學院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