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及等阿拉伯國家代表日前在開羅召開緊急峰會,討論加沙重建問題。會上,阿拉伯國家一致批準了由埃及起草的加沙重建計劃。那么,該計劃能否主導加沙重建?
阿拉伯國家的加沙重建方案主要內容有三點:一是強調加沙地帶為巴勒斯坦固有領土,反對外部勢力改變加沙地位、強制遷移加沙居民。二是提出具體的加沙重建方案:政治方面,主張組建獨立委員會治理加沙,巴勒斯坦伊斯蘭抵抗運動(哈馬斯)等政治派別將被排除在外;安全方面,呼吁部署聯合國維和部隊;經濟方面,阿拉伯國家和國際社會將籌措總額為530億美元的加沙重建經費,分階段實施清理廢墟、重建家園、發展經濟等計劃。三是呼吁落實加沙?;饏f議,防止戰火再起,為重建創造和平穩定的環境。
“阿拉伯方案”的出臺,與域內阿拉伯國家面對的嚴峻地緣政治形勢息息相關,也同樣帶有阿拉伯國家的政治考量。一方面,迅速推出“阿拉伯方案”、及時亮明阿拉伯國家的立場,是阿拉伯國家奪回加沙重建問題主動權、對沖美以方案的唯一選擇。美國和以色列提出的重建方案不僅將直接危害巴勒斯坦的領土完整、徹底摧毀巴勒斯坦建國的希望,而且其“強制移民”等主張也將波及埃及、約旦等國,給這些本就面臨經濟和社會問題壓力的國家帶來沉重的負擔。
另一方面,阿拉伯國家同樣希望通過此舉主導加沙重建,改變加沙政治現狀,并從中獲取政治、經濟等方面的利益。例如,“阿拉伯方案”中排除哈馬斯的政治重建方案,被認為是因為一些阿拉伯國家與哈馬斯不對付。同時,埃及、卡塔爾等國積極參與斡旋加沙停火以及起草“阿拉伯方案”,也是希望在巴勒斯坦問題上擁有更多的話語權和影響力,并借此在地區重大問題中發揮更為關鍵的作用。
在加沙?;鹈媾R考驗、美國“接管加沙”和以色列“去軍事化”的加沙重建方案將中東帶到十字路口之際,阿拉伯國家能在較短時間內統一立場,快速推出加沙重建方案,說明其在有關巴勒斯坦問題的協調機制建設方面取得巨大進步,也傳遞了阿拉伯國家維護巴勒斯坦領土主權、反對霸權主義與強權政治的勇氣。外交部發言人林劍于5日表示,中方支持埃及等阿拉伯國家為推動加沙?;饏f議連續有效執行、推進加沙人道救援和恢復加沙安全穩定所作努力,支持巴勒斯坦人民認可的、阿拉伯國家有共識的加沙戰后治理方案。
盡管“阿拉伯方案”為解決加沙問題提供了可行路徑,但其仍然存在一些先天缺陷,且在執行過程中面臨較大障礙。這無疑削弱了該方案的可執行性,為其前景蒙上陰影。
首先,該方案回避了巴勒斯坦的政治現實。在方案的過渡政治安排中,法塔赫、哈馬斯等巴勒斯坦主流政治派別均無緣參與加沙治理,這并未反映巴勒斯坦政治力量格局,被認為將后患無窮。過渡期結束后,阿拉伯方面能否做出更加合理的政治安排仍將是難題,而毫無根基的技術官僚委員會能否在重重壓力下完成加沙重建,也將是一個未知數。哈馬斯等抵抗組織雖然現在主動“棄權”,但也有分析稱其仍尋求在未來的加沙政治中發揮“非正式”的影響力。
其次,美國和以色列拒絕該方案。不能否認的是,美以兩國也是加沙問題的重要攸關方,兩國明確反對“阿拉伯方案”,且仍堅持各自提出的方案,這將降低“阿拉伯方案”成功落地的概率。
再次,重建經費如何籌措是個大問題。海灣阿拉伯國家能否拿出真金白銀支持埃及主導的方案,尚有待觀察。更何況,這些國家本身面臨經濟轉型發展的艱巨任務,手頭并不寬裕。此外,這些國家也擔心,巴以雙方如若再起沖突,重建成果和巨額投資會全部“打水漂”。
最后,加沙?;饏f議仍然脆弱,?;鹫勁须S時都有可能破裂,實施“阿拉伯方案”的基本保障很可能直接消失。
無論“阿拉伯方案”能否實現,其畢竟是繼2002年阿拉伯國家貝魯特峰會批準沙特提出的“阿拉伯和平倡議”后,阿拉伯國家在巴勒斯坦問題上集體做出的又一歷史性決定,影響深遠。盡管該方案距離提供真正實現“兩國方案”,達成巴以之間全面、持久的和平還有較大距離,但阿拉伯國家通過推出自己的加沙重建方案,對外部強加的不合理方案進行反制、糾偏,為解決加沙治理和重建提供了路線圖,無疑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作者是上海外國語大學中東研究所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