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總統特朗普和臺積電董事長魏哲家4日在白宮舉行共同記者會,宣布臺積電將加碼投資美國“至少”1000億美元,打造“5座最尖端先進的晶圓生產設施”。這是美國史上規模最大的單項海外直接投資案。消息一出,引發島內輿論對臺積電“去臺化”的重重焦慮及擔憂。
臺積電被島內譽為“護島神山”,其對島內經濟增長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說是“經濟命脈”也不為過,然而卻被美國覬覦已久。如今,在美國的巧取豪奪之下,在民進黨當局死心塌地“倚美謀獨”路線之下,臺積電正一步步被“掏空”,一點點被榨干。越來越多臺灣人憂心忡忡,認為臺積電變成“美積電”,已是“現在進行時”。
臺積電迅速“去臺化”,絕非正常的商業邏輯,而是屈從于政治壓力。2020年,在美國的壓力下,臺積電宣布赴美國亞利桑那州鳳凰城郊區設廠的計劃,并一步步落入美國的掌控之中。此后,臺積電被迫從島內向美國派遣上千名技術工人,不斷加大在美投資規模,轉移自身產能、交出先進制程技術、出讓董事席位……一點點被蠶食。
據估算,臺積電美國工廠的運營成本比在島內高30%。臺積電創辦人張忠謀曾不止一次表示,赴美投資“昂貴、浪費又白忙一場”。臺積電董事長魏哲家也曾形容,到美國設廠是“一把鼻涕一把眼淚”。
面對臺積電不斷發出的“呼救信號”,賴清德卻選擇了“無視”和“出賣”。民進黨當局不僅主動清除赴美投資目前最先進的2納米制程芯片生產線的限制,還表示要與美國共同打造供應鏈,“確保臺灣、美國與全球民主伙伴持續保有科技優勢”。
平日里,賴清德當局最愛將 “愛臺、保臺”掛在嘴上,動輒質疑技術人才“外流”到大陸,面對美國卻是一副“秒跪”的嘴臉。賴清德如此積極配合美國,被輿論質疑是妄圖通過“強化臺美產業合作”來換取所謂的“政治庇護”,全然不顧臺積電極可能從全球芯片巨頭淪為美國產業鏈附庸的風險。
可惜,民進黨愛演“臺美情誼”“民主同盟”,奈何“美國演員”不按劇本走。美國把臺積電視為“盤中餐”,明搶硬奪,美方政客此前甚至曾提出“炸毀臺積電”論調,擺明了“得不到就毀掉”的態度。賴清德將美國視為“伙伴”,倚為“靠山”,傍為“大腿”,但美國何曾為臺灣利益考慮過?島內某些人即便再怎么無底線“輸誠”,幻想借此鞏固所謂“臺美情誼”,也只能是一廂情愿、自欺欺人。
賴清德當局把臺灣的半導體產業和臺積電作為“倚外謀獨”的敲門磚,當成“伴手禮”拱手奉送出去,跟美國聯手掏空臺灣,讓“臺積電最先進制程會留在臺灣”成了一句空話。事實一再證明,民進黨當局“倚美”越多,害臺就越深。無底線“倚美”“媚美”的惡果已經顯現,臺積電就是最好的例子。
眼看“護島神山”臺積電即將被美國“整碗端去”,島內輿論擔憂,一旦臺灣半導體產業被美國榨干最后一滴價值,屆時臺灣將何去何從?這個答案,明顯而殘酷。可以預見,未來美國對臺灣只會變本加厲、予取予求,當臺灣的利用價值被榨干,“棋子”就難免會淪為“棄子”。(作者是人民日報海外版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