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吒 2》堪稱文化自信與融合的杰出典范
孫璐 香港問題研究學者
《哪吒之魔童鬧海》(下稱《哪吒2》)自上映以來,票房一路紅火,截止27日全球總票房已超過140億。從美國洛杉磯的首映禮上,華人觀眾齊聲高呼“哪吒雄起”,到加拿大溫哥華多場次預售票一票難求,再到澳大利亞、新西蘭等國華人給當地影院發郵件、打電話,要求加場,《哪吒2》在海外華人圈掀起陣陣熱潮。
在香港也是如此。據網絡平臺數據顯示,電影《哪吒之魔童鬧海》連續5天登頂中國香港單日票房榜,累計票房已超228萬美元。上映期間,社交媒體上更是掀起了為《哪吒2》創作粵語配音的熱潮。香港觀眾對《哪吒 2》的上映滿懷熱忱與期待,不少IMAX場次以及熱門時段的影票早已售罄。《哪吒 2》的成功,絕非僅僅依賴于其震撼人心的視覺效果和扣人心弦的故事情節,更源于其深厚的文化底蘊以及對人性的細膩剖析。影片借助哪吒的成長故事,深入挖掘了人性中善與惡、自由與束縛、責任與擔當等復雜而深刻的議題。完美展現了東方美學的獨特魅力,堪稱文化自信與融合的杰出典范。
影片中哪吒與父母之間真摯深厚的親情,以及與敖丙之間純粹堅定的友情,深深觸動了觀眾的心。當看到 “殷夫人擁抱哪吒后被煉化” 的感人畫面時,許多觀眾潸然淚下。不少觀眾表示,《哪吒 2》讓他們深切感受到了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極大地增強了他們的文化自信與民族自豪感。還有觀眾認為,這部電影充分展示了中國動畫的高超水準,彰顯了中國文化的獨特魅力。哪吒身上所展現出的勇敢愛恨、孝順父母以及勇于承擔責任的義氣精神,與香港精神不謀而合,引發了香港觀眾強烈的共鳴。
《哪吒 2》在香港以普通話原聲搭配普通話、英文和粵語白話字幕的形式上映,這既是對文化原汁原味的堅守,也彰顯了 “語言的多元性并不會阻礙情感共通” 的文化自信。正如香港影評人所言:“真正的文化輸出,無需迎合,只需真誠以待”“真正的文化自信,不在于語言形式上的妥協退讓,而在于精神內核的深度共鳴”。年輕觀眾在字幕的切換中,領略到了普通話獨特的韻律之美;而老一輩觀眾則從哪吒的叛逆形象中,看到了港片黃金時代 “小人物逆襲” 的熱血與激情。
當傳統的文化符號通過動畫語言進行 “轉碼” 呈現時,文化認同不再僅僅是教科書上抽象的概念,而是化作了一場場震撼人心的視覺盛宴。影片中結界獸身上精美的青銅紋樣、七色寶蓮那宛如博山爐般的造型,在香港這座博物館密度位居全球第三的城市里,激起了獨特的文化共鳴。有市民在觀影結束后感慨道:“哪吒與敖丙之間的羈絆,就如同香港與內地的關系,同根同源,卻在不斷的碰撞交流中探尋著共生共榮之道。” 影片中哪吒與敖丙的共生關系,以及個體與族群之間的沖突與和解,恰似香港在全球化浪潮與本土文化堅守之間進行的身份探索,深刻折射出港人對于文化認同的深入思考。
《哪吒 2》在香港的熱映,不僅是一場動畫電影的狂歡,更是一次文化交融與碰撞的深刻實踐。它如同一座橋梁,連接著香港與內地的文化脈絡;又似一把鑰匙,開啟了香港觀眾深入探索中華文化寶庫的大門。在這光影交織的世界里,文化自信與民族認同得以生根發芽、茁壯成長,激勵著香港與內地在未來的文化發展道路上攜手共進,共同書寫更加輝煌燦爛的篇章。
編審:唐華 蔣新宇 張艷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