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進民營經濟發展:政策千萬條,落實第一條
陳建奇 中共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國際戰略院全球治理與國際組織研究所所長、教授;新疆兵團黨校教授(援疆)
2月17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北京出席民營企業座談會并發表重要講話。他強調,黨和國家對民營經濟發展的基本方針政策,已經納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體系,將一以貫之堅持和落實,不能變,也不會變。新時代新征程民營經濟發展前景廣闊、大有可為,廣大民營企業和民營企業家大顯身手正當其時。
把脈定向、提振信心,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講話對于應對復雜國際形勢,凝聚發展共識,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促進宏觀經濟穩定,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具有重要指引作用。
重視民營經濟是推動宏觀經濟穩定發展的客觀要求。當今世界正經歷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地緣政治風險升溫,關稅戰等逆全球化挑戰突出,經濟問題泛安全化,導致宏觀經濟穩定面臨著巨大挑戰,保障宏觀經濟穩定發展成為各國重要戰略目標。保持宏觀經濟穩定,也是當前中國政府的重點工作。民營經濟對于經濟發展穩定具有巨大作用,民營經濟貢獻了50%以上的稅收,60%以上的國內生產總值,70%以上的技術創新成果,80%以上的城鎮勞動就業,90%以上的企業數量。重視民營經濟,才能更好地穩增長、促創新、保就業、增稅收。
促進民營經濟發展重在強化要素保障。本次座談會上,習近平總書記鮮明指出,“要堅決破除依法平等使用生產要素、公平參與市場競爭的各種障礙”。民營企業的優勢在于超強的創新能力,發展新質生產力,培育發展新動能,才能有效應對“卡脖子”問題。然而,當前,人才資源大量向非民營單位集聚,優秀高校畢業生把民營企業作為就業首選并非主流,民營企業人才要素保障亟待進一步加強。在市場融資方面,民營企業特別是中小微企業面臨貸款成本高或者難以獲得信貸支持問題,強化民營經濟的資本要素保障,成為民營企業發展亟待解決的突出問題。除此之外,土地、能源等要素也是制約民營企業發展的重要約束,加強土地、能源等要素保障成為迫切之舉。
促進民營經濟發展重在拓展新空間。盡管民營經濟在國民經濟中的作用突出,但國有企業與民營企業的競爭環境差異仍備受關注,拓展民營經濟發展空間重在深化國有企業改革。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強調,推動國有資本向關系國家安全、國民經濟命脈的重要行業和關鍵領域集中,向關系國計民生的公共服務、應急能力、公益性領域等集中,向前瞻性戰略性新興產業集中?!叭齻€集中”既是國有經濟布局優化和結構調整的行動方向與推進重點,也進一步明確了國有企業的邊界。通過深化國有企業改革,深入破除市場準入壁壘,推進基礎設施競爭性領域向經營主體公平開放,完善民營企業參與國家重大項目建設長效機制。支持有能力的民營企業牽頭承擔國家重大技術攻關任務,讓民營企業能夠進入更多領域,拓展發展新空間。
促進民營經濟發展重在構建政策落實機制。座談會上,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扎扎實實落實促進民營經濟發展的政策措施,是當前促進民營經濟發展的工作重點。凡是黨中央定了的就要堅決執行,不能打折扣”。改革開放以來,關于民營經濟的發展文件很多,政策涉及諸多領域,但政策缺乏執行落實機制的問題較為突出,政策缺乏連續性的現象也屢見不鮮,因此,必須加快構建強有力的政策落實機制,讓政策紅利能夠充分惠及廣大民營企業。重點加快建立民營經濟發展形勢研判常態化機制,跟蹤了解和分析研判民營經濟發展狀況,統籌協調、組織擬訂促進民營經濟發展的政策措施,及時擬訂促進民間投資發展政策。同時,建立與民營企業的常態化溝通交流機制,協調解決民營經濟發展重大問題,協調支持民營經濟提升國際競爭力。
政策千萬條,落實第一條。落實是政策生命力的根本所在,是連接頂層設計與基層執行的橋梁。只有堅決落實促進民營經濟發展的政策措施,相關政策才能真正推動經濟發展、解決實際問題。
編審:蔣新宇 唐華 張艷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