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京與特朗普通話近一個半小時,信息量很大
呂蘊謀 中國現代國際關系研究院歐洲安全項目負責人
2月12日,俄羅斯總統普京與美國總統特朗普通電話,重點討論烏克蘭局勢問題。據俄羅斯總統新聞秘書佩斯科夫介紹,雙方的通話持續近一個半小時。可見,本次通話信息量很大,釋放了四大信號。
第一,雙方對此次通話態度積極。
特朗普公開評價與普京的通話“富有成效”,還稱他“強烈感覺”俄烏相關談判將取得成功。此種積極表態有兩種理解:一是,結合特朗普一貫的行事風格和美國當前的內外環境,無論與普京的通話真實情況如何,他都不可能承認自己在俄烏議題上的外交動作“無功而返”。所以,對于特朗普的“樂觀”,首先要打個問號。
二是,特朗普強烈的成功預感可能意味著,其與普京確實在某種程度上達成了部分共識。普京也對本次通話表達了積極態度,對特朗普的部分觀點公開表示贊同。值得注意的是,同日,特朗普還與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通電話。事后,特朗普表示,烏克蘭加入北約“不切實際”,烏克蘭也“不太可能收復失地”。因此,特朗普可能確實給普京帶去了烏克蘭的妥協方案,取得了普京的部分認可。
第二,烏克蘭危機的“迅速結束”與“長期解決”。
公開信息顯示,特朗普在通話中表示應迅速結束烏克蘭危機。而普京則對特朗普表示,解決俄烏問題應消除烏克蘭危機的根源,并贊同特朗普關于通過談判實現烏克蘭危機長期解決的觀點。
“迅速”與“長期”表面看似乎矛盾,實際上可以并行。
對特朗普而言,結束烏克蘭危機是其重要選舉承諾。但這種結束,是實現俄烏停火還是從根本上化解沖突產生的根源及其背后錯綜復雜的利益矛盾,特朗普并沒有說明。因此,特朗普口中的“迅速”,大概率是實現俄烏的停火,因為取得這種階段性結果的可能性相對大些。這樣,特朗普可以在自己的外交政績上添加濃墨重彩的一筆。而普京的“通過談判”,證明其對停火持開放態度。
對俄羅斯而言,停火不等于從根本上解決俄烏問題,甚至還相差甚遠。看普京的表態可知,俄方認為“消除烏克蘭危機的根源”才能實現“長期解決”。烏克蘭危機的“病根”在于北約東擴。所以“消除危機根源”說的是,美國及北約對俄羅斯安全利益的重視與保證。結合特朗普對北約及烏克蘭“入約”的消極態度,普京或許認為解決俄羅斯與北約深層次矛盾的“黃金窗口期”到了。
第三,雙方將“緊密合作”。
特朗普介紹,雙方同意就結束沖突進行“緊密合作”,并派遣團隊立即開始談判。這里的“雙方”是指俄美,而非俄烏。未來,烏克蘭能否作為平等一方參與和談猶未可知。特朗普的表態,也進一步坐實了烏克蘭危機是美國“代理人戰爭”的實質。2月14日至16日,第61屆慕尼黑安全會議將召開,美國副總統萬斯及國務卿魯比奧將率團參加。此前,一直傳言特朗普團隊將在慕安會上公布烏克蘭危機的“和平方案”。現在看來,這種可能性確實存在。這不僅符合特朗普高調、張揚的個性,也與近期他頻繁的外交動作方向一致。綜合各方信息來看,立即停火、停火線劃分、對俄制裁、對烏安全保障等,都是特朗普“和平方案”中無法繞開的問題。
第四,普京邀請特朗普訪問莫斯科。
這也是個重要信號。當前,俄美關系可以說是“冰凍三尺”。此時普京邀請特朗普訪俄,釋放出俄羅斯改善對美關系的強烈信號。特朗普方面也有推動俄美關系轉暖的意愿。特朗普對美國媒體透露,其計劃與普京在沙特舉行會談,會談將由沙特王儲兼首相穆罕默德主持。這將是2021年拜登與普京在日內瓦會見后,美俄首腦之間的首次會見。特朗普還介紹,此次通話,雙方不僅談及了俄烏問題,還談了中東、能源、人工智能等問題。未來,俄美很可能全面恢復接觸,甚至恢復部分合作,這將對世界格局產生重要影響。
編審:唐華 蔣新宇 張艷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