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縮略圖

      分享到:
      鏈接已復制
      首頁> 智庫中國>

      推進民族地區農業農村現代化建設

      2024-10-28 16:13

      來源:中國民族報

      分享到:
      鏈接已復制
      字體:

      文 | 趙曉飛 中南民族大學管理學院副院長、教授;黃進 三峽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副教授

      游客在湖北恩施州宣恩縣萬寨鄉伍家臺村有機茶園里觀光游玩。新華社發 宋文攝

      10月19日,在內蒙古通遼市開魯縣小街基鎮明升村,農機手駕駛收割機將玉米裝進卡車。新華社記者 連振攝

      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必須堅持不懈夯實農業基礎,推進鄉村全面振興。民族地區廣大鄉村受歷史因素、自然條件等方面制約,是實現農業農村現代化的重點難點地區。要千方百計推動民族地區農業增效益、農民增收入、農村增活力,讓農民群眾可感可及、得到實惠,把鄉村全面振興的美好藍圖變為現實,為實現農業農村現代化、建設農業強國貢獻力量。

      提升農業產業化水平

      創新發展理念和發展模式。堅持大農業觀、大食物觀,積極發展特色農業和農產品加工業。踐行“兩山”理念,以保障糧食和重要農產品安全穩定供給為目標,從著眼于初級農產品的生產向從事高附加值的農業生產轉變,推動創新發展、融合發展、集約發展、特色發展,積極探索民族地區糧經復合、種養循環、智慧農業發展新路徑,著力打造一批行業領軍企業、特色優勢農業產業集群和“綠色民品”品牌,推動民族地區農業產業向優質、高產、高效、生態的方向發展,補齊農業現代化發展短板,開創新時代富民興農的新局面。

      強化農業產業發展技術支撐。堅持綠色為底、生態著色、科技賦能,加快應用大數據、物聯網、人工智能等數字技術,推動傳統農業轉型升級,努力將數字技術廣泛應用于農業生產經營全過程,推動農業產業鏈供應鏈數字化轉型,建立起以網絡化、信息化、智能化為核心的現代農業產業體系,發展科技農業,開創民族地區農業高質量發展新賽道。

      深入推進城鄉融合發展

      加快城鄉一體、“兩山”實踐、三產融合,統籌推進民族地區新型工業化、新型城鎮化和鄉村全面振興,堅持以人為本,對“人、地、錢、糧”進行優化配置,創新城鄉融合發展理念和制度安排。

      在理念上,要從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推進中華民族共同體建設的高度,認識城鄉融合發展的價值和功能,促進各民族團結奮斗。

      在制度安排上,全面提高城鄉規劃、建設、治理融合水平,促進城鄉要素平等交換、雙向流動,縮小城鄉差別,促進城鄉共同繁榮發展。把縣域作為推進城鄉融合發展的重要切入點,把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作為新型城鎮化首要任務,科學規劃,積極創造各民族共居共學、共建共享、共事共樂的社會條件,促進縣鄉村在土地利用、產業發展、投資融資、教育科技、人才資源、醫療衛生、社會保障等方面相互融合、共同發展,實現縣鄉村功能銜接互補、資源要素優化配置。

      在產業政策上,加強產業結構調整,推動產業鏈條外向延伸,依托現代信息技術、特色優勢產業和特色文化資源,促進縣域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加速縣域農業向“智慧”轉型、向“融合”進軍。

      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

      推動農業科技化、數字化、智能化,整合科技創新資源,引入新技術、新設備、新產業、新模式,提升農業全要素生產率。

      明確發展目標。聚焦產業發展水平、創新能力、綠色發展等方面,實現農業生產能力、生產效率、生產效益大幅提升,農業可持續發展能力顯著增強。

      優化產業布局。著眼資源稟賦、產業基礎和科研條件,實施差異化發展策略。在傳統產業集中地區,重點引入新技術、新業態,推動傳統農業轉型升級;在新興產業發展較快地區,突出農業產業鏈上下游協同創新、產業鏈與創新鏈深度融合,形成產業集群效應。

      強化創新驅動。健全以農業高新技術企業為主體、產學研用深度融合的創新體系,注重與區域社會和農業產業發展階段性相適應,探索構建民族地區農業新質生產力發展示范區。

      完善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

      民族地區生態稟賦優越,文化資源豐富,在生態產業化和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方面具有天然優勢。要發揮優勢,健全“資源—產品—價值”轉化機制,通過生態系統服務、生態農業及文旅產業發展形成生態產品,以價值補償、權益交易、溢價轉化等價值實現形式,推進生態環境導向的開發模式和投融資模式創新。

      在具體路徑上,一是在現有公共性生態產品、經營性生態產品、準公共性生態產品基礎上,根據自然資源的屬性、自然資源的權益人和對生態環境的影響等,進一步細化生態產品的類型,探索構建基于GEP(生態產品總值)的生態產品價值核算及其運用機制。

      二是按照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所承載的生態系統服務、產品價值轉化、基礎環境優化等,構建綜合化、市場化生態補償機制和生態產品價值實現分配機制。

      三是依托生態農業和文化旅游等優勢產業,形成價值轉化載體,完善生態產品交易制度,同時以生態產權確權為基礎,完善生態資本、產權等權益保護和保障制度。

      四是以新質生產力賦能生態產品價值實現。研發和推廣先進的生態技術和產品,提高生態資源利用效率,降低污染排放,打造民族地區生態資源領域新質生產力增長點,提升優質生態產品供給能力。

      完善強農惠農富農支持制度

      圍繞農業研發、農業科技創新、農業基礎設施完備、農業人才隊伍建設,完善強農制度體系,進一步加大民族地區基礎性、公益性投入,探索將民族地區農業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納入國家新興產業投資引導基金、超長期特別國債的優先支持范圍。

      完善農業投融資機制。采取有效措施,構建財政、金融、社會全方位、多元化農業投入格局,規范實施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新機制,加強運營監管,確保資金有效集中到關鍵領域、重點方向。

      提高農業補貼政策效能。實施好種糧農民直接補貼、農作物良種補貼、農機購置與應用補貼、農資綜合補貼等政策,逐步擴大“綠箱”支持政策實施規模和范圍,調整改進“黃箱”支持政策,充分發揮政策惠農增收效應。

      同時,還要健全種糧農民收益保障機制、縣域富民產業發展促進機制、農村低收入人口和欠發達地區分層分類幫扶制度、農村基本公共服務保障機制,讓民族地區廣大鄉村各族群眾的獲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續、安全感更有保障。


      【責任編輯:申罡】
      返回頂部
      主站蜘蛛池模板: 欧美亚洲国产片在线播放| 色偷偷亚洲综合网亚洲| 夫妇交换性三中文字幕| 久久精品中文字幕无码| 激情综合色五月六月婷婷| 国产乱人伦真实精品视频| 18禁美女黄网站色大片免费观看| 思思久久99热只有精品| 久久精品青草社区| 欧美色图亚洲图片| 午夜视频体验区| 麻豆三级在线播放| 国产裸模视频免费区无码| 一级片网站在线观看| 日韩一品在线播放视频一品免费| 亚洲日韩一区二区三区| 粗大的内捧猛烈进出小视频| 国产交换配乱吟播放免费| 窝窝午夜看片国产精品人体宴| 奶大灬舒服灬太大了一进一出 | 好黄好猛好爽好痛的视频|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成人| 欧美激情另类自拍| 免费无遮挡无码永久视频| 色狠狠久久av五月综合| 国产成人精品一区二三区| 538免费视频| 天天干天天天天| 东北女人奶大毛多水多| 日本电车强视频在线播放| 亚洲国产成人99精品激情在线 | 国产精品成人一区无码| a级在线观看免费| 年轻帅主玩奴30min视频| 久久91亚洲人成电影网站| 日韩理论电影在线观看| 亚洲国产成人久久一区二区三区| 激情内射亚洲一区二区三区爱妻| 免费高清a级毛片在线播放| 老子影院午夜伦手机不四虎| 国产又色又爽又黄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