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7月18日,由北京大學文化產業研究院、莆田市美誠達李氏工藝美術有限公司和北京大學哲學系聯合主辦,北京海淀區委宣傳部和中關村互聯網文化創意產業園協辦,中國文化企業研究中心承辦的“第六屆中國文化產業前沿論壇”在北京大學英杰交流中心成功舉行。
本屆論壇以“互聯網+文化產業+”為主題,緊密圍繞當下互聯網+文化產業的各類熱點問題而展開。共有來自文化領域知識界、產業界及媒體等逾500人一同出席本次盛會。文化部文化產業司副巡視員施俊玲女士、北京海淀區委常委、宣傳部部長陳名杰、北京大學文化產業研究院副院長陳少峰、國家一級美術師及中國工藝美術協會副理事長李鳳強 、太陽鳥游艇有限公司董事副總裁劉衛斌、中青網起源地頻道總監李競生、中國微電影行業協會常務副會長鄭云等領導、專家和企業家共同出席,并發表主題演講。
其中,北京大學文化產業研究院副院長陳少峰教授為在場嘉賓詳細論述了“互聯網+文化產業+的10個趨勢”。他圍繞互聯網+,就互聯網思維,互聯網文化產業,互聯網文化產業園,創業、創投、創投輔導的走勢,互聯網文化產業園+微電影產業基地,大平臺、次大平臺、組合平臺、獨家微店等熱點問題發表了精彩的演講。他同時指出:從互聯網及移動互聯網的寬度和層次化的高度看,它是一個無邊界平臺,不受時間空間的限制;互聯網+文化產業+的融合使文化企業出現平臺型整合型大企業(艦隊式企業集團),而且三創(創業+創投+創投輔導)中的輔導將出現帶動萬眾創業和創投帶動的商業模式創新。
此外,國家一級美術師、中國工藝美術協會副理事長李鳳強先生發表了題為“如何讓傳統文化融入當代時尚生活”的精彩演講。他提出以當代人的思維方式并借助現代科技與互聯網技術的力量融合傳統文化,以文化為核心,圍繞大文化、大旅游、大健康三大方面實現各領域的跨界整合,向世界其他相對需求的國家和地區輸出、合作、并購互動多贏。
本屆論壇主要包括上午和下午兩個主論壇,由北大文化集團總裁許曉峰主持。上午,文化部文化產業司副巡視員施俊玲女士對新常態下的文化產業投融資發展趨勢做了深入分析;海淀區委常委、宣傳部部長陳名杰先生就“海淀文化產業及產業園區發展”做了重要發言,他給大家分享了海淀區文化產業特別是在“互聯網+文化”這一塊的思考和實踐;阿里巴巴集團政策研究室高級專家孟曄先生重點分析了“互聯網平臺賦能文化產業發展”;中信建投董事總經理徐炯煒先生發表了題為“文化產業投資新動向”的精彩演講,觀點鮮明;同時太陽鳥游艇有限公司董事副總裁劉衛斌先生針對“游船游艇在大眾水文化旅游中的作用”更提出新的商業模式。
下午論壇的其他演講嘉賓也從不同的角度對文化產業的發展進行了詮釋和論述,如觀眾網、觀眾籌網CEO張拓先生從實踐經驗分享了“大數據下影視眾籌”,中青網起源地頻道總監李競生先生對“互聯網+起源地文化 ”提出了新的探索建議,中國微電影行業協會常務副會長鄭云先生從專業的角度分析了“自媒體在互聯網時代如何生存壯大 ”,北京大學文化產業研究院中國文化企業研究中心副主任王建平女士跟大家分享了她的“微電影產業平臺計劃”,中國國際友好文化節組委會副秘書長崔凡迪女士對“外交與文化產業新互聯”提出了新的角度,重慶文化產權交易中心藝術交易運營總裁王小虎先生闡述了“藝術金融創新發展”,偉盛文化集團聯動旅行網CEO金陽探索了“大數據與聯動旅游服務”,藝樂東方教育科技集團創始人程小強從實踐出發提出“兒童娛樂業與互聯網”的運營模式等,現場反響強烈。
本屆論壇,政府領導、專家學者、企業負責人和融資相關人員、咨詢機構負責人現身說法,暢所欲言,獲得了良好的學術交流效果,對加速互聯網+文化產業的跨界融合,進一步壯大文化企業力量也有積極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