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智庫中國 > 智庫研究

      智庫:影響政府決策的“外腦”(組圖)

      發布時間: 2015-05-06 09:11:04    來源: 北京日報    作者: 凌光    責任編輯: 張林

      凌光

      有人說,中國已經出現了“智庫”熱,呼吁要進行冷思考。的確,熱起來的背后表明智庫作用受到重視,智庫對于現代社會公共政策的制訂,對于社會公眾思想潮流的引領,都有著重要的影響力。

      智庫是個地地道道的舶來品,它譯自一個英文詞“Think Tank”,如果譯得更直接一點,就叫“思想庫”,當然,那也是一個很流行的譯法,兩個詞完全等價。

      關于這個英文詞的來歷,據說最早是在1964年,由美國前總統哈里·杜魯門在他80歲生日宴會上講出來的。也有人說,這個詞的發明權并不屬于杜魯門,而是由研究學者首創出來,杜魯門不過是借用了別人的說法而已。但不管怎么說,智庫這個詞,是上世紀60年代在美國創造并流行起來的。

      智庫這個詞雖然是在美國創造的,但是,世界上的事情從來都不是憑空產生的,所謂智庫,當然也有它源遠流長的“前世”。

      門客、幕僚、參謀部 智庫需求古已有之

      自從有了人類社會,就有了社會的領導者;有了領導者,就需要做決策;需要做決策,就得有人出主意,當參謀。事情就是這么簡單。

      其實,為領導者出謀劃策的“外腦”古已有之。在幾千年的中華文明史上,謀士文化、幕僚文化就有著十分重要的地位,這在世界歷史上也是有著十分鮮明顯著的特點。談起中國的歷史,少不了要說到姜太公、管仲、蘇秦、張儀、李斯、張良、陳平、諸葛亮、謝安、魏征、劉伯溫等等謀士的故事,他們的稱謂有各樣,如門客、幕僚、謀士、策士、智多星、軍師、參謀、師爺等等。不管叫什么,他們都對中國歷史的進程產生了十分重要的影響。

      在古代,謀士和他們服務的主人之間,有著十分緊密的人身依附關系。謀士們不但要向主人貢獻智慧,彼此也是一榮俱榮、一損俱損的利益共同體,他們之間亦主仆、亦師友,關系微妙。謀士們既要有“士為知己者死”的忠心,也要時時注意和主人保持適當的界限,保持“伴君如伴虎”的謹慎,避免因為越界而招致猜疑,甚至引來殺身之禍。

      中國如此,世界上其他地方也是一樣,做決策的君主們總是需要一批有學識、有智慧的謀士幫他們出謀劃策。比如,古希臘哲學家亞里士多德是亞歷山大少年時代的老師,亞歷山大當上馬其頓國王后,在他的擴張征服戰略中,就經常咨詢他老師的意見。

      古今中外,最急迫需要謀士發揮作用的地方都是在戰場上。17世紀中葉,法國國王路易十四在軍隊中設置參謀長一職,為軍隊長官出主意。19世紀初,普魯士將軍香霍斯特在軍隊中進行體制改革,建立了參謀本部制,用參謀的集體智慧來幫助統帥進行決策。

      所有這些,都可以稱之為智庫的“前世”。當然,智庫之所以被冠上這個新造的名字,它所代表的事物,一定也是不同于前人的新鮮事物。那么,這個新鮮事物到底是什么呢?

      20世紀初期

      企業家發起研究“公共政策”

      1900年,美國成立了一個叫全國市民聯盟的研究機構,成員包括金融界、勞工界、學術界的領導人,下設幾個常設委員會,經常就當時市民最為關心的政府腐敗、競選欺騙、投票人登記等政治問題進行調查研究,在此基礎上撰寫報告并有針對性地提供具有可操作性的政策建議。有人說,這就是今天所稱的智庫的初級形式了。

      20世紀初,“進步主義運動”在美國風起云涌。這個運動主張“積極謹慎地”使用政府力量控制市場和增加個人機會。當時,圣路易斯市企業家、華盛頓大學董事會主席羅伯特·布魯金斯就是這場運動的積極擁護者。他問道:“你看到政府正在花費你繳納的稅金,你打算怎么辦?是希望政府采取對你有利的措施,還是像過去一樣聽之任之?”

      在他的促動下,1916年美國歷史上第一個從事公共政策研究的私人組織“政府研究所”成立,其宗旨是“運用科學方法研究聯邦政府的管理”。1922年和1924年,布魯金斯又分別創建經濟研究所和羅伯特·布魯金斯研究院,并于1927年合并為布魯金斯學會,成為美國歷史上第一個現代意義上的智庫,也是至今美國最重要、最有影響力的智庫之一。

      美國歷史上第一批真正現代意義上的思想庫,都是在20世紀初期產生的,其中比較著名并在以后的歷史中發揮重要影響的,還有拉塞爾·塞奇基金會、卡內基國際和平基金會、政府研究所、胡佛研究所、對外關系委員會等等。

      相較以后幾個階段出現的思想庫而言,美國第一批思想庫成立的背后幾乎都有大企業家們理想主義的成分,即希望思想庫真正做到獨立、中立、客觀—不拿政府的錢、不帶黨派色彩、不直接涉足政治。以布魯金斯學會為例,從成立那天起,該學會就把保持研究的獨立性或不受政治干擾放在首位,為此,甚至定下董事會成員不得干預其研究工作的“鐵面”法規。

      第二次世界大戰后 政府投錢智庫“買點子”

      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后,美國一躍成為世界頭號超級大國,作為西方世界的領袖,它必須面臨空前繁雜的國際國內事務,僅靠政府自身的力量,已無力應對這些問題,而必須借力于“外腦”的幫助。這一時期,成為美國智庫發展的又一個高峰期。其特點是,很多智庫是在美國政府的直接幫助下發展起來的。今天美國最大的智庫—蘭德公司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

      早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美國政府為了贏得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曾組織一大批科學家和工程師從事軍事研究,尤其是空軍裝備和戰術的研究,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就。可戰爭結束后,軍事部門里沒有他們合適的位置,而他們處理同高級技術有關的軍事問題的能力又是軍方所需要的。于是,為了繼續發揮他們的才能,當時的陸軍航空隊司令亨利·阿諾德上將于1944年提出了一份題為《戰后和下次大戰期間美國的研究與發展計劃》的備忘錄,其中提到“有必要讓科學家們在民間的環境中工作,而又使其智能可以繼續隨時為軍事部門服務。”

      經他提議,美國陸軍航空隊同道格拉斯飛機公司于1945年底簽訂了一項為數1000萬美元的“研究與發展”合同。這就是有名的“蘭德計劃”。1948年5月,阿諾德在福特基金會的資助下,使“蘭德計劃”脫離了道格拉斯公司,正式成立了獨立的蘭德公司。

      這一時期誕生的思想庫多為“政府合約型”,即主要靠與聯邦政府簽訂研究合同獲得資金來源,因此其研究內容及思想傾向具有明顯的官方性質。事實上,真正獲得“智庫”這一名稱的,就是像蘭德公司這樣的研究機構。

      上世紀60年代后期開始

      不同黨派、利益集團“推銷思想”

      20世紀60年代后期至80年代,是美國智庫的爆炸式發展時期。今天美國大約有一半的智庫是這一時期誕生的。不同于以前那些智庫標榜“中立”的特點,這一階段出現的“思想庫”具有濃厚的意識形態和黨派色彩,往往被統稱為“政策推銷型”思想庫。

      美國的法律雖然禁止智庫參加黨派活動,但如同美國存在自由主義、保守主義等各種政治思潮一樣,大部分智庫的政治主張不可避免帶有一定的傾向性。自由派強調的是社會福利,提倡政府干預社會和經濟事務,在對外政策方面傾向國際主義、多邊主義,支持溫和、寬容的對外政策;保守派則是贊成市場經濟,反對政府管制經濟,主張削減政府開支,反對民權立法,在對外政策方面傾向單邊主義,支持強硬的對外政策,主張軍備優勢、防范遏制。中間派則介于兩者之間。

      隨著智庫的數量在20世紀60年代中期到20世紀90年代中期的激增,具有明確思想意識形態的組織比例從不到1/4增加到1/2多。保守派智庫以2:1的優勢在數量上超過了自由派智庫。

      隨著傳統基金會、企業研究所等共和黨保守派色彩濃厚的“思想庫”在決策中的影響日增,民主黨和自由派按捺不住,決定與其競爭:一方面加強布魯金斯學會和政策研究所等智庫的作用,一方面創建新的智庫;民主黨的行動反過來又刺激了共和黨保守派,于是相與成潮,數量急增。

      新成立的智庫,特別是保守派“思想庫”日益熱衷于鼓吹他們的研究和思想。進入20世紀90年代中期后,保守派比自由派更注重尋求借助媒體宣傳其研究成果,在政策討論中有更高的媒體上鏡率。例如,名為“公正準確報道”的媒體監察團于2006年發表了一個報告,在排名最前的10個“思想庫”中,沒有一家是被列為自由激進的,其中五家被列為“保守的”或“保守/中立的”。

      這一階段還興起一類所謂“政治遺產型”智庫,即離任政府首腦以自己名字命名的研究機構,如威爾遜中心、卡特中心、尼克松中心等。這類智庫往往借助離任領導者的名聲推銷主張,顯得對政策鼓吹更加關注。

      (本文寫作參考中國現代國際關系研究所編著《美國思想庫及其對華傾向》、林芯竹著《為誰而謀:美國思想庫與公共政策制定》、金芳等編著《西方學者論智庫》等書籍,特此致謝)

      延伸閱讀

      著名智庫的預言

      蘭德公司

      預言中國軍隊進入朝鮮

      1948年蘭德公司剛剛成立不久,蘭德公司研究人員R·朗邁就向美國國防部提供了一份咨詢報告《實驗性繞地宇宙飛船的初步設計》,主張制造人造地球衛星。這份報告提交國防部后,國防部以“人造衛星僅僅是科學幻想”和蘭德公司初出茅廬、沒有什么影響為名,將它長期束之高閣、不屑一顧。直到1957年10月4日,前蘇聯把一顆人造衛星送往太空,這一消息震撼了美國朝野各界,美國國防部的官員們方如夢初醒,想起蘭德公司的這份咨詢報告,這使美國研制衛星的時間延誤了10年。

      朝鮮戰爭開始之際,蘭德公司就投入大量的人力和資金進行研究,根據對中國民族性等的研究,他們的研究結果只有七個字:“中國將進入朝鮮。”蘭德公司準備將研究報告以高價賣給國防部,但國防部認定中國決不會跨過鴨綠江,而且認為研究結果價格太高,沒有理睬蘭德公司。不久,中國人民志愿軍就跨過了鴨綠江。蘭德公司的預測成為現實。美國國防部為檢討自己在這一事件上的錯誤,事后用200萬美元買回了這份已經過時的報告,而蘭德公司則一舉成名。

      蘭德公司還利用非常有限的資料,成功地預見赫魯曉夫、安德羅波夫、戈爾巴喬夫等人的上臺。

      對外關系委員會

      推動“馬歇爾計劃”

      美國對外關系委員會成立于1918年,從成立之初就為美國制訂了若干對外政策,而且以其正確性為美國政府所倚重,從而形成慣例。

      杜魯門總統于1945年4月提議,就是否使用原子彈成立一個臨時小組,并且任命當時的陸軍部長史汀生為組長,而他是美國對外關系委員會的重要成員。史汀生從對外關系委員會中挑選了5名成員作為該小組成員,他們一致主張對日本使用原子彈。

      對外關系委員會成員、國務院政策設計委員會主席喬治·凱南于1947年1月提出“遏制”理論,影響很大,可以說冷戰政策和遏制戰略都是由對外關系委員會提出的。它還為建立北大西洋公約組織的協議奠定了基礎。早在1947至1949年期間,對外關系委員會就提出了重建歐洲的計劃,“馬歇爾計劃”由此產生。

      對外關系委員會還提出了實現美中關系正常化的建議,為改善中美兩國的僵局奠定了基礎。正是它注意到美中接近的可能性并且致力于推動這項政策,影響了當時還未上臺的尼克松總統,并促使他在上任以后實現了此政策建議。

      羅馬俱樂部

      預言增長的極限

      羅馬俱樂部因總部設在羅馬而得名,是全球最權威的智庫之一。羅馬俱樂部有近百位成員,分別來自35個國家,代表了不同文化、信念和社會環境。

      1968年4月,大約30位來自歐洲不同國家的科學家、經濟學家、人類學家、工業家和政府文職人員聚會羅馬,就人類的未來與發展問題進行了為期兩天的激烈討論。雖然這次會議沒有就許多問題取得一致意見,但是它卻進一步促使人們去深入探索這些問題。這次會議被稱為“羅馬會議”。會后一些志同道合的學者聯合起來,推舉奧雷利奧·佩西為主席,羅馬俱樂部就這樣誕生了。

      羅馬俱樂部的發展之路并不平坦。起初,羅馬俱樂部成員的觀點并沒有得到多少人的贊同,因為提出的問題太大,人們無法確定現實的投入能否收到預期的利益,往往是懷疑代替了支持、同情代替了參與。面對這種大挑戰,羅馬俱樂部堅定地把“系統地運用全球模式來提出和分析世界總問題”作為指導思想,樹立了全新的思維方式。1972年3月12日,羅馬俱樂部發表了第一個報告《增長的極限》。該報告在世界上多個國家發表,總發行量達到了400萬冊,引起了世界的廣泛關注,羅馬俱樂部一舉成名。

      報告的內容乍看起來確實有些危言聳聽,最初很難引起人們的重視。但是許多預言(如增長的極限、蘇聯的崩潰、世界經濟一體化、人類破壞環境等于自掘墳墓、網絡化生存等)的紛紛實現,使他們獲得了巨大的聲譽。

      評 論

      北京日報
      主站蜘蛛池模板: 最近中文字幕mv在线视频www| 一区二区三区电影在线观看| 联谊对象是肉食系警官第6话| 性做久久久久久久久| 免费国产黄网站在线观看视频| 91高端极品外围在线观看| 日本妇乱子伦视频| 免费网站看v片在线a| 24小时日本韩国高清免费| 日韩在线高清视频| 动漫美女羞羞网站| 97国产在线视频| 扒开双腿疯狂进出爽爽爽动态图| 亚洲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 一区二区三区四区在线视频| 日韩在线观看完整版电影| 亚洲第一精品福利| 精品在线一区二区| 国产色丁香久久综合| 久久狠狠高潮亚洲精品| 精品国产福利久久久| 国产成人精品福利色多多| 中国一级毛片在线观看| 欧美黑人巨大videos精品| 国产在亚洲线视频观看| 911精品国产亚洲日本美国韩国| 日本边添边摸边做边爱喷水| 亚洲欧美日韩综合在线| 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免费| 国产免费久久精品99re丫y| jizz国产视频| 幻女free性zozo交| 久久天天躁狠狠躁夜夜免费观看| 知乎的小说哪里可以免费| 国产精品亚洲综合天堂夜夜| 中文字幕无码精品亚洲资源网| 欧美6699在线视频免费| 啊灬啊灬啊灬快好深视频在线| 8090韩国理伦片在线天堂| 少妇高潮喷潮久久久影院| 亚洲乱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