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智庫中國 > 智庫動態

      人社部薪酬報告:地區間工資差距逐步相對縮小

      發布時間: 2015-02-27 13:50:58    來源: 人民日報    作者:    責任編輯: 張林

      制圖:宋 嵩

      “同類工作、同樣崗位,在北京還是在西部城市,工資差出一大截”——許多人對地區工資差距感受頗深。地區工資差距有多大?正在發生哪些變化?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勞動工資所近日發布《薪酬發展報告(2013—2014)》,對近年來的地區工資水平發展狀況進行了分析。

      一些工資水平較低的省份增速較高

      地區工資是收入分配關系的重要內容。由于地區經濟發展不平衡,改革開放后相當長一段時間,我國地區間工資收入差距不斷拉大。《薪酬報告》顯示,1995年我國地區最高工資是最低工資的2.7倍,最高工資與最低工資相差5145元。到2008年,地區工資差距為2.69倍,絕對額相差高達35565元。近幾年,隨著產業結構調整和區域經濟的發展,西部大開發戰略以及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等國家宏觀政策的實施,地區間收入差距呈逐步縮小的態勢。2010年,地區間平均工資高低倍數下降到2.38倍,2012年繼續下降到2.33倍,2013年以來基本延續了這一走勢。

      從各地區工資水平看,全國各地大體可分為4個梯隊。工資水平最高的第一梯隊主要是北京和上海,在2012年城鎮單位就業人員平均工資就已超過7萬元,工資水平明顯高于其他省份。第二梯隊包括天津、西藏、江蘇、廣東、浙江5個省份,平均工資在5萬元以上。第三梯隊包括寧夏、內蒙古、青海、安徽、新疆、福建、重慶、山西、陜西、四川、山東、遼寧、貴州13個省區市,其余為第四梯隊。第三、四梯隊中,除個別省份外,城鎮單位就業人員工資均低于全國平均水平,這也說明我國經濟發展不平衡造成地區間收入水平差距較大。

      不過,一些工資水平較低的省份,工資增速近年來表現較好。如甘肅、新疆、黑龍江三地,近年來工資增速大大高于全國平均水平。增速較低的省份有遼寧、河北、海南、西藏、上海等地。特別是上海市,由于工資增長速度相對較慢,失去了多年來在全國的“老大”地位,工資水平近年來已被北京趕上。

      地區GDP總量大,工資水平未必高

      影響地區工資水平的因素是多方面的,《薪酬報告》主要分析了勞動生產率和GDP工資占比對地區工資水平的影響。

      勞動生產率是衡量地區經濟效益的主要指標,地區勞動生產率水平的高低直接影響地區的工資水平。通常情況下,地區勞動生產率越高,工資水平越高,反之則低。《薪酬報告》顯示,全國約77%的地區實際工資增長高于實際勞動生產率增長。其中,實際工資增速超過勞動生產率增速較多的有黑龍江、江西、山西、甘肅、北京、廣東等地。這表明,全國大部分地區堅持了“勞動報酬增長和勞動生產率提高同步”的原則。分區域看,實際工資水平最高的東部地區超過實際勞動生產率的幅度最大,二者相差2.91個百分點,其次為東北地區。

      地區工資總額在地區生產總值中占比,表明地區生產總量中用于工資分配的比例。這一指標的變化直接影響地區工資水平的高低。《薪酬報告》顯示,各地區GDP工資占比大多集中在10%—14%之間,但高低占比相差較大。考察2012年的數據,工資占比最高的北京市,達到33.63%,高出全國平均水平數倍;而工資占比最低的江蘇省,連續幾年工資占比都在8%以下,2012年僅為7.78%。分析認為,北京市工資占比高,主要是由于高素質人才的大量存在使北京市的工資總額較高,而北京市的GDP總量并不算高。江蘇省工資占比自2006年以來一直排名居末,一方面是因為江蘇省GDP總量大,在全國位居前三,導致基數較大,另一方面與江蘇省并沒有因GDP創造多而過多分配有關。

      中西部地區工資水平有較大提升空間

      合理的地區工資關系有利于區域經濟的健康協調可持續發展,也有利于人才的合理流動和生產要素的轉移。《薪酬報告》認為,目前地區間工資差距雖然出現積極變化,但總體差距仍然比較大。近幾年東西部的差距有所下降,但下降幅度有限,在增速最低的省份里,中西部地區所占比例大。地區工資總體格局未有大的改變,依然是東部工資水平高,中、西、東部地區較低。考察工資增長與勞動生產率增長狀況,雖然全國多數地區做到了同步提高,但仍有少數省份實際工資增速低于勞動生產率的增速,而這些省份主要分布在中西部和東北,并且平均工資水平排名在全國15名之后,表明這些地區的工資還有較大的提升空間。

      人社部勞動工資研究所所長劉學民認為,地區工資差距今后應進一步縮小,這需要政府加大宏觀調控力度,通過地區產業結構的調整和完善,逐步引導勞動密集型產業向中西部地區合理轉移,在加大對中西部地區投資的同時加大持續力度,促進形成合理的經濟布局,促使地區間工資水平從非均衡性向均衡性方向發展。

      他表示,黨的十八大報告提出“努力實現勞動報酬增長和勞動生產率提高同步”和“提高勞動報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這應當成為縮小地區間工資收入差距的具體路徑。本報記者 白天亮

      評 論

      人民日報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aⅴ无码专区亚洲av| 99精品在线免费观看| 亚洲成av人片在线观看www| 亚洲综合色丁香麻豆| 免费va人成视频网站全| 免费jizz在线播放视频高清版| 低头看我是怎么c哭你的细节| 伊人久久大香线蕉电影院| 亚洲激情黄色小说| 2021国产精品自拍| 好大好湿好硬顶到了好爽视频| 久久国产精品范冰啊| 欧美换爱交换乱理伦片免费观看 | 中文字幕在线不卡| 最近中文字幕国语免费完整| 啊灬啊灬别停啊灬用力啊免费| 五月婷婷丁香网| 狠狠爱天天综合色欲网| 国产ts人妖系列视频网站| 欧美亚洲另类视频| 国模吧2021新入口| 一本到中文字幕高清不卡在线| 日本电车强视频在线播放| 亚洲日本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看看黄色一级片| 日本黄色一级视频| 国产免费爽爽视频在线观看| **aaaaa毛片免费同男同女| 大香伊人久久精品一区二区| 中国一级毛片视频| 日本丰满岳乱妇中文| 亚州无吗黄瓜视频有直播的不 | 欧美亚洲另类视频| 亚洲综合色一区| 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四区五区六区| 国产三级全黄在线观看| 黄大色黄美女精品大毛片|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影视不卡| 91精品国产亚洲爽啪在线影院| 天天视频官网天天视频在线| 三上悠亚在线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