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縮略圖
      中國網首頁 | 觀點中國
       
       

      【中國網評】中國新質生產力正加速形成

      來源:中國網    2024-05-21    作者:劉錦濤
      大字體
      小字體


      中國網特約評論員 劉錦濤

      5月17日,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新聞發布會,介紹4月份國民經濟運行情況。整體來看,4月份經濟平穩運行,穩中有進,尤其是“固定資產投資規模擴大,高技術產業投資增長較快”。數據顯示,扣除房地產開發投資,民間投資增長7.2%;高技術產業投資同比增長11.1%,其中高技術制造業和高技術服務業投資分別增長9.7%、14.5%。高技術產業的不斷增長正在培育經濟復蘇的新動能、不斷形成和發展新質生產力,并進一步帶動工業、出口、就業、物價等主要指標的持續改善,為中國經濟拓展新增量。

      科技創新是新質生產力核心驅動力

      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將“大力推進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排在政府工作任務首位,向業界傳遞了以新質生產力大力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要信號。2024年1月至4月的經濟運行數據顯示,高技術產業持續保持較快增長,一季度,高技術制造業增加值增長7.5%,比上年四季度加快2.6個百分點。新質生產力是高質量發展的內生動力,可持續發展、高效率、創新主導等特征都是高質量發展必須實現的重要目標。

      面對經濟復蘇的客觀需求,新質生產力正在成為長期發展的關鍵驅動力。新質生產力不僅涵蓋了技術創新和數字化轉型,也包括對形成綠色發展和可持續經濟模式的支持。這些新興力量的崛起,正在深刻地改變傳統經濟格局,為全球經濟注入新的活力。科技創新是新質生產力的核心驅動力,以人工智能、大數據和物聯網為代表的新技術,正在迅速滲透到各個行業,大力提升個人和企業的綜合生產力水平,推動人口紅利逐漸向人才紅利升級,綜合提高整個行業的生產效率、降低成本、優化資源配置,在不斷挖掘新動能新增量的同時持續實現經濟復蘇。

      新質生產力本質上也是綠色生產力

      數字化轉型為新質生產力的培育提供基礎的硬件和軟件條件。隨著互聯網技術的普及,傳統企業紛紛加快數字化轉型步伐,利用電子商務、云計算等技術,開拓新的業務模式和市場空間。數字化不僅改變了企業的運營模式,也改變了消費者的行為習慣和市場需求。

      新興產業的崛起是拓寬新質生產力外延的重要推動力。4月份,規模以上裝備制造業增加值同比增長9.9%,比上個月加快3.9個百分點。其中,汽車制造業增加值增長16.3%,動車組產量同比增長高達212.5%,新能源汽車增長39.2%,5G智能手機增長18.7%。以光伏、鋰電池、新能源汽車等為代表的新能源產業,在帶動低碳減排、實現能源替代轉型與可持續發展的基礎上,提供了大量的就業機會。4月份,充電樁、太陽能電池等新能源產品產量分別增長12%和11.1%。這都反映出,新質生產力的本質也是綠色生產力,通過發展綠色生產力、推動資源可持續利用,可以實現經濟增長與環境保護的雙向協同并進。綠色建筑、循環經濟、生態農業等其他新興領域,也能持續拓展經濟增長新動能,釋放更大的市場規模和空間。

      加快培育新質生產力,促進經濟復蘇、繁榮

      未來,進一步培育新質生產力,要推動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與社會經濟綠色轉型升級兼容并進,將新質生產力發展目標融入現代化進程的方向和路徑之中。要鞏固國民經濟持續回升向好態勢,發揮有利條件,克服不利因素,將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作為主基調,發揮高新技術產業投資帶來的市場拉動作用,培育和壯大新質生產力,推動工業結構持續升級。

      以新質生產力引領消費新趨勢,通過技術創新、數字化轉型、新興產業的發展和綠色經濟的推動,多方面拉動消費,推動經濟增長。技術創新帶來高附加值產品將具有更高品質、更強功能和更好用戶體驗。不斷通過提供高附加值產品、引導新型消費需求、提高消費便利性、促進消費多樣化、引領消費新趨勢和推動可持續消費,提升消費者消費意愿和能力,實現經濟和消費良性循環。

      另外,要不斷完善和發揚新質生產力理念與文化,在新質生產力推動經濟復蘇過程中,拓展全球合作機制創新,引導各國加強科技創新投入,制定有利于新興產業發展的政策措施,加強國際合作交流,促進技術轉移和經驗共享,加速新質生產力的拓展和應用。在碳達峰目標實現之后,進一步引領零碳技術的國際技術與服務貿易機制。

      未來,新質生產力在經濟復蘇和轉型升級中將持續發揮著越來越顯著的作用。技術迭代、綠色升級、數字轉型、新興產業崛起正在重新定義全球經濟格局。通過重視并加快新質生產力的培育和應用,可以從長期角度實現經濟的可持續復蘇和長期繁榮。(作者系中國人民大學重陽金融研究院副研究員

      編審:唐華 蔣新宇 張艷玲


      中國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中心 | 中國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自律公約 | 12321垃圾信息舉報中心 | 中國新聞網站聯盟

      版權所有 © 中國互聯網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webmaster@china.org.cn 電話:86-10-88828000 京ICP證 040089 號 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

      關于我們 | 法律顧問:北京岳成律師事務所 | 刊登廣告 | 聯系方式 | 本站地圖 | 對外服務:訪談 直播 廣告 展會 無線

      主站蜘蛛池模板: 麻豆国产精品入口免费观看| sss欧美一区二区三区| 波多野结衣全部系列在线观看| 国产在线国偷精品产拍| 99精品国产一区二区| 日本三级在线观看免费| 亚洲成a人片在线看| 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免费| 国产女人和拘做受视频免费| 99久久国产视频| 成人欧美一区二区三区黑人免费| 亚洲AV成人无码天堂| 激情内射日本一区二区三区| 四虎永久免费影院在线| 亚洲av无码精品色午夜果冻不卡| 精品免费久久久久久成人影院| 国产日产欧洲无码视频| 99re热这里只有精品18| 成人免费毛片观看| 久久天天躁夜夜躁狠狠躁2022| 欧美日韩国产精品| 免费二级毛片免费完整视频| 色综合久久久久综合体桃花网| 国产精品99精品久久免费| 99精品久久久中文字幕| 成人看片黄a免费看| 久久精品国产精品亚洲精品| 欧美最猛黑人xxxx黑人猛交98| 免费无码又爽又刺激高潮视频| 草草浮力影院第一页入口| 国产永久免费观看的黄网站| 99re热在线视频| 少妇大叫太大太爽受不了| 久久久久久亚洲av无码专区| 杨幂下面好紧好湿好爽| 亚洲欧美日韩国产精品一区| 米奇777四色精品人人爽| 国产FREEXXXX性麻豆| 麻豆色哟哟网站| 国产精品va在线播放| 91精品福利一区二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