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夜飯最重要的是家人團聚。顏立平攝影
春節(jié)是中國傳統(tǒng)的節(jié)日,有著悠久的歷史,我記憶中的春節(jié)最顯著的特點就是吃年夜飯又叫團年飯、團圓飯,全家老少在臘月三十的晚上貼好門對、點放爆竹、家家戶戶都是紅紅火火,圖個吉利,全家老少圍坐在餐桌前嘮嘮家常,敘敘往事,相互問候、互敬互愛,晚輩給老人敬酒、祝福,老人對孩子的生活、工作、學習予以鼓勵、祝愿,長者給晚輩發(fā)壓歲錢,寓意新年歲歲平安,年夜飯也是一家人一年來在一起團圓歡聚暢聊的最幸福最難忘的時刻,那時孩子們期盼過年,因為過年不僅有吃、有穿而且很娛樂、歡快,很多古老的傳統(tǒng)習俗都在過年時得以再現(xiàn),這也是一種中國傳統(tǒng)的“年”文化的延續(xù),年味更多的是鄉(xiāng)愁、是記憶、是歲月的流逝。俗話說的好有錢沒錢回家過年,這些簡單樸素的言語,有意寓深刻的含義,涵蓋了中國3000年的春節(jié)文化傳承、變遷與發(fā)展……
我們家的年夜飯和普普通通的人家一樣,隨著時代的變遷現(xiàn)在的年味淡了,吃年夜飯也就是一家人在一起共同相聚,互相勉勵彼此祝福,現(xiàn)在的春節(jié)很多家的年夜飯都在飯店訂餐了,幾乎都是千篇一律,少了那份年味了,我記憶中的年夜飯都是在自己家里制作,一家人在喜慶中忙忙碌碌,有說有笑不亦樂乎。如今我們趕上了好時代“吃、喝”已經(jīng)不是問題了,現(xiàn)在過年即是團聚更是交流,重要的是要傳承中國年的文化。
今年我家的年夜飯比較本土化,是在家里由夫人配置、采購、清洗、制作。我們合肥地處長江以北淮河以南,即不向南方也不向北方的風俗習慣,但無論哪種習俗餐桌上都有圓子,寓示著全家團團圓圓的美好寓意;還有青菜豆腐,一是清清白白做人,還有種說法是“青菜豆腐”保平安;另一個菜就是元寶魚,元寶魚我們合肥一般是用鯽魚,也有用鰱魚的(據(jù)說北方用的是鯉魚,寓意是彬彬有禮,待客至上),過去我記憶時的年夜飯餐桌上的元寶魚上桌是不允許吃的,只準看,但必須要有,要等到正月初三甚至正月十五后才能動筷子吃,寓意是“年年有余”取“魚”諧音,圖個吉利。當然現(xiàn)在這些也都不會再講究了,想吃就吃吧。還有正月初一吃餃子,這是近幾年我們此地才傳有的說法,過去是北方人的習俗,如今改革開放幾十年在我們這個地域廣袤的大地上南北各地的年夜飯雖各有不同,但也潛移默化相互傳承影響你和我,但寓意都是吉祥如意的好兆頭,這就是中國的春節(jié),中國的年夜飯,南北各地風俗習慣不同,地域年俗習慣有別,可我還是懷念兒時的年味!(顏立平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