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3日,哈佛商學院教授克里斯坦森在博鰲論壇現場。中國網 楊佳攝影
中國網博鰲訊(記者 楊佳)3月23日,當哈佛商學院教授克里斯坦森(Clayton Christensen)出現在博鰲論壇會場時,兩米零五的身高不自覺的成為大家矚目的焦點,但真正吸引現場嘉賓的是他對創新的理解和思考。在當晚舉行的“對話’顛覆式創新’之父”分論壇上,克里斯坦森教授與大家分享了他對創新的認識。
克里斯坦森講,市場上一共就只有三種創新,每一種創新,在經濟的前景或者是一個國家的前景中都扮演著不同的角色。
第一種創新,我們把它叫顛覆性的創新,顛覆性的創新,它會把原來一些非常復雜的非常貴的產品,變得更便宜更普及。隨著新產品越來越便宜,就需要招聘更多的人來生產出更多的產品,最終帶來經濟增長。所以顛覆性創新,對于整個經濟,或者對于一個公司來說,都可以帶來真正的增長。
第二種類型的創新是持續性的創新,持續性是指,把現有的產品變得更好。盡管每一年的產品比前一年更好,一個公司會不停的改進它的產品。但是它不會帶來經濟的增長,它只是不停的用新產品代替舊產品,不會帶來新的增長。
第三種創新是效率創新。效率創新其實有點的得不償失。雖然它讓經濟更高效。效率創新反而會消除工作崗位。所以效率創新,它會帶來很多空余的現金流,這個現金流又可以投資到一些新的公司,帶來顛覆性創新,顛覆性創新又可以產生新的工作崗位。來彌補效率創新,消除掉的工作崗位。
克里斯坦森表示,真正的增長來自于顛覆式創新,只有我們在顛覆式創新進行投資,我們的經濟才會真正開始增長,而且會獲得前景非常高質量的增長。這是他對現場嘉賓的一些建議,企業家們不妨思考嘗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