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韓國首爾漢江。中國網圖片庫 劉杰攝
韓國:放松管制,放手發展
韓國分享經濟相比于英美起步較晚,在國外企業進入韓國市場后才帶動起整個社會關于分享經濟模式的思考和探索,但作為后起之秀發展卻不顯遜色。
根據韓國產業商務資源部測算數據,2015年韓國分享經濟規模為4,700億~7,300億韓元,合4.25億~6.58億美元,占全球分享經濟規模的2.8%~4.4%,到2025年,預計韓國整體分享經濟市場規模將達到84,900億~131,500億韓元,約合76.5億~118.5億美元。
值得注意的是,韓國分享經濟的發展非常多樣化。在韓國,分享經濟產生了多樣化的模式,范圍涵蓋教育,圖書,物品,照片、影像和音樂,民宿,旅行,藝術,衣物,機動車,經驗、才能和知識,以及空間和時間的分享,約有145家企業從事相關業務。
韓國目前在法律上明確認定,無政府認定的出租車和短期房屋共享為非法行為,Airbnb房主有因此罰款的情形存在,Uber也接連受到來自當地出租車行業組合和司機團體的抵制控告。
但同時韓國政府也意識到并認可分享經濟的巨大潛力,在打擊非法業務的同時鼓勵合法的相關業務,對分享經濟企業實施政府認證程序,對于在發展共享事業、提升人民福利上有突出能力和潛力的企業更是給予資金支持和宣傳幫助。
Uber的遭遇很耐人尋味。先前,Uber推出的網約豪車服務Uber black在韓國受到了法律監管而停滯。2015年9月韓國政府修改了法規,網約豪車服務合法了。11月,韓國kakaotaxi推出了一個kakaotaxi black,專做網約豪車服務,搶了許多份額。不知怎的,Uber直到2016年1月19日,才宣布Uber black重新啟動。此時此刻,韓國的網約豪車服務已經出現了兩分天下的局面,而kakaotaxi在車輛數和司機數量上更勝一籌。
各種原因,個中滋味,大概只有當事人才明白。不過呢,韓國政府真切認識到現有的某些法律法規阻礙了分享經濟的進一步發展,因此表態將于2016年開始著手法規方面的調整,調整的核心是放松管制。
首爾市政府更是早在2012年就提出建設共享城市計劃,目前在公共設施共享、城市公共空間共享、分享經濟平臺建設、共享企業資金援助等各個方面取得了引人矚目的進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