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圖 片

      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在京舉行[組圖]

      發布時間: 2016-01-08 14:36:37  |  來源: 新華社  |  作者:  |  責任編輯: 楊佳
      直接點擊圖片或者使用鍵盤'←' '→'鍵翻頁

      (XHDW)(1)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在京舉行

      1月8日,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在北京人民大會堂舉行。 新華社記者王曄 攝

       

          新華社北京1月8日電 “我們正在慶祝中國科學的新時代,我很榮幸能夠參與這個時代。”美國哥倫比亞大學教授維爾特·伊恩·利普金在得知自己獲得中華人民共和國國際科學技術合作獎之后,激動地向新華社記者表達了自己的感受。

          8日在北京隆重舉行的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上,中國政府宣布授予利普金等七名外國專家國際科學技術合作獎。他們來自多個國家和領域,以各自不同的方式助推中國科技的發展,也都為自己的工作受到中國國家級獎勵而感到榮耀。

          重要榮譽

          國際科學技術合作獎是中國政府頒發的五大科技獎勵之一。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工作辦公室副主任張木介紹說:“新中國成立后,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一大批外國科學家、專家和外國組織與中國開展科技交流與合作,為中國科技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為鼓勵和促進中外科技合作,獎勵為中國科技事業做出重要貢獻的外國專家和外國組織,中國政府1994年設立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國際科學技術合作獎。”

          據統計,自1995年正式授獎以來,至2014年共有17個國家的94位外籍專家和兩個外國組織被授予國際科學技術合作獎。剛剛頒發的2015年度國際科學技術合作獎有來自瑞典、日本、俄羅斯、美國、意大利和荷蘭的7位獲獎者,使得獲獎外籍專家的總數突破了百人。

          “我非常激動,這是科學家希望獲得的最大榮譽之一,”利普金教授如此描述自己的獲獎感受。另一位獲獎者美國猶他大學教授彼得·史唐也表示:“我感到非常驚喜,特別榮幸。”

          有的獲獎者重點談到這是對相關工作的認可。荷蘭奈梅亨大學教授約翰尼斯·弗蘭肯說:“這是對荷蘭和中國科研人員多年付出的認可。”瑞典烏普薩拉大學教授楊克李斯特·楊森說:“對我而言首先的意義是,這是對我35年來與中國科學家和生物醫藥企業成功合作的認可。”

          日本科學技術振興機構特別顧問沖村憲樹多年來一直致力于推動中日科技交流,他說,這次獲獎不僅是對其個人工作的肯定,更是對中日科技交流的肯定。

          多種合作

          根據《國家科學技術獎勵條例》,國際科學技術合作獎授予對中國科學技術事業做出重要貢獻的下列外國人或者外國組織:一、同中國的公民或者組織合作研究、開發,取得重大科學技術成果的;二、向中國的公民或者組織傳授先進科學技術、培養人才,成效特別顯著的;三、為促進中國與外國的國際科學技術交流與合作,做出重要貢獻的。

          本次獲獎者以多種方式做出貢獻。首先,有“雪中送炭”型。2003年,在中國SARS(又常稱非典型肺炎)疫情高峰期,利普金教授作為著名傳染病專家被中國有關方面邀請到北京,幫助評估疫情和制定應對方案。疫情得到控制后,他還幫助中國建立了一系列應對新興傳染病的基礎設施。

          也有“優勢互補”型。隨著中國自身科技的進步,許多外國合作者看上了中國特有的科研能力。化學家史唐在介紹他與中國同行合作的緣起時說:“我在北京訪問中國科學院化學研究所時,發現他們有我們沒有的專業技能,如果應用到我們的研究中,將會非常有趣。”史唐隨后與中國北京、大連、杭州、上海等地的同行開展了廣泛的合作。

          荷蘭口腔醫學專家弗蘭肯的貢獻則與普通大眾的生活息息相關。他是齲病非創傷性修復技術的創始人,這種技術簡便易行,有利于學校、農村、偏遠地區、老年人群的齲齒普查和預防,對醫療欠發達地區尤其有益。弗蘭肯說:“齲病非創傷性修復技術不是什么高科技,但它能以簡便、有效、低成本、宜人的方式影響每個人的生活,這是它的價值所在。”

          與上述幾位科學家不同,日本獲獎者沖村憲樹曾是公務員,長期任職于日本文部科學省,曾任科學技術政策研究所所長、科學技術振興機構(JST)理事長等職,退休后擔任JST特別顧問。他曾推動JST設立“中國綜合研究交流中心”;還在2014年啟動了“櫻花科技計劃”,當年即邀請1200多名中國青年赴日交流。沖村憲樹說,今后將擴大該計劃的規模,長期目標是達到每年邀請3萬人,其中1萬人是中國人。

          建言獻策

          在長期的合作中,這些外國專家已比較了解中國的情況,同時他們也掌握了國外的一些優秀經驗,因此還為中國科技的發展建言獻策。比如在科技政策方面,弗蘭肯建議中國應該增加用于臨床醫學研究的資金。他說,在荷蘭醫學研究經費在實驗室研究與臨床研究之間的分配比例為6比4,而中國用于臨床研究的資金比例還較低。

          在中外科技交流方面,沖村憲樹認為中國可以學習“櫻花科技計劃”這樣的項目,多邀請國外年輕人到中國訪問。利普金也表示,中國的科研項目要努力吸引全世界最好的學生與科學家,這將幫助中國成長為一個教育與科學大國。

          不過,語言問題被認為是中外科技交流中的一個障礙。英語是現在全球科學界事實上的通用語,而楊森在談論自己遇到的困難時提到,一些中國學生的英語水平還不盡如人意,“有時會導致誤會”。

          外國專家提出的一些建議是許多人的共識,也是中國科學界正在努力的方向。國際學術界著名的“自然出版集團”最近在調查了近2000名中國科研人員后發布白皮書《轉型中的中國科研》,也提到語言成為中國科研人員與世界分享自己科學發現的一個主要障礙,還需要提供更多的相關培訓;白皮書也注意到一個積極現象,即中國的一些項目正在從全球招募教員和招收學生,促進了國際科研合作。

          創新時代

          正如其標題所示,《轉型中的中國科研》白皮書認為中國科研到了一個關鍵點,如果能夠抓住機遇,解決一些障礙,“中國就不僅有機會成為一個科研強國,更可以建立一種深厚的創新文化,從而確立全球科學技術領導者的地位”。

          中國科技事業的這種變化趨勢在獲得本次國際科學技術合作獎的外國專家眼中也得到了印證。利普金還擔任世界衛生組織人畜共患病和新發傳染病聯合診斷中心主任,他說中國自非典疫情之后有很大進步,“中國現在的傳染病研究和監測達到世界先進水平”,他很高興能參與到中國科學的“新時代”之中。

          沖村憲樹也說,如今中國的科技論文數量不斷增加,水平也非常高,日本企業和研究機構渴望了解中國的專利文獻,因此日方準備大規模地將中國科技論文翻譯成日語。了解科學史的人都知道,在近代科學傳入中國的時候,日本文獻是重要的學習對象,“科學”一詞就是從日本傳入。如今日本方面希望大規模翻譯中國文獻,足以說明中國的進步。

          在中國的第十三個五年規劃中,“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將是五大發展理念。這說明中國已經把創新擺在國家發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將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推動以科技創新為核心的全面創新。

          “在這一時代大背景下,中國實行全方位的對外開放,這為國際科技合作提供了更廣闊的平臺,創造了更好的條件,中外科技合作將在更廣泛的領域和更高的水平不斷拓展和深化,”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工作辦公室副主任張木說。

          美國的史唐教授也說:“科學是國際性的,開展全球范圍的合作非常重要。中國有優秀和處于前沿的科學,這將會造福中國,也有利于全球的科學研究。”(綜合新華社記者黃堃、林小春、藍建中、劉芳、付一鳴報道)

      1   2   3   4   5   下一頁  


       
       

      熱點推薦

       

      主站蜘蛛池模板: 欧美午夜性视频| 色吊丝中文字幕| 奶交性视频欧美| 久久成人福利视频| 污网站免费观看污网站| 国产av永久精品无码| 中文在线天堂网| 大色皇大久久大久久| 中文字幕第38页永久乱码| 果冻传媒七夕潘甜甜在线播放| 亲密爱人免费完整在线观看| 老师的兔子好多软水在线看| 欧美理论电影在线| 四虎永久精品免费网址大全| www.色亚洲| 在线播放国产视频| 中文乱码字幕午夜无线观看| 欧洲精品免费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色偷偷色噜噜狠狠99网 | 亚洲精品在线视频观看| 精品福利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女主播一区| 香蕉视频国产在线观看| 大片毛片女女女女女女女| 中文www新版资源在线| 日韩在线观看完整版电影| 亚洲国产精品无码久久一线| 王爷晚上含奶h嗯额嗯| 吃奶摸下激烈视频无遮挡 | 黄网址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爽爽va在线观看无码| swag剧情系列在线观看| 推油少妇久久99久久99久久 | 久草电影在线观看| 欧美日韩在线视频一区| 伊人久久大香线蕉| 精品性高朝久久久久久久| 国产一级片免费看| 麻豆国产精品va在线观看不卡| 国产精品亚洲一区二区无码| 97久久精品一区二区三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