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網9月21日訊(記者 佟靜)9月20日,作為中國國際信息通信展覽會期間的主要活動之一,工業和信息化部在北京舉辦了首屆中國工業文化高峰論壇。工業和信息化部副部長劉利華出席論壇并致辭;全國政協常委、全國政協經濟委員會副主任、中國工業經濟聯合會會長、工業和信息化部原部長李毅中作主旨演講;工業和信息化部產業政策司司長馮飛、工業和信息化部工業文化發展中心主任羅民作主題發言;各地工業主管部門,文物保護單位,行業協會,以及領軍企業、科研院所等近500余位代表齊聚一堂,暢談工業文化,謀劃“工業+文化”時代產業融合發展新藍圖。
工業和信息化部副部長劉利華指出:在推進“中國制造2025”的進程中,我們不僅要繼續提高產業規模、技術水平、資源結構等“硬實力”指標,更要努力提高質量品牌、知識產權、創新潛力、服務能力等“軟實力”指標。提高工業軟實力的根本途徑就是傳承和創新工業文化。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我國工業文化建設的指導思想,工業文化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工業領域的具體化。優秀的工業文化不僅能為制造強國建設提供強大的精神動力,還能在提升產品質量、變革增長方式、優化發展環境等方面起到重要作用。在一定程度上講,工業文化是工業發展的靈魂,工業強國之間的競爭表面上體現在技術、產品、管理等方面,實際上最核心的還是文化的較量。我們要從戰略的高度,充分認識工業文化的重要作用,加強頂層設計,著力培育和提升我國優秀工業文化,補足工業中的文化短板,有效支撐制造強國建設。
劉部長強調:培育和弘揚我國優秀的工業文化是我們每個工業人的責任。我們要以開放包容的態度和鍥而不舍的精神,共同推進工業文化建設。一要加大新聞宣傳力度,推動全社會提高對工業文化重要性的認識,切實改變“重硬輕軟”的現象。二要進一步挖掘和提煉優秀傳統工業文化,吸收世界先進工業文化精髓,并加以創新和改造,不斷豐富我國工業文化內涵。三要強化理論研究,針對當前工業文化發展中的突出問題和重點方向進行深入研究,指導工業文化發展實踐。四要加強工業文化資源的開發和利用,特別要做好工業物質和非物質遺產的保護和利用工作。五要大力推進工業企業文化建設,做到講社會責任、講社會效益,講守法經營、講公平競爭、講誠信守約。六要加快發展工業文化產業,促進工業設計、工藝美術、工業旅游、工業遺產保護以及創意產業發展。
全國政協經濟委員會副主任李毅中表示:企業是工業文化的載體,社會責任是工業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實施《中國制造2025》,實現兩個百年目標,企業承擔著重大的歷史使命。新形勢下,企業要推進創新驅動,踐行守法誠信,弘揚工業法制文化、行為文化,堅持自強自立敢于擔當,全面提升企業履行社會責任的效能和水準。
馮飛司長就什么是工業文化,為什么要發展工業文化以及工業文化的發展思路和重點,談了自己的一些思考。馮司長指出:我們將4個方面推進相關工作: 一是進一步開展相關理論研究;二是進一步構建產業政策體系;三是進一步推進品牌建設、工業創新設計和工業旅游等重點領域建設;四是進一步加大宣傳推廣力度。
羅民主任主要圍繞著工業文化的范疇與作用,與大家共享了工業文化發展中心最新的理論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