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07月23日,工作人員在巡視跑道兩側保護飛機起降安全的鳥網時,發(fā)現一只活著的戴勝,工作人員下車將它解救后放生。圖片作者:吳璟/CFP
鳥擊,已成為第一大航空器事故征候類型
“近年來,由于鳥擊事件形成的緊急降落及飛機事故經常發(fā)生,由此可見防范鳥擊的重要性。”機場工作人員衣蘭智介紹說,根據中國民航鳥擊航空器信息網上的數據資料,2014年,全國各機場、航空公司和飛機維修公司等有關部門共上報在中國大陸地區(qū)發(fā)生的鳥擊事件超過500起,由鳥擊所造成的事故征候達全部飛行事故征候數量的24%以上。鳥擊,已成為第一大航空器事故征候類型。機場鳥擊防范工作,是保障航空安全的一項重要工作。
那么是什么原因導致的鳥擊事件呢?“在飛行器方面,首先是飛行器高速度運行使得絕大多數鳥類無法躲避,噴氣式飛機進氣口強大的氣流常會將飛過的鳥類吸入發(fā)動機。”衣蘭智介紹說,“機場周圍人類建設和活動較少,常常存在鳥類棲息繁殖的場所;機場內植物生長旺盛,生物量較高,為不同生態(tài)位的鳥類提供充足的食物;鄰近機場的區(qū)域,人類活動增加,將這一區(qū)域的鳥類驅趕到相對平靜的機場區(qū)域;空曠開闊的機場常常成為一些候鳥遷徙之前的聚集地或者遷徙途中的落腳點。鳥類的活動與飛機的起降形成交叉。”
“之前我們做過一個數據統計,鳥擊導致的飛機損傷部位當中,發(fā)動機受損率最高,其次是機頭、風擋 、雷達罩、空速管,然后是機翼等部位。”衣蘭智介紹說,“鳥擊對飛行器動力系統的破壞造成的后果更為直接。對于螺旋槳飛機,鳥擊會導致槳葉變形乃至折斷,使得飛機動力下降;對于噴氣式飛機 ,飛鳥常常會被吸入進氣口,使渦輪發(fā)動機的扇葉變形,或者卡住發(fā)動機,使發(fā)動機停機乃至起火。對飛行器動力系統的破壞常常是致命的,會直接導致飛機失速墜毀。”
要說機場里面的常見鳥類,苗隊長可以說是爛熟于心,“這都是我們平常考試的內容,機場的常見鳥類有60種,具有鳥擊威脅的有30種,包括白鷺、蒼鷺、夜鷺、斑鳩、鴿子、老鷹、貓頭鷹、燕子、麻雀等。”苗隊長告訴記者,“青島國際機場地處亞洲鳥類南北遷徙三大通道之一的"西太平洋通道",中國段的東部地區(qū),機場周邊共有鳥類169種左右,隸屬于34科,其中留鳥41種,旅鳥46種、夏候鳥52種、冬候鳥32種。對機場飛機起降有顯著影響的有21種,在飛行區(qū)出現的有15種。飛行區(qū)全年共調查到鳥類39種,以春秋季最多、夏季次之、冬季較少。鳥類集群現象主要發(fā)生在夏季,其余三個季節(jié)的鳥類不集群或呈小規(guī)模集群。”
“每到春秋季節(jié)的時候,也是我們跟鳥類斗爭最艱巨的時候,往年多的時候,有很多鷹在機場內盤旋,還有不少是誤撞到飛機跑道防鳥網上的,最多的時候我們每天可以在防鳥網上解救五六只鷹,往年的時候還要更多,這些鷹類不能直接在機場內放飛,我們一般會到嶗山水庫那邊放生,小型的鳥類可以直接解救后放生。”苗隊長告訴記者。
青島機場周邊生態(tài)環(huán)境狀況良好,機場周邊地區(qū)散布樹林、農莊、農田、果園、苗圃等。處于候鳥遷徙路線上,距機場東約10公里處,為嶗山水庫,機場南面燈光帶為白沙河,為鳥類提供了適宜的生存環(huán)境和豐富的食物;機場外的農田、菜地中種的植物都是鳥類的食物源;飛行區(qū)外的果樹,地邊零星的雜木、成片的疏林地為鳥類提供了筑巢、休息、過夜和取食的場所,空曠地邊的大樹為老鷹和鷺類提供了觀察捕食物件的哨位,機場及其周邊優(yōu)越的環(huán)境條件為鳥類和其他野生動物提供了良好的生存環(huán)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