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公安機關查獲偷越國(邊)境犯罪嫌疑人。新華社發(fā)
重拳出擊,偷渡暗流浮出水面
我國西南邊境線綿延數千公里,且與越南、緬甸等國之間多是低矮的山脈相連,小道、便道多,給偷渡者提供了可乘之機。公安部刑事偵查局副局長董小剛介紹,近兩年來,我國西南邊境地區(qū)偷渡出境案件呈現(xiàn)高發(fā)態(tài)勢。2013年,云南、廣西公安機關共查獲此類案件100起、涉及人員795人,分別是2012年的4倍、7.4倍;2014年查破此類案件132起、涉及人員866人,呈現(xiàn)上升趨勢。
在公安部門的嚴厲打擊下,西南邊境地區(qū)的偷渡暗流逐漸浮出水面。警方查明,近年來我國西南邊境地區(qū)已經形成了一個復雜而又嚴密的組織人員偷渡路線,形成了境外指揮——境內組織——中轉接運——邊境向導——境外“蛇頭”的“一條龍”利益鏈,各個環(huán)節(jié)分工明確,組織嚴密,逃避打擊能力強,造成的危害十分嚴重。
日前,警方打掉以廣西“蛇頭”韋海為首的特大組織偷渡團伙。據統(tǒng)計,從2014年1月至4月的短短幾個月時間內,韋海團伙就組織300余人偷渡出境。韋海告訴記者,每次偷渡時,在境外的艾力·艾買提(外號“阿樂”)會給他發(fā)指令,讓他去接人,然后韋海指示自己的“馬仔”雇傭黑車過去,接到偷渡人員后趁深夜時伺機在邊境線交給越南“蛇頭”,再由越南“蛇頭”雇黑車將偷渡人員從邊境線上運到河內,然后“阿樂”再組織人運出越南。
“韋海每組織一個這樣的人員偷渡,‘阿樂’會付給他2000元,這只是到中越邊境的費用,要到達目的地,一個偷渡者一般要支付給境外的組織者3萬到5萬元不等的費用。近來,隨著打擊力度的加大,偷渡費用也水漲船高,漲到了8萬到10萬元,不少偷渡者甚至為此傾家蕩產,而組織者、‘蛇頭’卻獲得不菲的收入。”劉華明說。
發(fā)生在西南邊境地區(qū)的此類偷渡案背后基本都有境外勢力的“黑手”。阿里木介紹,日前有3人試圖翻越大山從中越邊境的廣西某縣邊境偷渡到越南,途中3人因為迷路不得不返回縣城,最終被警方抓獲。警方從繳獲的通訊工具中發(fā)現(xiàn),其中一人在偷渡途中,不斷用手機拍攝照片,傳給境外的組織者,組織者在回傳的照片上用維吾爾文標明具體偷渡路線,并標出邊防檢查站、派出所、界碑所在位置,指引偷渡人員非法出境。“這3個人實際上已經越過了界碑,到了越南一側,但是他們誤認為還在中國境內,無奈返回縣城。事后他們交代,組織者人在土耳其。”
“為了逃避檢查和打擊,偷渡人員可謂是精心設計和偽裝,每一撥偷渡者中幾乎都有婦女和兒童,這種組合容易被誤認為經商或旅游者。在從廣西境內偷渡時,偷渡者一般也不會從新疆直接到廣西中越邊境,而是繞道其他地方,再雇用‘黑車’到廣西邊境線,這也是為了增加迷惑性。”阿里木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