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網4月27日北京訊(記者韓琳) 昨天下午,丹麥女王瑪格麗特二世訪問中國科學院大學(國科大)雁棲湖校區,出席國科大中丹科教中心大樓奠基儀式。女王發表了講話并與陪同的中國科學院院長白春禮共同為中丹科教中心大樓的奠基石培土。
白春禮院長在致辭中簡要回顧了中丹科教中心項目的發展歷程。他說,中丹科教中心不僅是中丹兩國學者開展合作,聯合培養研究生,推動科技人才交流的學術平臺,還是為中丹兩國企業發展提供智力支撐的研發平臺。中丹科教中心大樓是中丹科教中心的基礎設施,是承載中心開展各類學術活動的物質平臺,是福澤后世、百年樹人的歷史工程。他希望中丹科教中心大樓將來能成為代表中丹兩國人民相互交流、世代友好的地標性建筑物。
瑪格麗特二世女王在致辭中說,她非常高興來到美麗的國科大雁棲湖校區參加中丹科教中心大樓的奠基儀式。35年前她曾訪問過中國,此次重訪,發現了中國的巨大變化。她以自己年輕時留學經歷為例,說明留學海外的經歷對個人成長發展的重要性,對選擇在中丹科教中心學習的丹麥學生表示祝賀,鼓勵他們珍惜這個特別的學習機會。她說,中丹科教中心項目增進了中丹兩國人民的相互理解和文化的交流,感謝為中丹中心項目發展做出貢獻的各方人士。
丹麥高等教育科學部部長Sofie Carsten Nielsen部長在發言中說,中丹中心是丹麥目前在海外投資建設的唯一一個科教機構。中丹科教中心增進了對話,促進了文化交流,已成為中丹友誼的美好象征,中丹科教中心大樓奠基典禮日將成為中丹交流史上具有里程碑意義的一天。她還說,文學大師安徒生一直對中國心生向往,曾幻想從丹麥那里挖條地道直通中國。她今天參加中丹中心奠基典禮,可以說是完成了安徒生的夙愿。她祝愿,中丹科教中心未來將更加光明,更加開放,更能惠及中丹兩國人民。她最后還表示,已從中丹中心的丹麥學生那里得到了積極的反饋消息,回國后他們將積極宣傳中丹科教中心所取得的建設成就。
為中丹科教中心捐資的丹麥工業基金會主席Sten Scheibye先生也做了簡短發言。他認為,人才培養是科技創新的重要環節,丹麥工業基金會資助中丹科教中心項目,其重要意義遠非金錢價值可以簡單衡量。
隨后,瑪格麗特二世女王與白春禮共同為中丹科教中心大樓的奠基石培土。
中科院副院長、國科大校長丁仲禮主持了奠基儀式。教育部、外交部、北京市教委、中科院有關職能局的領導、新聞媒體、國科大中外師生代表,及來自丹麥駐華使館、丹麥高教部、丹麥高校的代表400余人參加了奠基儀式。
據悉,2008年10月,中國科學院大學與丹麥高等教育科學部(原丹麥科技創新部)、由丹麥8所公立大學所組成的丹麥高校聯盟共同商定,在國科大雁棲湖校區共建“中國—丹麥科研教育中心”(中丹科教中心)。中丹科教中心先期合作的學術領域包括:生命科學、水與環境、可再生能源、納米科學與納米技術、社會科學。經教育部批準,中外合作辦學機構——中國科學院大學中丹學院于2012年9月成立。9月10日,丹麥首相Helle Thorning-Schmidt與中科院院長白春禮共同出席中丹學院首屆開學典禮。目前,中丹學院共招收碩士生249人(中方154人,丹方95人); 博士生68人(中方24人,丹方44人)。
2013年12月18日,《中國科學院大學與丹麥科學創新高教部、氣候能源建筑部關于中國科學院大學雁棲湖校區“丹麥工業基金會大廈”中國-丹麥科研教育中心建設啟動協議》約定,丹麥工業基金會(Danish Industry Foundation)捐資1.096億人民幣,在國科大雁棲湖校區建設1萬余平方米的中丹科教中心大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