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巴里坤古稱 “蒲類”,是“絲綢之路”新北道上的重要通道,為歷代中原地區連接西域的中樞,是新疆歷史上“三大商都”“八大名城”之一。巴里坤哈薩克自治縣是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東北部的一個邊境縣,位于天山山脈東段與東準噶爾斷塊山系之間的草原上,地理坐標為東經91°19′30″~94°48′30″、北緯43°21′~45°5′19″,東鄰伊吾縣,南接哈密市,西毗木壘哈薩克自治縣,北界蒙古人民共和國,中蒙國界長達309公里。全縣總面積38445.3平方公里,縣境東西長276.4公里,南北寬180.6公里。縣城西距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首府烏魯木齊市公路里程570公里,東南離哈密行署所在地哈密市131公里。
三塘湖盆地,在莫欽烏拉山與東準噶爾斷塊山系之間。雖說距縣城88公里,但地形狀況與巴里坤盆地大不相同。多為戈壁地帶,呈荒漠與半荒漠景觀。這里因風大,形成了風蝕蘑菇和第三級的雅丹地貌分布。
巴里坤草原遼闊,山水多姿,林海蔥郁,旅游資源豐富,景觀獨具物色,在全國六大類旅游資源的68種基本類型中占有29種。巴里坤夏季涼爽宜人,冬季銀裝素裹,有一流的天然滑雪場、優質的高原滑冰場以及國際狩獵場。巴里坤的冷與甘肅安西的風、新疆吐魯番的熱并稱為“西域三絕”。巴里坤縣城依山傍湖草原環抱,是新疆離草原最近的縣城、新疆離雪山最近的縣城,也是新疆文物古跡最多的縣。
縣域內共有山區景點、平原區景點63處,匯集天山南北各種景觀,有“一日六國游”之說。怪石山風景區、古民宅分屬國家AA級和國家A級風景區,縣境東北部的鳴沙山響聲為中國四大鳴沙山之首。巴里坤人杰地靈,文化積淀深厚,歷史源遠流長,是新疆漢文化的寶地。2003年,被評為新疆唯一的全國文物工作先進縣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