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壓領是流行于湘西和貴州清水江流域苗族地區的壓飾,因佩戴后可平貼衣襟而得名。銀壓領系從長命鎖演變而來。長命鎖的前身為"長命縷",始于漢代,是人們為避不祥,端午節時懸掛于門帽的五色絲線。至明代,演變成兒童專用頸飾,后逐漸發展成長命鎖。長命鎖在黔中和清水江流域的部分苗族地區,還保持原始的長方形,鎖上鏤有"長命富貴"等宇樣,往往同項圈連體或配套使用。銀壓領脫離原型較遠,為半圓形或腰子形,體積增大數倍,紋樣豐富,制作工藝復雜。 湘西苗族的銀壓領為腰子形,表面鏤空二龍戲珠的紋樣,并垂十只蝴蝶,每蝶垂三根銀鏈葉片吊。長16厘米的銀吊如瀑布傾瀉,掩及肚腹。中國網圖片庫尹忠攝影
藝苑奇葩——苗族銀飾[組圖]
支持←→鍵翻頁 發布時間: 2015-03-27 | 來源: 中國網 | 作者: 趙娜 | 責任編輯: 趙娜
本網部分展示作品享有版權,詳見產品付費下載。 購買請撥打 010-88828049 中國網圖片庫咨詢詳情